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贵州省法定传染病疫情情况分析:传染病疫情范围

上传人:151****513 文档编号:254232527 上传时间:2022-02-14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9.4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年贵州省法定传染病疫情情况分析:传染病疫情范围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2022年贵州省法定传染病疫情情况分析:传染病疫情范围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2022年贵州省法定传染病疫情情况分析:传染病疫情范围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22年贵州省法定传染病疫情情况分析:传染病疫情范围》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贵州省法定传染病疫情情况分析:传染病疫情范围(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文章摘要:2008年以来,我省曾报告其中的31种传染病(乙类22种、丙类9种).近年来我省传染病发病有以下特点:一是多年无甲类传染病报告.自2003年8月至今未报告鼠疫病例,自2003年3月至今未报告霍乱病例.二是按甲类传染病管理的乙类传染病一、今年传染病的发病情况呈现稳中有降的态势.2013年1月1日至8月25日,全省无甲类传染病报告,报告乙、丙类传染病111012例,发病率320.11/10万,同比下降5.93%.与去年同期比一些重点传染病发病数有大幅下降.其中,乙脑下降56.11%,甲肝下降41.98%,狂犬下降36.36%,流腮下降33.17%,疟疾下降20%.值得一提的是手足口病死亡

2、数从42例下降到9例,下降了79%.二、近年来我省传染病发病情况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将传染病分为甲、乙、丙三类,共39种.其中,甲类(强制管理)传染病2种、乙类(严格管理)传染病26种、丙类(监测管理)传染病11种.2008年以来,我省曾报告其中的31种传染病(乙类22种、丙类9种).近年来我省传染病发病有以下特点:一是多年无甲类传染病报告.自2003年8月至今未报告鼠疫病例,自2003年3月至今未报告霍乱病例.二是按甲类传染病管理的乙类传染病有三种,分别是肺炭疽、传染性非典型肺炎和人禽流感,我省除报告5例人禽流感病例外,无肺炭疽和传染性非典型肺炎报告.三是乙类传染病发病率明显降低.20

3、12年乙类发病率257.48/10万,较2008年的357.38/10万下降了28%.其中,疟疾、麻疹、甲肝、流脑、狂犬病、乙脑等重点传染病,分别下降99%、98%、89%、73%、56%、47%.四是丙类传染病上升.2012年丙类传染病发病率为 240.68/10万,较2008年的84.74/10万上升了184%,造成上升的主要原因是手足口病.手足口病是2006年纳入法定传染病管理,近年来随着认识的深入,报告病例数逐步增加,占丙类传染病的50%.五是传染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危害减少.传染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从2009年的154起,下降到2012年的89起,降幅为42.2%;事件发生病例数从20

4、09年的6555例下降到2012年的1279例,下降了80.49%;2009年至2012年共发生传染病事件349起,其中4起重大以上事件,较大(地区级)事件4起,其余341起均为一般(县级)事件.六是传染病发病率在全国的排位下降.甲、乙、丙类传染病发病率在全国的排位,从2008年的第12位,下降到2012年的第17位;一些传染病的排位也明显下降,如疟疾从第4位下降到第24位,新生儿破伤风从第1位下降到第10位,甲肝从第5位下降到第14位,麻疹控制多年来位于全国前列.三、我省传染病控制采取的主要措施近年来,我省传染病的控制目标为“一控三消”:“一控”就是到2015 年甲乙丙类法定报告传染发病率控

5、制在500/10 万以下.“三消”分别是:麻疹发病率控制在1/100万以下,达到消除麻疹的目标;麻风病发病率控制在 1/10 万以下,达到基本消除麻风病危害的目标;无本地感染疟疾病例,达到消除疟疾的目标.为了实现目标,我们重点抓了以下六个方面的工作:一是抓传染病报告和监测预警.目前建立了传染病疫情网络报告系统,全省乡镇以上医疗机构传染病疫情网络直报率达95以上;建立了传染病审核、定期分析制度和预警制度,2012年发送预警信息1000余条.二是抓免疫规划实施.接种疫苗是预防传染病的最简单和有效的措施,目前儿童需接种13种疫苗预防14种传染病,疫苗针对传染病发病率降至历史最低,特别是今年,周边的云

6、南和湖南省发生麻疹流行,我省经受了考验.三是抓疫情处置.我厅印发贵州省传染病事件报告与处置暂行规定(2008版、2010年版、2013版),明确规定各种传染病处置的例数、处置的级别和处置要求,把疫情控制在最小范围.四是抓学校疫情的防控.与教育部门合作实行入托入学查验接种证、晨检、缺课追踪、校内卫生管理等措施,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从2007年的219起,降低到2012年的83起,下降了62.1%.五是抓爱国卫生运动.大力开展农村无害化卫生厕所建设,2009年-2012年全省建设卫生厕所92.5万座,普及率从35.29%提高到43.85%.同时开展城乡综合整洁行动,有效降低农村肠道传染病发病率.六是抓健康教育.利用电视台、报纸、网站和广播等新闻媒体,通过滚动字幕、专家访谈和知识介绍等多种形式,广泛宣传传染病防控知识.基层卫生单位还通过组织讲座、上门讲授、宣传专栏、发送宣传资料等方式,提高公众自我防控意识.通过以上的措施,有力的促进了我省传染病防控工作,为实现我省“一控三消”目标奠定坚实的基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