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绥化市新生中学2020年高三语文模拟试卷含解析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256308911 上传时间:2022-02-19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87.3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黑龙江省绥化市新生中学2020年高三语文模拟试卷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黑龙江省绥化市新生中学2020年高三语文模拟试卷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黑龙江省绥化市新生中学2020年高三语文模拟试卷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黑龙江省绥化市新生中学2020年高三语文模拟试卷含解析(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黑龙江省绥化市新生中学2020年高三语文模拟试卷含解析一、 现代文阅读(35分,共3题)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和合”思想,应该可以成为城市发展的核心价值理念,即城市发展的“和合”之美。“和合”,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精髓,最早出现在国语?郑语所谓“夫和实生物,同则不继。以他平他谓之和,故能丰长而物归之;若以同裨同,尽乃弃矣”其意主要为天、地、人三者的关系,即“天地与我为一”。 从生态文明发展的角度,城市发展的“和合”之美,就是指人、城市与环境的和谐关系。就城镇化进程而言,就是人、制度与环境的和谐关系。城市之美,既不在于高耸林立的万千广厦,也不在于浮华喧嚣的享乐生

2、活,而在于城市为生活于其中的人提供了可以安放身心的归宿之地。这是城市持续发展的精神之源。改革开放30多年以来,中国社会早已从板结一块的计划经济社会走向由市场进行资源调节的市场经济社会,由此带来的社会关系、社会心理的深刻裂变就是从熟悉的乡土社会转变成为陌生人社会。当代中国社会的深刻变化,使社会公众的社会角色从“身份”转向“契约”、从“单位人”转向“社会人”,伴随着社会流动的加大和社会群体的分化,中国开始进入“陌生人社会”。正如弗里德曼所描述的:“当我们走在大街上,陌生人保护我们,如警察;或陌生人威胁我们,如罪犯” 这一深刻社会关系变化以及由此而来的情感体验,需要我们重新审视人与城市的关系。从生态

3、文明发展的角度看人与城市的关系,可以说,城市是人的精神的物质载体,人是城市涵养的活的灵魂。离开了人对城市的精神归宿,城市就只能成为漂泊者的精神孤岛。因此,城市的发展必须要有以人为本的核心理念,从顶层设计、制度创设和城市管理等各个方面着力改善,营造“心泰身宁”的城市大美之处。 推进中国新型城镇化,必须树立一种全新的思维方式,而不能走以前先向前发展,再回头治理的模式。我们更需要的是城市发展的战略思维和顶层设计。中国正在积极稳妥地推进城镇化,数亿农民转化为城镇人口会释放更大的市场需求。中国推进城镇化,其目的是推动中国经济的持续发展。城镇化进程中牵涉其中的是千千万万即将离开土地的农民。农民的意见很简单

4、,只要能够提高他们的收入水平、生活水平和幸福水平就可以。如果城镇化带来的只是简单地住宅迁移和劳作方式转变,而对现实和未来的生活没有长远的保障和持续发展,那么,这样的城镇化将会带来一系列的社会问题。因此,要避免和解决城镇化可能带来的社会问题,首先要做的就是“城里”与“城外”的对话,以达成社会共识,完善社会政策。这既是建设服务型政府的职能要求,又是培育城市“和合”之美的社会基石。(选自薛小荣城镇化进程中的人、制度与环境,有删改)(1)下列有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和合”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它可以成为城市发展的核心价值理念,即城市发展的“和合”之美。B“和合”是中国传统文化的

5、价值精髓所在,“和合”一词最早表述出现在国语?郑语 中,含义主要是“天地与我为一”。C从生态文明发展的角度,在城市发展上可体现出的“和合”之美,指的是人、城市与境的和谐关系。D为推动中国经济的持续发展,政府着力通过住宅迁移和劳作方式的转变,稳妥推进城镇化建设。(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重新审视人与城市的关系,我们才能应对当代中国社会的深刻变化及其带来的情感体验。B从生态文明发展的角度看,城市是人的物质的精神载体,人也是城市涵养的活的灵魂。C以人为本是城市发展的核心理念,离开了人的精神归宿,城市只能是漂泊者的精神孤岛。D只有从顶层设计、制度创设和城市管理等各方面着力改善,才能

