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上海保德中学高三物理期末试卷带解析

上传人:乱*** 文档编号:255705551 上传时间:2022-02-18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94.6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年上海保德中学高三物理期末试卷带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22年上海保德中学高三物理期末试卷带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022年上海保德中学高三物理期末试卷带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2022年上海保德中学高三物理期末试卷带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2022年上海保德中学高三物理期末试卷带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22年上海保德中学高三物理期末试卷带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上海保德中学高三物理期末试卷带解析(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2年上海保德中学高三物理期末试卷含解析一、 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1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 (单选)有两个光滑固定的斜面AB和BC,A和C两点在同一水平面上,斜面BC比斜面AC长,如图,一个滑块自A点以速度VA上滑,到达B点时速度减为零,紧接着沿BC滑下,设滑块从A点到C点的总时间是tc,那么下列四个图中正确表示滑块速度V的大小随时间t变化规律的是()参考答案:C2. 有a、b两束单色光从空气中平行照射在平行玻璃砖上,它们经玻璃折射后射入空气的光线如图1所示。则有关a、b光的说法正确的是A在玻璃中传播时a光的速度较大B在同一双缝干涉实验装置发生干涉时a光的干涉

2、条纹间距较大C从同一介质射向空气时a光发生全反射的临界角较小D只有a光才是偏振光参考答案:C3. 在练习使用多用表的实验中:用多用表测直流电压、直流电流和电阻时,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测电压、电流和电阻时,电流都从红表笔流入多用表B无论作电压表、电流表还是欧姆表使用,内部都应接电池C测电阻时,双手捏住两表笔金属杆,测量值将偏大D测电阻时,红表笔接表内电池的负极参考答案:AD4. 如图所示为模拟远距离输电实验电路图,两理想变压器的匝数n1=n4n2=n3,四根模拟输电线的电阻R1、R2、R3、R4的阻值均为R,A1、A2为相同的理想交流电流表,L1、L2为相同的小灯泡,灯丝电阻RL2R,忽略灯

3、丝电阻随温度的变化当A、B端接入低压交流电源时()AA1、A2两表的示数相同BL1、L2两灯泡的亮度相同CR1消耗的功率大于R3消耗的功率DR2两端的电压小于R4两端的电压参考答案:D【考点】变压器的构造和原理;电功、电功率;正弦式电流的最大值和有效值、周期和频率【分析】根据变压器的规律和欧姆定律分别列出两个灯泡两端的电压表达式,再比较灯泡亮度的关系,根据电流的表达式分析两个电流表示数的关系,即可得到R1与R3消耗的功率的关系【解答】解:AB、设变压器原、副线圈数比为K(K1),A、B端接入的电压为U则L2两端的电压为U2=,A2表的示数IA2=对于变压器电路,升压变压器副线圈两端的电压为,设

4、通过L1的电流为I1,则L1两端的电压为I1RL,A1表的示数为IA1=KI1,降压变压器原线圈的电压为I1RL,则有:2RKI1=I1RL解得I1=,则IA1=KI1=因为RL2R,K1,可以得到IA2IA1I1IA2故AB错误;C、电阻R1、R3相等,IA2IA1,根据公式P=I2R可知,R1消耗的功率小于R3消耗的功率,故C错误;D、电阻R2、R4相等,IA2IA1,根据欧姆定律知:R2两端的电压小于R4两端的电压,故D正确故选:D5. (单选题)我国“嫦娥一号”探月卫星经过无数人的协 作和努力,终于在2007年10月24日晚6点05分发射升空。如图所示,“嫦娥一号”探月卫星在由地球飞向

