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安徽省安庆市新仓中学高一语文联考试题含解析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256554407 上传时间:2022-02-19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37.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年安徽省安庆市新仓中学高一语文联考试题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2022年安徽省安庆市新仓中学高一语文联考试题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22年安徽省安庆市新仓中学高一语文联考试题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安徽省安庆市新仓中学高一语文联考试题含解析(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2年安徽省安庆市新仓中学高一语文联考试题含解析一、 现代文阅读(35分,共3题)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真假乔二孙方友陈州城清化北街路口有一卖大肉包子的,姓乔名二,城北乔村人,干着卖包子的营生,却酷爱评书。每当包子熟了揭笼之后,他将案上的“醒木”一甩,开始书归正传,很受食客称道,观者络绎不绝。肉包置于案旁,吃者自取,掷钱于筐。一场书下来,能卖包数屉。这叫以商养文,又叫以史经商,两者结合,相得益彰,因此,乔二的日子不坏。这一日,乔二刚开张,来了一客,来客年近七旬,银须泼面,双目有神,稳坐一旁,气宇轩昂,一不吃包,二不喝茶,只是听乔二说书。乔二见来客非常,格外下了功夫,换得阵阵喝

2、彩。说到热闹处,老者突然起身,掏出一把银钱掷于筐内,然后望了乔二一眼,扬长而去。乔二见老者离去,情绪顿时低落,出口索然无味,急忙刹书谢场,目光却直直追随老者很远很远不料打烊时分,那老者却突然又闪进店内,双手抱拳道:“先生发财!”乔二一见是那老者,让座沏茶。老者并不客气,上首落座之后,顺手拿起那块醒木,笑道:“此木周祖留,文武分龙虎。我辈登场用,其名曰醒木!”乔二一听,同行来了,急忙让人备下酒席,请那老者入了上座。“请问先生贵姓?”乔二斟酒敬上,问道。“免贵!老夫姓乔名二,字轩亭!”那老者笑答。乔二一听是艺界大名鼎鼎的真乔二来了,面如泥色,急忙磕头谢罪道:“万请乔先生海涵,小的原名乔虎,虽寒门出

3、身,但自幼热爱评书,更是慕先生绝技,赶巧你我同姓,便借了你的大名在此养家糊口!”老乔二见乔虎真诚,拈须片刻,突然仰天大笑道:“贤弟不必多疚,人生在世,吃穿二字,真真假假,假假真真,能混饱肚皮为上策!”乔虎一听此言,千谢万谢,连连施礼,让酒又让菜。酒过三巡,老乔二突然说道:“实不相瞒,我今日也有一事相求。”“先生请讲。”老乔二叹了一声,凄凄地说:“想我乔二,一生漂泊,被有钱人唤来叫去,如今孑然一身,无依无靠!眼下我已老,底气不足,已不宜在书界留恋!今日来到陈州,是想借您的地盘,讨几个饭钱!”乔虎一听,满口答应。第二天生意一开张,老乔二登场亮相,“醒木”一拍,果真是开口惊人。一传十,十传百,乔虎的

4、铺子前人山人海。老乔二口喷珠玑,声音庄重,远听如高山流水,近听如琴似筝,一场书下来,盖了整个陈州城。老乔二一连说书十场,场场爆满。这天生意未开场,场地上已水泄不通。可直到太阳竿子高,却不见老乔二。乔虎甚急,匆匆进了老乔二下榻之处,却不见人影,只见一封书信置于桌子正中。乔虎急忙拆信,上面几行小字:“大凡从文从艺者,不养小不养老!望贤弟悬崖勒马,专心经商,富甲一方!”乔虎暗笑老头儿多事,出门与众人解释一番,然后亲自登场。不料一开口,像一下从高山跌入深谷,书淡如水,大扫了听客兴致,连喝倒彩。原来没比较,如今一比,听客自然有了鉴别。乔虎从此再不敢说书,一心一意卖起包子来。陈州人再说乔二时,只夸那说评书

5、的真乔二,假乔二无形中恢复了原名,只落个“卖包子乔虎”的名声。没书做引,乔虎的包子生意也开始清淡。乔虎很伤心,只得专心研究包子的质量和销路。不想几年过后,乔家包子的名声越来越大,后来连汴京、上海一带都开了分店。乔虎成了有名的富商。一日,他突然在申报上看到一则消息:“著名评书艺人乔轩亭,因年老多病,穷困潦倒,于日凌晨投入黄浦江”乔虎看后,如炸雷击顶,怔然许久才泪流满面地说:“恩公多亏您当年指点迷津,我乔虎才有今日啊”言毕,乔虎匆匆赶赴上海,为乔二举行了隆重的葬礼7.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 小说题材具有浓郁的民族传统特色,语言隽永,用笔简练,即事见人。B. 乔