6、营造城市的大美之处。(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城市之美是城市持续发展的精神之源,它美在城市为生活于其中的人提供可以安放身心的归宿之地。B中国社会从计划经济社会走向了市场经济社会已经30多年了,并带来了社会关系、社会心理的深刻裂变。C社会流动的加大和社会群体的分化,引起了中国从熟悉的乡土社会转变成为陌生人社 会的深刻变化。D如果“城里”与“城外”对话,达成了社会共识,完善社会政策,或可避免城镇化带来的社会问题。参考答案:答案:(1)D(2)B(3)B【考点】论述类文本阅读【分析】解答“理解和分析”此类题的方法步骤是:先弄清全文的内容;再读懂各自然段的内容,在正确理解句与句

7、、层与层之间的关系的基础上,区别主次;最后用明确、完整、简要的语句表述【解答】(1)D“政府着力通过住宅迁移和劳作方式的转变,稳妥推进城镇化建设”错误,应该是假设的情况,原文为“如果城镇化带来的只是简单地住宅迁移和劳作方式转变,而对现实和未来的生活没有长远的保障和持续发展,那么,这样的城镇化将会带来一系列的社会问题”(2)B“城市是人的物质的精神载体”错误,原文第四段为“可以说,城市是人的精神的物质载体”(3)B“并带来了社会关系、社会心理的深刻裂变”表述不当,原文第三段为“由此带来的社会关系、社会心理的深刻裂变就是从熟悉的乡土社会转变成为陌生人社会”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甲骨文

8、作为直接出自殷商先民之手的文字记录,是真实可靠的殷商王室及贵族文献。由于甲骨文的发现,殷墟作为晚商王庭遗迹的性质得以确认。甲骨文对于历史学、考古学、古文字学和中国文明史的研究都具有无可替代的价值。今年是甲骨文发现两甲子,重温甲骨文的厚重文化价值、总结甲骨文整理研究经验更显重要。传统认为,甲骨文整理的理想形式是将刻辞甲骨的照片、拓本和摹本三者配合并同时公布,使研究者相互比照,取长补短。众所周知,考古资料整理的基本原则是真实完整地再现原始材料,甲骨文的整理宗旨当然也是如此。然而从照片、拓本与摹本三种方式所体现的真实性与完整性考虑,照片可以原景重现甲骨的面貌,拓本也可以直观反映文字的风格特色,因此对

9、于真实地再现史料,这两种方法都不可或缺。而摹本却不可避免地会加入整理者或摹写者的主观理解及是非判断,相对于照片和拓本,价值最低,对于再现文字史料,其真实性是最不足以信赖的。摹本旧称“搨本”,是照相术出现之前古人普遍采用的一种影写复制文字的原始形式,其做法是将纸覆于书画真迹上而描摹之。至北宋金石学初兴,时人以此法摹写铜器碑版文字,或为弥补拓本的不足,更推广为临写移录,作为不能施拓时采录文字资料的权宜手段。高精度照相术的应用,能将需要细审的文字放大到足以辨识的清晰程度,这种情况下摹本的价值自然大为降低。同时对于数量较大的甲骨文整理而言,摹本的制作费时费力,耗银耗材,如果其真实性不尽如人意,不免事倍

10、功半。诚然,摹本价值降低并不意味着在甲骨整理著录中完全放弃摹本。对于某些文字内容复杂,照片与拓本都不足以表现刻辞内容的卜辞而言,摹本的制作仍是必要的。因此,今天甲骨文整理工作不应盲目且不加分别地墨守照片、拓本、摹本三法一体的传统著录模式,而应以充分发挥照相技术的优势为宗旨,对每版卜辞资料作具体的分析,选取适合并足以客观呈现甲骨文史料价值与艺术价值的著录形式。这种做法不仅实事求是,客观合理,而且可以避免人力财力的过度浪费。甲骨文的整理并不只是为整理而整理,而是为了更好地研究。自1899年甲骨文发现以来,整理与研究就一直成为一事之两面,并行发展。刘鹗著铁云藏龟,孙诒让即作契文举例;罗振玉辑殷墟书契

