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产茶园改造

上传人:鑫** 文档编号:256454079 上传时间:2022-02-19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42.9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低产茶园改造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低产茶园改造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低产茶园改造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低产茶园改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低产茶园改造(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低产茶园改造 低产茶园改造 低产茶园包括栽培年份较长,树势苍老,或因管理不善,采摘不合理,以致未老先衰,这类茶园产量都低,但还有必须的生产潜力,如改造得法,还可以增加短期的收益。这类茶园目前安徽省有相当比重,在很大程度上牵制着单产的提高,所以,对于低产茶园的改造是茶叶生产中的一项重要技术,并已列入全国七省茶叶技术推广工程。 1低产成因和面貌 低产是个相对的概念,指必须的时间、地点而言的。形成低产的缘由有树龄过老,建园根底差,管理不善,缺棵紧要,采摘不合理等,表现出茶树个体生理机能紧要衰退,群体构造差,集中反映在单产低下。 2低产茶园改造的技术措施 改造低产茶园的技术措施,应针对茶园面貌有的放矢

2、进展。综合安徽省各地经历,主要为改树、改土、改园、改采管制度,称“四改”。然而从长远观点看,应有打算地逐步淘汰,重新种植,即改种换植。 (1)改树: 改造树冠应依据茶树苍老程度采纳重修剪或台刈。凡树冠苍老、生产枝出现枯枝死干或“两层楼”现象,骨干枝不强健的半苍老茶树适用重修剪,树冠和骨干枝很苍老,有的骨干枝已枯死,苔藓、地衣丛生,病虫害紧要,产量极低的苍老茶树,那么用台刈的方法改造。 重修剪与台刈的时期,技术要求如栽培管理所述。改造前应施有机肥和改造后施化肥,以保证改造后新梢的生长。 (2)改土: 低产茶园除了茶树本身苍老以外,还由于土壤太板结、水土流失等缘由,改土首先是深翻土壤,深耕50厘米

3、,同时施下有机肥;其次对土层浅的茶园要增加客土,增厚土层,提高土壤肥力,从而复壮茶树根系。 (3)改园: 依据茶园坡度和水土流失状况,对30以上的陡坡低产茶园,退出造林;30以下的坡地茶园改为梯式茶园;缓坡地茶园改为等高条植。同时,修筑好道路网和排灌系统。改 园还要补植缺丛,以采纳大茶棵补缺效果较好,假如无大棵,也可以茶苗补缺。移栽的技术参照前面所述。 (4)改革采、管制度: 这是稳固改造成果的关键措施。改造后必需重视茶园的耕锄、施肥、浇灌、防治病虫等,还要合理采摘,留意留养,切忌“一扫光”。以上“四改”是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技术措施,必需全面结合进展,才能稳固改造成果,变低产为高产。 金桥金

4、钥匙金光大道黄山区实施科技富民工程纪实来源:黄山日报头版头条 2006-4-21 11:42:25 阅读次数:200 相关评论:0 条 页面功能 【我来说两句】【字体:大 中 小】【刷新】【返回】【打印】【关闭】 黄山日报4月14日 阳春三月,春雨潇潇。沐着春风春雨,我们走进黄山区,在绿色茶园、在蔬菜大棚、在田间地头,细心的人们都会发觉,这犹如春风化雨,正一点点沁入人们的心田。 科技示范,为农夫搭起一座金桥 近年来,黄山区紧贴农业生产第一线,面对千家万户农夫,建立农业科技专家大院、农业科技示范园、农村科技示范户等农 大力提高管用技术推广的效率和成果。依托安徽农业大学、省农科院茶科所专家技术力气

5、,在黄山毛峰茶叶科技示范基地设立了实现专家和农户对接,建立起一条科技快车道。2005年,黄山区共引进茶叶、粮油、果蔬、畜牧、食用菌等新技术、新品种和新立各类科技示范园、区基地90多个,培育区级农村科技示范户101户。 该区通过开展科技示范,建立科技示范基地,加快科技成果的引进和推广。如灵芝产业基地大力推广套袋集粉技术,灵芝孢 高,亩净收入15000元,经济效益特别可观,整个基地每年可为500-600户农夫增收300万元;太平猴魁苗圃基地从1个开展到副其实,成为农村引进成果、辐射技术的有效载体。茶产业的开展。目前,全区每个乡镇都有科技示范园和基地,坚持“科技入园”,不断向示范园引进新品种、新技术

