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三年级语文下册 第七单元 27 古诗两首课件 语文S版

资****亨
实名认证
店铺
PPT
408.50KB
约25页
文档ID:254168815
三年级语文下册 第七单元 27 古诗两首课件 语文S版_第1页
1/25

第27课 古诗两首 1.课前导入 如果说中国古诗是一方灿烂的星空,那么边塞诗则是这片星空中非常明亮的一颗它或描绘边塞地区的奇丽风光,或表现戍边将士报效祖国的情怀今天让我们学习两首边塞诗,去感受边塞将士的雄才伟略和豪情壮志吧2.学习目标1.会认会写本课生字,理解“长云、金甲、楼兰、引弓”等词语2.有感情地朗读古诗,并背诵这两首古诗重点)3.了解诗句内容,想象诗句描绘的画面,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难点)3.字词超市4.5. 从军行 王昌龄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6.课文链接王昌龄(?约756),唐代诗人字少伯,京兆长安(今西安)人诗多描写边塞生活,有些诗还生动地描绘了雄伟苍茫的边塞风光和战斗场面这类诗写得气魄雄伟,声调铿锵,语言精确,用心理描写展现军人爱国立功和思乡怀土的内心世界主要作品:出塞从军行芙蓉楼送辛渐等7.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青海湖上阴云漫天,遮蔽了远处雪山,遥望来路孤城玉门关,思乡之情油然而生漫天的阴云古代通往西北的边塞关口,在甘肃省 诗歌导读8. 戍边将士们在黄沙大漠身经百战,金甲磨穿,不灭强敌,誓不归还 这里借代侵袭西北边境的敌人铠甲,古代兵士穿的战衣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9.细读诗的前两句,写了哪些景物,有何作用?青海湖、长云、雪山、孤城、玉门关边塞条件艰苦将士思念家乡亲人10.细读诗的后两句,品味其中蕴含的情感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誓死破敌,保国卫边的豪情壮志时间之漫长战事之频繁敌军之强悍决心之强大11. 诗中主要抒写了身经百战的将士誓杀强敌以身报国的豪情壮志,以及戍边的艰苦和思归之情全诗格调悲壮,充满着英雄主义的气概12.层次梳理13. 从军行形象而真实地反映出唐代守边将士们艰苦的战斗生活和决心打败入侵之敌的英雄气概,充满了爱国热情和乐观精神课堂妙解14.凉 州 词 王翰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出塞王昌龄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拓展阅读15.塞 下 曲 唐卢纶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平明寻白羽,没在石棱中16.课文链接卢纶(748约799),唐代诗人字允言,河中蒲(今山西永济)人为“大历十才子”之一善于写景抒情,艺术成就较高他从军多年,所作边塞诗富有战斗生活气息,雄壮感人主要作品:卢纶诗集和张仆射塞下曲17.将jing 将军 将要 将来xing 投降 降服 降伏没mi 没有 没了 m 淹没 没收 诗歌导读18.塞下曲 塞下曲:古代歌曲名。

这类作品多是描写边境风光和战争生活的 19.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突然被风吹动 拉弓,开弓 昏暗的夜晚,一阵风吹来,树木野草发出“沙沙”的声音将军以为是一只老虎,连忙拉开弓箭向草丛中射去20.平明寻白羽,没在石棱中天刚亮的时候 箭杆后部的白色羽毛,这里指箭 陷入,钻进 石头的边角 第二天去寻找他的白羽箭,那箭竟然深深的扎进了巨石棱中怎么拔也拔不出来21. 昏暗的树林中,草突然被风吹得摇摆不定,飒飒作响,将军以为野兽来了,连忙开弓射箭天亮去寻找那只箭,已经深深地陷入石棱中 诗意:22. 这首边塞小诗,写一位将军猎虎的故事,取材于西汉史学家司马迁记载当时名将李广事迹的李将军列传原文是:“广出猎,见草中石,以为虎而射之中,中石没镞(箭头),视之,石也 23. 塞下曲塑造了一个勇敢机智、武艺高强、具有神力的边塞将军的威武形象,是诗人对边塞将领的赞颂课文妙解24.层次梳理25.。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