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规划原理复习讲课讲稿

上传人:8****9 文档编号:255210936 上传时间:2022-02-16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74.2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交通规划原理复习讲课讲稿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交通规划原理复习讲课讲稿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交通规划原理复习讲课讲稿》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交通规划原理复习讲课讲稿(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交通规划原理复习学习好资料交通规划原理复习交通需求量预测总复习1、为什么要进行交通需求预测?什么是交通需求预测(其内容和目标是什么)?交通需求预测在交通规划中的地位和作用是什么?答:交通规划的目标是制订交通设施的建设或管理规划。交通设施的建设一般都是耗资高、工期长,而且对社会经济发展影响深远的工程,那么建设多大规模、何种结构的交通系统才能既满足未来规划年社会经济系统的对交通的需求,又是最节省投资,并且产生最小负作用的呢?这就是我们交通规划者所必须回答的问题。为了科学地回答这个问题,就需要做交通需求预测。交通需求预测是在现状交通调查的基础上准确地预测未来规划年交通的出行情况。由于交通运输系统的复

2、杂性,交通需求预测将是一个非常复杂的工作,它的理论与方法都处于不断发展中。交通需求预测的目标不仅要预测规划年对象区域的总交通量,而且要非常细致。要预测出规划年各个交通小区之间的分布交通量,这项预测结果以各种各样的OD表的形式存在。如:规划区域客运OD表、规划区域货运OD表、规划区域车辆汇总OD表、规划区域各种车辆的OD表(小汽车、公交车、货车等)。除此之外,传统的交通量预测还包括交通分配,即要预测这些OD交通量是从哪条路径上通过的?各路段的交通量是多少?值得说明的是,有些交通规划书中把交通分配不作为交通需求预测的组成部分,而作为方案设计的基础工作。交通需求预测是规划设计方案的基础,是决定网络规

3、划和断面结构等的依据,在交通规划中处于核心位置,交通需求预测的精度对规划设计方案的科学性和合理性有至关重要的影响。2、交通需求量预测有哪些方法?答:比较经典的是四阶段法,止匕外,还有多阶段组合模型、由路段交通量反推OD交通里寺。3、四阶段法有哪四阶段组成?各阶段的任务(或目的)分别是什么?各阶段的预测成果是什么?答:四阶段法由交通的发生和吸引(出行发生)、交通的分布、交通方式划分、交通分配四阶段所组成。交通的发生和吸引的任务是求出对象区域的交通需求总量,即生成交通量,然后在此量的约束下,求出各个交通小区的发生和吸引交通量。预测成果是OD表中的小计行和小计列。此时的OD表可以分为客运OD表和货运

4、OD表。交通分布预测的任务是在目标年各交通小区的发生和吸引交通量一定的条件下,求出各交通小区之间的将来OD交通量(分布交通量)。预测成果是完整的OD表。也分为客运OD表和货运OD表。交通方式划分预测的任务是预测目标年出行者选择交通工具的比例,从而得各种交通方式的OD交通量。预测成果是各种交通方式的OD表。如:小汽车OD表、公交车OD表、轨道交通OD表等。交通分配的任务是是将预测得出的OD交通量,根据已知的道路网描述,按照一定的规划符合实际地分配到路网中的各条道路上去,进而求出路网中各路段的交通流量、所产生的OD费用矩阵,并所此对交通网络的使用状况做出分析和评价。预测成果是各路段的交通流量。第五

5、章交通的发生和吸引1、什么是生成交通量?发生交通量?吸引交通量?答:生成交通量(TripProduction)是对象区域交通的总量。发生交通量与吸引交通量是针对各个交通小区而言的。一个交通小区的发生交通量(TripGeneration)是从该交通小区出发的交通量。一个交通小区的吸引交通量(TripAttraction)是到达该交通小区的交通量。2、影响发生与吸引交通量的主要因素是哪些?答:影响发生与吸引交通量的因素有很多,最主要的有:土地利用、车辆拥有率、家庭规模和结构、年龄和性别、自由时间、职业和工种、外出率、企业规模和性质、家庭收入等。3、生成交通量预测有哪几种方法?答:原单位法、聚类分析

