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辽宁省辽阳市辽化第二高级中学高一化学测试题含解析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255909404 上传时间:2022-02-18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53.9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年辽宁省辽阳市辽化第二高级中学高一化学测试题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2020年辽宁省辽阳市辽化第二高级中学高一化学测试题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20年辽宁省辽阳市辽化第二高级中学高一化学测试题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年辽宁省辽阳市辽化第二高级中学高一化学测试题含解析(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0年辽宁省辽阳市辽化第二高级中学高一化学测试题含解析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个小题,每小题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共60分。)1. 在容量瓶上,无需标记的是() A标线 B温度 C浓度 D容量参考答案:C略2. 居室装修用的石材放射性的监测常用22688Ra作为标准,居里夫人因对Ra元素的研究两度获得诺贝尔奖。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 一个22688Ra原子中含有138个中子B. Ra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第六周期A族C. RaCO3不能与盐酸反应D. Ra(OH)2是一种两性氢氧化物参考答案:A【详解】A、由质量数等于质子数与中子数之和可知1个该原子中含有的中

2、子数是22688138,A正确;B、由第六周期的零族元素氡的原子序数为86可知该元素位于第七周期A族,B错误;C、Ra在Ba的下面,其碳酸盐应与碳酸钙、碳酸钡性质相似,能与盐酸反应,C错误;D、主族元素从上到下金属性依次增强,故Ra元素金属性较强,其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碱性也较强,不会具有两性,D错误。答案选A。3. 下列物质中常温下既能与NaOH溶液反应,又能与盐酸反应产生氢气是AMg BCl2 CSi DAl参考答案:D略4.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为测定稀硫酸pH,用玻璃棒蘸取液体滴在湿润pH试纸上,与标准比色卡对照即可B.做蒸馏实验时,在蒸馏烧瓶中应加入沸石,以防暴沸。如果在沸腾前发

3、现忘记加沸石,应立即停止加热,冷却后补加C.用试管加热固体时,试管口应略高于底部以防止固体滑落D.提纯混有少最硝酸钾的氯化钠,应采用在较高温度下制得浓溶液再冷却结晶、过滤、干燥的方法参考答案:BA、测定溶液pH时,不能将试纸湿润,否则会将溶液稀释,导致浓度偏低,测定硫酸时pH偏大,选项A错误;B、液体加热要加沸石或碎瓷片,引入汽化中心,可防止溶液暴沸,如果加热一段时间后发现忘记加碎瓷片,应立即停止加热,待溶液冷却后重新添加碎瓷片,该操作合理,选项B正确;C、用试管加热固体时,试管口应略向下倾斜,防止生成的水倒流,引起试管炸裂,选项C错误;D、提纯混有少量硝酸钾的氯化钠的正确操作是:蒸发结晶、趁

4、热过滤、洗涤、干燥,选项D错误。答案选B。点睛:本题主要是考查化学实验基本操作,涉及氯水性质、pH测定、蒸馏实验安全操作注意事项、硫酸根离子、亚硫酸根离子、氯离子检验、氯化钠提纯等。化学实验考试旨在考查考生对中学化学实验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和所应具有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思维能力和自学能力。萃取、分液、蒸馏、重结晶等都是分离、提纯混合物的基本实验操作都是高考要求考生必须掌握的基本方法和技能。能对常见的物质进行检验、分离和提纯也是必须要求掌握的知识。该类试题考查了学生对物质性质、实验现象的掌握情况,结合物质的性质考察了学生实验操作能力。充分体现了化学的实用性,化学是一门实验性学科的特点。

5、5. 有以下六种原子:Li、Li、Na、Mg、C、N,下列相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Li和Li在元素周期表中所处的位置相同B.C和N质量数相等,二者互为同位素C.Li的质量数和N的中子数相等D.Na和Mg的中子数相同但不属于同种元素参考答案:B6. 下列物质的分离方法中,主要是利用密度不同达到分离目的的是A. 把石油蒸馏分离成汽油、煤油和柴油等B. 煎中药时用水在煮沸条件下提取中药的有效成分C. 把大豆磨碎后,用水溶解其中可溶性成分,经过滤后,分成豆浆和豆渣D. 做饭洗米时淘去米中的沙参考答案:D试题分析:A汽油煤油和柴油的沸点不同,利用蒸馏的方法分离,故A错误;B提取中药的有效成分是利用溶解度不

6、同分离,不是利用密度,故B错误;C过滤是利用溶解度不同进行分离,然后利用滤渣不能通过滤纸分离,故C错误;D沙子和米的密度不同,沉在水的底部,用淘洗法可分离,故D正确故选D7. 下列物质中所含化学键中只含有共价键的是( )A. NaCl、HCl、H2O、KOH B. Cl2、Na2S、HCl、SO2C. HBr、CO2、H2O、CS2D. Na2O2、H2O2、H2O、O3参考答案:C【详解】A.NaCl是离子化合物,只含有离子键,KOH是离子化合物,含有离子键、共价键,A不符合题意;B.Na2S是离子化合物,含有离子键,B不符合题意;C.选项的物质都是共价化合物,只含有共价键,C符合题意;D.

