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万里《桑茶坑道中》及赏析

上传人:碎****木 文档编号:255791937 上传时间:2022-02-18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3.2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杨万里《桑茶坑道中》及赏析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杨万里《桑茶坑道中》及赏析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杨万里《桑茶坑道中》及赏析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杨万里《桑茶坑道中》及赏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杨万里《桑茶坑道中》及赏析(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杨万里桑茶坑道中及赏析宋代:杨万里 晴明风日雨干时,草满花堤水满溪。 童子柳阴眠正着,一牛吃过柳阴西。 译文 雨后的晴天,风和日丽,雨水蒸发得无影无踪。小溪的河槽水流上涨,岸边丛生绿油油的野草,盛开着绚丽的野花。一个牧童躺在柳荫下,睡梦正甜。而那头牛只管埋头吃草,越走越远,直吃到柳林西面。 解释 桑茶坑:地名,在安徽泾县。草满花堤(d):此处倒装,即花草满堤。童子:儿童;未成年的男子。柳阴:柳下的阴影。诗文中多以柳阴为游憩佳处。 创作背景 此诗当作于宋光宗绍熙三年(1192年)。杨万里六十六岁。当年朝廷下令于江南诸郡行使铁钱会子,杨万里上书谏阻,不奉诏,得罪宰臣,最终获授秘阁修撰、提举万寿宫

2、,于八月谢病自免,回归吉水。这首诗是杨万里当年在安徽泾县桑茶坑路上所作。 赏析 此诗写的是桑茶道中所见的儿童牧牛情景,呈现了夏日江南田野水边的风光。此诗诗中有画,意韵悠长。诗人撷取春末夏初田园憩息的小景,以作画法表现人与自然的和谐。每一句都是一幅画面,画面之间又是相互联系着。远景写意,着色粗放淋漓;近景写人,工笔勾画,细致入微。 此诗语言浅显易懂。首句写得平易,“晴明风日雨干时”,点明一个大晴天,雨后初晴之日,阳光透亮,风儿流畅,地面的积水正被阳光蒸发,被风儿吹干。一雨一晴,风调雨顺,又是农业生产的好时间。全句展现出的大自然不是死寂的,而是流淌的。“草满花堤水满溪”,在这样好的气候条件下,小溪

3、被雨水充盈了,水面和堤齐平,这种情景用“满”字是适宜的,常见的;而以“满”字写堤上花儿草儿繁盛之状,原也缺乏为奇,但“满”在这里作为动词,仿佛青草有意识地去装饰堤岸一般,这就生动好玩了。这样的“花堤”,正是放牛的好去处啊。于是,诗人的眼睛发觉了“童子柳阴眠正着”,童子在柳树的浓荫下酣睡。在诗的节奏上,第三句是个顿挫。前两句写的是自然界景物,都布满生气和动态,到了最有生命力的人(又是活泼得意的孩子),却呼呼大睡,一动不动。轻快的诗歌节奏在这里仿佛停了下来,放慢了速度。然而,心情上的顿挫,是为了推出第四句“一牛吃过柳阴西。”童子的牛在哪儿呢?牛儿吃着吃着,已经挪到了柳阴的西边去了。由于牧童的安稳静止睡眠,使牛儿得以自由拘束地吃草,悠闲地动着。画面因牛的活动,又活动起来。这样一静一动,和谐自然。这里把牧牛童子和牛的神态写活了,富有生活气息。 这首诗前两句写出了由雨而晴,由湿而干,溪水由浅而满,花草于风中摇曳,大自然布满了生气的律“动”;第三句写出了牧童柳荫下酣睡的自然闲适的“静”,加上第四句“一牛吃过柳阴西”的时动时静,形成了这首诗独特的生活情趣和原始朴实的美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教育/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