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护理学基础教学中融合职业防护教育策略研究

上传人:I*** 文档编号:255224194 上传时间:2022-02-16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91.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职护理学基础教学中融合职业防护教育策略研究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中职护理学基础教学中融合职业防护教育策略研究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中职护理学基础教学中融合职业防护教育策略研究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中职护理学基础教学中融合职业防护教育策略研究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中职护理学基础教学中融合职业防护教育策略研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职护理学基础教学中融合职业防护教育策略研究(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中职护理学基础教学中融合职业防护教育策略研究 摘要:伴随着我国医疗领域的发展,对护理专业人才的需求量也逐渐提升,中职院校作为主要的人才培养基地需要根据社会需求培养专业性强的高素质人才,然而现阶段医院见习情况呈现出防护意识不足的问题,就其源头可以从教育方面进行分析。本文明确指出护理专业融入防护教育的必要性,结合目前中职院校护理专业实际情况分析影响防护教育的主要因素,并从教师教学意识、教学模式、教学内容、设施完善程度四个角度给予相关建议。关键词:护理专业;防护教育;设备用具;实训案例前言护理专业是一门实践性、专业性较强的课程,通过对理论的了解来充盈学生知识储备,同时将理论转化为实践实现临床护理,

2、所面向的群体具有一定特殊性,需要涉及到多种器械与药品的应用,这一工作性质导致护理人员的职业暴露风险率呈指数上升,严重威胁相关人员的生命健康。中职院校护理专业作为面向社会培养人才的机构,需要尽最大能力避免危险的发生,在理论与实践的共同依托下帮助学生树立防护意识。一、护理防护教育的重要性中职院校护理专业是培养社会临床护士的后备力量,主张以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方式提升防护意识,掌握专业性技能,为学生的职业生涯提供前提。护理学基础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课程,在中指护理专业可谓是基础性课程,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医疗水平的提升,该课程的范围划分也逐渐扩大,除了基本的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外,还渗透职业防护的相关知识。根

3、据数据显示,我国护理护士每年由于被器械刺伤而造成病毒感染的概率达到85%,其中较为严重的传染病占据25%,严重威胁着护理人员的生命健康。中职院校作为培养护理人员的重要基地和源头,应当让每位学生都能梳理防护意识,通过实习实践、器械实操、理论知识等深度了解潜在威胁,从而将风险率将至最低。二、中职护理学中融入职业防护教育现状(一)防护意识相对较弱经调查显示,护理专业实习生在进行器械操作时造成身体损伤的概率高达93%,尽管我国中职院校不断加强器械操作培训,但实习生的受伤率仍旧居高不下。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可以从两方面分析,其一是教师教育意识方面,大部分教师从事护理教育年限较长,对于临床实操方面势必会有所

4、遗漏,还有一部分教师在毕业后只经历一段时间的实习便回到校园教书育人,其临床经验有限,所讲述的知识更加倾向于理论部分,而防护意识的形成需要以长期实践为依托,因此导致在护理学教育中学生对防护知识点的理解较差1。其二是学生学习意识方面,由于防护教育在部分中职院校中属于考查课,并不纳入学业成绩内,因此重视程度不足,间接导致防护意识缺失,相应技能掌握情况不佳。(二)教学课程存在局限中职院校在设计课程的阶段相对较早,当时护理专业的防护教育并不受人关注,普遍都被融合到医学专业的理论知识领域。护理专业基础教育部分所包含的内容以基础理论和基础实践,随着实习阶段实操风险发生率的提升,中职院校护理专业为了保护学生的

5、安全,开始关注防护教育,但由于防护教育的内容较少,无法单独成立一门新课程,因此将其融合在护理专业基础教育实践领域,学生在面对内容较少且操作性较强的防护教育时往往会生出不重视的心理,使得融合效果存在局限性。此外,防护教育主要是针对多种医疗器械的实际操作,中职院校无法承担相关仪器的昂贵费用,因此教学过程中普遍以理论讲解为主,部分具有创新意识的教师会在网络中搜集视频素材让学生深度感知防护方式,但学生依旧无法真正了解具体操作,导致课堂效果不佳,实习阶段错误频出。(三)专业设备不完善随着护理专业防护知识的普及,大部分医院在经营过程中都意识到防护在护理工作中的重要性,能够根据需求加设大量新型防护工具,例如