6、和新成果, 黄山区非常重视发挥乡土人才作用,近年来,共造就区、乡、村三级科技示范户1441名,在新品种、新技术、新成果引进年为科技示范户赠订农村百事通,并在科技工程支配上赐予优先。 赐予大力支持,加强培训,使他们成为农村科技致富带头人。2006年起先,进一步扩大区级科技示范户队伍,对示范户实行动态 甘棠镇立新村是黄山区的一个城中村2005年6月撤村改居,该村依靠科技进步狠抓农业开展不放松,胜利地走出了一条 农之路。村民戴桂琴承包了村里的一个水库,改养鱼为养、钓结合,注意科学养鱼,并向旅游业开展,走养、钓、游之路,年收入年,针对两村民组160多亩无人耕种的抛荒田,村委会提出“连片承包、集约经营”

7、的建议,共产党员王成有在村里支持下,和为期20年的经营权有偿转让协议,先后投入18万元购置农机具、建粮仓和晒场,在耕作中采纳软盘育秧、抛秧插秧、水稻直播施肥、运用无公害农药统一植保保证米质,既省时省力省投入又丰产增收,2003年收粮6.7万公斤,收入8万元,2004年收粮8月,王成有出席了省农村致富带头人表彰大会。12万多元,2005年收粮7.8万公斤,收入10万多元,从前的抛荒田如今变成了丰收地,一举成为全镇首家百亩以上水稻无公害 如今,科学种田已经成为大家的共识,黄山区农村流传着这样一段顺口溜:“两三百斤靠力气,四五百斤靠化肥,七八百斤靠科学。”科技示范,为广阔农夫群众架起了一座通往致富道

8、路的金色桥梁。 “科技110”,送给农夫一把金钥匙 在黄山区,提起“科技110”,许多农夫都会竖起大拇指由衷地说:“科技110”,的确是我们致富路上的好帮手。2005年 先开展了以“科技110”为载体,加强农村科技效劳体系建立,成立了“科技110”效劳体系建立工作领导组。联合各乡镇共拿有乡镇配备了“科技110”专用电脑以及打印机、摄像头、话筒和牌匾,对乡镇科技副职和“科技110”信息员进展专业技术培110”效劳平台由区乡二级构成,区一级建立“科技110”专家询问效劳中心、“科技110效劳网”和“科技110”热线电话。“询效劳中心以区农技推广中心技术人员为骨干,将全区各行业有特长的专家组织起来,

9、特地供应技术、政策、信息询问及现场指导效劳网以区科技信息网为基地创立,用户通过此平台,可干脆在网上向专家提出问题,专家刚好答复,还可干脆与省内外其它专技110”效劳站和农夫个人、企业应用终端。技110”热线电话设在区农技推广中心,专家刚好答复群众询问,并将问题答复发到“科技110”效劳网上,供大家参加。乡镇一 “科技110”通过运行以来,从效劳“三农”已扩展到为群众创业、为企业供应科研、生产、销售各环节效劳。发布各类科 读量达10476人次,刚好发布病虫情报33条,收到询问信息175条,发布产品供求信息45条,查阅量达14640人次。甘棠镇养粪信息后,吸引区内外很多求购电话,该户打算购置烘干机

10、生产干鸡粪;仙源镇食用菌大户发布黑木耳供给信息后,很多客户来技110”联系定单11起,销售额到达400万元,效劳范围已扩展到为企业供应科研和产、加、销各环节技术效劳。售渠道;新华乡松香厂等企业通过网络传播后,产品销路很快翻开;永丰机电有限公司2005年网上销售达300多万元。到今年 今年初起先,为进一步完善“科技110”效劳体系,黄山区科技局为101户区级农村科技示范户免费供应“96800信息通” 日,“科技110-96800信息通”首次现场演示会在新华乡兴办,新华、新丰、永丰三乡的科技示范户兴趣盎然地参与了演示和培 “科技110”,犹如一把开启致富大门的金钥匙,让广阔农夫群众在科技兴农的道路

11、上越走路越宽。科技培训,为农夫铺就一条金光大道 为把科学技术真正送到农夫手中,解决生产中遇到的实际困难,近年来,黄山区将科技学问的传播与农业生产技术推广结合 民整体素养的提高,通过科技活动周、送科技下乡、科技学问讲座、现场指导、科技询问、赠送科技资料等形式扎实开展各类技农夫到达25万人次,农村广阔农夫普遍承受了新技术和科学学问的普及教育,推广普及了种、养加等一批先进适用技术。如围绕“科技以人为本,全面建立小康”等主题组织区直十多个相关部门踊跃参加,开展街头大型科技询问传播和图片展示、播常到农村巡回科技效劳,举办技术讲座,传授栽培技术,解答群众疑难问题,受到了群众的欢送。识讲座,科技小分队下乡等

