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香菇野外袋栽技术

lm152****8155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25.70KB
约14页
文档ID:256586386
香菇野外袋栽技术_第1页
1/14

香菇野外袋栽技术篇一:香菇菌袋栽培技术 香菇菌袋栽培技术: 一.原料打算 1木材切片 将含水量在20%以上的木材段插入切片机的进料口中,切成厚4毫米左右,断面60×20毫米的碎片2原料粉碎 将摊晒风干的木片或蔗渣、油茶壳、稿秆类投入专用粉碎机或饲料粉碎机中 (筛孔为 2毫米左右的特制铁筛), 加工成粉料 二.培育料配制 1培育配比 主料如木屑、蔗渣等占78%,麦皮或米糠20%,糖1%,石膏粉1%,另加过磷酸钙0.5%,尿素0.2-0.3%,硫酸镁0.1-0.2%,50%多菌灵0.1%,主料可以单独运用,也可二种以上混合运用2配制方法 将主料和辅料混合干拌可溶性物质如糖、尿素、硫酸镁、多菌灵等,应溶化水中,然后加入干料充分拌匀,含水量驾驭55%左右 三.装料 用直径15厘米,长50厘米聚乙烯筒形塑料袋装料手工装料要逐层压实,上下松紧一样,手捏不凹入原料切片、粉碎、拌料、装袋等均可采纳机械化,速度快、效果好,已被广泛应用 四.灭菌 装料后将袋口扎紧,烛火烧融密封,搬入常压灶中,逐层叠好,密闭升火,至101℃后保持10小时,闷置一段时间后取出 五.接种 将经灭菌的料袋趁机搬入接种室,按“井”字式架叠冷却,关闭门窗,用甲醛和高锰酸钾混合熏蒸消毒2-3小时,料温降至30℃以下时,就可进行接种。

接种时,用直径 2厘米的锥形小木棒打接种穴,穴深 2厘米,每袋4-6穴,采纳单面或双面接种接种以三人协作操作,边打穴、边接种、边架叠,要求菌种与穴口密合,不留空隙 六.养菌 接种后将菌袋搬入通风、干燥、阴凉、避光的培育室,按“井”字式堆叠发菌由于这时气温高,要仔细做好控温柔通风管理以免杂菌感杂,降低纯菌率 七.菇场设置 菇场应选择背风向阳、昼夜温差大、地势平坦、靠近水源的空旷地或水稻收割后的冬闲田旱地要严格消毒杀虫,水田要提前烧干,然后耕翻整畦作菇床床宽 1米左右,高15厘米,长10-15米,畦间留走道30厘米, 中间挖浸水沟,宽60厘米,深60-80厘米,沟里挖出的土堆于畦床上,使床面呈龟背形床两边接2.5米间隔打下0.5米长的木桩,入土20厘米,上横木条,木条上按20厘米的距离钉 2.5寸长铁钉, 钉头露出2厘米,依次横架竹竿,作靠菇架菇架场上搭荫棚,四周用草帘围严,棚顶披杉树枝或茅草 八.脱袋转色 菌袋培育至接种穴四周围为浅褐色,袋壁四周菌丝体膨胀成波浪状,手摸突起处有弹性、松软感觉,并有部分原基出现时,即可进行脱袋其方法是:用锐利的刀片,沿袋子纵向轻轻割开脱去塑料袋,排放于菇床架上。

脱袋后3-5天应盖严格薄膜,菇床内温度不超过28℃均不要翻动当菌筒表面绒毛状菌丝达 2毫米长时,应加强通风和增加光照,促使绒毛状菌丝倒伏于每天露水干后掀膜通风1-2次,每次30分种,并结合喷雾化水调整湿度如绒毛状菌丝仍不倒伏,可采纳午后揭膜通风3-4小时,或喷2%的石灰水迫使绒毛状菌丝倒伏7-8天后便渐渐转色出现黄水珠,若出现暗绿色水珠时,应加强通风,结合喷清水淋洗,待菌筒表面晾至手摸不粘后盖膜经10-15天,菌筒表面形成菌膜并转为棕褐色时,即可转入出菇管理 九.出菇管理 菌筒转色后,要刚好进行温差刺激,催蕾出菇详细做法是:白天盖紧薄膜,使菇床温度达20℃以上,午夜至凌晨掀膜通风1-2小时,使菇床温度隧然下降,连续3-4天,菇蕾就可大量产生出菇后要加强通风管理,每日1-2次,每次30分钟,并结合喷水调整,保持菇场空气相对湿度85-90%采完一潮菇后,停水3-5天,然后再边续喷水5-7天,促进下潮菇产生秋季,菌筒养分育足,含水量高,温度相宜,出菇多且集中,一般不浸水,但菌筒过于干燥不能出时,可适当进行浸水处理冬季,中、低温型品种在南方仍可正常出菇,要加强管理,争取多出菇气寒冷地区,不适粗出菇,只能进行养菌越冬,让其干干湿湿, 复壮菌丝, 主动累更多养分。

