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建设市级示范性高职院校的探索与实践

I***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92.38KB
约7页
文档ID:255526124
建设市级示范性高职院校的探索与实践_第1页
1/7

          建设市级示范性高职院校的探索与实践                    ★文/宋正富2008年,重庆工贸职业技术学院正式提出“规范教育教学行为,创建市级示范院校”,并明确了“把学院建设成为规模结构合理,综合实力较强,教学质量和管理水平较高,办学特色鲜明,市内一流、全国知名,具有引领、辐射和带动作用的市级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的奋斗目标明确目标形成共识2011年,学院被确定为重庆市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立项建设单位后,先后分别召开领导班子、中层干部、项目维成员、全体教职员工会议,统一思想,提高认识通过全面、深入地剖析职业技术教育的发展形势和改革面临的挑战,广大教职工认识到,学院改革发展有喜有忧喜在国家非常重视职业技术教育工作,发展势头好;重庆市还专门召开全市职业技术教育工作会议,职业技术教育迎来新的发展机遇忧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提出“推进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多数专家认为高职招生将放开,实行自主招生;以前瞻性的思维研判,我们认为“中职的今天将可能是高职的明天”;且职业技术教育发展的阳光并不一定能普照到每一所高职院校,加之学院地处偏远,远离主城,底子薄,起步晚,在新形势下尤其面临生存发展的巨大挑战。

基于对内外部条件的深刻认识,全院上下形成了共识:市级示范院校建设[来自wWW]是学院发展的重大机遇,是事关学院生存发展的大事只有加强内涵建设,树立示范品牌,才能具有吸引力、影响力、竞争力,从而发展壮大学院必须负重奋进,自我加压,努力谋求长远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全院上下切实增强了做好示范建设各项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把思想认识统一到学院建设示范院校的科学决策上来,把工作思路统一到示范建设的工作部署上来,把实际行动统一到示范建设的工作要求上来,振奋精神,形成合力,努力把学院建成改革的示范、管理的示范、发展的示范全员参与真抓实干在编制市级示范院校建设方案和任务书时,需要确立一个总体建设工作思路:那就是我们到底怎么干?是真抓实干还是应付虚干?是全体师生一起干还是部分人单独于?我们认为,示范院校建设是解决办学理念不够先进、教师教育教学观念相对陈旧、学院服务区域经济的能力不够强、人才培养模式缺乏创新的重要手段不只是重点专业建设,也不只是重点项目建设,而是涉及学院方方面面的整体性建设,是一项环环相扣、层层相连的复杂的系统工程基于此,广大教职工深刻认识到示范建设绝不仅仅是院领导的事,也不仅仅是示范办、项目组的事,而是全体教职工每个人的事。

学院进一步深化了对示范院校建设的理解,将示范院校建设任务分解落实,从而明确了领导班子、中层干部、项目组成员、全体教职员工各自的任务,做到了全员干而不是部分干、真抓实干而不是假打虚干学院成立了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监察审计小组、示范办、项目建设工作组,实行项目负责人制,系主任和部门负责人担任项目负责人;各子项目搭建了由子项目负责人、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行业专家等组成的建设团队,各任务要点落实到具体负责人;学院领导承担有建设任务,并负责联系项目组;其他各部门积极配合项目建设工作,各项目组严格按任务要求实施建设即使没有示范重点专业的教学[来自Www.lw5u.Com]系也要按示范重点专业标准进行打造,学习示范建设的先进理念,建立校企合作机制,探索适合本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实施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开发,建设专兼结合的双师素质教师队伍,建设满足人才培养需要的校内实训基地,积极开展社会服务,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细化指标整体推进学院制定了《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项目管理办法》、《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项目资金管理办法》及量化考核细则等管理文件,通过签订责任书下达建设任务,按照三级细化原则,编制年度指标建设进度计划和阶段工作计划,将55个指标、147项任务、918个验收要点分配到各年度、各个部门,落实到人,系统推进示范建设。

在每次年度检查后,学院组织专题学习,认真分析,查找差距,按照专家反馈意见和建议,制定整改实施方案,明确任务,落实责任,实施整改,定期召开示范建设推进会,既注重项目建设,又注重整体推进,提升了建设质量2012年,学院召开了第二次教学工作会议,提出“以示范院校建设为抓手,提高人才培养工作质量”,连续三年每年投入1000万元用于内涵建设(队伍建设100万元,实训基地500万元,教改课题100万元,技能竞赛100万元,科研经费200万元)在示范院校建设的过程中,学院还不断总结建设经验,固化建设成果,形成规范化制度化长效运行机制先后出台了《教授培育工程实施办法》、《名教师专业带头人中青年骨干教师选拔管理办法》、《双师素质教师资格认定与管理暂行办法》、《教职工培训管理规定》、《专业课和专业基础课教师服务企业实践活动管理暂行办法》、《专技人员社会服务管理办法》、《专业技术人员社会服务奖励办法》、《社会服务评价考核办法》和《专业技术人员科研工作业绩考核奖励办法》,提升了学院的整体办学水平定期督查责任到人学院成立了由党委书记任组长,纪委(监察审计处)、质量管理监督办公室参与的市级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项目监察审计小组,全过程、全方位监督项目建设情况,制订了《示范工作奖励办法》和《示范建设责任追究办法》,并将建设工作纳入年度考核。

