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教材一年级上册的研究与学习一年级上册教材的编写着眼于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注意培养学生的创 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注重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和良好习惯的培养,力求促 进每个学生的全面发展,为他们的终身学习、生活和工作奠定基础下面我将 从:教材目标、教材特点、教学建议三个方面做介绍一、教材目标教材R标分为课程总目标和学段目标课程总目标包括: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情感目标1、 知识目标:认识3500个左右的汉字,能正确书写汉字,说普通话2、 能力目标:要求学生能主动探究性学习,具有独立阅读、日常口语交际 的能力3、 情感目标:培养爱国主义情感和道德品质,形成正确人生观、价值观学段目标共包括5个方面:1、识字写字2、阅读3、口语交际4、写作5、 综合性学习其中,阅读目标包括以下四个方面:1)感受阅读的乐趣初步养成爱护图书的习惯2) 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不同标点符号的语气 学习默读3) 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在阅读中积累词语4) 诵读儿歌、童谣和浅近的古诗,展开想像,体验情感 口语交际目标包括以下两个方面:(1) 能使用普通话简要讲诉自己心中的想法2) 有表达的自信心。
积极参加讨论,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写话目标包括以下三个方面:(1)对写话有兴趣2) 在写话中乐于运用积累的词汇3) 学习使用逗号、句号、问号、感叹号综合性学习目标包含:有好奇心,主动观察生活中的事物,用口头或图文等方 式表达自己对事物的热爱二、教材特点我将从:编写特点、编排体例和内容结构三个方面介绍教材特点1、 编写特点本册设计了七个板块:分别是我上学了;集中识字;汉语拼音;课文;口语 交际;语文园地;快乐读书吧集中识字两个单元共10课,汉语拼音两个单元 共13课,课文四个单元共14课,四个口语交际,八个语文园地,本册还编排一 个快乐读书吧,语文园地包括四一五个栏目最后是两个生字表,还有常用的 笔画及偏旁名称表本册教材编写的特点:1) 关注幼小衔接,注重对学生口语能力的培养2) 活泼有趣,让学生学习拼音更有兴趣3) 突出了语言文字的运用,重视写字的方法和习惯4) 课文内容贴近学生生活,易于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5) 重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对学生的熏陶2、 编排体例人教部编版语文教科书,以《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为编写依 据,吸纳语文课程改革的最新成果,沉淀课程改革的先进理念和成功经验,注 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加强语言文字运用,加强语文和生活的联系,致力于构建开放的、富有活力的 教材体系,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3、 内容结构1)入学教育以孩子的口吻“我上学了”,引领学生走进学校生活内容分“我 是中国人”“我是小学生” “我爱学语文”三部分三部分内容有着较强的逻 辑关系:从“我是中国人”身份的认同,到“我是小学生”角色的认同,再到“我爱学语文”情感的定位语文学习越来越重视孩子的阅读表达,提升阅读 能力入学教育中第一次提出阅读教育,把阅读习惯提升到和读书、写字同等 重要的地位即激发了孩子们的上学兴趣,同是也体现了人文价值2) 这次的新版教材在汉语拼音学习前,打破以往学生刚入学就学汉语拼音的传 统,安排了一个集中识字单元,一开始和他们见面的便是生活中最常用的40个 汉字,这些汉字依托在童谣、儿歌或是朗朗上口的对韵歌中,继承传统语文教 育行之有效的识字方法,凸显传统文化,激发学生探索汉字、亲近传统文化的 愿望读读、认认、记记,降低了学习的难度,同时实现幼小衔接3) 部编教材的拼音部分从学生的需求出发,教材图文并茂,指导性强,深受师 生欢迎,科学合理的编排凸显工具性和人文性,便于教师教和学生学主要体 现在:情境图通过情境图,学习汉语拼音注重以图提示字母的音或形,帮 助学生借助形象的事物建立字母音与形的联系。
4) 和原来旧版教材比,课文总量减少了但不等于教学总量减少,而是儿个板 块内容进行了调整,使教学内容更丰富、更有效部编教材一年级上册课文4个 单元,大体围绕“自然” “想象”“儿童生活”“观察”等主题编排,共选 编课文14篇大约有一半的课文被替换,新增几首儿童诗一年级课本里放这 么多儿童诗,一是因为短小精悍,读起来没有太大障碍,减少阅读难度;二是 读起来朗朗上口,阅读兴趣会比较浓厚5) 口语交际位置提到语文园地的前面,由原来的六次减少到四次,表面上看是 减少了,实际是分散了特别是口语交际内容的呈现,贴近儿童的生活,便于 儿童运用口语交际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重视交际意识和交际习惯的培养, 强化日常学习活动中的口语交际意识6) 语文园地一般会出现“识字加油站”“字词句运用”“我的发现”“日积月 累”“和大人一起读”“展示台”“书写提示”这7个栏目7) 快乐读书吧 在本册只出现一次,但是位置放在第一单元语文园地后面,可 以看出把课外阅读兴趣的引导和习惯的养成纳入教材之中,将课外阅读纳入语 文课程激发阅读兴趣,提示阅读途径和阅读方式引导学生分享阅读的快 乐三、教学建议我将从:教学建议、评价建议和课程开发与利用三个方面讲述教学建议。
1、教学建议要注意把握教材各部分之间的内在联系在备课、钻研教材的时候,应该从 整体上把握教材内容,注意内容之间的联系,真正发挥教材整合的教育教学效 果,要创造性的使用教材,随时挖掘和运用身边的语文教育资源,丰富语文教 学的内容和形式,拓宽语文教学的渠道,不要拘泥于教材,使语文教学充满活 力教学时要注意以下四点:1) 引导学生观察身边事物的变迁2) 引导学生多方式表达内心的想法3) 读中悟情,加深体验4) 注重学习习惯和语文学习能力培养5) 注重词语积累,基础知识巩固2、 评价建议新课程呼唤充满活力的新课堂,新课堂呼唤“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新评价 实施评价,应注意老师的评价、学生的自我评价和学生间互相评价相结合在 评价时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促进每个学生的健康发展根据本学段目标的 要求,抓住关键,突出重点,进行全面、综合的评价评价时要注意以下三点:1) 课前提出自学要求,关注学生材料收集,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2) 课中关注学生学习过程,及时提出表扬,树立榜样3) 课后,对学生学习结果反馈以正面评价为主,强化正效应3、 课程开发与利用1) 以教材资源为本语文课程资源包括课堂教学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要充分 利用好这些资源,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比如文本中的插图,文字介绍,以及 报刊网络等,对学生学习语文知识有着巨大的帮助。
2) 从实际生活中找素材自然资源是语文课程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资源比如 带领学生走进大自然的怀抱,观察大自然的变化,这既锻炼了学生的观察能力 ,增进了与自然的融洽,也激发了学生热爱自然的情感3) 从多媒体网络中寻找资源网络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借助于网络,多媒体课 件,让学生在学习时,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增强对语文知识的求知欲实践证 明,课程资源无处不在,充分利用各种课程资源,给学生创设语文实践的环境 ,增强学生在各种场合用语文的意识,多方面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本册教材以课程标准为依托,以先进理念为导向,以教育规律为动力,以 知识积累能力培养为目标,我将和我的学生们在丰富多彩的语文世界中自由飞 翔以上是我研说的内容,我认为在教学实施的过程中我们还要综合多种因素 来掌控,活解活用新课程标准有不足之处还望批评指正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