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沂孙《法曲献仙音·聚景亭梅次草窗韵》诗词鉴赏 法曲献仙音·聚景亭梅次草窗韵 宋代:王沂孙 层绿峨峨,纤琼皎皎,倒压波痕清浅过眼年华,动人幽意,相逢几番春换记唤酒寻芳处,盈盈褪妆晚 已销黯况凄凉、近来离思,应淡忘、明月夜深归辇荏苒一枝春,恨东风、人似天远纵有残花,洒征衣、铅泪都满但殷勤折取,自遣一襟幽怨 译文 长满绿苔的梅树层层叠叠,点点白梅如皎皎细玉,素洁高雅,倒压湖面,一池绿波更觉清浅年华瞬逝,但你动人的幽意依旧如故,再次重逢已是几度春光易换曾记得与朋友一起畅饮,探访芳景的情形,而漂亮的梅花却久开不败,似乎盈盈盛妆的美人迟迟不愿卸妆 往日的乐事已消黯,更何况近日心境凄然,快要遗忘了以前明月下金辇深夜归去的美妙情景,报春的梅花已慢慢凋零,最可恨这东风匆忙归去,故人却依旧在天际纵然有点点残花还在,却依依都飘落到衣襟上,这不禁让人想起了物是人非的铅泪还是深情地折下一枝梅单独品尝,聊且排遣一下心中的幽怨与哀伤吧。
解释 聚景亭:杭州聚景园内的香雪亭,在西湖之东 层绿:重重叠叠长满绿苔的梅枝峨峨:高耸的样子 纤琼:纤细娇弱的白梅皎皎:润泽雪白的样子 倒压:倒映贴近 幽意:幽静的意趣 几番:几度 唤酒:相约饮酒 盈盈:形容女子容貌端庄秀丽此处喻白梅褪妆:指梅花凋谢 已消黯:那往日欢快已在记忆中黯然消逝 归辇(nǐan):游园归来的銮驾此处暗指南宋盛时帝王临幸而归 荏(rěn)苒(rǎn):指柔弱的样子一枝春:指梅花 征衣:远游在外穿的衣服 铅泪:眼泪李贺《金铜仙人辞汉歌》:“忆君清泪如铅水 殷勤:情意深厚 遣:排遣 鉴赏 上阕写梅开之盛开头三句化用姜夔《暗香》“千树压,西湖寒碧”句意,描绘聚景园梅花盛开之美景层绿峨峨”,写绿梅如云;“纤琼皎皎”,写白梅如雪;“波痕清浅”,写水中梅花倒影重重过眼”三句写相逢之难,感慨物是人非,美境照旧,而心情却已经迥然不同过眼年华”,写光阴的快速;“动人幽意”,写梅情的高雅;“几番春换”写屡次逢春才一见园梅接下来由此接入对往日欢乐时事的的追忆,仍以梅花绾合。
唤酒寻芳”,忆当年游赏之处盈盈褪妆晚”情景兼到,是生花妙笔既有对梅花钟爱之情,亦含有对往事眷恋之意 下阕转而写今昔沧桑之感,“已消黯”写词人的伤神,点出国家沦亡的惨痛事实,“况凄凉近来离思”,写朋友之间彼此悬隔,无由再见接下来的一句更为沉重,面对聚景亭中的梅花,发出“应淡忘,明月夜深归辇”的哀叹聚景亭建于宋孝宗时,本为供已经退位的高宗游赏高宗崩逝后,孝宗、光宗、宁宗等朝,此园遂成为皇家御苑,天子多有游幸如今国家已属他人,往昔的盛事固然应当“淡忘”,可是想淡忘的东西恰恰是最不易淡忘的,想回避的东西恰恰是最不易回避的这句满含辛酸眼泪的话语,正带出不行遏制的亡国之恨再二句写漂泊之悲纵有残花”,写词人惜梅之意;“征衣、铅泪”,叹江南流浪无期词的末尾用“一枝梅”的典故,感慨友人相隔之远既然连“聊赠一枝春”都难以做到,也只有折梅自赏了 本词副标题是咏梅,所以全篇贯穿着梅花的标格和神韵,盛也梅花,衰也梅花的兴废之感都通过这浅淡暗香的生命表达出来,可谓语意传神 创作背景 这是一首唱答词,大约作于元世祖至元二十三年(1286),这一年在杭州,与戴表元、周密等人曾在杨氏祠堂宴集,随后各自分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