按照细化年度指标建设进度计划,实施“月汇报、月检查”制度,按月召开专题工作会,按季召开示范推进会,根据项目建设具体情况,对照示范院校阶段建设任务,分析存在问题,提出整改要求,由质量管理监督办公室和纪检监察办公室定期和不定期进行督导,督促各项目组按照时间节点完成整改,保证项目建设进度和质量内外联动成果共享通过几年的不懈努力,学院市级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项目的各项任务已全面完成,学院的办学目标定位更加科学,专业结构更加优化,培养模式不断创新,课程改革系统推进,教师能力逐步提高,服务能力显著增强,培养质量稳步提高,学生素质明显提升,办学活力不断增强近三年,学院获市级教改研究重点项目2项、一般项目8项,发表科研教改论文1100多篇,《高职生物制药技术专业“五融合”专业课程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获重庆市人民政府授予2013年重庆市教学成果二等奖;应用化工技术、会计电算化和服装设计专业在2011年重庆市教育评估院组织的重庆市高校专业测评中排名第一;建筑工程技术、会计电算化在重庆市高职院校同类专业中在校生人数最多;生物制药技术专业教学团队列为重庆市高等学校市级教学团队,生物化工应用技术推广中心列为重庆市高校应用技术推广中心,建筑工程技术、生物制药技术、机电一体化技术、会计电算化等4个中央财政支持的职教实训基地,园林技术、应用电子技术等2个中央财政支持的专业;学生参加各级职业技能大赛获奖55项,其中国家级一等奖6项、二等奖8项、三等奖21项,市级一等奖5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12项,毕业生双证率保持在95%以上,就业率一直保持在97%以上。

学院坚持开放式办学,不断提高管理水平、办学实力、社会服务能力的同时,不断深化与地方、行业企业、职业院校的合作,创新合作体制机制,与涪陵区、两江新区、丰都县建立了校地战略合作关系,由涪陵区政府行文成立了有政府、行业企业、院校参加的“重庆工贸职业技术学院政校企合作发展理事会”,与132家行业企业建立了稳定的校企合作关系,与市内外7所高职院校建立了校校合作关系近三年,学院开展应用技术研究79项、技术改造17项、推广技术16项、咨询服务97项,获得国家专利16项,完成对外培训32632人次,对口支援中职校6所、高职职业院校1所,提供经费资助15万元广东科贸职院、十堰职院、广安职院、黔南民族职院、重庆安全职院、云南技师学院等25所兄弟院校来校考察交流学院以市级示范院校建设为新的起点,继续坚持“突出高等性,保持职业性,体现区域性”的办学理念,加强与区县、企业合作,实施校地、校企、校校合作等开放式办学模式坚持以“能力为本,就业为先,全面发展”为育人理念,实施“知行文化”体系,创新学生素质教育模式,坚持职业技能与人文素养并重,培养了一大批“专业有特长、就业有优势、创业有能力、提高有基础、发展有空间”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学院紧跟市场需求,对接涪陵区、三峡库区、渝东南地区等“三区”支柱产业,开展专业建设与改革,建立了“行业、企业、专业相衔接设置专业,岗位、能力、课程相衔接开发课程,政府、学校、企业相衔接建立人才培养体制机制”的“三个三衔接”人才培养模式,各重点专业结合专业特点,积极与行业企业合作,探索和实践了“一能力、二结合、三递进”、“园校企共育,订单式培养”、“四融合”、“校企共育、能力递增”等人才培养模式,创建了“三递进”、“工作过程系统化”等符合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课程体系通过邀请高职教育专家来院作专题报告,组织专业教师到合作企业实践锻炼,实施双师锻造、团队建设等工程,提升了专业教师的“双师”素质和社会服务能力探索和实践了“思政教育立德树人、专业教育强化技能、人文教育提升素质、强身健体煅造体魄”的“四位一体”学生素质教育人模式,人才培养质量逐年提高学院对口支援“三区”中职学校的建设与发展,与5所中职学校联合办学,探索和实践“3+2”联合培养模式,共同构建人才培养方案,实现教学资源共享,为中职学生成长成才创造了条件,推动了区域职业教育发展作者系重庆工贸职业技术学院院长、教授)  -全文完-。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