6、虎卖包子时能以评书揽客,以商养文,以史经商,表现出他头脑灵活。C. 小说通过真假二乔说评书的鲜明对比,展现出真乔二评书艺术的高超。D. 乔虎在乔二说书后登台被连喝倒彩,反映了人性的喜新厌旧与世态炎凉。8. 请简要概述小说的情节和小说情节的主要特色。9. 简要分析小说中乔二的人物形象。参考答案:7. D 8. (1)假乔二(乔虎)为推销包子冒乔二之名说书;乔二出现、说书、点拨乔虎人生并失踪;乔虎无奈之下专心包子生意,大获成功;乔虎意外得知乔二去世,感恩图报。(2)情节波澜起伏(情节一波三折,摇曳多姿)。 9. (1)年近七旬,银须泼面,双目有神,气宇轩昂;一生漂泊,年老孤苦;(2)技艺精湛且对艺

7、术执着。老乔二一连说书十场,场场爆满。即使物质穷困,不改初心。(3)善良,智慧。明知乔虎是假乔二,不当面揭穿;后又巧妙地劝他专心经商,为他人生指点迷津。【7题详解】本题考查对文本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能力。解答此类题型,需要首先明确题干要求,然后认真阅读文本,结合文本内容来筛选比对,分析鉴赏选出正确答案。D项“反映了人性的喜新厌旧与世态炎凉”理解错误。应该是“原来没比较,如今一比,听客自然有了鉴别”,再听乔虎说书,“像一下从高山跌入深谷,书淡如水,大扫了听客兴致”,所以连喝倒彩。故选D。【8题详解】本题考查把握小说情节及鉴赏其特点的能力。分析文中的情节的题目,首先要根据情节的开端、发展、高潮

8、、结局简单概括该情节内容,然后分析情节的特点。本篇小说开端第一段是假乔二(乔虎)为推销包子冒乔二之名说书;发展下来真乔二出现在包子铺;到袍子铺说书震动整个陈州城;情节进一步发展,乔二失踪,留信点拨乔虎。高潮是乔虎说书失败,无奈之下专心包子生意,成了富商,大获成功;结局是乔虎看申报意外得知乔二去世,感恩图报,为乔二举行了隆重的葬礼。本文的情节,可谓曲折跌宕,一波三折。本来乔虎因说书不错,包子生意挺好,接着情节一转,真乔二的出现让人心一提,接下来二人平和解决,读者心放了下来。乔二到包子铺说书,震撼满城,本来花好月圆,接着情节又一转,乔二不告而别,乔虎被喝倒彩后来乔虎成富商,乔二投入黄浦江。情节波澜

9、起伏,摇曳多姿,引人入胜。【9题详解】本题考查鉴赏作品的文学形象的能力。分析人物形象首先应结合着文中叙述性的语句,从身份、地位、修养、气质等总体上把握小说人物形象特点,然后根据小说中描写这个人物的言行举止的语句以及作者的议论或者作者借作品中其他人物对他的评价的语句直接提取或概括即可。乔二出场时有如下描述:年近七旬,银须泼面,双目有神,气宇轩昂;后来他自己说过,“一生漂泊,被有钱人唤来叫去,如今孑然一身,无依无靠”。说书情节有“老乔二口喷珠玑,声音庄重,远听如高山流水,近听如琴似筝,一场书下来,盖了整个陈州城。老乔二一连说书十场,场场爆满。”可看出他技艺精湛,而且是为艺术而艺术,即使物质穷困,不

10、改初心。乔二明知乔虎是假的,却不当面揭穿,后又有:老乔二见乔虎真诚,拈须片刻,突然仰天大笑道:“贤弟不必多疚,人生在世,吃穿二字,真真假假,假假真真,能混饱肚皮为上策可见其善良;后又巧妙地劝乔虎专心经商,为他人生指点迷津,后来乔成了富商。可见他的智慧。分条整合以上分析,得出答案。【点睛】把握小说情节,可用如下方法。方式一:根据结构来梳理可以先给文章各段落标上序号,然后按照情节的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来切分文章层次,进而梳理情节。方式二:根据场面来梳理一般一个场面可以梳理为一个情节。小说中的场面就是不同时间下人物活动的场所。方式三:根据线索来梳理线索是贯串整个作品情节发展的脉络,它可以是某人、某