5、月球时,沿曲线从M点向N点飞行的过程中,速度逐渐减小。在此过程中探月卫星所受合力的方向可能的是参考答案:C二、 填空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16分6. 一水平放置的圆盘绕过其圆心的竖直轴匀速转动。盘边缘上固定一竖直的挡光片。盘转动时挡光片从一光电数字计时器的光电门的狭缝中经过,如图1 所示。图2为光电数字计时器的示意图。光源A中射出的光可照到B中的接收器上。若A、B间的光路被遮断,显示器C上可显示出光线被遮住的时间。5挡光片的宽度用螺旋测微器测得,结果如图3所示。圆盘直径用游标卡尺测得,结果如图4所示。由图可知,(1)挡光片的宽度为d _mm。(2)圆盘的直径为D _cm。(3)若光

6、电数字计时器所显示的时间为50.0 ms,则圆盘转动的角速度为_弧度/秒(保留3位有效数字)。参考答案:7. 如图所示,某小组同学利用DIS实验装置研究支架上力的分解A、B为两个相同的双向力传感器,该型号传感器在受到拉力时读数为正,受到压力时读数为负A连接质量不计的细绳,可沿固定的板做圆弧形移动B固定不动,通过光滑铰链连接长0.3 m的杆将细绳连接在杆右端O点构成支架保持杆在水平方向,按如下步骤操作:测量绳子与水平杆的夹角AOB 对两个传感器进行调零用另一绳在O点悬挂一个钩码,记录两个传感器读数取下钩码,移动传感器A改变角重复上述实验步骤,得到表格.F11.0010.5801.002F20.8

7、680.2910.8653060150根据表格A传感器对应的是表中力_(选填“F1”或“F2”)钩码质量为_kg(保留一位有效数字)参考答案:8. 简谐波沿x轴正方向传播,已知轴上x1=0m和x2=1m两处的质点的振动图线如图所示,又知此波的波长大于1m,则此波的传播速度v_m/s参考答案: 答案:9. 如图所示为氢原子能级图,用光子能量为13.06eV的光照射一群处于基态的氢原子,可能观测到氢原子发射不同波长的光有 种,其中波长最长的是从n= 能级跃迁到n= 能级辐射出的光子。参考答案:105410. 特种兵过山谷的一种方法可化简为如右图所示的模型:将一根长为2d、不可伸长的细绳的两端固定在

8、相距为d的A、B两等高处,悬绳上有小滑轮P,战士们相互配合,可沿着细绳滑到对面。开始时,战士甲拉住滑轮,质量为m的战士乙吊在滑轮上,处于静止状态,AP竖直,则此时甲对滑轮的水平拉力为_;若甲将滑轮由静止释放,则乙在滑动中速度的最大值为_。(不计滑轮与绳的质量,不计滑轮的大小及摩擦) 参考答案:mg,11. 欧洲天文学家发现了一颗可能适合人类居住的行星。若该行星质量为M,半径为R,万有引力恒量为G,则绕该行星运动的卫星的第一宇宙速度是_。设其质量是地球的5倍,直径是地球的1.5倍,在该行星表面附近沿圆轨道运行的人造卫星的动能为Ek1,在地球表面附近沿圆轨道运行的相同质量的人造卫星的动能为Ek2,

9、则为_。参考答案:,10/312. 如图所示,质点O从t=0时刻开始作简谐振动,振动频率为10Hz。图中Ox代表一弹性绳,OA=7 m,AB=BC=5m。已知形成的绳波在绳上的传播速度为10m/s,则在第2 s内A比B多振动_次,B比C多振动_次。参考答案: 次; 次。13. 如图所示,a,b是匀强电场中的两点,已知两点间的距离为0.4m,两点的连线与电场线成37o角,两点间的电势差2.4103V,则匀强电场的场强大小为_V/m,把电子从a点移动到b点,电子的电势能将增加_J参考答案:.5.010-3 上三、 实验题:本题共2小题,每小题11分,共计22分14. 利用图4中所示的装置,做“测定

