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高考语文试题分类彙编诗词鉴赏 一、(全国i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答复问题8分) 江间作四首(其三)潘大临① 西山通虎穴②,赤壁隐龙宫形胜三分国,波流万世功 沙明拳宿鹭③,天阔退飞鸿最羡渔竿客,归船雨打篷 〔注〕①潘大临(约1057一1106):字邠老,黄州(今湖北黄冈)人,善诗文曾随苏轼同游赤壁 ②西山:在湖北鄂州西,山幽僻深邃.③拳宿鹭:指白鹭睡眠时一腿蜷缩的样子 (l)第三联两句中各有一个字用得非常传神,请找出来,并说说这样写的好处 【答案】“拳”和“退”用“拳”字形象地表现出鹭鸟在沙滩上栖息时的神态用“退”字别緻、生动地表现出鸿鸟在天空中飞行的状态这样写构成了江边所见的一幅静动结合的画面 (2)从全诗看,嚮往一种什么样的生活?请简要分析 【答案】嚮往一种隐逸的生活①诗的前两联,从眼前之景,转入怀古,遥想当年赤壁之战时的人事,而今安在?从而发出了“波流万世功”的感叹 ②诗的后两联,讚歎宿鹭、飞鸿的闲适,接着又彷彿看到了渔翁的扁舟,联络到“波流万世功”的感叹,于是提出“最羡渔竿客”,想驾一叶小舟在烟雨朦胧中归去! 二、(全国ii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答复问题。
8分) 春日即事李弥逊① 小雨丝丝欲网春,落花狼藉近黄昏 车尘不到张罗地②,宿鸟声中自掩门 [注]①李弥逊(1085-1153),字似之,吴县(今属江苏省苏州市)人,历任中书舍人、户部侍郎等职因尽力反对秦桧的投降政策而被免职②张罗地:指门可罗雀、非常冷落的地方 (1)请对首句中的“网”字进行赏析 【答案】由丝丝小雨想到了用丝织成的网;再由丝网及暮春,想到要把春天网住,即留住春天这个想象、比方特别生动、新颖 (2)这首诗表现什么样的情绪?请进行简要分析 【答案】表现了政治上失意后的孤独以及感叹世态炎凉的情绪诗的 一、二两句写了暮春黄昏,小雨霏霏、落花狼藉,从这些凄冷的风光可看出政治上失意的孤独愁绪; 三、四两句写了诗人家门前几可罗雀,他只得在归鸟的呜叫声中关上了自己的家门,从中可看出诗人对世态冷暖的感叹 三、(全国新课标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8~9题 题李世南画扇① 蔡肇②野水潺潺平落涧,秋风瑟瑟细吹林逢人抱瓮知村近③,隔坞闻锺觉寺深④ [注]①李世南:北宋闻名画家,擅画山水②蔡肇(? 一1119):字天启丹阳,(今属江苏)人。
曾任吏部员外郎,中书舍人等职 ③瓮:这里指水瓮④坞: 地势周围高而凹的地方,这里指山坞 8.请简单描述一下李世南画的扇面中应有的景物这样一幅面面呈现出什么样的气氛?(5分) 答案:画面也许是;有条小溪从两山之间流出,树林里树叶飘落,一个人抱着瓮在路上(或在溪边),山谷那边隐约露出寺庙这画面里呈现的是乡村野外恬静、安详的气氛 画面中应有小溪,山(山坞)、树林(落叶)、人、瓮、寺庙等六种景物描述出一至二种景物的,给1分;三至四种景物的,给2分;五至六种景物的,给3分答出画面呈现出什么样气氛的,给2分 意思答对即可 9.古人的题画诗往往会阐发画面以外的意趣,你觉得这首诗哪些描写表现了画面以外的景和趣?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6分) 答案:①“水潺潺”声音的描写 ②“秋风瑟瑟”声音的描写,③联想到四周有个村,庄的描写,④远处寺庙传来“锺”声的描写,都表现了画面以外的景和趣 这样写的好处是;①使画面上静止的景物活动了起来,变得有声有色;②拓展了画面,使之更显丰富多彩 能答出参加“水潺潺”声、“秋风瑟瑟’声锺”声并联想到四周有村庄的,给4分,每答对一点给1分;能答出好处的,给2分 四、(北京卷)读下面这首诗,完成①—③题。
10分) 酬王处士九日见怀之作 顾炎武 是日惊秋老,相望各一涯 离怀消浊酒,愁眼见黄花 天地存肝胆,江山阅鬓华 多蒙千里讯,逐客已无家 注释:顾炎武,明清之际闻名学者、诗人明末投身反宦官、权贵斗争清兵南下,参加人民抗清起义入清后,屡次拒绝清廷徵召,流亡北方,考察山川形势,志存恢复 ①以下对诗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 a.是日惊秋老:是无情的日月送来秋天,催人年轻,令人震惊 b.相望各一涯:天各一方,遥相瞩望 c.离怀销浊酒:离别的情怀只能借浊排遣 d.逐客已无家:亡国之人,已无家可言 ②天地存肝胆,江山阅鬓华”中的“肝胆”和“阅”在这里各是什么意思?这两句诗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情感?(4分) 答案:肝胆:指自己的爱国之志,或对于故国的赤胆忠心阅:见证表出了虽已年轻,且明知复国无望,仍旧矢志不渝、坚持究竟的决心 意思接近即可 ③ 一般认为顾炎武的诗风接近杜甫请指出顾炎武这首诗的风格特徵,并作简要分析4分) 答案:(1)风格特徵:沉郁悲怆或肤浅凝重 (2)简要分析:这首诗是把肤浅的爱国情怀与自己的人生遭际、眼前的具体情境紧密结合在一起,融铸为凝练精纯的诗句,形成了沉郁、凝重的风格。
