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科学(新教材) 第一单元知识点 - 图文 第一单元 学问点 第1节 科学并不神奇1.科学要探究各种自然现象,并找寻它们产生、开展的缘由和规律牛顿新奇于苹果落地而发觉了“万有引力”;瓦特新奇于水的沸腾顶起壶盖从而改良了蒸气机奥斯特在整理试验器材时偶然发觉电流使磁针发生偏转的现象,最终发觉了电流的磁效应 2.科学探究是从疑问起先的,一个小小的疑问都有可能引出科学发觉 3.科学探究的方法:细致视察﹑踊跃试验﹑谨慎思索 4.科学技术即有正面影响,也有负面影响5.学习科学的目的:推动社会的进步,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 练习; 1、闻名科学家牛顿从苹果落地现象启程,发觉了万有引力定律他的发觉最初来源于 〔 〕A.调查 B.试验 C.视察 D.阅读2、以下不属于自然现象的是 〔 〕A. 伊拉克大沙漠 B. 伊拉克斗争C. 伊拉克气温高降水少 D. 伊拉克石油隐藏量丰富3、科学家之所以有很多独创和缔造,首要工作是 〔 〕 A. 关注现象,提出问题 B. 搜集资料,考察验证 C. 记录结果,分析论证 D. 写论文报告,资源共享 4、在以下现象中不属于自然现象的是 〔 〕A.雨后出现彩虹 B “神州”七号上天 C 流星划破夜空 D 大雁南飞 5、以下有关说法中正确的选项是〔 〕A.科学探究是科学家的工作,和我们无关 B.科学探究是高深而神奇的,可望而不行及 C.科学探究是很困难的工作,我们没有方法完成D.只要留心视察,从身边的问题着手,我们都可以进入科学世界进展科学探究 6、以下说法不正确的选项是〔 〕A.在学习生活和科学探究中,胜利者往往是擅长视察的人 B.单凭我们的感觉,就能对事物作出牢靠的判定 C.借助各种仪器可大大扩大我们的视察范围D.在试验中,我们时时要用一些测量工具对物体进展测量 7、学习科学的根本方法是〔 〕A.细致视察 B.踊跃试验 C.谨慎思索 D.以上都是8﹑牛顿从苹果落地自然现象启程,发觉了万有引力定律。
他的发觉最初来源于 〔 〕 A.试验 B.视察 C.调查 D.阅读9、科学家有很多独创和缔造,其科学探究的首要工作是〔 〕 A.记录结果,分析论证 B.写论文报告,资源共享 C.关注现象,提出问题 D.搜集资料,考察验证 10、以下不属于科学探究的是〔 〕A.小明到杭州旅游,发觉西湖十大美景 B.苹果落在地上,牛顿发觉万有引力定律 C.瓦特新奇于水的沸腾,独创了蒸汽机 D.麦哲伦航海探险,发觉地球是圆的 1第2节 走进科学试验室 在试验室中,我们经常要用到一些仪器和工具来协助我们做出精确的判定下面就让我们来了解科学试验中常用的仪器和工具试管 蒸发皿 烧杯 燃烧匙 玻璃棒酒精灯 细口瓶 广口瓶 胶头滴管 坩埚钳 托盘天平 量筒 铁架台 试管夹 药匙 锥形瓶 圆底烧瓶 漏斗量杯 三角架 石棉网 21.试验室里的仪器〔1〕试管架:放置试管的仪器 〔2〕试管夹:夹持试管等①夹在试管中上部,距离试管口约三分之一处②从试管底部套入、取出;拇指不要按在试管夹的短柄上 〔3〕铁架台:用于固定或夹取各种仪器。
