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实验全集分享

上传人:小了****8 文档编号:254460391 上传时间:2022-02-15 格式:PPTX 页数:300 大小:10.6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物理实验全集分享_第1页
第1页 / 共300页
初中物理实验全集分享_第2页
第2页 / 共300页
初中物理实验全集分享_第3页
第3页 / 共300页
初中物理实验全集分享_第4页
第4页 / 共300页
初中物理实验全集分享_第5页
第5页 / 共30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初中物理实验全集分享》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物理实验全集分享(30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总述 初中物理教学中涉及的物理演示实验和学生探究实验活动很多,在保证安全和可操作的前提下,必须达到: 科学准确; 现象明显!1、在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书中包括的实验共有25个。其中分组实验13个,演示实验12个。2、在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书中包括的实验共有24个。其中分组实验14个,演示实验10个。3、在新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册书中包括的实验共有31个。其中分组实验16个,演示实验14个,选做1个1用刻度尺测量长度、用表测量时间2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3用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4用常见温度计测量温度5用电流表测量电流6用电压表测量电压7测量物体运动的速度8测量水平运动物体所受的滑动摩擦力9测量固体和

2、液体的密度10探究浮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11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12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13探究光的反射规律14探究平面镜成像时像与物的关系15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16连接简单的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17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18探究通电螺线管外部磁场的方向19探究导体在磁场中运动时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20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一、机械运动(共3个)第一节 刻度与时间的测量用刻度尺测量长度分组第一节 刻度与时间的测量用停表测量时间分组第四节 测量平均速度测量物体运动平均速度分组 1、要正确地测量物体的长度,就要正确地使用测量长度的基本工具刻度尺,并掌握测量的方法和要点:使用刻度尺要“五会”即会认

3、、会放、会看、会读、会记。 会认:零刻度是否磨损、分度值(相邻两条刻线所代表的长度,它决定测量的精确程度)、量程(测量范围)。 会放:把刻度尺的刻度尽可能与被测物体接近,不能歪斜;会看:读数时,视线应垂直于被测物体与刻度尺;会读:应估读分度值的下一位;会记:记录的测量数据,包括数字和单位 实验一:用刻度尺测量长度实验一:用刻度尺测量长度2、 在学习过程中应注意引导学生:一、学会根据被测物体的实际情况和所要达到的测量准确程度,选择适当的测量工具;二、要根据被测物体的特点,选择适当的测量方法。三、能够正确使用仪器观察、测量和读数;会分析实验数据并且会归纳判断得出正确的结论;了解实验误差的概念;会写

4、简单的实验报告。 停表的使用与读数:停表能方便地启动和停止,可以很方便地测出时间间隔。因此,在运动场和实验室经常用停表作为计时工具。停表分为机械停表和电子停表两类。机械停表的分度值可达0.1秒电子停表的分度值为0.01秒。电子停表一般为数显式,可直接读数。机械停表在读数时,要分别读出分(小盘:转一圈是15分钟)和秒(大盘:转一圈为30s),并将它们相加。 机械停表的读数:读数为小盘的分钟读数+大盘的秒读数。实验二用停表测量时间实验时应注意:实验三:测量平均速度(1)实验关键:让学生知道测平均速度的实验原理是什么? 搞清楚实验中需要测出哪些物理量? 测物理量时所用工具有哪些? 实验中金属片的作用

5、是什么?(2)注意事项:斜面不要过高也不要太低(过高会使小车速 度过快,不容易记录时间);要保证小车从斜面上滑下来沿直线运动;要保证每次测量都从相同高度释放。 测量平均速度实验 器材:斜面、小车、停表、刻度尺实验 原理:实验过 程:使斜面保持很小的坡度;把小车放在斜面顶端,金属片放在斜面的低端,测量小车要通过的路程S;测量小车从斜面顶端滑下到撞击金属片的时间 t;根据公式: 算出平均速度。将金属片移至斜面的中点,再次测量小车到金属片的距离,小车从斜面的顶端滑下,撞到金属片的时间 。然后算出小车通过上半段路程时的平均速度。测量平均速度路程运动时间平均速度要点诠释诠释 :要使斜面保持较小的斜度,这

