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场常见呼吸道疾病的诊断与防治3篇

上传人:给**** 文档编号:255707137 上传时间:2022-02-18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4.7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猪场常见呼吸道疾病的诊断与防治3篇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猪场常见呼吸道疾病的诊断与防治3篇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猪场常见呼吸道疾病的诊断与防治3篇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猪场常见呼吸道疾病的诊断与防治3篇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猪场常见呼吸道疾病的诊断与防治3篇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猪场常见呼吸道疾病的诊断与防治3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猪场常见呼吸道疾病的诊断与防治3篇(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猪场常见呼吸道疾病的诊断与防治3篇第一篇:猪场常见呼吸道疾病的诊断与防治 呼吸道疾病向来是困扰猪场的一类重要的病症,其病因复杂,病原多样,流行性广,防治困难,给猪场带来很大损失。影响猪呼吸道系统的主要病原有:猪瘟病毒,猪生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猪圆环病毒2型,猪伪狂犬病毒,肺炎支原体,副猪嗜血杆菌,多杀性巴氏杆菌,胸膜肺炎放线杆菌等;呼吸道疾病的操纵应从猪场饲养治理,生物安全和防疫,疫苗免疫,药物预防等方面综合操纵。 1引起猪呼吸道疾病的主要病原,发病特点及诊断防治: 1.1猪瘟病毒(CSFV): 猪瘟引起的疾病病症包括急性型,慢性型和迟发型。急性猪瘟病猪体温高至41-41.5,呈稽留热,畏寒打

2、堆,腹泻后便秘,病猪鼻端,耳尖,四肢内侧,腹下,外阴等处浮现出血变化。母猪可见流产,产死胎等症状。慢性猪瘟主要表现为消瘦,贫血。体温时高时低,生长发育不良,常常成为僵猪。猪瘟对呼吸系统的影响主要表现在能引起呼吸道的卡他性,纤维性和出血性炎症反应,引起免疫抑制并继发其它疾病感染。猪瘟病毒的血清型单一,绝大多数猪场举行了疫苗接种等预防措施,使得典型的猪瘟的发生率得到了有效的操纵,目前猪瘟主要表现出非典型性,温柔性和散发性,使得猪瘟的鉴别诊断存在一定的困难。而由于各个猪场疾病操纵手段存在差异,猪瘟免疫也存在免疫耐受,抗体整齐度和滴度的不一致等,猪瘟的防控仍然存在较大的压力。 猪瘟的主要病理解剖特点有

3、:肾脏表面出血;脾脏边缘浮现出血性梗死;回肠和盲肠粘膜上有纽扣状溃疡。确诊还须借助实验室诊断,包括:免疫荧光试验、ELISA、反向间接血凝等,RT-PCR是借助于分子诊断技术对病毒核酸举行快速诊断的办法,具有快速、敏感的特点。目前猪瘟防控主要通过疫苗免疫,有条件的猪场可以通过检测各阶段猪群的抗体水平,对免疫程序做出相应的调整。 1.2猪生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 又名蓝耳病毒,传播迅速,主要通过呼吸道感染,是目前造成猪场生产不稳定的重要病原,蓝耳病毒属于动脉炎科,是一种RNA病毒,由于病原核酸存在变异性并在不同的毒株间存在抗原漂移,使得本病的防控存在很大难度。PRRSV有两个基因型,

4、欧洲型(LV)和美洲型(VR2332)。在我国主要流行美洲型毒株。PRRSV主要通过在猪肺泡巨噬细胞(PAM)内增殖而感染机体,引起各阶段猪群呼吸障碍,肌肉震颤,共济失调,腹式呼吸,耳部及四肢末端发紫等病症,并能引发严峻的免疫抑制。在母猪引起怀孕后期母猪流产,产死胎,木乃伊胎儿,或弱仔等。 本病的原发性感染只造成轻微的肺伤害,而大部分呼吸症状和病变是由原发性感染后的继发感染所致。主要病理变化为布满性间质性肺炎,并伴有卡他性肺炎区。实验室诊断办法包括:血清中和试验(SN);ELISA检测抗体;病毒分离鉴定;RT-PCR办法等。防制主要通过生物安全措施,定期消毒措施,对引进的种猪举行隔离,待检测结

5、果表明不携带病毒时方可引入基础群。目前,国内外对操纵PRRS也研制出了相应的疫苗,但灭活苗激起不了机体免疫应答,弱毒苗又存在的散毒的惊险,并且有事实已证明,由于病毒本身的变异性使得疫苗在防控蓝耳病所起的作用上存在无数疑问,专家学者争论不已。但至少做好生物安全措施是绝无坏处的。 1.3猪圆环病毒2型(PCV-2): 圆环病毒2型也是一类引起猪只免疫抑制的重要病原,仔猪感染后发病严峻,以8-12周龄仔猪感染最为普遍。PCV-2通过消化道,呼吸道及胎盘垂直感染,病毒侵害机体免疫系统(单核细胞和巨噬细胞),造成免疫抑制。当环境不适治理不善时可引起机体发病,主要表现为猪断奶后多系统衰竭综合征(PMWS)