〔4〕试管:少量物质反响时用的容器 ①可干脆加热②加热液体最多不能超过试管三分之一,管口应与桌面成45度角,试管口不能对着自己或别人③放入块状颗粒状药品时,先把容器平放,用镊子夹取药品放入容器口后,再把容器渐渐竖起来,使药品缓缓滑到容器的底部,以免打破容器.④往试管装入固体粉末时,先使试管倾斜,把装有药品的药匙〔或纸槽〕当心地送至试管底部,然后使试管直立起来⑤固体加热:试管口要略向下倾斜,防止水倒流,引起试管炸裂⑥液体加热:加热前,先把试管外壁的水擦干,试管夹夹在试管中上部加热⑦试管清洗干净的标记:试管内形成匀称水膜,水既不聚成水滴,也不成股流下时,表示仪器已洗干净,假如出现水滴成股流下那么没洗干净 〔5〕烧杯:用于配置溶液,可间接加热 〔6〕量筒:测液体体积 ①不能加热,只能测体积用 ②上下粗细匀称,刻度匀称 〔7〕量杯:测液体体积 ①不能加热,只能测体积用 ②上粗下细,刻度上密下疏 〔8〕酒精灯:用来给物体加热的仪器 ①酒精最多不能超过酒精灯容积的三分之二 ②酒精灯火焰分为:外焰,内焰,焰心 ③外焰温度最高,给物体加热时用外焰〔9〕药匙:取少量粉末状(或小颗粒状)药品的工具。
〔10〕镊子:夹取块状物体 〔11〕停表:测量时间的仪器 〔12〕天平和砝码:测量物体质量的仪器 〔13〕电流表:测量电路中的电流的仪器 〔14〕电压表:测量电路中电压的仪器 〔15〕显微镜:视察微小的物体 〔16〕天文望远镜:用于观测遥远的星体〔17〕玻璃棒:用于搅拌﹑引流﹑蘸取液体的作用 〔18〕滴管:用于吸取和滴加少量液体 〔19〕漏斗:过滤溶液〔20〕放大镜:放大物体放大镜渐渐远离物体,像越来越大 〔21〕蒸发皿:用于少量溶液的蒸发、浓缩和结晶 〔22〕坩埚钳:夹持坩埚加热或夹持热的蒸发皿等,〔23〕漏斗:用于过滤或向小口容器里加液体,过滤时要放在三角架或铁架台的铁圈上 〔24〕燃烧匙:少量固体燃烧反响器〔25〕广口瓶:用于盛放固体试剂,不能用于加热 〔26〕细口瓶:用于盛放液体试剂,不能用于加热 32.加热忱况 可干脆加热:试管、蒸发皿、坩埚钳、燃烧匙 可间接加热:烧杯、锥形瓶、圆底烧瓶〔下面垫上石棉网后在加热〕 不能加热:广口瓶、细口瓶、量筒、量杯、漏斗等3.试验室意外处理 ①烧伤或烫伤:用大量冷水冲洗受伤处,并且用蓝油烃涂抹 ②被化学试剂灼伤:用缓缓流水冲洗1分钟以上 ③化学物质溅入眼睛:用蒸馏水冲洗 ④酒精灯倾倒引起火灾:用湿布扑灭 4.常见仪器试验操作〔1〕胶头滴管的运用:①将胶头滴管竖直悬于试管口的正上方0.5cm处。
②滴管不要接触仪器壁;③吸液后,不要平放或倒置,保持滴管橡胶帽在上; ④不要把滴管放在试验台或其他地方,以免被污染; ⑤不要用没有经过清洗和枯燥的滴管再去吸取别的试剂; ⑥滴瓶上的滴管不能穿插运用,也不能冲洗 ⑦常识:20 滴水的体积约为1ml 〔2〕酒精灯的运用: ①内装酒精最多不能超过容积的三分之二; ②制止向燃着的酒精灯里添加酒精;③制止用酒精灯引燃另一只酒精灯,以免失火 ; ④制止用嘴吹灭酒精灯,应当用灯帽灭火5.药品运用〔1〕取用药品遵守“三不”原那么:①不能用手接触药品 ②不要品尝药品③不要把鼻子凑到容器口去闻药品气味〔应用招气入鼻法〕〔2〕试管中参加少量药品: ①固体药品:盖满试管底部 ②液体药品:取1-2毫升 ③指示剂:取1-2滴 〔3〕用剩的药品要做到“三不一要”: 剩余药品既不放回原瓶;也不随意丢弃〔包括不能倒入水池,以免堵塞管道〕;更不能带出试验室,要放入指定容器内6. 连接仪器、装置仪器的连接:连接橡皮管、塞子、玻璃导管,应将管口或塞子先用水润湿,插入过程应轻轻转动 4 7.装置气密性检查 操作要领是:“导管一端先入水,手掌紧贴容器壁,管口不断冒气泡,手离器壁导管形成水柱,方知装置气密好”。
