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中的景物描写 - 副本

上传人:逸向 文档编号:255707321 上传时间:2022-02-18 格式:PPTX 页数:14 大小:844.1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古诗中的景物描写 - 副本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古诗中的景物描写 - 副本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古诗中的景物描写 - 副本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古诗中的景物描写 - 副本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古诗中的景物描写 - 副本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古诗中的景物描写 - 副本》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古诗中的景物描写 - 副本(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跨越千年的赏景之约 -从古诗文中探景物描写之方法 沈丘县思源实验学校沈丘县思源实验学校 杨菲杨菲学习目标研讨总结景物描写的方法和特点。学以致用,练习景物描写。阅读篇目三峡郦道元 答谢中书书 陶弘景与朱元思书吴均王绩野望崔颢黄鹤楼 王维使至塞上李白渡荆门送别钱塘湖春行白居易我们的任务和要求读阅读材料,首先自己思考描写景物有哪些方法和写景顺序及写作特色,完成表格。小组合作交流,再次进行总结,写出小组共同的发现,写下来和全班同学交流。篇目写景角度(顺序)写景方法(修辞 特殊句式字词)语言技巧景物特征三峡 答谢中书书 与朱元思书 野望 黄鹤楼使至塞上 渡荆门送别 钱塘湖春行 篇目写景角度(顺序)写景方

2、法语言技巧(修辞 特殊句式字词)景物特征三峡高低(山-水)时间(夏春东秋 正侧面结合视觉听觉 衬托引用山高连绵夏水迅猛急大春东水清澈秋景凄凉答谢中书书俯视仰视平视听觉视觉色彩动静结合 四字句式 美与朱元思书低高(水-山) 动静结合听觉视觉 夸张比喻拟人 奇山异水野望远景-近景 动静结合 色彩 秋色黄鹤楼近景-远景虚实结合神话入诗 空芳草茂盛使至塞上近-远 视觉白描 比喻 色彩线条构图 雄奇壮观渡荆门送别移动视角 化静为动 反衬 原野广阔江水平静钱塘湖春行移步换景 动静结合 拟人早春生机勃勃篇目写景角度(顺序)写景方法语言技巧(修辞 特殊句式字词)景物特征教师小结:课堂练习,学以致用 请同学们写

3、一段景物描写的文字,(请同学们写一段景物描写的文字,(比如学校的小花园)适当选用我们学比如学校的小花园)适当选用我们学过的方法过的方法 字数字数200200字左右(字左右(5 5分钟)分钟)作文自我批改划出自己写的最好的句子或者段落,并说说理由。划出自己写的不满意的句子,想一想如何修改。小组互相评改小组互相阅读,找出写的最好的同学,说说好在哪里。优秀作品展示,小组选派代表朗读优秀作品。其他同学发表看法,说说自己的收获。方法指导:景中有物-写什么景物,将特征写具体,有所侧重,不可面面俱到。灵活运用一些修辞方法。景中有序-如时间顺序、移步换景、由总到分,由面到点,由物到人,由实到虚。景中有变-山水结合、动静结合、人物结合,花草结合。景中有叙-单一写景会显得单调,可适当插入叙事,引文,以深化或丰富景物内容。景中有情-在描写过程中适当抒情议论,自然流露对自然的热爱之情。景中有理-通过观察联想,感悟景物或景物变化中所蕴含的人生哲理。作业:利用本节课所学方法 赏析采桑子如梦令课本159页老师寄语:来这世间一趟,一定要努力看看所有美好。 你们自己就是最美的风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