6、法以及个人分类方法等。4、发生与吸引交通量有哪几种方法?答:原单位法、聚类分析法、增长率法、函数法等。5、何谓原单位法?在出行生成预测中应如何确定未来的原单位?答:原单位也叫出行率,是指单位用地面积(或单位人口、单个家庭、单位经济指标等)在单位时间内的交通生成量(发生量、吸引量)。原单位法又叫生成率模型,该方法的基本思想是根据现状的交通调查资料,求出现状的原单位,然后预测规划年的原单位,然后用原单位乘以规划年的相应指标值(用地面积、人口数量、家庭数量、经济指标),即可得到规划年的交通生成量(发生量、吸引量)确定未来原单位的方法有三种:(了解)等于现状原单位;(掌握)增长率法:现状原单位x增长率

7、函数法6、聚类分析法的分类依据和基本思想是什么?答:在所有出行中,绝大多数是由家出行,所以在预测出行产生量,研究影响出行产生量因素时,应该以研究住户特性为重点。居民住户特性有:人口特性、住户收入、车辆拥有量等。其中人口特性不一定只是指人口数目,根据情况可以包括:人口数目、就业人数、上学人数等。类型分析法是以家庭为分析单位的,根据对出行起决定作用的一些因素将整个对象区域的家庭划分成若干类型。类型分析方法认为:在同一类型的家庭中,由于主要出行因素相同,各家庭的出行次数基本相等,将各类家庭单位时间内的平均出行次数称作“出行率”。并且假定各类家庭的出行率一直到规划年都是不变的。于是剩下要做的工作就是确

8、定各类家庭的出行率和预测未来规划年每个分区中各类家庭的数目。国外,经分析发现,一个家庭有三大特性对其出行产生量起主要决定作用:人口(指6岁以上者)、收入、车辆拥有量。显然,人口越多,出行次数越大;收入越多,越爱购物和消费,因此出行次数也越多;车辆拥有量越大,出行越方便,出行的可能性也就越大。类型分析法是根据家庭的这三大特性对家庭进行分类。当然,具体到我国,由于我国城市居民汽车拥有量很低,而自行车、助动车、摩托车的拥有量很高,估计相当长的时间内都会保持这种状况。所以应该将“汽车拥有量”改为“自行车/助动车/摩托车/汽车拥有量”,或干脆改做“车辆拥有量”。其它特性的类型划分也可以根据对象城市的具体

9、实际情况而定,在进行实际的交通规划项目时,也可根据项目的经费来定,因为分得越细,类型数越多,需要的样本就越多,从而调查和统计的工作量也就越大。说明(1)运用类型分析模型的关键前提是:假定未来规划年各类家庭的出行率as与现在的出行率相比基本不变。因为模型中的as其实是用现实的调查数据求得的,是现年的出行率。(2)为保证模型具有一定的精度,在计算各类家庭的平均出行率时应该抽取足够多的家庭样本。(3)现在在国外的交通规划理论中,对于城市交通,有人提出一种更为细致的分类分析模型一一分出行目的的类型分析模型。事实上,除了家庭因素之外,还有一个决定因素就是“出行目的”,因为在城市中有些目的的出行每个单位时

10、间都是固定次数的(如:上班、上学),这与收入和车辆拥有量关系不大,故称之为“固定出行”;而购物、娱乐及其它目的的出行则受收入等条件的影响较大,称它们为“可选择出行。前两种目的的出行叫。分出行目的类型分析模型是:PaSm)Nsi(4-4a)msP(m)aSm)Nsi或:s(4-4b)PiPi(m)m其中:Pi分区i出行产生量;p(m)分区i目的为m出行产生量;aSm)第s类家庭目的为m的出行率;Nsi规划年Ig分区中的s类家庭数目的预测值。7、约束关系答:各小区的发生交通量之和与吸引交通量之和相等,并且各小区的发生交通量或吸引交通量之各均等于生成交通量。若不满足该约束关系时,需要进行调整,调整方法主要有总量控制法和调整系数法交通的分布1、交通分布预测的任务2、OD表应满足的约束条件3、增长系数法的基本原理(思路)以及现有的几种增长系数法。(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4、重力模型法的基本形式及其分类5、重力模型的标定方法交通方式选择?1、交通方式选择的任务?2、交通方式选择的影响因素?3、交通方式选择的模型(了解)?4、Logit模型及其特性?5、Probit模型交通流分配?1、什么是交通流分配??2、交通流分配理论的发展历史?3、交通阻抗?4、Wardrop第一原理、第二原理及其简单计算?5、全有全无分配法、增量分配法 精品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教育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