8.写出图中操作引发的后果 A:瓶盖没倒放使药品污染,标签腐蚀 B:引起火灾C:水倒流到试管底部,引起试管炸裂 D:药品会沾在试管内壁上9.常见操作 先预热,再用外焰加热;试管内药品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1/3;试管夹夹在离试管口1/3处;烧的很热的试管不能马上用冷水冲洗,以免裂开 5 第5节 科学探究1.科学探究的步骤 例1、从“天花和牛豆的故事”里归纳出琴纳是如何探究的? 爱德华.琴纳的探究活动: (1)提出问题:挤牛奶女工简单感染到牛痘的病,而这些女工为什么不会患上天花? (2)建立推测和假设:可能人得过一次天花以后就会产生免疫力可以抵抗病毒的入侵 (3)设计试验方案〔制定打算〕:让人先感染牛痘,再看会不会得天花 (4)收集事实证据:人感染牛痘后,不会再得天花(5)检验与评价:人得过一次天花以后就会产生免疫力 (6)合作与沟通:推广应用例2、探究脚印的长度与身高的关系的一般过程: 〔1〕提出问题:脚印的长度与身高有什么关系呢?〔2〕建立推测和假设:可能脚印的长度与身高有一个比例关系 〔3〕设计试验方案〔制定打算〕:测量不同年龄、不同身高的人脚印的长度与身高 〔4〕收集事实证据:建立图表关系,分析脚印长和身高的关系 〔5〕检验与假设:脚印的长度与身高确实有一个比例关系〔6〕合作与沟通:比照其他同学的结果,完善比例关系,进展推广应用 2.练习:1.小梅家有一批盆栽的郁金香,过去始终开红色的花,此时此刻却开出了紫色的花,有人认为这是土壤中缺水引起的,但此批盆栽经过一段时间补充水分后,还是开紫色的花。
这说明试验结果与原来的假设是不相符的,最好的处理方法是 ( ) A修改假设,重新试验 B修改试验过程,使之与假设相符 C、修改结果,使之与假设相符 D.试验不胜利,停顿探究 2、 学会科学探究是为了 〔 〕 A.造就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实力 B.当科学家C.提高智商 D.提高解题实力,得到好成果3、不同物体汲取太阳辐射实力不同,张辉认为它可能与物体的颜色有关于是,他将几个完全一样的物体涂上不同颜色放在太阳底下,测出一样时间内物体提升的温度就“张辉认为它可能与物体的颜色有关”这一环节而言,属于科学探究中的 〔 〕A.提出问题 B.猜测假设 C.进展试验 D.分析论证4、你感冒到医院里看病时,通常医生问你是否头疼、咳嗽、鼻塞,然后给你测量体温,医生采纳这些行动的干脆目的是为了 ( ) A、沟通 B.获得事实证据 C.制订打算 D.检验与评价 5、.中医给病人看病时讲究“望、闻、问、切”,其主要目的是为了 ( ) A、提出问题:病人得的是什么病? B、建立假设:病人得的可能是××病 C、获得相关的事实与依据,以证明医生心中对病人病情的初步推测 D、为了积累更多的临床经历,以便与其他医生进展更好的沟通 11本文来源:网络收集与整理,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谢谢!第10页 共10页第 10 页 共 10 页第 10 页 共 10 页第 10 页 共 10 页第 10 页 共 10 页第 10 页 共 10 页第 10 页 共 10 页第 10 页 共 10 页第 10 页 共 10 页第 10 页 共 10 页第 10 页 共 10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