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自动控制原理课后习题与答案借鉴

飞翔****08
实名认证
店铺
PDF
5.99MB
约50页
文档ID:254632848
自动控制原理课后习题与答案借鉴_第1页
1/50

目录1 自动控制系统的基本概念1.1 内容提要1.2 习题与解答2 自动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 2.1内容提要 2.2习题与解答3 自动控制系统的时域分析 3.1内容提要 3.2习颗与他答4 根轨迹法4.1 内容提要4.2 习题与解答5 频率法5.1 内容提要5.2 习题与解答6 控制系统的校正及综合 6.1内容提要 6.2习题与解答7 非线性系统分析7.1 内容提要7.2 习题与解答8 线性离散系统的理论基础8.1 内容提要8.2 习题与解答9 状态空间法 9.1内容提要 9.2习题与解答附录拉普拉斯变换参考文献1 自动控制系统的基本概念1. 1内容提要基本术语:反馈量,扰动量,输人量,输出量,被控对象;基本结构:开环,闭环,复合;基本类型:线性和非线性,连续和离散,程序控制与随动;基本要求:暂态,稳态,稳定性本章要解决的问题,是在自动控制系统的基本概念基础上,能够针对一个实际的控制系统,找出其被控对象、输人量、输出量,并分析其结构、类型和工作原理1.2 习题与解答. 题 1-1 图 P1-1 所示,为一直流发电机电压白动控制系统示意图图中,1 为发电机; 2 为减速器;3 为执行电机; 4 为比例放大器;5 为可调电位器。

(1)该系统有哪些环节组成,各起什么作用” (2)绘出系统的框图,说明当负载电流变化时,系统如何保持发电机的电压恒定 (3)该系统是有差系统还是无差系统 (4)系统中有哪些可能的扰动,答 (1)该系统由给定环节、比较环节、中间环节、执行结构、检测环节、发电机等环节组成给定环节 :电压源0U用来设定直流发电机电压的给定值比较环节 :本系统所实现的被控量与给定量进行比较,是通过给定电压与反馈电压反极性相接加到比例放大器上实现的中间环节 :比例放大器它的作用是将偏差信号放大,使其足以带动执行机构工作该环节又称为放大环节执行机构 :该环节由执行电机、减速器和可调电位器构成该环节的作用是通过改变发电机励磁回路的电阻值,改变发电机的磁场,调节发电机的输出电压被控对象 :发电机其作用是供给负载恒定不变的电压. 检测环节跨接在发电机电枢两端、且与电压源0U反极性相接到比例放大器输人端的导线它的作用是将系统的输出量直接反馈到系统的输人端 (2)系统结构框图如图1-5 所示当负载电流变化如增大时,发电机电压下降,电压偏差增大,偏差电压经过运算放大器放大后,控制可逆伺服电动机,带动可调电阻器的滑动端使励磁电流增大,使发电机的电压增大直至恢复到给定电压的数值上,实现电压的恒定控制。

U0+ - 5 3 4 + -负载G V 1 2 + - + - 图 P1-7 电压自动控制系统示意图. 负载电流减小的情况与此同理 (3)假设在系统稳定运行状态下,发电机输出的电压与给定的电压0U相等,也就是我们所称谓的无差系统此时,比例放大器输出电压为零,执行电机不转动,可调电位器的滑动端不动,发电机磁场不变化,从而保持发电机输出电压U等于给定电压0U假设成立,故该系统为无差系统 (4)系统中可能出现的外部扰动负载电流的变化(增加或减少 ) 可能出现的内部扰动:系统长时间工作使电源电压0U降低,执行机构、减速器等的机械性能的改变等题 1-2 图 1-6 所示为闭环调速系统示意图,如果将反馈电压fU的极性接反,成为正反馈系统,对系统工作有什么影响?此时各环节工作于什么状态,电动机的转速能否按照给定值运行,答正反馈系统的比较环节是使反馈电压fU与给定电压gU相加加给控制器的信号fguUU必然总在给定电压基础上增大,系统将不具备调节能力,各环节的输出量将处于饱和状态,电动机转速不能按给定的值运行题 1-3 图 Pl-2 为仓库大门自动控制系统示意图试说明自动控制大门开启和关闭的工作原理如果大门不能全开或全关,应怎样进行调整? . 答系统中,“开门”和“关门”两个开关是互锁的,即在任意时刻,只有开门 ( 或关门 ) 一个状态,这一状态对应的电压和与大门连接的滑动端对应的电压接成反极性( 即形成偏差信号) 送入放大器。

