文档详情

植物病虫害防治作业题(农业昆虫+植物病理)20220611

鑫**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34.38KB
约10页
文档ID:256735885
植物病虫害防治作业题(农业昆虫+植物病理)20220611_第1页
1/10

植物病虫害防治作业题(农业昆虫+植物病理)20220611 东北农业大学网络教育学院 植物病虫害防治作业题植物病理学局部第一章 绪论一、名词说明1、植物病害 2、病状 3、病症 4、病害三角 5、侵染性病害 6、非侵染性病害 二、填空1、引起病害的病原种类许多,依据性质不同分为〔 〕〔 〕两大类 2、依据病原生物的类别侵染性病害分为〔 〕〔 〕〔 〕〔 〕〔 〕等 3、植物病害的病状分为〔 〕〔 〕〔 〕〔 〕〔 〕五大类型 4、植物病害的病征分为〔 〕〔 〕〔 〕〔 〕〔 〕五种类型 5、〔 〕〔 〕〔 〕构成病害发生的三要素6、植物侵染性病害由〔 〕侵染引起,非侵染性病害由 〔 〕 引起 7、植物病害病症包括〔 〕和〔 〕8、1945年,爱尔兰由于〔 〕病大流行,而使欧洲以马铃薯为主食的地区饿死101万人,200万人逃亡海外,这称为爱尔兰饥荒9、遵照传播方式,植物病害可以可以分为〔 〕〔 〕〔 〕〔 〕等 三、选择1、植物细菌病害的病症是〔 〕。

a.脓状物 b.霉状物 c. 粉状物 d. 颗粒状物 2、属于非侵染性病害的是〔 〕a. 霜霉病 b. 晚疫病 c. 猝倒病 d. 缺素症3、引起植物非侵染性病害的因素有〔 〕a. 缺素症 b. 高温 c. 病原菌 d. 遗传因素 4、引起植物侵染性病害的因素有〔 〕a. 缺素症 b. 真菌 c. 线虫 d. 原核生物 5、植物生病后表现以下病症,〔 〕是真菌性病害的病症 a. 霉状物 b. 粉状物 c. 脓状物 d. 颗粒状物6、〔 〕是植物病害的病状a. 霉状物 b. 坏死 c. 脓状物 d. 腐烂 7、、属于侵染性病害的是〔 〕a. 霜霉病 b. 晚疫病 c. 猝倒病 d. 缺素症 8、〔 〕是植物病害的病症a. 霉状物 b. 坏死 c. 脓状物 d. 腐烂 四、判定对错1、病害的三角关系指病原、植物和环境条件之间的关系〔 〕 2、植物病害引起的萎蔫可以复原。

〔 〕 3、植物病毒病没有病症〔 〕4、非侵染性病害无病症,侵染性病害都有病症〔 〕5、环境条件不仅本身可以引起非侵染性病害,同时又是传染性病害的重要诱因〔 〕 6、病症是植物生病后的不正常表现〔 〕 7、脓状物是细菌性病害的特有病症〔 〕1 8、霉状物、粉状物等是真菌性病害的病症〔 〕 五、简答题1、简析病害三要素之间的关系 2、什么是病症和病状?都包括哪些类型? 六、论述题1、什么是侵染性病害和非侵染性病害?各由哪些因素引起? 2、植物病害可以出现哪些病症?病状与病症有什么区分? 3、如何诊断非侵染性病害? 4、如何诊断侵染性病害?5、什么是植物病害?你知道哪些植物病害?它们是怎么发生的?其次章 植物病原真菌一、名词说明1、菌核 2、真菌 3、养分体 4、厚垣孢子 5、有性繁殖 6、无性繁殖 二、填空1、在植物病害中,真菌性病害的数量最多,有〔 〕%以上的病害是由真菌引起的 2、真菌的养分体为〔 〕,繁殖体是〔 〕 3、真菌无性繁殖产生〔 〕〔 〕〔 〕孢子 4、真菌有性繁殖产生〔 〕〔 〕〔 〕〔 〕孢子。