11、物、某种情感、某个事件,还可以是时间、空间。阅读小说抓住线索是把握小说故事发展的关键。线索有单线和双线两种。双线一般分明线、暗线两种。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意境诗歌与绘画的连接点诗歌与绘画是人类文明的历史长河的两岸。人们常说“诗画同源”“诗画一家”“诗是有声画,画是无声诗”,足见诗歌与绘画的亲密关系。我国是一个诗的国度,诗歌历史源远流长。古人为我们留下了诸多优美的诗篇,从最老的诗经,到两晋的山水田园诗,再至唐诗宋词,数不胜数。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第一句便是“关关雎鸠,在河之洲”,既可以为诗又可以为画,既可以为山水、为人物,亦可以为花鸟,这可以说是诗中有画的最早的实据。但从接受的

12、艺术感官和心理功能来说,绘画是视觉艺术,通过眼睛就可以直接掌握,给予的想象空间较少;而诗歌则是听觉艺术,不是仅凭感官就能一下子掌握的,它需要由记忆和想象来共同完成。诗有诗的语言,画有画的语言。诗歌有音韵美,而绘画有笔墨美。诗用文字来表达社会和人类的活动,画用笔墨来再现或者升华物象给予艺术家的感受。诗人与读者的交流是在一个意象的空间里完成的。诗人描绘的是一个设计的世界,但是读者感受到的分明是一次似曾相识的心灵律动。作为诗歌与绘画的连接点,意境的营造是一个很重要的内容。意境,是我国诗词与绘画中重要美学范畴之一。作为一个完整的概念,“意境”这个词,最早见于唐代诗人王昌龄的诗格,与物境、情境并提:“诗

13、有三境:一曰物境。欲为山水诗,则张泉石云峰之境,极丽绝秀者,神之于心。处身于境,视境于心,莹然掌中,然后用思,了然境象,故得形似。二曰情境。娱乐愁怨,皆张于意而处于身,然后驰思,深得其情。三曰意境。亦张之于意,而思之于心,则得其真矣。”近代著名学者王国维在其人间词话中对意境的内涵作了全面深入的解读。他说“词以境界为最上。有境界则自成高格,自有名句”,并将“境界”(即意境)分为“有境界”与“无境界”,“造境界”与“写境界”,“有我之境”与“无我之境”。有我之境表现为“情景相生”而无我之境则是“物我相冥”。情景相生主要表现为情以我在,以情着物;物我相冥主要表现为物因我宜,异体相通。在绘画与诗歌中,

14、王维并臻同一高度,是为情景相生的有我之境;王国维论“无我之境”引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为证。而“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不但是画家们热衷表现的题材,也是诗人和画家的理想人生境界。意境打通了诗歌与绘画的关节,意境是诗歌与绘画的连接点。就像宋代画院的考试题一样,一句“踏花归去马蹄香”难倒了多少考生,而马蹄周围画出几只飞舞的彩蝶,“香”的意境便跃然纸上1.下列对“意境”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诗歌与绘画有着亲密的关系,是因为它们都有意境,诗经的第一句“关关雎鸠,在河之洲”,就是最早的实据。B.“意境”这个词,最早见于唐代诗人王昌龄的诗格,是与物境、情境并提的诗词必有的“三境”之一。C

15、.近代著名学者王国维认为“有我之境”表现为“情境相生”,即“有境界”;“无我之境”则是“物我相冥”,即“无境界”。D.“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属于王国维所说的“无我之境”,而王维的情境相生的诗歌与绘画属于“有我之境”。2关于“意境是诗歌与绘画的连接点”,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人们常说的“诗画同源”“诗画一家”“诗是有声画,画是无声诗”表明诗歌与绘画的亲密关系,而这种关系的连接点就是意境。B.诗歌有音韵美,绘画有笔墨美。尽管它们的艺术表现形式不同并诉诸不同的感觉器官,但意境的营造却将它们紧密地连接起来。C作为一个重要的美学范畴,意境同时存在于我国诗词与绘画这两种艺术形式之中,成为诗歌

16、与绘画的唯一连接点。D以“踏花归去马蹄香”的诗句作画,在马蹄周围画出几只飞舞的彩蝶,就能表现出“香”的意境,这充分证明了意境是诗歌与绘画的连接点。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绘画是视觉艺术,给予的想象空间较少,因而境界狭窄;诗歌是听觉艺术,需要由记忆和想象来共同完成,因而境界开阔。王国维认为“词以境界为最上”,无论是“有境界”还是“无境界”,“造境界”还是“写境界”,“有我之境”还是“无我之境”,都属于意境。C.“情景相生”和“物我相冥”是两种不同的意境,虽然表现形式不同,但它们在绘画与诗歌中均能得以体现。D.诗是文字的艺术,画是笔墨的艺术。它们是人类文明的历史长河的两岸,诗歌和绘画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