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苏教版教案_初中物理公式大全表格

上传人:lm152****8155 文档编号:254155587 上传时间:2022-02-14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0.2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物理苏教版教案_初中物理公式大全表格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初中物理苏教版教案_初中物理公式大全表格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初中物理苏教版教案_初中物理公式大全表格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初中物理苏教版教案_初中物理公式大全表格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初中物理苏教版教案_初中物理公式大全表格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初中物理苏教版教案_初中物理公式大全表格》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物理苏教版教案_初中物理公式大全表格(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初中物理苏教版教案_初中物理公式大全表格小编整理了有关苏教版初中物理教案,下面供应给大家参考! 第一篇:苏科版 浮力教案 初二物理备课组 课 题 浮 力 日 期 教学目标 1、学问目标: (1) 知道什么是浮力和浮力的方向; (2) 理解浮力产生的缘由; (3) 理解物体浮沉的条件; (4)会用弹簧称测浸入液体中的物体受到的浮力。 2、实力目标:培育试验操作、视察实力,分析概括实力,理论联系实际实力。 3、情感目标:培育学生的学习爱好和重视试验、实事求是的学习看法。 教学重点 理解物体浮沉的条件; 教学难点 会用弹簧称测浸入液体中的物体受到的浮力。 器材 正方形木块、乒乓球、玻璃水槽、水,铁块

2、、小药瓶、注射器,细砂。 教 学 内 容 学 生 活 动 备注 一. 复习: 1.力的测量工具是什么? 2.二力平衡条件是什么? 3.计算压强公式?计算液体压强公式? 4.如图容器中有水,请说出a、b、c、 d四处的压强大小关系。 二.引入课题: 不会游泳的人掉到河里将会怎样? 但假如抱着救生圈就不会下沉。 船、木块会浮在水面上;而潜水艇却可以浮在水面也可以沉入水中;等等的这些现象都与浮力有关,那么什么是浮力?浮力是怎样产生的?为什么有的物体沉下水底,却有的浮现水面?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浮力的学问。 沉下去。 这现象学生较熟识,表现出较大的爱好和剧烈求知欲。 下舍中学课时设计活页纸 教 学 内

3、容 学 生 活 动 备注 板书: 浮 力 三、进行新课: 1.什么是浮力? (1)演示试验:放入水中的木块放手后,木块从水里浮现来,最终浮在水面上静止不动。 提问:在水里浮现来和浮在水面上的木块受几个力的作用?施力物体是什么?力的方向如何? (2)演示试验:把石块放入水中,放手后石块在水中下沉,并且始终沉到水底。 提问:下沉的石块受浮力作用吗? 老师指出,为探讨这个问题,同学们分组完成课本的试验。 (两人一组进行试验) 要求:明的确验目的是推断浸没在水中和酒精中的石块是否受到浮力,以及浮力的大小和方向。 石块要用细线拴牢。 读取石块浸没在水中弹簧秤的读数时,石块不要触及杯底或杯壁。 学生试验时

4、,老师巡回指导。 试验完毕,组织探讨,老师总结。 挂在弹簧秤上的石块在空气中静止不动,受几个力的作用?方向如何?施力物体是什么?这几个力的关系是怎样的?说出石块在空气中重多少牛。 学生回答后小结:从水里浮现来的木块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施力物体是地球。 还受到竖直向上的浮力,施力物体是水。 上浮过程中木块受非平衡力的作用,浮力大于重力。 木块浮在水面静止不动时,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和竖直向上的浮力。 木块在平衡力的作用下保持静止状态。 可见,从水里浮现来的物体和浮在水面上的物体都受到浮力。 下舍中学课时设计活页纸 教 学 内 容 学 生 活 动 备注 小结:石块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和竖直向上的拉力。

5、 重力的施力物体是地球,拉力的施力物体是细线。 二力的关系是彼此平衡。 此时弹簧秤的示数就是石块所受的重力。 挂在弹簧秤上的石块浸没在水中的读数是多少牛?此时,浸没在水中的静止石块受到几个力的作用?各力的方向如何?施力物体是多少?这几个力的关系如何?两次弹簧秤的读数之差说明白什么? 小结:石块此时受到三个力的作用,一个是竖直向下的重力,施力物体是地球;一个是竖直向上的拉力,施力物体细线;另一个是竖直向上的浮力,施力物体是水。 石块静止不动说明:石块受到的重力=石块受到的拉力+石块在水中受到的浮力。 由于石块浸没在水中时受到拉力的大小就是此时弹簧秤的读数。 所以石块受到的重力=石块在水中秤的读数

