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高考生物最有可能考的类型题解读(完整版)

上传人:一*** 文档编号:255707138 上传时间:2022-02-18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102.5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年高考生物最有可能考的类型题解读(完整版)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2022年高考生物最有可能考的类型题解读(完整版)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2022年高考生物最有可能考的类型题解读(完整版)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2022年高考生物最有可能考的类型题解读(完整版)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2022年高考生物最有可能考的类型题解读(完整版)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2年高考生物最有可能考的类型题解读(完整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高考生物最有可能考的类型题解读(完整版)(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1年高考生物最有可能考的类型题解读(完整版)与2020年比,2021年的考试大纲生物部分在“考试目标与要求”、“考试范围与要求”两方面基本没有变化,体现了考纲制定的稳定性。考纲是命题的依据,预计 2021 年全国卷生物试题在知识广度和能力深度考查方面会继续充分体现考试目标和要求,重点考查考生对生物学核心知识、生物学实践和探究能力的掌握情况,引导高中教学全面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方向。 分析近几年高考生物试卷,生态部分有弱化的趋势,动物调节仍旧是考查的重点,遗传部分的分值比重加大,且难度有所增加;选修部分难度有加大的趋势,且内容不拘泥于教材;整张试卷非常注重对学生科学探究、理性思维的考查;

2、需要引起重视的是,教材中的本节聚焦、插图、思考与讨论、相关信息、技能训练和拓展题里面隐含了大量的过程与方法等知识,高考试题以教材为背景考查过程与方法的比较多。这一特点在近几年新课标的高考命题中已经得到了证实。1【推荐老师】赵新晖【推荐学校】邢台一中【题源出处】2021辽宁辽阳市一模某实验小组在室温条件下,将紫色洋葱鱗片叶外表皮细胞置于一定浓度的某溶液中,测得细胞液浓度与该溶液浓度的比值(P值)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 该溶液可以是一定浓度的KCl溶液B. 细胞在t1时刻开始从外界溶液中吸收溶质C. t1t2时间段内,液泡体积有所增大D. 若降低温度,则t1t2时间段会

3、变长【参考答案】B【推荐理由】 生物核心素养是近几年全国卷高考命题诠释的热点,在四大学科素养(生命观念、理性思维、科学探究、社会责任)中考查最多的是理性思维(归纳与概括、演绎与推理、模型与建模、批判性思维)和科学探究。理性思维中区分度较大的试题考查的往往是演绎与推理。推荐本题一是该题是单选题热点之一,二是考查学生图文转换的演绎与推理能力。2. 【推荐老师】史广荣【推荐学校】石家庄市第四十二中学【题源出处】2021河北唐山市二模下表为某患者血浆化验的部分结果:据此分析,其体内最可能发生的是项目结果参考值单位葡萄糖12.283.896.11mmol/L钾3.223.505.30mmol/L钙2.8

4、12.022.60mmol/LA.会出现抽搐等症状 B.神经细胞膜静息电位的绝对值减小C.胰岛素促进葡萄糖运出肝细胞 D.肾小管和集合管重吸收水分减少【参考答案】D【推荐理由】本题以血浆的化验数据为知识载体,以表格的形式呈现,考查学生的获取信息能力和分析问题能力,渗透高考试卷中要求的生物学科素养。3. 【推荐老师】龚佐山【推荐学校】安徽霍邱一中【题源出处】2021山东德州市一模研究人员将某植物幼苗切段经缓冲液处理一段时间后分组,在黑暗条件下分别置于低浓度IAA、高浓度IAA、乙烯利(ETH)、低浓度IAA+ETH溶液中培养,每隔一段时间测定幼苗切段伸长率如下图所示,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该实