春季气温回升后,可大量出菇,但菌筒失水多,要进行浸水补充水分浸水前先翻开薄膜,让菌筒充分干燥,使含水量降到35%左右在低温来临之前,用8号铁线从两端扎洞6-8厘米深,然后整齐排放浸水沟中,浸泡 6-8小时,使含量达60%左右,即可取出,重新排放菇床架上出菇并留意刚好清理场地和做好病虫害的防治工作 篇二:袋料香菇栽培技术要点 袋料香菇栽培技术要点 一、栽培条件 (一)物质条件 1、原料: (1)各种簇新无霉烂、无变质的阔叶树木屑和农作物秸秆,以及各种菌草等 (2)麸皮、米糠、玉米粉,簇新、无霉变、无虫蛀均可 2、药品:硫磺、甲醛(或气雾消毒剂)、酒精、石灰等 3、生产用器材:塑料袋15厘米×55厘米×0.05厘米、接种钳、棉花等 (二)设备设施条件 1、发菌室:发菌室需符合三个条件: (1)房间清洁干燥;(2)保温性能好,调温便利;(3)运用便利,环境卫生,无污染源 2、灭菌灶:我县目前广泛运用常压灭菌灶,将3~4个油桶装上约3/4的水,作产生蒸汽的发热源,用管子将蒸汽干脆通入用塑料膜紧紧包围的料袋堆内完成灭菌,每次可灭菌2500~3000筒料袋。

3、菇棚:位置应选择在通风、向阳处菇棚按3500袋生产规模设计:菇棚用端正的竹竿或木杆搭架,菇棚长18米,宽4米,中墙高2.8米,边墙高1.7米,棚架上面盖上6丝以上厚的薄膜,薄膜上面铺草帘,在中墙上面1米高处用遮阳网搭建荫棚,荫棚落地与薄膜之间距离为0.6米菇棚内走道宽0.8米,两边棚架为六层,中间棚架为七层,层架宽0.4米,层距0.25米,第一层距地面0.10米,菌筒间距离为3厘米菇棚间距为3米 二、栽前打算 袋栽香菇生产规模可大可小,要量力而行以每个劳动力管理3000袋为宜一般每生产1010袋(15cm×55cm)香菇应备足下列原辅材料:杂木屑800公斤(干木屑)或1250公斤(湿木屑),麦麸150~175公斤,糖9~10公斤,石膏粉12.5公斤,过磷酸钙0.5公斤, 香菇养分素2包内袋1010个,外袋1010个甲醛500毫升,高猛酸钾300毫克,新洁尔灭500毫升,酒精500毫升,或气雾消毒盒(科达、菇保)3盒,香菇栽培种17袋(13×55),灭菌用柴730公斤,捆扎袋子的塑料绳1斤左右 同时,事先备好常压灭菌锅(灶)、装袋机、接种箱、培育室以及拌料和接种所需的工用具等。

香菇品种类型许多,对温度(季节)的要求也不一样,所以,要结合当地气候条件选择相宜的品种,要求选择适应性广、抗逆性强、产量高、品质优的菌株袋料栽培中低温型香菇品种季节可适当提早(1~2月),而中温型香菇菌株则可延迟接种季节,高山地区(指海拔在1010米左右)可以推迟到5~6月进行外地引进的新品种必需经当地试验胜利后,方可扩大生产 三、袋栽香菇的工艺流程 袋栽香菇的生产工艺是备料、配料、装袋、灭菌、冷却、接种、培育、越夏管理——出菇管理——采收与加工等,现简述如下: (一)备料 依据香菇养分学原理,不同树种的养分成份含量不同,因此,除含芳香油脂的松、柏、杉、樟外,不分种类,混合运用,养分更全面但空心树少用,木屑不能腐烂变质,麸皮要求簇新、干燥,无虫蛀现象蔗糖防止受潮泛酸,石膏粉要求纯净无杂质 (二)配料 配料前,按前面所述配方称足所需的原辅材料,先将红(白)糖用少许热水溶解待用把麦麸、石膏粉充分拌匀后,撒入杂木屑料中拌和3次,随即将糖水倒入适量清水中,匀称倾泻于原料中充分搅拌2~3次,力求原料水分匀称一样一般原料含水量50~55%,即料水比为1:1~1.1,切忌原料过湿或太干。

