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设计理念在流行服装设计中的应用研究 摘 要:在社会不断发展的背景下,服装设计行业迎来新的发展良机在当下流行服装设计过程中,美术元素的运用可以有效提升服装的整体视觉效果,并体现出不同的艺术感因此,须要提高对美术设计理念与服装设计结合的重视度,明确美术设计理念与流行服装设计之间的关系,探究美术设计理念在服装设计中的运用,以此来促进流行服装设计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基于此,文章针对美术设计理念在流行服装设计中的应用进行探究,望具有参考价值 关键词:服装设计;美术设计理念;流行服装 注:本文系高职教化教学改革项目“依托科普基地的高职服装专业‘中国服装史’课程實践教学模式创新探讨”(NY-2022CQ2JGYB-05)的成果 当下,流行服装设计主要突出纹样、图案以及色调三大要素,同时,这三大要素也是美术设计中的核心内容在社会不断发展的背景下,人们的审美品尝、审美观念不断发生改变,再加上现代服装所运用的服饰材料种类不断增多,使得人们对服装设计的需求与要求不断提升美术设计与流行服装设计之间存在诸多相像之处,所以将美术设计理念融入到服装设计中可以有效体现出服装设计的艺术性与视觉性因此,须要注意对美术设计理念的运用,将现代时尚设计与美术文化进行充分结合,以此来提升服装的时尚性与潮流性,促进服装设计行业的发展。
一、美术设计理念与流行服装设计之间的关系 当下,在流行服装设计过程中会涉及诸多方面的学问,比如社会学学问,将其运用于服装设计中可以有效提升服装设计质量另外,站在美学角度而言,服装设计其本身性质就是对美元素进行充分体现,并对美进行合理运用因此,在实际设计过程中,相关设计师须要进行综合性的考虑和分析,对内涵美与形式美进行有效体现[1] 当下,针对流行服装的设计,设计师会以不同的服饰面料、流行图案以及流行色调为基础,设计出不同类型的流行服装而在设计过程中,设计师须要具备较强的创新思维与创建实力,并对各种元素进行合理组合、搭配,进而设计出符合群众需求的流行服装,提升服饰的整体视觉感审美设计理念与思维对服装设计有着重要的影响,例如男士西装的设计,就充分结合了美术设计理念,在服装面料的颜色选择方面大都选择深色系,以此来凸显出西装的正式再例如,旗袍中针对曲线的设计,充分体现出美术设计理念,进而呈现出服装设计与美术设计理念的有效融合当然,针对旗袍图案的选择,我国设计师大都会选择龙凤、牡丹、“福”字等图案,其他国家设计师在选用图案方面,都趋向于本国图案的选用从整体角度而言,其设计形式之间存在肯定的差异,但是这种差异的起因也是各国美术理念以及文化之间的差异,进而对旗袍的设计产生不同的设计效果[2]。
二、染整工艺中美术设计理念的融入 美术的定义较为广泛,其中涵盖了多方面的学问内容以及内涵形式例如,工艺美术以及绘画都是美术中的一种,而将多形式的美术设计理念融入到染整工艺之中,可以实现对染整效果的更新和优化,促进染整工艺朝着现代化、流行化的方向不断发展从本质上讲,美术设计理念是一种展示美术设计的思想,属于思维活动的范畴同样,设计方式也是思维活动中的一种而染整工艺区分于设计方式与美术设计理念,属于一种具象的实践活动[3]染整工艺的运用,可以将抽象的思维活动具象化成物,由此可以得出,染整工艺可以将抽象的美术设计思维、理念进行具象化,形成相应的服装设计产品当下,在实际服装设计过程中,相关设计师可以通过染整工艺将美术设计进行充分表达,展示出服装设计的美感例如,当下服装的特性化定制,可以更为有效地体现出美术设计理念 美术设计理念融入到染整工艺之后,实现对传统染整工艺的有效转变,使其渐渐具备了美术设计中好用性以及艺术性的热点,从过去原有的单一印染转变成集热定型、预缩、印染、拉幅以及防皱为一体流程性工艺技术,进而有效提升面料的染色质量以及染织品的艺术感当然,染整工艺所具备的外形风格也渐渐发生肯定的转变,像传统的扎染、蜡染,经美术设计融入之后,可以实现差别化的印染,并提高了对印染线条的重视度[4]。
除此之外,染整工艺与美术设计理念的结合,促进了染整的自动化发展,以计算机限制为基础,实现印染效率与质量的提升,并拓展数码印刷功能,进而促进染整工艺的可持续发展 三、美术设计理念在流行服装设计中的应用 当下,在流行服装设计过程中,美术设计理念的运用,可以体现在服装造型、图案以及材料三个方面通过美术设计理念的融合,提升服装设计的审美价值,提升服饰的整体效果 (一)美术设计理念在服装设计造型上的运用 美术设计理念在服装造型设计上的运用,可以实现对服装基本造型的奇妙、精致构思,进而突出服装造型的美感与视觉感在实际设计过程中,美术设计理念的运用可以将艺术性的色调纹理、造型与服装进行有效结合,并通过抽象、变形以及夸张的形式,突出服装造型的现象力与视觉力,进而提升服装造型的吸引力与整体美感例如,在进行流行女装设计过程中,其服装造型设计主要包括O 型、A 型、S 型、X 型、H 型等多种造型,美术设计理念的融入,可以通过线条的不同造型来呈现出女性性感、知性以及优雅等的不同视觉美如X 型女性裙装设计,主要通过对腰线的收束设计来呈现出女性的曲线,X 型裙装的下摆较大,可以起到显瘦的作用;再如S 型的女性裙装设计,相较于X 型裙装设计,可以更好地呈现出女性的身体曲线,通过贴合造型设计来展示出女性的整体曲线[5]。