5、验的目的是探究不同浓度IAA对幼苗切段生长的影响B促进幼苗生长的IAA最适浓度在低浓度IAA和高浓度IAA之间C低浓度IAA和ETH对幼苗切段生长的调控具有拮抗作用D若另设清水组,其曲线应在高浓度IAA和ETH组之间【参考答案】C【推荐理由】 通过实验探究的命题形式,考查生长素和其他植物激素的生理作用和应用,考查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体现理性思维和实验探究的核心素养,符合高考命题的趋势和走向。4. 【推荐老师】黄奕珊【推荐学校】揭阳市宝喜高级中学【题源出处】2021年广东省广州一模河北塞罕坝林场的建设者们在“黄沙遮天日,飞鸟无栖树”的荒漠沙地上艰苦奋斗、甘于奉献,创造了荒漠变林海的人间

6、奇迹,是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一个生动范例,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在一定条件下,群落可按照不同于自然演替的方向和速度进行演替B荒漠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是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C最初阶段,随着森林覆盖率上升塞罕坝林场固定的太阳能逐渐增加D森林对水土的保持作用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参考答案】B【推荐理由】党的十九大提出“美丽中国”的口号,呼吁大家注意关注生态文明建设、保护生物多样性,这类试题很好地体现了“社会责任”这一生物学学科素养,因此考生应多关注这方面的新闻,增加自身分析问题、判断问题的能力。5【推荐老师】赵新晖【推荐学校】邢台一中【题源出处】2021广东惠州市一模某二倍体植物有高茎与矮茎、红

7、花与白花两对相对性状,且均各只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现有一高茎红花亲本,其自交后代表现型及比例为高茎红花:高茎白花:矮茎红花:矮茎白花=5:3:3:1,下列分析错误的是A. 控制上述两对相对性状的基因遗传时遵循自由组合定律B. 出现5:3:3:1的原因是可能存在某种基因型植株(合子)致死现象C. 出现5:3:3:1的原因是可能存在某种基因型配子致死现象D. 自交后代中高茎红花均为杂合子【参考答案】B【推荐理由】 近几年新课标全国理综的第6题均为遗传题,本题以自由组合的异常分离比为切入点综合考查了遵循自由组合定律的原则、致死现象、杂合子等,具有较好的综合性。6. 【推荐老师】史广荣【推荐学校】石家

8、庄市第四十二中学【题源出处】2021山东潍坊市二模谷类种子和油料种子分别以淀粉和脂肪为主要营养物质,种子萌发时这两种物质都氧化分解为CO2和H2O。请回答:(1)淀粉和脂肪两种物质中,_是细胞内更优良的储能物质,从元素组成上看原因是_。(2)现有谷类种子和油料种子各一组,请根据种子在适宜条件下萌发时氧气消耗量与二氧化碳释放量的关系,设计实验以确定种子的类型,简要写出:实验思路;预期实验结果及结论。【参考答案】(1)脂肪 脂肪分子中氧的含量远远少于淀粉,而氢的含量更多(2)分别检测这两组种子萌发时O2消耗量和CO2释放量的比值,并比较两组比值的大小。萌发时O2消耗量和CO2释放量的比值低的一组为

9、谷类种子;萌发时O2消耗量和CO2释放量的比值高的一组为油料种子。【推荐理由】近年高考试题对实验思路的构建、实验过程、实验结论的阐述的考查比重逐渐增大,试题的开放性加大,同时注重对文字描述能力的考查,体现了高考命题紧扣“科学探究”、“科学思维”这两大生物学科素养。该题需要设计简单的实验验证生物学事实,对死记硬背的学生来说该题的难度比较大。考生在复习时,要能熟练掌握教材中的一些经典实验,运用所学知识来解决新情境的实际问题。7. 【推荐老师】黄奕珊【推荐学校】【题源出处】2021广东东莞市高三二模已知果实是叶片光合产物的储存库,是人们收获植物的重要器官。某兴趣小组将长势相同、各带有10个小果的番茄

10、植株随机均分成两组,一组保留果实(甲组),另一组摘除果实(乙组),分别于夏季晴天的深夜12时置于相同的密闭透明玻璃钟罩1和2中,在自然条件下处理24h,结果发现:玻璃钟罩1中的CO2量在早晨7时开始下降,在下午5时开始上升;玻璃钟罩2中的CO2量在早晨6时开始下降,在下午6时开始上升。请回答下列问题:(1)番茄叶片与果实的形态、结构和功能不同,是细胞_的结果;与番茄根尖分生区比较,叶片和果实的遗传信息传递情况的主要不同之处是_。(2)实验期间发现:玻璃钟罩2在早晨6时的CO2浓度低于玻璃钟罩1在早晨6时的CO2浓度,原因是;_;玻璃钟罩2在下午5时的CO2浓度高于玻璃钟罩1在下午5时的CO2浓