12、形式多样的科普活动。目前,科技活动周已经成为该区一项传播科技思想、提高全民科技素养的重大 2005年12月,该区科技局胜利举办了安徽“科技成果网络视频发布洽谈会”,主会场设在省科技厅,黄山区设立四个分会44项技术难题,得到专家具体解答,为技术供需双方构建了便捷快速的沟通互动平台,开创了该区产学研合作的新模式。 连线,远在合肥的专家和黄山区企业、科技示范户代表101多人实现了“点对点的在线沟通,面对面的网上沟通”,现场解答疑 茶业是黄山区农业的一个支柱,覆盖全区一半的农村人口,开展茶叶经济是引导农夫脱贫致富的一条好路子。围绕黄山名优业开发”,被科技部、财政部审批立项。 发,区委、区政府成立了科技

13、富民强区领导组,区科技局依托安徽农业大学提出了“科技富民强县专项行动打算实施方案” 黄山区围绕科技兴茶,在抓好技术培训、科技示范基地、优良种苗苗圃基地建立的同时,还和安徽农业大学、省茶科所建立 从良种繁育、基地建立,生产管理、加工、有机化、传播促销、品牌建立等整个茶产业链各个环节上开展全方位合作,进一步利茶业科技水平,确保更大范围的农夫在更高层次上增收。3月16日,区科技局又一次向新明乡赠送45万余株柿大茶良种茶苗和培训,协助贫困户开展名优茶生产,提高致富实力。去冬今春以来,该区实施了太平猴魁基地建立、猴魁茶核心产地三合到猴80多套,全区茶叶方面累计投入超过1010万元,进一步促进了茶业开展。

14、口茶叶观光园,天翠公司茶叶深加工等四个农业综合开发茶叶工程,新建无性系良种茶园2000多,新建、改造茶叶加工厂l0余 科技培训为广阔农夫铺就了一条通往美妙将来的金光大道。2006年春节,甘棠镇立新村一位农夫兴致勃勃地在新落成的大楼 写的对联,上联是”想当年,打土墙,建草房,困难度日”,下联是“现如今,前高楼,后大厦,生活小康”,横披是“科技兴陇南市茶叶产业开发“十一五”规划 2006/08/11 陇南市科技局 我市是甘肃唯一的产茶区,茶叶是我市的一项具有明显特色和独特优势的产业,是文县、武都、康县振兴地方经济、协助农夫脱特色产业之一。为了进一步加快茶叶开展步伐,把茶叶产业做强做大,制定陇南市茶

15、叶产业开发“十一五”规划。一、 生产现状“十五”期间,茶叶产业在市、县、乡各级领导的重视下,上下同心协力,通过五年的苦抓苦干了具有必须规模、相对集中的产茶基地。茶园面积由“九五”末的2.48万亩开展到2005年的9.量由38万公斤增长到71万公斤,产值由578万元增长到3120万元,分别比“九五”末增长275439%。全市茶园全面推行无公害生产,有4.56万亩茶园获得绿色食品认证,810亩茶园获得有机康县被命名为全省无公害茶叶生产示范基地县。全市拥有茶叶加工生产企业21个,个体加工486械600台套。茶叶生产已成为茶区群众增收致富的主要来源。茶叶产业在“十五”期间虽然取得了很大开展,但与先进茶区相比还存在着一些不忍无视的问题系良种推广滞后。全市80%以上的茶园都是从外地调进茶种直播茶园,远低于南方茶区水平;二是营管理粗放,效益低;三是加工水平低。加工企业设备和技术装备水平低,管理落后,中高档茶叶的30%左右。四是市场混乱,品牌杂乱,优劣混杂。产、加、销效劳不配套。同时,我市茶叶产业也具有很大的开展潜力:一是自然环境好,茶叶产区森林植被覆盖率较高,无工业污染,具备了开展无公害、绿色、有机茶叶的环境条件;二是土地资源丰富,全市宜茶面积还有较大的开展空间;三是茶叶品质好,内容物丰富,粟香浓郁,味道醇爽,是自然的绿色保健市委、市对茶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范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