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小学数学教学经验分析

上传人:ji****81 文档编号:255923748 上传时间:2022-02-18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29.1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论小学数学教学经验分析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论小学数学教学经验分析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论小学数学教学经验分析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论小学数学教学经验分析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论小学数学教学经验分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论小学数学教学经验分析(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论小学数学教学经验分析 南杰草摘要:小学数学是学生接触最早的科目之一,也是最重要的科目之一,它关乎到学生未来学业生涯,甚至是以后的工作、生活,其重要性显而易见。数学教学一直以来也得到了相当大的重视,然而在现实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就容易发现:就算是同一个班级的学生,数学基础以及成绩差距都会很大,由此导致种种的教学问题,很难实现教学的均衡发展。本文就笔者数年来的小学数学教学经验,简要谈一下如何在数学教学中纳入生活元素,促进学生的均衡发展。关键字:小学数学;教学;经验:G623.5 :B :1672-1578(2017)11-0139-011.让学生觉得数学是有趣的在课堂上,我经常巧设疑问,让学生自

2、主探索,合作交流,在山穷水尽疑无路处,体会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觉。进而再让做对的学生当别人的小老师。这种探索的过程不但使学生觉得数学是有趣的,更让他们体会到学数学是快乐的。例如,教了有理数的乘方以后,我让学生做课后的两道习题,趣味性非常强,下课了,有的学生迟迟不肯离开教室,原来是钻到数学里拔不出来了。有的学生告诉我说:老师,原来数字有这么大。还有的学生问我:老师,还有其他数字吗?我顺势引导学生:这类题有规律吗?换道类似的题你有信心挑战吗?你能给自己出一道这样的题吗?一石激起千层浪。同学们跃跃欲试,都不同程度地体验到学数学的乐趣。有人说:人世间最痛苦的事莫过于被强制性地去思考,学生更是如此。我要学

3、和要我学的效果是完全不一样的。因此,每一学期初,我都会及时地抓住学生的心理,使学生想学、乐学、愿学、会学。2.赏识激励,使学生最大限度地发挥潜能在作业中画笑脸,在卷子上写评语或写一张纸条悄悄压到学生的作业本中,给学生一个惊喜或一个提醒,这些都是我的一贯做法。有时,也会在全班学生面前表扬进步的同学哪怕是有一点点进步。总之,在与学生相处的每一天都会让不同的学生感到成功的喜悦,始终保持积极向上的学习劲头。我的体会是:老师在课堂上不要吝惜对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积极反馈,哪怕是点一下头或竖一下大拇指。3.开展在实践中做数学3.1 在有效的数学实践活动中促进学生建构新知的能力。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

4、大脑里有一些特殊的、最积极的、最富有创造性的区域,依靠抽象思维与双手精细的、灵巧的动作结合起来,就能激起这些区域积极活动起来。数学知识只有学生亲身的主动参与、动手实践、自主探究,才能内化为学生自己的知识,才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在教学实践中,我们要为学生创设宽松的自主探究的空间,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让每个学生根据自己的体验,用自己的思维方式,主动的、自由的、开放的去探索、去发现、去创造性地获得有关的数学知识。如在学生学习正方形四条边的关系时,我让学生观察、猜想、验证正方形四条边都相等这一特征。有的学生通过度量四条边的长度后发现正方形的四条边都相等;有的学生用一根红线与正方形的四条边比试后发

5、现正方形的四条边都相等;有的学生把正方形的纸片先进行对折发现对边相等,再沿对角线对折发现邻边相等,由此可推出正方形的四条边都相等。学生在动手实践操作中、在交流研讨中、在合作互动中、在情感体验中去做数学,在做数学中建构新知。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活动不能单纯依赖模仿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才是学生学习的重要方式。数学实验是一种手、脑、眼多种感官协调参与下的实践活动。组织学生动手操作,可以提高大脑皮层的兴奋度,有利于激起大脑中探究区域的活跃,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学生在动手中思考,在思考中实践,在实践中提高探究能力。3.2 在有效的数学实践活动中提高学生体验生活的能力。伟大的数学家华

6、罗庚说过:宇宙之大,粒子之微;火箭之速,化工之巧;地球之变,生物之链;日用之繁,无一不用数学。现实生活中蕴藏着大量的数学信息,数学在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突破了数学课堂教学的封闭状态,让学生置身于一种开放的、动态的、主动的、多元的学习环境中,将知识与经验,理论与实践,学习与家庭、社会有机地结合起来。让学生在丰富、自由的自然体验、社会体验、文化体验、劳动体验等活动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把数学知识融会贯通,体验数学的价值,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3 有效的数学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陶行知先生说过,要解放儿童的头脑、双手、嘴巴、空间和时间,我们就要让学生到课

7、外去,到社会中去,把课堂上学习的的知识扩展延伸,去解决社会实践生活中的问题,体验数学的價值,激发他们爱数学、学数学、用数学的情感。为了在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同时,不断增强应用意识,就必须在教学过程中加强数学实践活动,使学生有更多的机会接触生活中和生产实践中的数学问题,认识现实中的问题和数学问题之间的联系与区别。自我发现问题,自我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以此来培养学生留心观察周围事物、有意识的用数学观点认识周围事物的习惯,并自觉把所学的知识与现实中的事物建立联系,从而解决现实中的问题,真正实现数学的价值。教育是培养人的活动,培养的不仅仅是一种专业知识,不仅仅是一项技能,更是培养一种心态,培养一种精神。只要在教学中我们多用点心,相信就会收到不一样的效果。 -全文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