6、样 小车加速下滑的速度较慢方便计时 ;小车从斜面滑下时,一定要做直线运动,否则测 量的路程比实际 路程要小,影响实验结 果。表格:二、声现象(共6个)第一节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真空罩中的闹钟演示第二节 声音的特性探究音调与频率的关系演示第二节 声音的特性声音的波形演示第二节 声音的特性响度与什么因素有关演示第二节 声音的特性声音波形图演示第三节 声的利用发声扬声器的烛烟演示二、声现象1、声音的产生(演示实验)(1)实验关键发声体振动现象的放大(2)具体方法:除了能让学生直接观察、触摸感受到的一些典型的振动发声的实例以外,采用给音叉叉股悬垂螺钉、乒乓球等轻小物体,达到伴随铃声或放大振动现象的效果。

7、二、声现象 2、演示声音在真空中不能传播 (1)实验关键听到声音的效果 (2)具体方法:将播放音乐的手机放在抽气盘上,先在玻璃钟罩底边均匀涂上一层凡士林,放在抽气盘上,略微转动玻璃钟罩并稍施压力,使钟罩与抽气盘接触紧密。用抽气机抽出罩里的空气,可以听到音乐随着罩里空气的稀薄而逐渐减弱。然后将空气慢慢放入钟罩里,又听到音乐逐渐加强。通过音乐声音前后强弱变化的对比,可以得出:声音不能在真空里传播。所以本实验主要是让学生比较听到声音的变化并初步体会理想实验与科学推理的研究方法! (3)注意事项抽气盘的圆盘表面要涂上黄油或稠的机 油,并盖上油纸,以防锈蚀,影响密封。二、声现象3、探究音调与频率的关系

8、(演示实验)(1)实验关键频率高低的比较。(2)具体方法:选用不同频率的音叉进行比较;用硬卡片拨动梳子的齿进行比较;用齿数不同的转轮弹击硬卡片进行比较等等。二、声现象4、响度与振幅的关系 (演示实验)(1)实验关键比较振幅大小。(2)具体方法:利用琴弦(钢尺)的振动展示振幅比较振幅的大小;利用音叉振动接触水面,比较溅起的水花,既能认识音叉的振动发声,又能比较振幅的不同;在扬声器表面或鼓面上附加轻小物体,效果也很明显。二、声现象5、演示声音可以传递能量(1)实验关键声能集中定向传播。(2)具体方法:能说明声音具有能量的典型事例很多,如爆竹声对耳膜的影响,爆炸声对窗户玻璃的冲击等。在实验环境中,要

9、设法把较弱小的声能集中起来,定向对蜡烛烛焰等产生作用,效果明显。如何解读示波器显示的图形6、了解:示波器二、声现象提出问题响度与什么因素有关?设计实验和进行实验将系在细绳上的乒乓球轻触正在发声的音叉,观察乒乓球被弹开的幅度。使音叉发出不同响度的声音,重做上面的实验。7、响度与什么因素有关二、声现象三、物态变化(共3个)第一节 温度用温度计测量水的温度分组第二节 熔化和凝固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分组第三节 汽化和液化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分组实验一用温度计测量水的温度(1)实验关键正确使用温度计(2)注意事项: 1、严格按照正确使用温度计的三个要点进行 2、使用温度计时,手应拿在它的上

10、部,实验中不允许用它作搅拌棒使用。 正确使用温度计:看清温度计的 量程和最小分度值;温度计的玻璃泡要全浸在液体中,不要靠碰到容器底和容器壁;温度计浸入被测物体后要稍侯一会儿,待温度计的示数稳定后再读数; 读数时温度计的玻璃泡要继续留在液体中,视线要与温度计内的液面相平. 实验二探究固体熔化时时温度的变变化规规律【实验器材】 铁架台、石棉网、酒精灯、烧杯、试管、水、温 度计、秒表、海波、蜡等。【设计实验】 (1)参照图组装好实验器材。 (2)点燃酒精灯开始加热。 (3)待温度升至40左右,每隔1min记录一次温度,待海波完全熔化后再记录45次。 (4)把海波换成蜡的碎块再做一次上述实验。 熔化:

11、物质从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 凝固:物质从液态变成固态的过程物态变化【注意事项】1.探究过程中,用水浴法加热而不直接加热,目的是让 固体受热均匀。2. 调节实验装置:顺序从下到上。3. 严禁用酒精灯引燃另一酒精灯; 酒精灯必须用灯帽盖灭(不能用嘴吹灭)4. 在用描点法作熔化图象时,应将所得点用用平滑曲线相连。5. 海波熔化时间太短,不便于观察熔化时的实验现象和 记录实验数据可以通过增加水的质量、增加海波质 量或调小酒精灯火焰,来延长海波熔化的时间(1)实验关键安全,现象,数据,图像,沸点等。(2)具体方法:指导实验器材的组装和加固,观察现象的要点,收集和处理数据的方法,正确地实验操作和整理器材的顺

