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2022年3.环境概况

lj157****0132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21.33KB
约8页
文档ID:256207863
2022年3.环境概况_第1页
1/8

2022年3.环境概况    第 三 章 环境背景概况 3.1 自然环境概况 3.1.1 地理位置 白银区位于甘肃省中部、白银市西部,黄河上游中段,是白银市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是我国重要的有色金属基地之一和甘肃省重要的能源化工基地,素以铜城著名遐迩地理位置在东经 103°53′~104°14′、北纬 36°14′~36°47′之间西与兰州市皋兰县接壤;南临黄河,与榆中县青城乡及靖远县平堡乡隔河相望;东与靖远县刘川乡毗邻;北与景泰县中泉乡为界辖区东西长约 47 公里,南北宽约 60 公里,总面积 1373 平方公里位于甘肃省省会兰州市的东北,相距约 69km   项目位于白银高科技产业园南部,其东面为北方三泰公司,北面市消防基地,西面和南面为园区其它企业地理位置见图 3-1   3.1.2 地形地貌 白银市城区坐落在白银盆地内,盆地面积近 101km2 ,海拔 1673-1750m城区地形东西开阔,地势西北高东南低,由西北向东南缓缓倾斜,坡度在 1.2-1.5 之间城区所处的白银盆地属于剥蚀积累地貌,地势较为平坦,相对高差一般在 10-50m 之间。

  本项目原地貌为平原,自然标高为 1682m   3.1.3 地质概况 项目评价区内部地层结构主要有第三纪、三叠纪紫红色砂砾岩、砂岩、页岩和第四纪洪冲积层组成,北部以奥陶纪火山岩、碎屑岩为主组成的构造剥蚀山   3.1.4 水系特征 黄河是白银市工农业生产和生活饮用水的主要水源,全市工农业生产用水和居民生活用水的绝大部分取自黄河,同时也是白银市唯一的纳污河流黄河白银段多年平均流量为 1526.60m3 /s,黄河距市区约 25km,黄河在白银市内功能区划为Ш类水体,其中从大峡大坝到北湾段的主要功能是工业、生活用水集中水源地,从北湾到五佛寺段的主要功能是农业、渔业用水水源地   甘肃新天际钢铁热轧 有限 公司 年产 0 60 万吨高强特钢连铸连轧线材项目 补做环境影响报告书 西北矿冶探讨院 48 图 图 3 3- - 1 项目区域地理位置图 项目地理位置    评价区为干旱地区,区内无地表河流,只有分别贯穿市区东西两侧的东、西大沟两条排污泄洪沟,白银市生产、生活污水均由东、西大沟排入黄河东大沟起源于白银公司露天矿,自北向南贯穿过白银市东部市区,经郝家川、梁家窑,于四龙口汇入黄河,全长约 38km,是白银市东部的一条排污沟,主要汇合了白银公司露天矿、深部铜矿、三冶炼厂、西北铅锌冶炼厂、铜冶炼厂、银光化学工业公司、磷肥厂、永生冶炼厂等大中型企业的生产、生活污水及市区东部居民的生活污水,最终排入黄河。

西大沟起源于白银北面的灰土涝池,经黄茂井、刘家梁、吊地沟,于金沟口汇入黄河,全长约 30km西大沟主要接纳了华鹭铝业、西北铜加工厂、长通电缆厂、白银棉纺厂等企业的生产废水及市区西部的生活污水   市区南部因上游浇灌而造成局部地区的地下水水位上升,其他地区地下水埋藏较深,采利用价值很小,故地下水未开采   3.1.5 气候气象 评价区地处西北黄土高原,靠近腾格里沙漠,为典型的大陆性气候,其特点是:日照足够,干旱多风沙,降水量少,蒸发量大,平均气温低,且温差大,霜期长,据白银气象站近 20 年统计资料,主要气象要素如下:   多年平均气温 9.2℃ 最热月极端气温 39.1℃ 最冷月极端气温 -22.1℃ 多年平均气压 828.4 hPa 多年平均相对湿度 50.2% 多年平均降雨量 202.3mm 日最大降雨量 77.3 mm 蒸发量 2065.8 mm 年高频风向 静风(C=30.1%) 多年平均风速 1.49 m/s 3.1.6 植被绿化 受干旱气候条件限制,区域内自然植被稀有,四周低山零星生长着一些耐旱植被,如艾蒿、针茅、锦鸡儿等。

在市区,由于城建园林部门及各企事业单位的绿化建设,公   甘肃新天际钢铁热轧 有限 公司 年产 0 60 万吨高强特钢连铸连轧线材项目 补做环境影响报告书 西北矿冶探讨院 50 路两旁种植了行道树、绿篱和草坪,白银公司冶炼厂、选矿厂种植了防护林带,城区绿化覆盖率达到 20.1%   3.1.7 地震设防 依据历史上地震对白银地区的破坏程度及国家有关地震危急烈度的行政区划分,白银市地震办于 11016 年 5 月将白银市地震烈度划为 7 度区,故本工程建筑物应按 7 级以上地震进行设防   3.1.8 资源概况 白银地下隐藏着丰富的矿产资源,有色金属矿种有铜、铅、锌、钴、金、银等,共生稀有贵金属 30 多种,境内煤炭储量 15 亿 t,石膏 2 亿 t,石灰石 10 多亿 t,沸石500 万 t   白银市国家重要的有色金属工业基地从一五到现在 40 多年的创业发展中,形成了包括地质、基建、采矿、选矿、冶炼、加工、综合利用、科研于一体的比较完整的有色金属生产体系白银有色金属公司主要产品有铜、铅、锌、铝及加工材料、锌基合金、贵金属制品、选矿药剂、氟化盐、硫酸等 40 多个品种。

