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年级语文教案

上传人:Da****库 文档编号:255707096 上传时间:2022-02-18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21.4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6年级语文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6年级语文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6年级语文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6年级语文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6年级语文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6年级语文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6年级语文教案(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6年级语文教案教学目标:1.整体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理清顺序。2.通过品读文中的重点语句,体会人物情感,感受人物形象。3.理解“成全”的内涵,学会在现实生活中,面对困境快乐、健康地生活,同时学会关爱,学会自强。重点难点 :教学过程:一、启发谈话,导入新课1.师:同学们,你们知道哪些身残志坚,又取得伟大成就的人呢? 学生交流资料师出示相关人物图片,其实,我们生活中还有许多残疾朋友非常坚强、乐观他们顽强地与命运抗争。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这样一个故事。(板书课题成全一棵树)谁知道“成全”是什么意思?(学生作答,教师总结)2.看到题目,你想了解哪些内容?(谁成全了一棵树?那是一棵怎么样的树?为什么

2、要成全这棵树?成全树的人是一个怎样的人)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学习课文,来解答疑问吧!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课件出示初读要求: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学生自由读课文) (指出容易读错的字: 拎l 拎水 怔zhg 怔住 绰chu 绰号)2.课件出示再读课文,掌握主要内容。(2)思考:一棵树仅仅指树吗?谁成全谁?这棵树是如何被成全的?3.交流预设(2)标题语意双关,一棵树不仅仅指树,还指那个残疾了的孩子。孩子成全一棵树(明线)母亲成全孩子(暗线)。一棵“本来已经失去了资格的”“又瘦又小,甚至还有一些枯萎”的小树苗,在孩子的惊心照料下,茁壮成长,“比别的树更青春,更挺拔。”一个“一出生就残疾”的孩子

3、,在母亲的精心培养下,在母爱的滋润下,“成了一位的作家。”无论孩子还是母亲,她们作了相同的事:成全一棵树!(3)明确:理由充分即可,教师要引导到全文主旨上来。三、细读课文,品味人物情感1.孩子成全了小树。(1)a“那树苗是她丢弃的,又细又小,甚至还有一些枯萎。”b“孩子举着树苗,满眼都是渴求。”“孩子喜悦极了比母亲挖的要大、要深。”c“孩子小心翼翼给他浇水”读了这些句子你有什么感受?(生交流)师总结明确:孩子由小树想到自己,自己就和这棵小树一样不被人重视。不被人看好。同病相怜让这个孩子更加懂得珍惜生命、爱护生命。(2)a“孩子挖的坑比母亲挖的要大、要深。”B“孩子小心翼翼给它浇水”c“孩子经常

4、给小树浇水。”d“上了学水塘和树之间。”f“那树长得高,长得快捡牛粪为他。”他精心照料小树的同时,也在悄悄的实现着自己的心愿。他是凭着自己坚强乐观的心态在成全着自己。2.母亲成全孩子(1)“这棵树能长大吗?母亲的目光是复杂的长成一棵大树。”(2)“这年冬天,母亲做了一项庞大决定让这个孩子进私塾。”为什么母亲的目光是复杂的。又是什么促使母亲作出了让孩子上学这项重大决定的。(学生交流)师总结明确:就是这棵被丢弃的树所牵动的母亲心中的痛孩子一生下来就残疾,她为孩子的前途担忧,所以目光是复杂的。而母亲又从孩子本人为种那棵树挖了一个又大又深的坑;孩子天天拎着水桶认真浇树苗;孩子天天偷偷地给那棵树喂牛粪。

5、看到了孩子那颗发奋图强的心,她要给这个孩子机会,就像给那棵小树机会一样。他信托孩子会像小树一样刚强地生长,会像其他正常孩子一样。她相信小树能长大,本人的儿子也会成长。3.课件出示:文中“一拐一拐”多次出现,说明了什么?(学生交流)师总结明确:第一次“一拐一拐”是交代残疾体征,后几次的描写能则显示她的性格特点:身残志坚、快乐阳光、乐观自信、自强不息。4.课件出示:你如何理解成全一颗树?一个孩子救活了一棵险些被丢弃的小树苗,使之成长为一棵大树。母爱让一个可能处于社会边缘的残疾孩子,成长为一名成功人士。无论是孩子,照旧母亲,他们做了一件雷同的事:成全了一棵树,成全一个生命。5.感受着人物的情感,带着