5、子囊菌亚门有性世代产生〔 〕孢子,无性世代产生〔 〕孢子 6、半知菌亚门只有〔 〕繁殖,没有〔 〕繁殖7、真菌中鞭毛菌亚门卵菌的有性孢子为〔 〕,接合菌亚门的的有性孢子为〔 〕,子囊菌亚门的有性孢子为〔 〕,担子菌亚门的有性孢子为〔 〕8、真菌中鞭毛菌亚门卵菌的无性孢子为〔 〕,接合菌亚门的的无性孢子为〔 〕,子囊菌亚门的无性孢子为〔 〕,担子菌亚门的无性孢子为〔 〕9、真菌的种的命名采纳林奈的“二名制命名法”,第一词是〔 〕,其次个词是〔 〕 10、为了更好地汲取养分,真菌从菌丝体上形成汲取养分的特别机构叫〔 〕 三、选择1、真菌的主要特征是〔 〕a. 养分体简洁 b. 原核生物 c. 自养生物 d. 以增殖方式繁殖 2、鞭毛菌亚门真菌无性繁殖产生〔 〕孢子a. 厚垣孢子 b. 游动孢子 c. 分生孢子 d. 卵孢子 3、接合菌亚门真菌无性繁殖产生〔 〕孢子a. 厚垣孢子 b. 游动孢子 c. 分生孢子 d. 孢囊孢子 4、子囊菌亚门真菌无性繁殖产生〔 〕孢子。

a. 子囊孢子 b. 游动孢子 c. 分生孢子 d. 孢囊孢子 5、半知菌亚门真菌无性繁殖产生〔 〕孢子a. 子囊孢子 b. 游动孢子 c. 分生孢子 d. 孢囊孢子 6、鞭毛菌亚门真菌有性繁殖产生〔 〕孢子a. 接合孢子 b. 游动孢子 c. 子囊孢子 d. 卵孢子 7、接合菌亚门真菌无性繁殖产生〔 〕孢子a. 接合孢子 b. 担孢子 c. 子囊孢子 d. 卵孢子 8、子囊菌亚门真菌有性繁殖产生〔 〕孢子a. 接合孢子 b. 担孢子 c. 子囊孢子 d. 卵孢子 9、担子菌亚门真菌有性繁殖产生〔 〕孢子a. 接合孢子 b. 担孢子 c. 子囊孢子 d. 卵孢子2 10、半知菌亚门真菌有性繁殖产生〔 〕孢子a. 接合孢子 b. 担孢子 c. 子囊孢子 d. 卵孢子 e.没有或不知道 11、〔 〕是真菌无性繁殖产生的孢子a. 子囊孢子 b. 游动孢子 c. 分生孢子 d. 孢囊孢子 12、〔 〕是真菌有性繁殖产生的孢子。

a. 游动孢子 b. 担孢子 c. 子囊孢子 d. 卵孢子 四、判定对错1、真菌是一类以汲取为养分方式,通过产生孢子进展繁殖的原核生物〔 〕 2、鞭毛菌亚门真菌无性繁殖产生卵孢子〔 〕 3、鞭毛菌亚门真菌有性繁殖产生游动孢子〔 〕 4、接合菌亚门真菌无性繁殖产生分生孢子〔 〕 5、子囊菌亚门真菌无性繁殖产生子囊孢子〔 〕 6、半知菌亚门真菌没有无性繁殖〔 〕 7、半知菌亚门真菌无性繁殖产生分生孢子〔 〕 8、接合菌亚门真菌无性繁殖产生接合孢子〔 〕 9、子囊菌亚门真菌有性繁殖产生子囊孢子〔 〕 10、担子菌亚门真菌有性繁殖产生卵孢子〔 〕 11、半知菌亚门真菌没有有性繁殖〔 〕12、真菌无性繁殖产生的孢子有:接合孢子、担孢子、子囊孢子、卵孢子〔 〕 13、真菌有性繁殖产生的孢子有:游动孢子、孢囊孢子、分生孢子〔 〕 14、真菌的命名采纳双名制命名法,前一个名是种名,后一个是属名〔 〕 五、简答题1、真菌的主要特征 2、简述真菌的生活史3、简述真菌繁殖产生孢子的类型 六、论述题1、论述真菌与人类的关系?第三章 植物病原原核生物一、名词说明1、原核生物 2、鞭毛 3、荚膜 4、极鞭 5、周鞭 6、喷菌现象 二、填空1、〔 〕为细菌病害所特有,是区分细菌病害或真菌、病毒病害的最简便的手段之一。

