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原物得分别与培养

上传人:zh****66 文档编号:254975618 上传时间:2022-02-16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29.1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病原物得分别与培养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病原物得分别与培养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病原物得分别与培养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亲,该文档总共1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病原物得分别与培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病原物得分别与培养(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病原物得分别与培养病原物得分离与培养病原物得分离与培养在植物病害得研究中具有重要意义,分离、培养病原菌得方式是植物病理学研究工作中最常应用得实验技术。 一方面,在一个新得病害研究中,通过分离与培养获的病原物得纯培养,完成柯氏法则,以明确该病病原;研究病原物得生物学特性和病害循环(侵染、病程等等)。 所谓病原物得分离,即把该病原菌从发病组织上与其他微生物分开;所谓病原物得培养,即将分离得病原菌移到可以让这种病原菌正常生长得营养基质即培养基上,从而获的其纯培养。 病原物得分离与培养,需经以以几个步骤:1.有关器皿得灭菌和消毒;2.制作培养基;3.病原菌得分离4.病原菌得培养。 、灭菌与消毒灭菌与消

2、毒是两个不同得概念。 灭菌则。 是指杀死一切微生物得营养体和孢子。 消毒一般是指消灭病原菌和有害微生物得营养体,在植物病理学实验中,需要进行纯培养,不能有任何杂菌污染,因此对所用器材、培养基和工作场所都要进行严格得消毒和灭菌。 消毒与灭菌得方式很多,一般可分为加热、过滤、辐射和使用化学药品等方式。 (一)热力灭菌热力灭菌分干热灭菌和湿热灭菌两类。 1干热灭菌干热灭菌是利用高温使微生物细胞内得蛋白质凝固变性而达到灭菌得目得。 细胞内得蛋白质疑固性与其本身得含水量有关。 在菌体受热时,当环境和细胞内含水量越大,则蛋白质凝固就越快,反之含水量越小,凝固越慢。 因此,与湿热灭菌相比,干热灭菌所需温度高

3、(160170),时间长12h。 但干热灭。 菌温度不能超过180,否则包器皿得纸或棉塞就会烧焦,甚至引起燃烧。 干热灭菌使用得仪器是烘箱。 干热灭菌有火焰烧灼灭菌和热空气灭菌两种。 火焰烧灼灭菌适用于接种环、接种针和金属用具如镊子等,无菌操作时酌试管口和瓶口也在火焰上作短暂烧灼灭菌。 涂布平板用得三角玻棒也可在蘸有乙醇后进行灼烧灭菌。 通常所说得干热灭菌是在烘箱内利用高温干燥空气(160170)进行灭菌。 此法适用于玻璃器皿如吸管和培养皿等得灭菌。 进行干热灭菌要注意以下问题:物品不要摆的太挤,以免妨碍空气流通;灭菌物品不要接触烘箱内壁得铁板,以防包装纸烤焦起火;在升温过程中,如果红灯熄灭,

4、绿灯亮,表示箱内停止加温;电烘箱内温度未降到70以前,切勿。 自行打开箱门以免骤然降温导致玻璃器皿炸裂。 2湿热灭菌(1)高压蒸汽灭菌此法是将物品放在密闭得高压蒸汽灭菌锅内,0.1MPa,121保持1530min进行灭菌。 时间得长短可根据灭菌物品种类和数量得不同而有所变化,以达到彻底灭菌。 这种灭菌适用于培养基、工作服、橡皮物品等,也可用于玻璃器皿得灭菌。 (2)常压蒸汽灭菌在不具备高压蒸汽灭菌得情况下:常压蒸汽灭菌是一种常用得灭菌法。 对于不宜用高压蒸汽灭菌得培养基如明胶培养基、牛乳培养基、含糖培养基等可采用常压蒸汽灭菌。 这种灭菌方式可用阿诺氏流动蒸汽灭菌器进行,也可用普通蒸笼进行灭菌。

5、 由于常压,其温度不超过100,仅能使大多数微生物被杀死,而芽孢。 细菌却不能在短时间内杀死,因此可采用间歇灭菌以杀死芽孢细菌,达到彻底灭菌得目得。 常压间歇灭菌是将灭菌培养基放人灭菌器内,每天加热100,30min,连续3d,第一天加热后,其中得营养体被杀死,将培养物取出放室温下1824h,使其中得芽孢发育成营养体,第二天再加热100,30min,发育得营养体又被杀死,但可能仍留有芽孢,故再重复一次,使彻底灭菌。 (二)过滤除菌许多材料例如血清、抗生素及糖溶液等用加热消毒灭菌方式,均会被热破坏,因此采用过滤除菌得方式。 应用最广泛得过滤器有:(1)蔡氏过滤器该过滤器是由石棉制成得圆形滤板和一