11、,又著殷商贞卜文字考与殷墟书契考释。因此,通过适宜合理的整理工作将甲骨文资料真实客观地展现出来,为学者的研究提供完整可信且方便利用的原始材料,即是对甲骨文整理工作的基本要求。(摘编自冯时甲骨文整理工作之反思)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照片和拓本都可以真实地再现甲骨文,摹本则不能完整地真实地再现文字史料。B. 北宋金石学初兴时期,时人将纸覆于铜器碑版文字之上,来摹写采录文字资料。C. 甲骨文整理的传统著录模式为三法一体,现在整理应充分发挥照相技术的优势。D. 甲骨文整理要采用适宜合理的著录方式,真实客观、完整可信地展现原始资料。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

12、一项是A. 文章主体围绕甲骨文的三种整理方式展开论述,由此提出甲骨文整理工作的宗旨。B. 文章分析了摹本价值相对较低,又指出不能完全放弃摹本,论证具有辩证性。C. 文章通过将照片跟摹本作对比,突出论证了在甲骨文整理工作中要以照片为主。D. 文章列举甲骨文整理与研究的著作,论证了整理是为了更好地研究甲骨文的观点。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A. 只要充分发挥拓本和照片在甲骨文整理中的作用,就足以再现甲骨卜辞的内容。B. 如果能避免摹写者的主观理解和是非判断,那么摹本就具有和照片同等的价值。C. 照片和拓本能真实地再现史料,这两种方法在甲骨文整理工作中可以互相取代。D. 应用高精度照相

13、术能够放大需要细审的文字,这有助于学者整理和研究甲骨文。参考答案:1. C 2. C 3. D【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题,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要求选出的是“不正确的”,然后浏览选项的内容,然后到文中找到相关的句子,最后进行辨析。本题C项,“现在整理应充分发挥照相技术的优势”表述不正确,原文“对于某些文字内容复杂,照片与拓本都不足以表现刻辞内容的卜辞而言,摹本的制作仍是必要的”“今天甲骨文整理工作不应盲目且不加分别地墨守照片、拓本、摹本三法一体的传统著录模式,而应以充分发挥照相技术的优势为宗旨,对

14、每版卜辞资料作具体的分析,选取适合并足以客观呈现甲骨文史料价值与艺术价值的著录形式”,可见采用什么方式需要根据具体的卜辞资料来确定,不一定照相的方式最好。故选C。【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应先梳理文章的内容,圈出每段的中心句,把握文章的观点、论据,注意分析文章的思路,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论证方法的类型,重点考核为论点是否正确,论据证明的是什么观点和论证的方法。本题选不正确的一项。C项,“将照片跟摹本作对比,突出论证了在甲骨文整理工作中要以照片为主”说法错误,首先文本是将“照片、拓本和摹本”作对比,原文“照片可以原景重现甲骨的

15、面貌,拓本也可以直观反映文字的风格特色而摹本却不可避免地会加入整理者或摹写者的主观理解及是非判断,相对于照片和拓本,价值最低,对于再现文字史料,其真实性是最不足以信赖的”;其次“突出论证了在甲骨文整理工作中要以照片为主”说法错误,原文“应以充分发挥照相技术的优势为宗旨,对每版卜辞资料作具体的分析,选取适合并足以客观呈现甲骨文史料价值与艺术价值的著录形式”,是说采取“适合”的形式。故选C。【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概括文本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应先明确题干的提问方式,然后浏览选项,到文中圈出相关的句子,再进行比对,设题的误区如下:因果关系不当、于文无据、以偏概全、说法过于绝对化、变未然为已然。本题选正确的一项。A项,“只要充分发挥拓本和照片在甲骨文整理中的作用,就”说法绝对,原文“对于某些文字内容复杂,照片与拓本都不足以表现刻辞内容的卜辞而言,摹本的制作仍是必要的”,可见需要三者结合使用。B项,“如果能避免摹写者的主观理解和是非判断,那么摹本就具有和照片同等的价值”说法绝对,原文“高精度照相术的应用,能将需要细审的文字放大到足以辨识的清晰程度”,这一点是摹本无论如何做不到的。C项,“这两种方法在甲骨文整理工作中可以互相取代”无中生有,原文“照片可以原景重现甲骨的面貌,拓本也可以直观反映文字的风格特色”,可见这两者各自有自己的特色,不可能互相取代。故选D。【点睛】解答筛选信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