6、符合标准的防渗漏收集袋、防刺穿器皿、回套针头以及真空采血系统等,医疗器械也会进行定期升级与维护。相比之下,中职院校在防护教育方面的投入与医院之间存在明显差距,一些教学用具并未做到更新,例如仍用普通袋子回收尖锐用品,实训课堂没有专业器械等,学生在这样的操作环境下难以准确掌握现代化医院的工作标准,在实习阶段无法做到学以致用。三、护理学基础教育融入防护教育的路径分析(一)优化师资队伍,转变教学思想为了进一步加强护理专业融合防护教育的程度,需要从教师教学意识方面入手,以理论和实践两个部分强化教师职业防护能力,从而培养学生的防护意识。大部分重视护理专业教师防护意识不足的原因在于经验不足、实践机会是较少,

7、因此学校将教师安排到医院进行学习,充分了解现代化医疗器械与相关用具,不断提升自己的实践经历,并在防护教育中传授给学生2。其次,教师需要树立终身学习意识,不断吸收护理基础专业和防护教育的相关知识充盈自我,同时广泛搜集教学案例,以图文并茂视频结合的形式让学生明确相关医疗器材的使用方式以及注意事项,真正将防护教育工作落实到位。(二)设立实践课程提升防护意识职业防护教育的内容相对较少,且大部分都以理论的形式展现在学生面前,实践课程以及案例数量均无法满足教育需求,在这样的教学条件下,学生难免出现懈怠心理。为了加强学生对防护知识的理解,教师可以根据课程开展实训环节,通过带领学生参与临床见习活动来了解防护用

8、具。防护意识的建立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长期学习与实践,但到医院见习的机会并不是常有的,因此需要中职院校打造护理专业实训基地,并将职业防护教育纳入总学分中,进一步提高学生的重视程度,久而久之养成良好的防护意识。(三)完善基础设施和教学用具实训练习是对理论课堂的延续,在这里,学生能够将所掌握的理论知识付诸于实践,真正感受护理基础工作与防护工作,为日后的职业生涯打下坚实基础。然而实训的前提是相关设备与用具的完善,因此需要学校购置专业设备以及现阶段医院所用的各种用具,如自动回套针头、消毒设备、锐器盒、污物桶、一次性鞋套手套等,尽可能与医院临床向一致,从而尽快进入医护人员的角色。在此基础上还需要设计相关

9、案例,如为乙肝患者输液、紧急处理锐器伤痕、医疗垃圾分类等,使其站在多个角度意识到防护工作的重要性。(四)创新教学方式中职院校护理专业的教学方式普遍在校内进行,无论是理论课程还是实训课程都缺乏创新性,无法调动学生的课上积极性,对最终学习成果产生一定影响。因此,学校可以创新来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并以多样化的形式促进职业防护教育与基础护理课程之间的融合3。例如聘请专业临床学者传授经验,利用数据来向护理专业的学生传导实操风险发生率,以及在日常工作过程中经常会出现的防护问题,以此来加强学生的防护意识。此外,护理专业课教师还可以在相关平台搜集优质慕课来拓宽学生视野,了解先进仪器使用方式,以此为基础实现对不同

10、设备的防护教育。结语:综上所述,中职院校需要不断加强内部建设,通过提升教师教学意识、设立实训基地、购置专业性器材和用具等方式,实现护理专业与防护教育的深度融合,帮助学生树立规范的防护意识与专业技能。作为新时期的中职教师要积极探索新的教学模式,充分利用网络平台检索相关课程,并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进行统一教育,树立终身学习理念,做教学领域的先行者、引路人。参考文献:1孙洋洋, 张馨. 护士职业防护现状J. 消费导刊, 2020, 000(013):13.2陈清波, 覃隶莲, 王翠荣. 中职护理专业毕业生职业现状调查与分析J. 2021(2013-6):76-78.3蒋羽霏. 中职护理技术课程中渗透护理职业安全教育的实践研究J. 卫生职业教育, 2019, 037(013):104-105. -全文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