拌好的料用手握不粘手,木屑捏不成团,含水量在50%即可拌料完毕,将其全部过筛一次,防止尖锐物刺破塑料袋 (三)装袋 一旦拌料结束,随即集中人力用装袋机装袋力争在5小时内完成并进灶灭菌,削减灭菌前微生物繁殖时间,严禁在阳光照耀下操作,以免原料变酸,装袋机出料口处可铺编织袋等软垫物,在其上谨慎操作,防止塑料袋破损;袋口要扎紧,切莫漏气,袋料适度填紧,松紧一样,湿重1.7~1.9公斤,以手捏料筒无明显指印痕迹为宜菌袋破损处,要粘贴胶布,谨防杂菌侵入感染 (四)灭菌 装袋结束,随即将料筒细心搬入常压灭菌锅(灶)内,呈叠堆式紧密排列锅内料筒横向可紧密叠堆,纵向要间隔2~3厘米,以利锅内热气上下循环匀称穿透袋料中心假如锅内堆放过密,不留空隙,造成热气上下循环受阻,产生“死角”,影响灭菌效果常压灭菌一起先火势要旺,力争在6小时内达到101℃常压蒸气灭菌,灶内温度101℃,连续保持20小时,确保灭菌彻底灭菌途中,刚好添加85℃以上的沸水,严防干烧或锅温下降 (五)冷却 当灶内温度自然降自50~60℃时,将料筒趁热出灶,先用外套套好,然后用软棉、清洁容具盛装搬运到灭好菌的地方,并留意轻拿轻放,防止料筒破损。

刚出锅的料筒软绵,排放要整齐合理,以免弯曲变形待料筒冷却到30℃以下,便可接种冷却室事先要打扫干净,并严格消毒冷却室与接种室距离宜近忌远,避开灰尘污染料筒 (六)接种 袋栽香菇接种一关,是关系到生产成败的关键环节首先,菌种要求菌丝雪白,健壮浓密匀称一样,无褐色菌膜,无酱色液珠,无杂菌,培育基无萎缩干枯苍老现象,凡鼠咬、袋破及杂污劣种应予淘汰菌龄35~40天,视菌丝发至袋底10~15天内运用最好袋装菌种事先在0.1%高猛酸钾溶液中浸湿拧干,然后用经消毒过的纱巾四四周护,杜绝沾染尘埃接种时再用75%酒精棉进行表面揩擦消毒,并用利刀削弃表层培育基2厘米进行接种操作接种前,接种室内四壁用浓石灰浆涂刷,要求清洁严密,远离污染源,泥土地面潮湿易滋生杂菌,不宜选作接种室室内间隔2~3天用硫磺加热密封熏蒸消毒一次为提高成活率,宜选择接种箱进行操作,削减杂菌感染机会事先用干净毛巾在0.5%新洁尔灭溶液中浸湿拧干后,把料筒周身揩擦一遍放入箱内,清除筒表污尘,同时放入菌种,工具及用具等,随即进行消毒箱内每立方米用甲醛溶液12毫升加高猛酸钾7克汽化消毒反应30~40分钟,或用气雾消毒剂(科达、菇保)点燃熏蒸消毒, 然后进行操作。

接种人员洗净双手、酒精消毒后,伸入箱内按各项无菌操作规程进行,每袋料筒接三穴—四穴,要求扎一穴,按一穴菌种,接完一袋,马上用外袋套好,再接其次袋如不用外袋随即用胶布贴紧,或用石腊与松脂混合剂煎滚涂刷封口,木屑菌种接入穴位要冒出筒表2毫米,高温季节选择深夜或凌晨良机抓紧进行,但留意当箱内温度达28℃以上时应停止接种,接种当中,动作灵敏、快速,切莫轻率从事 (七)培育 培育室远离厕所、禽畜舍等污染源,要求清洁、干燥、通风、弱光,切忌地表潮湿或通风不良之处生产前夕,清理室内污染物,净化四周环境,地表可撤少许石灰粉防污同时,室内事先喷洒0.2%多菌灵,或用硫磺加热熏蒸消毒, 等解除废气后方可运用料筒接种后称之为菌筒目前,由于各地地理环境差异较大,供栽香菇品种温型繁多(香菇品种中分为中温、中高温、中低温型菌株),生产季节不尽相同,既有在早春低温季节接种的,也有在盛夏高温期间操作的,虽接种工序基本相像,但菌筒排列堆式略有差别,现分别简叙如下: 1、冬末春初气温偏低,为提高堆温,菌筒搬至室内呈叠堆式紧密排放,高1~1.5米,堆与堆之间留有空隙,以便空气畅通无阻若室温低于12℃,要求设法加温,提高室内温度,促其菌丝顺当萌发定植。

2、盛夏高温季节,菌筒移至室内呈“井”字形排列,穴位侧放,以利透气,每层三筒,高8层,堆与堆之间隔宽40厘米的作业道,便于通风散热培育室温度20~25℃,以利菌丝尽快定植扩散室温不宜超过30℃,否则香菇菌丝则会停止生长甚至死亡培育期间,室。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