6、、皮炎肾病综合征(PDNS)、增生性坏死性间质性肺炎,以及母猪的生殖障碍等病症。PMWS引起病猪呼吸苦难,黄疸,贫血,消瘦,生长发育不良,逐渐衰弱死亡,抑或成为僵猪。 病理特征主要有全身各淋巴结肿大,间质性肺炎或肺萎缩,肾肿大等。实验室确诊办法有病毒分离,ELISA,PCR等。防制办法:降实生物安全措施,加强饲养治理和消毒,做好预防性投药方案,操纵继发性疾病感染。目前有进口的PCV-2疫苗能够有效的操纵圆环病毒的发病和损失。 1.4猪伪狂犬病毒(PRV): PRV仅一个血清型,病猪、带毒猪及带毒鼠能传播病毒,通过消化道、呼吸道、皮肤创口、配种、胎盘等均能感染病毒。仔猪以1-4周龄的猪发病严峻,

7、浮现发热,呕吐,腹泻,呼吸困难,并浮现神经症状,共济失调,四肢划水。15日龄以内仔猪死亡率达100%。妊娠母猪发生流产、死胎、木乃伊,以死胎为主。 病理变化主要有:肾脏针尖状出血点;肝脏白色坏死点;肾上腺于皮质及髓质部可见散发性的坏死点。确诊办法有:病毒分离和动物接种实验;针对野毒的ELISA办法,PCR办法等。防控措施:做好灭鼠工作,严格操纵鸟类和其他禽类进入猪场,严格操纵人员往来。 搞好清洁卫生和消毒。目前通过接种基因缺失疫苗(gI/gE基因缺失苗、gE/TK基因缺失苗)和结合抗体检测手段能有效的做到PRV的净化,但此办法需要持续的举行。有效措施为免疫接种:灭活苗/弱毒苗/基因缺失苗gI/

8、gE、gE/TK。齐鲁动保厂已有生产。 1.5肺炎支原体(MPS): MPS是引起猪喘气病的病原,病猪和带菌猪是传染源。支原体通过聚拢并粘连在支气管,细支气管上,引起机体呼吸障碍,本病受环境影响较大,骤冷,潮湿通风不畅都能引起发病增多。原发疾病主要引起猪喘气,阵咳,腹式呼吸,环境改善时常能逐渐恢复,当继发其它病原感染时,可引起发烧肺炎等病猪,严峻导致死亡。 发病猪肺脏常呈对称性的肉变(或胰变),主要发生在肺尖叶和心叶。确诊办法有:ELISA、免疫荧光试验和PCR,以及病原的分离。操纵措施:改变猪舍卫生状况。保持舍内空气良好,特殊在冬春季节要适当处理好通风与保温的关系。带猪消毒,每次转群后彻清扫

9、消毒圈舍。通过支原净等药物也可有效操纵病情;通过仔猪的支原体疫苗免疫可以起到良好的作用。 1.6副猪嗜血杆菌(HPS) HPS主要引起猪的多发性浆膜炎和关节炎,临诊症状为发热、咳嗽、呼吸困难、消瘦、跛行、共济失调等。HPS有15种血清型,我国主要流行4,5,13型。 发生HPS的病猪可见胸膜,腹膜,心包膜等浆膜面发生浆液性和化脓性纤维蛋白渗出。关节处也可发觉渗出性炎症。确诊可以通过细菌分离(要求较高)和PCR鉴定。目前对HPS的操纵除做好环境操纵外,可以采取敏感药物举行防治,如磺胺和阿莫西林等药物。对于发病严峻的猪场可以采纳疫苗防控,但要选用与猪场流行的血清型菌株相符合的疫苗举行免疫预防。 1

10、.7多杀性巴氏杆菌(PM) PM引起的病症叫猪肺疫,又名猪出血性败血症或巴氏杆菌病。本病为散发,猪健康带菌现象普遍,当环境恶劣,饲养不良,猪反抗力下落时可以诱发自体感染而发病。急性猪肺疫表现为一侧或双侧纤维性肺炎。肺肿大,坚实,暗红或灰黄色肝样病变。肺表,胸膜及心外膜有纤维素覆盖。同时,全身粘膜、浆膜有点状出血,头颈淋巴结充血,出血,红肿。慢性型,肺炎灶中心坏死,化脓及纤维化,并有胸膜及心包的纤维性粘连。慢性型见持续咳嗽,呼吸困难,流脓性鼻液,消瘦,衰竭。 解剖特征:急性型见急性胸膜肺炎,大叶性肺炎;慢性型见慢性肺炎和慢性胃肠炎。确诊通过细菌分离鉴定。防治:操纵环境;防止应激因素的发生。发病后