11、度,原因是_。(3)本实验可得出的结论是_。【参考答案】(1)分化 没有DNA复制 (2)钟罩1比钟罩2多了果实,夜间呼吸作用产生的CO2较多(答案合理即可) 钟罩1的植物有果实,叶片光合产物能及时输出,促进光合作用吸收CO2,而钟罩2没有果实,光合产物输出受阻,光合作用减弱(答案合理即可)(3)果实的存在会影响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答案合理即可)【推荐理由】近几年高考全国卷总会出现几道“阐明原因”题,该类题目一般要求考生根据题干信息和所学知识对某个生物学现象作出合理解释,体现了“生命观念”、“科学思维”的生物学学科素养。该类试题的答题模式为:描述条件分析本质描述结果。 “描述条件”一般来

12、自题干信息,可以照抄设问的条件;“分析本质”一般是“阐明原因”的具体答案,需要根据题干信息和所学知识,先采用顺推或逆推法找出多个“关键词”,再用通顺语言串联表述,思维推理过程要严密、科学、符合逻辑;“描述结果”一般来自题干信息,可以照抄。8. 【推荐老师】黄奕珊【推荐学校】揭阳市宝喜高级中学【题源出处】2021福建龙岩市4月高三质检某艾滋病人因高烧、怕光等症状而就诊,发现其病因是右脚被铁钉扎伤后感染了破伤风,该病由破伤风芽孢杆菌引起。回答下列问题:(1)患者发烧时,体温的来源是 ;患者见光会促进乙酰胆碱释放,反复刺激肌细胞膜,使膜内电位变成 而发生肌肉痉挛。(2)伤口处理前,需先注射抗破伤风抗

13、体,该抗体进入患者内环境后发生的反应是 。破伤风杆菌能进行 呼吸,因此需暴露伤口。(3)患者治疗破伤风的时间比正常人要长,原因是 。【参考答案】(1)细胞中有机物的氧化分解 正电位 (1分) (2)与病原体结合,抑制病原体的繁殖或对人体细胞的粘附(或与病原体结合后形成沉淀或细胞集团,答案合理即可) 无氧(1分)(3)艾滋病病毒(HIV)会破坏T细胞,患者免疫系统的防卫功能减弱,难以抵抗感染(答案合理即可)【推荐理由】综合分析近5年“动物生命活动调节”这一考点,该考点考查的内容包括内环境及稳态、血糖调节、神经调节、体液调节和免疫调节,辅以物质跨膜运输等内容。考查形式常以新情境为背景,或借助具体某

14、实验来考查考生的分析问题的能力,考查的知识较为简单,体现“生命观念”、“科学思维”、“社会责任”等生物学核心素养。高考考试大纲在2017年对“艾滋病的流行和预防”这一考点的能力考查层次由“”调整为“”,但在2017年高考全国1卷试题部分并没有考查到该考点的内容,因此2021年高考备考需重视本考点。9【推荐老师】赵新晖【推荐学校】邢台一中【题源出处】2021广东惠州一模肌萎缩侧索硬化症(ALS)是一种神经性疾病,患者由于运动神经细胞受损,肌肉失去神经支配逐渐萎缩,四肢像被冻住一样,俗称“渐冻人”。下图是ALS患者病变部位的有关生理过程,NMDA为膜上的结构,为兴奋传导过程。请回答:(1)据图判断谷氨酸是_(兴奋/抑制)型神经递质,判断理由是 。(2)图中过程与膜的_有关。(3)据图分析,NMDA的作用有_。(4)ALS的发病机理是突触间隙谷氨酸过多,持续作用引成Na+过度内流,神经细胞渗透压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