(二)美术设计理念在服装图案设计中的运用 美术设计理念在服装设计中的运用,可以利用诸多的图案资源,如若在进行服装图案设计过程中对这些图案资源进行充分运用,结合不同的绘画手法,融合不同的造型搭配,可以有效提升服装设计的整体图案美感,提升服饰的视觉艺术例如,在实际设计过程中,桃花红寓意着甜蜜,杨柳青寓意着青春活力,花卉可以呈现出对称艺术,剪纸艺术可以呈现出服装的镂空感和艺术感而这些美术元素在服装图案设计中进行有效运用,可以在提升服饰整体视觉感的同时,体现出服装设计的艺术感与文化内涵,提升服装设计的档次与深度[6]如在进行礼服设计过程中,礼服底色可以选用中国红,然后配以传统花卉,可以呈现出礼服的对称美感,还可以凸显出我国文化特色;而礼服的下摆,可以有效运用当下流行的泡泡袖类设计,以此来提升礼服的时尚性与艺术性 (三)美术设计理念在服装材料上的运用 美术设计理念在服装材料中的运用主要体现在设计手法方面,结合相应的美术元素,可以在材料设计方面进行有效改善,提升材料的艺术感因此,在进行实际设计过程中,相关设计师须要重视对美术元素的运用,以此来充分体现出服装材料的整体视觉艺术感。
当下,服装材料主要分为面料、肌理和纹样以及材质三个方面在面料方面,例如我國传统面料棉麻、丝绸以及现代面料欧根纱,其都较为精致,如若在实际设计过程中运用相应美术元素进行点缀,可以提升其面料的精致感,进而提升整体服装的视觉感与美感在肌理、纹样方面,传统肌理包括山脉、星空以及流水等,而美术设计理念的运用,可以通过蜡染、扎染的方式进行设计在材质方面,现代服装设计中可以以服装图案为基础,合理选择适合的材质进行服装装饰例如,大自然中的树叶、琥珀以及羽毛等材质,都可以合理运用到服装材质设计之中,以此来提升整体服装设计的视觉性[7] (四)美术设计理念在服装面料设计中的运用 美术设计理念在服装设计中的运用,对我国印染工艺产生较大的影响,促进印染工艺的可持续性发展在当下实际面料印染过程中,结合不同的美术设计,可以呈现出不同的印染效果,进而印染出不同的面料[8]针对面料的选择,为体现出美术线条的垂顺感,大多设计师都会选用涤纶和丝绸等光感较好的面料进行设计,并通过有效的流苏设计来呈现出服饰的立体感通过这种方式,不仅可以体现出服饰整体的敏捷性,还能体现出穿着者的性感与奢华另外,针对美术元素中立体感的设计,还可以选用欧根纱以及相应纱织品进行设计,此类面料具有肯定的硬性,通过组合式设计,可以有效体现出美术设计中的艺术感与美感。
协作蕾丝镂空等设计方式,进行有效的剪裁拼接,可以在提升服饰立体感的同时,提升服饰的舒适度,进而满意人们的特性化需求[9] 四、结语 综上所述,流行服装不仅能体现现代人们的精神思想与文化风貌,还能在肯定程度上体现出民族文化的特征服装设计具备综合性与艺术性等特点,并且在实际设计过程中涉及自然科学、社会学、人体工程学等学问而美术作为一种设计理念运用在服装设计之中,可以有效提升服装的美感与艺术性,在提升服装整体视觉效果的同时,促进服装设计层次的提升由此可以看出,美术设计理念在服装设计中的有效运用,对促进服装设计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以及影响因此,须要提高对美术设计理念与服装设计结合的重视度,结合有效的方式,促进流行服装设计艺术性与时尚性的提升,为服装设计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吁彦群.中国民族服饰元素在现代服装设计中的运用[J].美术大观,2022(12):138. [2]范铁明,孙翀.论传统面料在现代服饰设计中应用的意义[J].山东纺织经济,2022(8):68-73. [3]杨万豪.有意味的服装形态:服装设计中设计语义的应用与实践[J].现代装饰(理论),2022(9):115-116. [4]孙成亮.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服装美术设计教学中的应用[J].考试周刊,2022(77):29. [5]林晓华.浅谈立体主义在现代服装设计上的影响及其应用[J].贵州高校学报(艺术版),2022(2):78-81. [6]和爱东.试论美术对服装设计的影响:评《服装美术基础》[J].印染,2022(11):64-65. [7]任国亮.中国传统图案结合西方现代服装设计理念在服装服饰中的应用[D].四川师范高校,2022. [8]李淑.浅谈中国传统图案结合西方现代服装设计理念在服装服饰中的应用[J].艺术时尚(理论版),2022(11):181. [9]范闪,丁绍兰,张建兴,等.美术设计理念在流行服装设计中的应用[J].染整技术,2022(5):84-86. 作者单位: 广州南洋理工职业学院 第8页 共8页第 8 页 共 8 页第 8 页 共 8 页第 8 页 共 8 页第 8 页 共 8 页第 8 页 共 8 页第 8 页 共 8 页第 8 页 共 8 页第 8 页 共 8 页第 8 页 共 8 页第 8 页 共 8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