放大器的输出电压送给直流电动机M ,直流电动机与卷筒同轴相连,大门的开启和关闭是通过电动机的正、反转来控制的与大门连接的滑动端对应的电压与“开门”滑动端对应的电压相等时,大门停止开启; 与大门连接的滑动端对应的电压与“关门”滑动端对应的电压相等时大门停止关闭设“开门”滑动端对应的电压为gku, “关门”滑动端对应的电压为ggu,与大门连接的滑动端对应的电压为fu开门时,将“开门”开关闭合、关门”开关断开,此时,fgkuu,ggf0uuu此偏差信号经过放大器放大后带动可逆直流电动机M转动,并带动可调电位计滑动端上移,直至0u时. 直流电动机M停止、大门开启关门时,将“开门”开关断开、“关门”开关闭合,此时有fgkuu,gkf0uuu,此偏差信号经放大后使直流电机M向相反方向转动,并带动可调电位计滑动端下移,直至0u时,直流电机M停止、大门关闭若大门不能全开( 或全关 ) 可将价gku调大(或将ggu调小 ) ,这可通过将“开门”滑动端上移直至大门全开( 或将“关门”滑动端下移直至大门全关) 实现从下作原理上分析,系统稳定运行( 大门“全开”或“全关”) 时,系统的输出量完全等于系统的输入量( 大门“全开”时,gkfuu;大门“全关”时,ggfuu) 。

故该系统属于恒值、无差系统2 自动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2.1 内容提要 (l)数学模刑自动控制系统的分析与设计是建立在数学模型基础上的数学模型是描述系统内部各物理量之间动态关系的数学表达式数学模型的形式可以有多种,在经典控制理论中常甩的是微分方程和差分方程,在现代控制理论中常用的是状态空间表达式. 数学模型的求取可以采用解析法和统计法本章主要以解析法为主用解析法建立系统的数学模型时,应根据元件及系统的特点和连接关系,按照它们所遵循的物理规律,抓住主要矛盾,忽略次要因素,列写各物理量之间关系的数学表达式、使得所建的数学模邢既正确又简草 (2)传递函数传递函数是为方便进行系统分析所引出的数学模型的另外一种形式由它的定义可知,传递函数只适合于线性连续系统 (3)传递函数的求取传递函数的求取方法有三种: 1)利用传递函数的定义; 2)利用结构图等效变换; 3)利用信号流图利用传递函数的定义求解传递函数,主要适合于求典型环节传递函数的情况结构图是系统传递函数的图形化表示它最大的优点是可以形象直观地表小出动态过程中系统各环节的数学模型及其相互关系通过结构图的等效变换可以求出系统的传递函数由结构图等效变换求解传递函数,主要是调整相加点和分支点的位置,将其化为三种典型的连接形式,即串联、井联和反馈连接,从而求得系统或环节的传递函数。

应注意的是,变换过程中相加点和分支点之间一般不宜相互变换位置信号流图也是一种用图形表示线性系统方程组的方法信号流图与结构图在本质上是一样的,只是形式上不同其中需要重点掌握的术语有前向通路、回环、不接触回环等它的最大优点是通过梅逊增益公式可以很方便快捷地求出系统的传递函数使用这种方法的关键在于对系统回环的判断是否正确 (4)非线性数学模型的线性化本章介绍的是利用小偏差线性化方法对非线性系统进行线性化处理这种方法就是将一个非线性函数在其工作点处展开成泰勒级数,然后略去二次以上的高阶项,得到线性化方程,用来代替原来的非线性函数此种方法适合于非本质非线性系统2.2 习题与解答题 2-1 试求出图P2-1 中各电路的传递函数W(S) =U,(s)/U.(s) . (1) 由图 2-la 所示电路可得21( )1( )1( )1crUsCsW sUsLCsCRsRLsCs (2) 根据 Y/变换,将图P2-1b 电路变换为如图2-1 所示电路,其中,1111122RRCsZCRRCs2222211111122(2)C sZC RsCsCs CRsRCs由图 2-1 所示的电路可得2222122221221212( )21( )( )(2)1crUsZRRR C sRW sUsZZRRR C sC RR s (3) 由 Y变换得到如图2-2 所示电路其中,11111212RC sRZRC sRC s2212111212C R sRZRC sRC s由图示可得22221212212211221( )21( )1( )(2)1crZUsC sC C R sRCW sUsC C R sCCRsZZC s题 2-2 试求出图P2-2 中各有源网路的传递函数( )( ) /( )crW sUsUs。

解(1) 根据运放电路的“虚地”概念可得1111100110010000011(1)(1)( )11crRC sRURC sR C sC sC sW sRUR C sRC sC sRC s.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