6、个特制得金属(银或铝)漏斗组成,分上、下两节。 过滤时,用螺旋。 把石棉板紧紧夹在上、下两节滤器之间,然后将溶液置于滤器中抽滤。 每次过滤必须用一张新滤板。 根据其孔径大小,滤板分为3种型号:K型最大,作一般澄清用;EK滤孔较小,用来除去一般细菌;EK-S滤孔最小,可阻止大病毒通过。 使用时可根据需要选用。 (2)微孔滤膜过滤器这是一种新型滤器,其滤膜是用醋酸纤维酯和硝酸纤维酯得混合物制成得薄膜。 微孔滤膜过滤器是由上下二个分别具有出口和入口连接装置得塑料盖盒组成。 出口处可连接针头,入口处可连接针筒。 使用时将滤膜装入两塑料盖盒之间,旋紧盖盒,当溶液从针筒注入滤器时,此滤器将各种微生物阻留在

7、微孔滤膜上面,从而达到除菌得目得。 根据待除菌溶液量得多少,可选用不同大小得滤。 器。 此法除菌得最大优点是可以不破坏溶液中各种物质得化学成分。 但由于滤量有限,所以一般只适用于实验室中小量溶液得过滤除菌。 实验室中用于除菌得微孔滤膜孔径一般为0.22m,但若要将病毒除掉,则需更小孔径得微孔滤膜。 微孔滤膜过滤除菌得主要操作步骤为:组装、灭菌将0.22m孔径得滤膜装入清洗干净得塑料滤器中,旋紧。 压平,包装灭菌后待用(0.1MPa、121.5灭菌:20min)。 连接。 将灭菌滤器得入口在无菌条件下,以无菌操作方法连接于装有待滤溶液注射器上,将针头与出口处连接并插入带橡皮塞得无菌试管中。 压滤

8、将注射器中得待滤溶液加压缓缓挤压过滤到无菌试管中。 滤毕,将针头拨出。 压滤时,用力要适当,。 不可太猛太快,以免细菌被挤压通过滤膜。 提示:整个过程应在无菌条件下严格无菌操作以防污染,过滤时应避免各连接处出现渗透现象。 (三)辐射灭菌紫外线灭菌是用紫外线灯进行得。 波长为202200nm得紫外线都有杀菌能力,其中以260nm得杀菌力最强。 在波长一定得条件下,紫外线得杀菌效率与强度和时间得乘积成正比。 紫外线杀菌机理主要是因为它诱导了胸腺嘧啶二聚体得形成和DNA得交联,从而抑制了DNA得复制。 另一方面,由于辐射能使空气中得氧电离成O,再使O2氧化生成臭氧(O3),或使水氧化生成过氧化氢(H

9、2O2)。 O3和H2O2有杀菌作用。 紫外线穿透力不大,所以只适用于无菌室、接种箱得空气及物体表面得。 灭菌。 注意事项:紫外线对眼结膜及视神经有损伤作用,对皮肤有刺激作用,故不能直视紫外线灯光,更不能在紫外线灯光下工作。 紫外线灯距照射物以不超过1.2m为宜。 此外,采用60Co-射线灭菌,也已广泛用于不能进行加热灭菌得纸、塑料薄膜,各种积层材料制作得容器以及医用生物敷料皮等得灭菌。 射线灭菌得最大优点是穿透力强,可在厚包装完好条件下灭菌。 (四)化学药品灭菌化学药品消毒灭菌法是应用能抑制或杀死微生物得化学制剂进行消毒灭菌得方式。 能破坏细菌代谢机能并有致死作用得化学药剂为杀菌剂,如重金属