  白银是甘肃省重要的化工基地甘肃银光化学工业公司是中国兵器工业集团直属的大型军民结合型骨干企业,拥有 201、101、501、801 等多条军品生产线和乳化炸药、传爆药柱、泡沫塑料、硝基二甲苯、DEIP 等民品生产线,军民品品种和综合生产实力居全国行业首位   农作物品种资源丰富,优质农产品种类繁多粮食作物有小麦、玉米、洋芋、水稻、荞麦、糜谷、荞麦、豆类等 20 多种;经济作物有油料、啤酒大麦、甜瓜籽等;瓜果类有西瓜、甜瓜、苹果、梨、桃、杏、葡萄、红枣等 20 多种、60 多个品种   3.2 社会环境概况 3.2.1 城市性质与规模 依据《白银市城市总体规划(白银城区)》(2001-2022 年),白银市是国家重要的有色金属工业基地,甘肃省重要的能源、化工、建材工业基地,陇中经济圈的重要中心城市,以有色金属、化工和农副产品深加工为主的环境美丽、功能完备的综合性城市   白银城区建成区总面积约 35 平方公里,2022 年全区户籍人口总户数达 95252 户,总人口为 2873101 人,其中非农业人口 220851 人;诞生人口 2030 人,诞生率为 7.09‰;    死亡人口 845 人,死亡率为 2.95‰;自然增长率为 4.14‰。

18 岁以下 47346 人,18-35岁 67878 人,35-60 岁 126294 人,60 岁以上 45879 人依据《总规》,城镇规划区总面积 135 平方公里,预料至 2022 年,白银区总人口为 35.5 万人,建设用地为 42.68 平方公里,人均用地 118.55 m2 ,其中人均绿地 22.89m 2   3.2.2 区位关系 白银市与兰州市同属陇中经济区,109 国道和兰白高速马路(109 高速)从城市南部穿过,西连兰州,东接银川,白银的经济发展将带动陇中地区经济的发展随着其地位的提高,经济腹地的扩大、大交通体系的建设,白银市将成为兰州和银川之间的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和重要交通节点   随着兰白经济圈战略的提出,白银作为兰州中心城市溢出承接区域,是通过兰州增长极带动应当优先发展的区域   3.2.3 经济实力 白银区全辖区 2022 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127.95 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 11.6%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 3.37 亿元,增长 5.3%;其次产业增加值 79.66亿元,增长 13.1%;第三产业增加值 44.92 亿元,增长 10.7%。

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44566 元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 58.101 亿元,比上年增长 58.81%全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 5050 元,比上年增长 12.1%;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13135 元,比上年增长 8.03%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即居民家庭食品消费支出占家庭消费总支出的比重)为 39.96%,城镇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为 34.38%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 9617 元,下降 0.06%   3.2.4 产业结构 2022 年产业结构接着调整,第一、其次和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分别为 2.63 %、62.26%、35.11%,第三产业的比重比上年提高了 2.64 个一百零一分点   工业经济运行平稳2022 年全区及区以下工业增加值为 83508 万元,比上年增长27.1%规模以上工业企业 39 家,比上年增加 3 家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增加值40586 万元,增长 28.1%,增速比上年加快 0.2 个一百零一分点分轻重工业看,轻工业增加值增长 37.33%,重工业增加值增长 11.1%;产销连接良好,产销率为 92.02%规模以下工业增加值 42922 万元,增长 26.2%。

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的增加值中,集体工业   甘肃新天际钢铁热轧 有限 公司 年产 0 60 万吨高强特钢连铸连轧线材项目 补做环境影响报告书 西北矿冶探讨院 52 增加值 9.2 万元,下降 34.2%;股份合作制企业增加值 7358 万元,增长 76.7%;股份制企业增加值 28836.5 万元,增长 19.9%;私营工业 3621.5 万元,增长 39.3%;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完成增加值 760.7 万元,比上年下降 10%;其他经济类型企业完成增加值3621.5 万元,增长 39.2%   工业经济效益稳步回升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 108653 万元,下降 4.86%;实现利税 3196 万元,增长 43.32%;其中,利润 2732万元,增长 51.46%企业总体效益年初起先回暖,下半年稳步提升   农林牧渔业农业生产形势良好农业投入不断加大,主动推动产业化经营,促进了农业的发展全年农林牧渔业总产值达 55386 万元,增长 7%其中,农业总产值 39310万元,林业总产值 833 万元,牧业总产值 13444 万元,渔业总产值 593 万元,农林牧渔业服务业总产值 1206 万元,分别增长 6.82%、13.8%、6.34%、4%和 18.58%。

全年农作物面积为 13.39 万亩,比上年下降 1.47%粮食播种面积达 9.57 万亩,比上年下降 1259万亩粮食总产量达到 24280 吨,增长 6.59%其中,秋粮总产量达 14830 吨,增长 11.67%;夏粮总产量达 9450 吨,下降 0.53%经济作物生产稳定,蔬菜产量 18.55 万吨,增长0.6%;水果产量 4.19 万吨,下降 0.17%;油料产量 1244 吨,增长 0.73%畜牧业生产平稳增长,肉类总产 6431 吨,增长 8.39%;鲜奶总产量达 6300 吨,比上年增长 5.88%年末大牲畜存栏 7403 头猪年末存栏 56202 头,羊年末存栏 84440 只,鸡年末存栏 46.25万只全年水产品产量 730 吨,下降 4.17%   3.2.5 基础设施 白银区基础设施较为完备道路网合理,供水供电等基础设施完善2022 年有安排、有步骤地对区、乡镇、村道路进行了全面升级改造,新开工建设了一批道路交通基础设施项目,初步形成了二横三纵五条重要路段的。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