10、重力加速度”的实验中,得到了几条较为理想的纸带。已知每条纸带上每5个点取一个计数点,即两计数点之间的时间间隔为0.1 s,依打点先后编为0、1、2、3、4、。由于不小心,纸带都被撕断了,如图5所示,根据给出的A、B、C、D四段纸带回答:图4(1)在B、C、D三段纸带中选出从纸带A上撕下的那段应该是_(填字母)。图5(2)纸带A上,打点1时重物的速度为_ m/s(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3)当地的重力加速度大小是_ m/s2(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参考答案:(1)_c_(2)_0.392_(3)_9.00_15. 利用图甲装置可以做许多力学实验(1)利用此装置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和

11、“合外力做的功等于物体动能变化”实验中为了让小车所受合外力等于细绳的拉力需要进行的步骤是平衡小车所受的摩擦(2)甲、乙两同学在同一实验室,各取一套图示的装置放在水平桌面上,小车上放不同质量的砝码,在没有平衡摩擦力的情况下,研究小车与木板之间的动摩擦因数(实验中小车的轮子被锁死,小车只能在长木板上滑动)为使小车运动时受到的拉力在数值上近似等于砝码桶及桶内砝码的总重力,应满足的条件是砝码桶及桶内砝码的总质量远小于小车和小车上砝码的总质量,(填“远大于”、“远小于”或“近似等于”)实验中对小车及车内砝码研究,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Fmg=ma,实验中记录小车的加速度a和小车所受的合外力F,通过图象处理数

12、据甲、乙两同学分别得到图乙中甲、乙两条直线设甲、乙用的小车及砝码质量分别为m甲、m乙,甲、乙用的小车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分别为甲、乙,由图可知,m甲小于m乙,甲大于乙(填“大于”、“小于”或“等于”)(3)做直线运动的小车,牵引一条纸带通过打点计时器打出一条纸带,从纸带上打出的某一点开始,每5个点剪下一段纸带,按图丙所示,使每一条纸带下端与x轴重合,左边与y轴平行,将每段粘贴在直线坐标系中,各段紧靠但不重叠,根据图丙可以判断小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a=0.750.76m/s2(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已知交流电源的频率为50Hz参考答案:考点:探究加速度与物体质量、物体受力的关系专题:实验题

13、分析:(1)小车下滑时受到重力、细线的拉力、支持力和摩擦力,要使拉力等于合力,则应该用重力的下滑分量来平衡摩擦力,故可以将长木板的一段垫高;(2)在探究“小车的加速度a与力F的关系”时,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求出加速度a的表达式,不难得出当钧码的质量远远大于小车的质量时,加速度a近似等于g的结论;探究“小车与木板之间的动摩擦因数”实验时,利用牛顿第二定律和图象的意义,判断甲乙的质量和摩擦因数的大小(3)本题使用的方法是等效代替法解题,它们的长度分别等于x=v平均t,因为剪断的纸带所用的时间都是t=0.1s,即时间t相等,所以纸带的长度之比等于此段纸带的平均速度之比;而此段纸带的平均速度等于这段纸带中

14、间时刻的速度,最后得出结论纸带的长度之比等于此段纸带的平均速度之比,还等于各段纸带中间时刻的速度之比,即纸带的高度之比等于中间时刻速度之比根据图象的斜率求出小车的加速度解答:解:(1)小车下滑时受到重力、细线的拉力、支持力和摩擦力,要使细线的拉力等于其合力,则应该用重力的下滑分量来平衡摩擦力;(2)对整体分析,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a=,则绳子的拉力F=Ma=,当mM,即砝码桶及桶内砝码的总质量远小于小车和小车上砝码的总质量时,砝码桶及桶内砝码的总重力在数值上近似等于小车运动时受到的拉力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Fmg=ma得:a=ug,结合图象可知,为斜率,ug为纵坐标的截距,所以m甲m乙,甲乙(3)因为剪断的纸带所用的时间都是t=0.1s,即时间t相等,所以纸带的长度之比等于此段纸带的平均速度之比;而此段纸带的平均速度等于这段纸带中间时刻的速度,最后得出结论纸带的长度之比等于此段纸带的平均速度之比,还等于各段纸带中间时刻的速度之比,即纸带的高度之比等于中间时刻速度之比在每段纸带的上边缘中点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