7、Na2O2是离子化合物,含有离子键、共价键,D不符合题意;故合理选项是C。8. A、B、C、D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元素。已知A的某种单质是自然界中硬度最大的物质,C元素是短周期主族元素中原子半径最大的元素,a为A的最高价氧化物,b、c、d分别为B、C、D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化和物ag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部分产物己略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简单离子半径的大小:CDBB. a中只含非极性共价键,属于共价化合物C. B的氢化物的稳定性和沸点均大于A的氢化物D. 工业上通过电解其氯化物的方法制取D的单质参考答案:C9.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物质发生化学反应时不一定伴随着能量

8、变化B. 伴随能量变化的物质变化都是化学变化C. 在一个确定的化学反应中,反应物的总能量与生成物的总能量一定不同D. 在一个确定的化学反应中,反应物的总能量总是高于生成物的总能量参考答案:C略10. 将标准状况下的11.2L甲烷和22.4L氧气混合点燃,恢复到原状况时气体的体积共A11.2L B22.4LC33.6L D44.8L 参考答案:A11. 下列反应既是氧化还原反应,又是吸热反应的是A. 铝片与稀H2SO4反应B. Ba(OH)2?8H2O与NH4Cl的反应C. 灼热的炭与CO2反应D. 甲烷在O2中的燃烧反应参考答案:CA、 铝片与稀H2SO4反应,属于氧化还原反应和放热反应,选项

9、A不符合;B、 Ba(OH)2?8H2O与NH4Cl的反应,属于非氧化还原反应和吸热反应,选项B不符合;C、 灼热的炭与CO2反应,属于氧化还原反应和吸热反应,选项C符合;D、甲烷在O2中的燃烧反应,属于氧化还原反应和放热反应,选项D不符合。答案选C。12. 将标准状况下,将VL A气体(摩尔质量为M g/mol)溶于0.1L水中,所得溶液密度为g/cm3,则此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mol/L)为()A BCD1000VM(MV+2240)参考答案:B【考点】物质的量浓度的相关计算【分析】计算溶质的质量分数,根据c=计算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解答】解:标准状况下,VLA该气体的质量为Mg/mol=

10、g0.1L水的质量为100ml1g/ml=100g,所以溶液的质量分数=所得溶液密度为g/cm3,所以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c=mol/L故选:B13. 下列反应中,属于加成反应的是A乙烯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 B将苯滴入溴水中,振荡后水层接近无色C乙烯使溴水褪色 D甲烷与氯气混合,光照一段时间后黄绿色消失参考答案:C略14. 天然气、石油、煤等在地球上的蕴藏量是有限的,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可砍伐树木、野草作能源 可用酒精作能源 可利用电解水的方法制得氢气作能源 应开发太阳能、核能等新能源 大量应用风能、水能等可再生能源A. B. C. D.参考答案:B15. 为纪念编制了第一个元素周期表的俄国化

11、学家门捷列夫,人们把第101号元素(人工合成元素)命名为钔。该元素最稳定的一种原子可以表示为,该原子所含中子的数目为 BA. 56 B. 157 C. 258 D. 101参考答案:B略二、实验题(本题包括1个小题,共10分)16. (14分)粗食盐中除含有钙离子、镁离子、硫酸根离子等可溶性杂质外,还含有泥砂等不溶性杂质。我们食用的精盐是用粗食盐提纯而得到的。通过教材中“粗盐的提纯”及你做过的该实验回答下列问题。(1)实验室进行NaCl溶液蒸发时,一般有以下操作过程 放置酒精灯 ;固定铁圈位置;放上蒸发皿(蒸发皿中盛有NaCl溶液);加热搅拌; 停止加热。其正确的操作顺序为 。 (2)如何运用

12、最简方法检验溶液中有无SO42离子? 。如果有,应该如何除去SO42离子? 。(3)在粗盐经过溶解过滤后的溶液中滴加饱和Na2CO3溶液,直至不再产生沉淀为止。请问这步操作的目的是 。(4)将经过操作(3)后的溶液过滤。请问这一操作能除掉哪些杂质? 。(5)实验室里将粗盐制成精盐的过程中,在溶解、过滤、蒸发三个步骤的操作中都要用到玻璃棒,分别说明在这三种情况下使用玻璃棒的目的;溶解时: 。过滤时: 。蒸发时: 。参考答案:(1)(2)静止片刻在上层清液处,滴加一滴BaCl2溶液,如果出现白色浑浊或者沉淀,则溶液中有SO42,不出现浑浊就说明SO42已经除尽。除去SO42的方法是在溶液中加入过量

13、的BaCl2溶液。(3)除去Ca2+、Mg2+以及加入过量Ba2+(4)BaSO4、CaCO3、MgCO3、BaCO3等杂质(5)搅拌,加速溶解 ;使待滤液体沿玻璃棒流入漏斗,防止外洒;搅拌,防止因局部过热液滴或晶体飞溅。三、综合题(本题包括3个小题,共30分)17. (1)计算下列三种方法所配制的碳酸钠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均用蒸馏水配制)用0.53g Na2CO3配成20ml溶液用1.43g Na2CO310H2O配成20ml溶液用1ml 5 mol/L Na2CO3溶液配成20ml溶液(2)比较上述三种方法配制的结果,并分析其原因参考答案:(1)(三种方法配制结果均为0.25 mol/L,各3分,要写出规范的计算过程)(2)三种方法配制的结果相同,因三种情况所含的Na2CO3物质的量相同(2分)18. (4分)(1)某金属氯化物MCl240.5 g,含有.mol Cl-,则该氯化物的摩尔质量为 ,金属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