6、本人的领会配乐朗读全文四、回顾课文,融情入心从孩子、母亲身上,你看到了哪些闪光的品质?简要总结:男孩形象:坚强、乐观、执着、有恒心、母亲形象:无私、伟大、公正五、拓展学了课文,你有哪样启发?在现实生活中,我们要学会,面对困境快乐、健康地生活,要学会关爱,学会自强。课下的时候我们可以搜集一些身残志坚的文章来读一读,进一步感受人物的品质。板书设计:9 成全一棵树孩子 成全 一棵树 明线 母亲 成全 孩子一生 暗线 身残志坚、快乐阳光、乐观自信、自强不息教学目标:1、读准并积累本课词语:奇异、玲珑多姿、凝结、细腻、呈现;理解词语“玲珑多姿”。2、知道课文写了五彩池的几方面。3、能用联系上下文的方法来

7、正确理解语句,感受文章前后联系的紧密性。4、能借助板书,概括池水的奇异,积累有关语句。感受五彩池的奇异。重点难点:1、能用联系上下文的方法来正确理解语句,感受文章前后联系的紧密性。2、通过圈词划句,感受五彩池的奇异。能借助板书,概括池水的奇异,积累有关语句。教学过程:一、谈话引入,揭示课题。(一)欣赏图片,感受五彩池景色的奇异。1、欣赏图片,初步感受五彩池的神奇。(媒体音乐,出示:欣赏图片)(二)揭示课题。二、反馈预习,梳理文章的脉络。(一)反馈预习,了解1、4节的总起、总结作用。1、反馈预习,交流写出五彩池特点的词语。(出示预习要求)读了文章后,五彩池留给你什么印象呢?2、引导学生关注文章的

8、开头和结尾,梳理文章结构,学习1、4节。1、交流课文从哪些方面介绍五彩池。2、交流并板书。(板书:池子、池水)3、小结并明确本课的学习目的。三、学习第2小节,了解五彩池大小、形状上的奇异,积累有关语段。(一)了解本节是围绕那句话写的。1、指名读第2节,正音。我们先来看看文中对池子的描写。指名读第2节。(媒体:“玲珑、恰似、一亩、盛开”的拼音)正音。2、默读第2节,思考本节是围绕哪句话来写的。那这一节是围绕哪句话来写的?用直线划出句子。3、引导学生通过联系上下文辨析本节是围绕哪句话写的。交流:(板书:大大小小、玲珑多姿)引读体会:这里满山坡的五彩池却多得数不清。这些五彩池大的小的呢池子的边沿是金

9、黄色的,像一圈圈金色的带子把池子围成各种好看的形状(2)交流。(3)小的呢男女生分读两句话,你们发现了什么?(池子大小差异很大)(三)感受池子形状各异,有感情朗读有关语句2、联系课文内容,理解“玲珑多姿”。读了句子,你理解什么是“玲珑多姿”了吗?(小巧精致,形状各异)3、刚才我们读了句子,理解了词语的意思,也感受到了五彩池的美。让我们再把第2节读好。四、学习第3节,了解五彩池池水的奇异,简要概括“池水颜色奇异”。(一)了解第三节的结构特点,概括每层要点。1、默读第3节,分层。2、巡视,(媒体出示答案)3、理解这样分层的原因。交流:(板书:现象、成因)(二)了解五彩池池水的奇异之处,根据板书提示

10、简要概括。1、读懂并简要介绍池水奇异在哪里。(2)指名读。(3)(媒体:隐去后半部分)这池水实在太使人惊奇了(男生读)(4)在交流中引导学生用抓关键词的方法来概括池水的奇异。(5) 请学生从这句话中圈一个能反映池水奇异的词语词。(板书:各不相同)还需要有个什么条件?(板书:同一溪流)现在你能连起来说一说吗?(交流时引导学生用上“虽然但是”这个关联词来把池水的奇异讲清楚。)有的有的有的(8) 交流:u 第一种情况:池子不同,池水不同。(板书:池子不同,池水不同) u 第二种情况:同一个池子,颜色不同。(板书:同一个)(9) 现在你能否连起来介绍一下池水如何各不相同的?2、有感情朗读有关内容。你们