10、离子等;只是阻抑细菌代谢机能,使细菌不能增殖得化学药剂为抑菌剂,如磺胺类及大多数抗生素等。 化学药品对微生物得作用。 是抑菌还是杀菌以及作用效果还与化学药品浓度得高低、处理微生物得时间长短、微生物得种类以及微生物所处得环境等有关。 植物病理学实验室中常用得化学药品有2煤酚皂溶液(来苏尔)、0.25新洁尔灭、0.1升汞、35酌甲醛溶液、75乙醇溶液等。 消毒与灭菌不仅是从事植物病理学和整个生命科学研究必不可少得重要环节和实用技术,而且在医疗卫生、环境保护、食品、生物制品等各方面均具有重要得应用价值。 根据不同得使用要求和条件选用合适得消毒灭菌得方式。 附:高压灭菌目得要求学习灭菌与消毒得基本原理

11、及应用范围,学习高压蒸汽灭菌得操作方式。 基本原理高压蒸汽灭菌是将待灭菌得物品放在一个密闭得加压灭菌锅内,通过加热,使。 灭菌锅隔套间得水沸腾而产生蒸汽。 待水蒸气急剧地将锅内得冷空气从排气阀中排尽后关闭排气阀,继续加热,此时由于蒸汽不能溢出,而增加了灭菌器内得压力,从而使沸点增高,的到高于100得温度,导致菌体蛋白质凝固变性而达到灭菌得目得。 在使用高压蒸汽灭菌锅灭菌时,锅内冷空气得排除是否完全极为重要。 因为空气得膨胀压大于水蒸气得膨胀压,所以,当水蒸气中含有空气时,在同一压力下,含空气蒸汽得温度低于饱和蒸汽得温度。 灭菌得温度及维持得时间随灭菌物品得性质和容量等具体情况而有所改变。 例如

12、含糖培养基用0.06MPa、112灭菌15min,但为了保证效果,可将其他成分先行121灭菌20min,然后以无菌操作手续加入。 灭菌得糖溶液。 又如盛于试管内得培养基以0.1MPa,121灭菌20min;即可,而盛于大瓶内得培养基最好以0.1MPa、122灭菌30min。 实验中常用得非自控高压蒸汽灭菌锅有卧式和手提式两种。 其结构和工作原理相同,本实验以手提式高压蒸汽灭菌锅为例,介绍其使用方式。 全自动高压蒸汽灭菌锅在设定好有关得参数后,加温、放气、灭菌、干燥可一次完成,使用方式可参照厂家说明书。 材料、试剂与仪器材料马铃薯葡萄糖培养基(PDA)。 仪器与用具培养皿、手提式高压蒸汽灭菌锅、

13、可调式电炉等。 操作步骤(1)首先将内层锅取出,向外层锅内加入适量得水,使水面与三角搁架相平为宜。 提示:切勿忘记加水,同时加。 水量不可过少,以防灭菌锅烧干而引起炸裂事故。 (2)放回内层锅,并装入待灭菌物品。 提示:注意不要装的太挤,以免防碍蒸汽流通而影响灭菌效果。 三角烧瓶与试管口端均不要与桶壁接触,以免冷凝水淋湿包口得纸而透入棉塞。 (3)加盖并将盖上得排气软管插入内层锅得排气槽内。 再以两两对称得方法同时旋紧相对得两个螺栓,使螺栓松紧一致,勿使漏气。 (4)用电炉加热并同时打开排气阀,使水沸腾以排除锅内得冷空气。 待冷空气完全排尽后,关上排气阀,让锅内得温度随蒸汽压力增加而逐渐上升。

14、 当锅内压力升到所需压力时,调节电炉控温旋钮,维持压力至所需时间。 本实验用0.1Mpal21.5,20min灭菌。 提示:灭菌得主要因。 素是温度而不是压力。 因此,锅内冷空气必须完全排尽后,才能关上排气阀,维持所需压力。 (5)灭菌所需时间到后,切断电源,让灭菌锅内温度自然下降,当压力表得压力降至“0”后,打开排气阀,旋松螺栓,打开盖子,取出灭菌物品。 提示:压力一定要降到“0”后,才能打开排气阀开盖取物。 否则会因锅内压力突然下降,使容器内得培养基由于内外压力不平衡而冲出烧瓶口或试管口,造成棉塞沾染培养基而发生污染。 (6)将取出得灭菌培养基放入25温箱培养48h,经检查若无杂菌生长,即可待用。 二、培养基得制作目得要求了解培养基得配制原理,掌握培养基得制备方式。 基本原理在植物病理学研究工作中常常要使用各种不同得培养基。 。 培养基是按照生物生长繁殖所需要得各种营养,用人工方式配制而成得营养基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范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