五、(上海卷)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第14-16题8分) 壬辰寒食① 王安石 客思似杨柳,春风千万条 更倾寒食泪,欲涨冶城②潮 巾发雪争出,镜颜朱早凋 未知轩冕乐,但欲老渔樵 【注】①寒食:清明前一天(一说前两天)②冶城:古地名,在今南京市西,临长江 14.“世之奇伟、瑰怪、特别之观,常在于险远”出自王安石的篇名)1分) 答案:《游褒禅山记》 15.对作品赏析恰当的一项是(3分)(b) a.首联从杨柳和春风写起,生动地描绘了春天的美景 b.颔联以“倾”、“涨”夸张地抒发了的哀痛之情 c.尾联写出了因过早年轻,只能辞官归隐的遗憾 d.诗歌以“客思”贯穿全篇,表现了客居他乡的哀伤 16.联络全诗,赏析“雪”和“朱”的表达效果4分) 答案:“雪”隐喻了白髮(1分),与“朱”相对,产生强烈的颜色对比(1分)隐含着诗人对过早年轻的感叹之情(1分) 这种悲叹与全诗抒发的客思之愁、寒食之哀以及为官不快的情绪融合在一起,使诗人关于年轻的感叹更为深层(1分) 六、(天津卷)阅读下面的诗,答复问题。
5分) 山居即事王维 孤独掩柴扉,苍茫对落晖鹤巢松树遍,人访荜门稀 绿竹含新粉,红莲落故衣渡头烟火起,处处採菱归 (1)简析“遍”字在颔联中的表达效果 答案:“遍”字表现鬆茂鹤多,“稀”字表现来访者少,两者对照写出山居环境的幽静 (2)诗的后四句写出了怎样的景与情? 答案:写出了夕阳西下,炊烟升起,嫩竹荷花清爽可爱,人们採菱而归的景象表现出悠闲闲适的心情 七、(辽宁卷)阅读下面这首元散曲,然后答复问题8分) 〔正宫〕塞鸿秋浔阳即景 周德清① 长江万里白如练,淮山数点青如澱② 江帆几片疾如箭,山泉千尺飞如电 晚云都变露,新月初学扇,塞鸿一字来如线 〔注〕①周德清(1277-1365),号挺斋,高安(今属江西)人②澱:即蓝靛,蓝色染料 (1)请各举一例说明这首散曲运用的三种修辞方法 ①比方,如将长江比作白练,将江帆比作疾箭,将下泻的山泉比作闪电,将天上一字排开的飞鸿比作一条线等②对偶,如 一、二两句对偶, 三、四两句对偶, 五、六两句对偶等③比拟,如说新月“学”扇。
能答出一种修辞方法并能举例说明的,给1分;如答成“排比”,并以前四句为例的,也可给1分 (2)这首散曲一句一景,合起来又构成了一幅颜色绚丽的浔阳山水图请分别从写景的顺序和动静的角度对这首散曲作简要赏析 ①从写景的顺序看: 一、二句写长江万里,远山重重,写的是大处、远景; 三、四句写江上轻帆,山泉飞流,写的是个体、近景; 五、六两句则是从前四句的白天转到黄昏,又由地面转到天空②从动静的角度看: 一、二句侧重写江、山的雄伟,是静态的; 三、四两句着重写江帆的迅疾、山泉的飞流,是动态的 答出远近顺序的,给2分;答出白天夜晚顺序的,给1分;答出动静角度的,给2分 意思答对即可 八、(山东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答复问题 画堂春秦观 落红铺径水平池,弄晴小雨霏霏杏园憔悴杜鹃啼,无奈春归 柳外画楼独上,凭栏手捻1花枝,放花无语对斜晖,此恨谁知? 【注】1捻(niǎn):持取,捻弄 (1)上阙的景物描写是如何表现无奈之情的?请作简要分析4分) 答案:上阙通过描写铺径之落红、弄晴之小雨、憔悴之杏园、哀啼之杜鹃等残春景象,表现伤春(惜春)的无奈之情。
(2)“凭栏手捻花枝”“ 放花无语对斜晖”两句主要使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表现了词中人物怎样的感情变化?(4分) 答案:这两句词主要的表现手法是:细节描写 写动作描写也可用捻花、放花两个细节(动作)表现了词中人物由爱春、伤春(惜春)到无奈春归的感情变化假如逐句分析,只要能答出由爱春、伤春(惜春)到无奈的感情变化也可 九、(江苏卷)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答复问题 登金陵凤凰台 李白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 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一水中分白鹭洲 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注】①一水:亦作“二水” (1)分别概括这首诗颔联和颈联的内容,并说说其中寄寓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慨4分) 答案:(1)颔联写六朝古都的历史遗蹟,颈联写金陵美丽的自然风物;寄寓人事沧桑、自然永恆以及六朝兴废的感慨 (2)“总为浮云能蔽日”一句用了何种修辞手法?尾联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答案:(2)比方①忧君王为奸邪所矇蔽,忧奸邪为非作歹;②忧贤者包括自己不得任用,忧国忧君忧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