11、,及时举行隔离、消毒处理。药物治疗可选用青霉素、氨苄青霉素、链霉素、四环素族和磺胺类等敏感药物。 1.8胸膜肺炎放线杆菌(APP): 主要引起猪的胸膜肺炎,多发生于2月至6月龄猪只,有最急性型,急性型,亚急性型及慢性型等多种。最急性型的是同栏或不同栏的一头或数头猪蓦地发病,体温升高达41。患畜精神沉郁,食欲不振。患畜极度的呼吸困难,张嘴呼吸,口鼻周围含有血的泡沫液。鼻、耳、腿以至全身的皮肤浮现紫斑后身亡。假如治疗不够彻底,也可能转变为亚急性或慢性型。亚急性或慢性型不发烧,有间歇性咳嗽。患猪消瘦,毛发粗糙及食欲不振。 急性死亡见肺炎变化,肺间质充有胶冻样液体,慢性病症着胸腔内有纤维素性渗出。通过

12、细菌分离鉴定和动物接种实验可以确诊。防治:引进健康猪群,做好消毒措施。浮现病症后治疗要早。注射治疗必须整栏的猪只,不论有无浮现临床症状。使用敏感药物氟甲砜霉素、头孢噻呋、氨苄青霉素等。 以上为猪场常见的对呼吸道有影响的病毒和细菌性疾病,在现场中往往不是由一种疾病单独感染,常常为两种或两种以上病原混合感染,或是由一种病原继发感染继发感染其它病原,如蓝耳病毒感染常常会继发感染胸膜肺炎或巴氏杆菌。这种多病原感染往往导致现场的确诊困难,必须结合实验室诊断,尽快做出应对方案。 2呼吸道疾病的综合防制措施: 呼吸道疾病病原复杂,单一靠疫苗免疫或是药物治疗不能起到良好的作用。猪场尤其是现代化猪场要从提高整个

13、猪场的治理水平入手,通过建立适合猪群生长的环境体系,来达到操纵呼吸道疾病的目的。 2.1综合治理,注重环境和营养 在养猪生产上无数细节经常为各养猪专家和学者提到,但在实际操作中又往往执行不到位。如产房和保育舍的保温柔通风的调节,往往会重视一端而忽视另一端。这需要猪场治理者和饲养者具备主动性,具有关注天气变化的习惯,依据天气变化适时调整风扇的开启,门窗的关闭,尤其是夜间的环境操纵更显得重要。 其次注意猪群的饲养密度,密度小影响猪舍利用效率,密度大又造成猪群环境的不适,而且需依据猪只大小举行调整。建议猪群饲养密度:保育猪:0.40.6 m2/头;3060Kg:11.2 m2/头;6090Kg:1.

14、51.8 m2/头;90110Kg:1.82 m2/头。 注重猪舍的清洁卫生,传统养猪舍经常会浮现猪舍卫生差,舍内氨气滋味浓重,这与早期的猪舍建设的局限性和饲养员劳动强度的协调有关。猪场治理者应依据猪场现状合理安排工作任务,但做到保证猪舍清洁,无积粪积尿。经常观看饲料槽,发觉霉变饲料及时清除,防止猪发生霉菌毒素中毒及免疫抑制。注意猪群饲料营养全面,提高猪群的抗病力。 2.2生物安全措施降实到位,定期消毒 生物安全措施是保证猪场健康的重要阀门,提到怎样的高度也不为过。其主要目的是防止外源性传染源进入场内。具体要做到离场人员返场的消毒隔离,进场的沐浴更衣;进场各物料,车辆尤其外来购猪车辆的严格消毒

15、;场内,猪舍内的清洁打扫;灭鼠,灭蚊蝇措施;限制饲养其它动物等。最重要的是不要纸上谈兵,需要对各项制度做好监督考核和赏罚。 消毒是定期对场内的病原微生物举行一次清理,消毒措施降实到位能有效减少常见疾病的发生概率,消毒要依据病原微生物的种类挑选合适的消毒药,做好计划定期更换消毒要的种类,对购买的消毒药最好做消毒药的抑菌实验,评价其效果及挑选合适的稀释倍数。 2.3重要疾病做好免疫 疫病预防接种的原则是病毒性疾病接种疫苗,细菌性疾病主要靠药物防治。血清型单一的病原可以靠疫苗防治;血清型多样化的疾病靠疫苗防制则比较困难。目前主要流行的病毒病猪瘟,伪狂犬等靠疫苗防疫效果明显。猪群免疫要依据猪群生理和阶段特点做好合适的免疫程序,并结合实验室血清抗体检测结果做好调整。猪瘟免疫需在母源抗体下落到一定水平举行接种。疫苗接种过程要注意防止猪应激,注意用具消毒,幸免交叉感染。 2.4加强药物预防措施 目前许多猪场存在用药混乱的现象,不遵守药物作用规律及抗菌谱,腹泻,喘气统统使用青霉素,只要发烧就使用安乃近;或是某种药打了一针无效即将换药。这与兽药厂家的宣传有一定的关系,但猪场的技术人员更要不断的加强学习和参加培训,了解药物的作用规律,才干更好的使用药物来治疗疾病。其次,更重要的是猪场治理者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电子/通信 > 运营商及厂商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