12、序,最后再指导描绘图像的步骤,分析和总结结论。实验实验 三探究水沸腾时腾时 温度变变化的特点时间/min01234温度/C 实验 、使用液体温度计并探究水的沸腾过 程方法与步骤:1、按图图 所示安装实验仪 器。2、用酒精灯给水加热至沸腾。当水温接近90时每隔1min记录 一次温度,填在下表中3、作出水沸腾时 温度和时间 关系的曲线。4、分析现象和图像,得到结论 :水沸腾时 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有沸点。【注意事项】1、为了节省时间,可以一开始就使用热水或减少水的质量;2、如果烧杯擦得特别干净或用烧杯中的水曾煮开过,这时,由 于气泡产生条件不足,致使沸腾时气泡发生不太剧烈。如在 水中投入少许碎瓦

13、粒,则沸腾现象格外醒目。3、引导学生了解水的沸点为什么不是100摄氏度.四、光现象(共5个)第一节 光的直线传播光在水中的传播演示第二节 光的反射 探究光反射时的规律分组第三节 平面镜成像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分组第四节 光的折射 探究光折射时的特点分组第五节 光的色散 光的色散演示实验一用激光器演示光的直线传播【器材】激光器,香烟,火柴【操作】(1)接通激光器电源,使激光器工作。激光器射出一束光束(在清洁的室内空气中悬浮的微粒少,光 束径迹看不太清),在黑板的左面(或右面)墙 上打出一个红色的光斑。(2)向激光束经过的空间喷烟,立即显现出一条鲜艳 的红色光束。(3)断开电源,使激光器停止工作。

14、 【注意事项】 严禁有意识地把眼睛直接对着激光束观察,以免损伤眼睛。实验二探究光反射时的规律【仪器和器材】光的反射演示器 光源【注意事项】 初中学生缺乏空间想象力,理解反射定律中线和面的空间关系是一个难点。实验过程中应注意帮助学生建立空间概念,直观地建立起光的反射图象。 平面镜纸板激光笔 入射光反射光入射角反射角设计实验探究光的反射规律改变入射角i,多做几次实验:次数 入射角i反射角r123.分析与论证:你发现了什么规律?平面镜光屏激光笔入射光线ENOF将纸板NOF向后或向前折,在纸板上还能看到反射光线吗?1反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2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3反射角等于入射

15、角。(三线共面)(两线分居)(两角相等)光的反射定律ONi ro 探究:光线沿反射光线入射,会怎样出射?你的猜想:进行探究,现象是:结论:反射时光路是可逆的。实验三 探究光路可逆 实验四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关键】准确定位像的位置,比大小、比距离,证明是虚像。【仪器和器材】 平板玻璃一块,两根相同的蜡烛,木板且中央有窄槽,可将平板玻璃垂直地卡在木板中央,木板侧面从中央向两边画有等距离的刻线。A 1、使平板玻璃正对着全班同学,在玻璃后面放没有点燃的蜡烛甲,前面放点燃的蜡烛乙。移动没有点燃的蜡烛(或点燃的蜡烛)的位置,直到从玻璃前边的各处看到玻璃后边的蜡烛甲好像也点燃为止。2将装置仪器的木板转

16、过90,让同学看到蜡烛甲并没有点燃,说明刚才看到蜡烛甲好像点燃的情形,实际是点燃的蜡烛乙在平板玻璃里成的虚像。虚像是正立的,和物体大小相等,虚像的位置和蜡烛甲完全重合。3观察蜡烛乙(物)和蜡烛甲(像)的位置,可以看到物和像的连线跟玻璃(镜面)垂直,借助于木板侧面的刻线,可得到物和像距镜面的距离相等。 【实验方法】AB甲乙提出问题猜想假设设计实验如何比较像与物的大小?如何确定像的位置?器材: 薄玻璃板、支架、两个完全相同的蜡烛、白纸一张、刻度尺、笔替代蜡烛 替代平面镜 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v 数据记录与分析序号物到镜的距离/cm像到镜的距离/cm比较像与物的大小位置1位置2位置3你的其他发现提出问题猜想假设设计实验操作时注意: 玻璃板竖立玻璃板位置只画一条线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实验步骤提出问题猜想假设设计实验第1步 组装调整装置第2步 描出反射面第3步描出物、像位置第4步 测量距离进行实验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像的大小与物的大小相等像和物到镜面的距离相等像和物对应点的连线与镜面垂直提出问题猜想假设设计实验进行实验分析论证 总之,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体关于平面镜对称! 像的大小由什么决定?1为了使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