2、染色反响是细菌的重要性状之一,其中最重要的是〔 〕3、依据革兰氏染色反响,可以将细菌分成革兰氏染色反响〔 〕和〔 〕两大类 4、依据目前公认的五界生物分类系统,细菌属于〔 〕5、细菌菌体的外面是由〔 〕〔 〕和〔 〕组成的细胞壁,细胞壁外有厚薄不等的以多糖为主的粘质层,比拟厚而固定的粘质层称为〔 〕6、植物菌原体包括〔 〕和〔 〕两种类型7、细菌是属于〔 〕界的单细胞生物,有细胞壁但没有固定的细胞核3 8、原核生物通过〔 〕方式进展繁殖9、大多数植物病原细菌都是非专性寄生物,可以在人工造就基上造就;植原体不能在人工造就基上造就,螺原体须要在有〔 〕的造就基上造就,形成煎蛋形菌落 三、选择1、能够侵染植物引起发病的原核生物称为〔 〕a.植物病原原核生物 b.真核生物 c.寄生性植物 d.线虫 2、细胞质中有〔 〕 a.中心体 b.气泡 c.液泡 d.核糖体 3、能运动的细菌有瘦长的〔 〕a.极鞭 b.周鞭 c.鞭毛 d.荚膜 4、〔 〕对革兰氏染色阳性的细菌作用较大,但是对阴性细菌作用那么较小 a.链霉素 b.青霉素 c.抗菌素 d.庆大霉素5、细菌分为〔 〕a.薄壁菌门 b.厚壁菌门 c.软壁菌门 d.疵壁菌门6、植物细菌病害的病症是〔 〕。

a.脓状物 b.霉状物 c. 粉状物 d. 颗粒状物 7、植物病原细菌的繁殖方式是〔 〕a. 芽殖 b. 增殖 c. 裂殖 d. 两性生殖 8、〔 〕属于原核生物a. 细菌 b. 植原体 c. 螺原体 d. 病毒 四、判定1、能够侵染植物引起发病的原核生物称为真核生物〔 〕 2、能运动的细菌有瘦长的鞭毛〔 〕3、喷菌现象为细菌病害所特有,是区分细菌病害或真菌、病毒病害的最简便的手段之一〔 〕 4、染色反响是细菌的重要性状之一,其中革兰氏染色最不重要〔 〕5、链霉素对革兰氏染色阳性的细菌作用较大,但是对阴性细菌作用那么较小〔 〕 6、脓状物是细菌性病害的特有病症〔 〕 7、霉状物、粉状物等是真菌性病害的病症〔 〕 8、原核生物有的是单细胞,有的是多细胞〔 〕 9、原核生物都具有细胞壁,不具有细胞核〔 〕 五、简答题1、简述细菌病害的病症特点? 六、论述题1、原核生物的子细胞如何保持原有的性状?第四章 植物病毒病害一、名词说明1、病毒 2、钝化温度 3、稀释终点 4、分子寄生物 5、体外存活期 二、填空1、植物病毒的粒体形态主要有〔 〕〔 〕〔 〕。

2、高等植物的病毒粒体由〔 〕和〔 〕组成 3、病毒通过〔 〕方式进展繁殖4、病毒虽然是核蛋白的结晶,但和其它病原物一样具有〔 〕和〔 〕 5、〔 〕具有传染性,〔 〕对核酸具有爱护作用,没有传染性4 6、病毒本身没有干脆传播的实力,主要靠〔 〕〔 〕〔 〕进展传播 三、选择1、植物病毒的主要传播媒介是〔 〕a.雨水 b.空气 c.昆虫 d.土壤 2、大多数病毒只能从机械的或传毒介体所造成的〔 〕侵入 a. 微伤口 b. 气孔 c. 水孔 d. 大型伤口3、植物病毒的繁殖方式是〔 〕a. 芽殖 b. 增殖 c. 裂殖 d. 两性生殖 4、构成病毒的成分包括〔 〕a、核酸 b、蛋白质 c、水分 d、矿物质 5、病毒本身没有干脆传播的实力,主要靠〔 〕进展传播 a、虫媒传播 b、汁液接触传播 c、嫁接传播 d、土壤传播 四、判定。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