11、读懂了课文,而且也用抓关键词的方法也把池水的奇异介绍清楚了。让我们再来读好这几句话。(齐读)如果把各池的水舀起来一看此时,你忍不住想赞叹五彩池的池水五、总结课文,布置作业。1、总结,并引出下节课学习的内容。2、作业:用上“虽然。但是。”介绍池水的奇异之处。从这两句句子中任选一句,用钢笔抄写在本子上。联系下文思考:课文为什么一开始要写“晴朗的日子”?板书:大大小小(对比)五彩池(奇异) 池子:不同 同一个池水 现象 同一溪流,各不相同(鲜艳多彩) 虽然但是 池水 不同 成因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9个生字,正确读写新词。2、理解课文内容,感悟课文借种树喻育人说明的深刻道理,能联系生活实际谈自己的体

12、会。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喜欢的部分。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感悟课文借种树喻育人说明的深刻道理,能联系生活实际谈自己的体会。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设计理念:阅读教学以读为本,教师应让学生在富有层次的读书活动中自己走进文本,以自己的心灵与文本展开有效对话;应努力创设与学生生活相近的情境,拉近文本与学生生活的距离;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珍视学生的独特体验,使学生在个性化的阅读中感悟、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个性化的阅读收获。教学过程:一、揭示课题,交流资料1、揭题板书,齐读课题。2、学生交流搜集到的有关桃花心木的资料,教师利用课件展示有关图片和文字,补充介绍。3、同学们一定很想知道课文以“桃花

13、心木”为题写了些什么内容,就让我们一读为快吧!(设计意图:生活在江南的孩子,对桃花心木这种树知之甚少,师生共同搜集资料,把丰富、厚实的信息引进课堂,拉近了文本与学生的距离,激起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二、初读课文,了解内容1、学生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要求: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思考课文围绕桃花心木写了哪些内容?2、交流(1)以学生自愿报名的方式分自然段朗读课文,相机检查指导生字新词的朗读。(2)交流问题,小结:一种树桃花心木,一个平凡但却古怪的种树人,蕴含着耐人寻味的道理。下面,就让我们捧起课本细细品味吧!(设计意图:带着问题走入课文,初观其貌,提纲挈领,与文本的初次对话为下面更深层次的学习打下

14、了基础。)三、品读课文,质疑解疑1、细读,准备介绍文中的桃花心木和种树人。2、启发交流: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认识了桃花心木这种树,也结识了一位举止奇怪的种树人,谁来给大家介绍一下?可以用文中的句子来描述,也可以用自己的语言来介绍。3、种树人奇怪的举动使大家心中满是疑惑,如果老师就是这位种树人,就在你面前,你们有什么问题想问呢?课件出示相关句子:“我忍不住问他,到底应该什么时间来?多久浇一次水?桃花心木为什么无缘无故会枯萎?如果你每天来浇水,桃花心木苗该不会这么容易枯萎吧?”5、同学们一定急于解开心中的疑惑,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走近这位种树人,听听他是怎么回答的。6、自读种树人说的话,讨

15、论刚才提出的问题。(设计意图:这一环节中,学生由生疑而质疑,自质疑至解疑,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角色扮演等自主活泼的学习活动中与文本进行近距离的二度对话,使学生的心与文中的种树人贴得更近。)四、潜心会文,领会主旨多媒体课件出示:“不只是树,人也是一样,在不确定中生活的人,能比较经得起生活的考验,会锻炼出一颗独立自主的心。在不确定中,深化了对环境的感受与情感的感知,就能学会把很少的养分转化为巨大的能量,努力生长。”2、默读,启发思考:同学们能理解吗?可以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或所了解的名人事例来体会句子的含义,有困难的地方可在小组里展开讨论。3、交流汇报(由于学生阅历尚浅,教师可通过课件简单补充张海迪等人的事迹,以加深学生对此段话的理解。)(设计意图: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相等,努力拉近文本与生活的距离,让学生联系个人生活实际或补充典型事例来与文本再度展开对话,使原来远离学生的深刻道理变得鲜活生动,真实可及。)五、回归课文,深化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心得体会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