6、+浮力。 弹簧秤两次读数的差就是浸没在水中的石块受到的浮力。 浮力=石块重-石块在水中秤的读数(也可叫做石块在水中时的视重)。 以上试验,说明浸入水中的石块也受到浮力。 2.浮力产生的缘由 (1)提问:浸没在水中的正方形木块,放手后竖直向上浮,它为什么不向左或向右,向前或向后运动? 复习液体内部压强的特点,启发学生答出:立方体木块浸没在水中,左右两个侧面和前后两个侧面相对应的部位,距液面的深度相同,水对它们的压强相等。 因而它的左右两侧面和前后两侧面,受到的压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所以木块不向前后、左右运动。 以上讲解可结合图进行。 总结、板书: 1.什么是浮力 (1)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的液

7、体向上托的力叫做浮力。 (2)一切浸在液体里的物体都受到竖直向上的浮力。 (3)浮力=物体重-物体在液体中的弹簧秤读数。 f浮=g-f' 下舍中学课时设计活页纸 教 学 内 容 学 生 活 动 备注 (2)提问:浸没在水中的立方体(木块)上下表面所受水的压强是否相等?哪个大?为什么?立方体上下表面受到的压力如何计算?是否相等?哪个大?为什么? 启发学生回答,老师总结并结合画图讲解。 说明浸没在水中的立方体,由于上表面跟液面的深度小于下表面距液面的深度,所以它们受到水的压强不同。 下表面受到水的压强大于上表面受到水的压强。 上下表面面积相等,所以下表面受到水的竖直向上的压力大于 上表面受

8、到水的竖直向下的压力。 上下表面的压力差就是浮力。 3.物体的浮沉 提问:既然一切浸入液体中的物体都受到液体对它竖直向上的浮力,为什么物体有的上浮、有的下沉、有的还可停留在液体中的任何地方? 演示:提示同学视察物体在水中运动状况。 把铁块浸没在水中,放手后铁块下沉。 把木块浸没在水中,放手后木块上浮。 把装有少量水并用胶盖盖严的小瓶(可用装青霉素的小药瓶,用注射器细致调整瓶内水量或调整装入的细砂,直至可悬浮在水中为止)浸没在水中,放手后小瓶可悬浮在水中。 老师结合试验,边讲边画出浸没在水中下沉的铁块、上浮的木块和悬浮的小瓶受力分析示意图,总结出浮沉条件。 让学生视察试验:浸没在水中的木块放手后

9、上浮,最终浮出水面,漂在水面不动。 老师指出,木块漂在水面上时,只有一部分浸入水中,叫做漂移。 漂移在水面上的木块受几个力的作用?它们的关系如何? 板书:2.浮力产生的缘由 (1)液体对物体向上和向下的压力差就是液体对物体的浮力 即f浮=f'-f。 (2)物体在气体中也受到浮力。 学生探讨:浸没在水中下沉的铁块、上浮的木块、悬浮的小瓶各受到几个力的作用?大小关系如何?说明力的方向 下舍中学课时设计活页纸 教 学 内 容 学 生 活 动 备注 板书:3.物体的浮沉 (4)漂移:f浮=g-物体的一部分浸入液体中 老师说明: (1)物体上浮、下沉是运动过程,此时物体受非平衡力作用。 下沉的结

10、果是沉到液体底部,上浮的结果是浮出液面,最终漂移在液面。 (2)漂移与悬浮的共同点都是浮力等于重力,在平衡力的作用下静止不动。 但漂移是物体在液面的平衡状态,物体的一部分浸入液体中。 悬浮是物体浸没在液体内部的平衡状态,整个物体浸没在液体中。 其次篇苏教版初中物理物质的物理属性复习教案 教学目标 学问与技能目标:对质量的概念有进一步的相识;会用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能用语言、文字或图表描述常见物质的一些物理特征。 能从生活和社会应用的角度对物体进行分类;能用密度的概念解决一些简洁的问题,并进一步驾驭测量石块和盐水的密度。 过程与方法目标:能用量筒和天平测密度 情感看法和价值观目标:复习过程中让学

11、生主动投入到活动的情境中 教学重点:密度的概念并能敏捷运用密度学问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测量石块和盐水的密度 教具和学具:托盘天平、量筒、形态不规则石块、水 、盐水、细绳、铅快、铁块等 教学过程: 一、引入 (出示实物)有两个体积相等、外形很像的铝块和铅块,你如何区分? 今日我们复习物质的属性。 哪位同学能把这章的主要内容简洁介绍一下。 学生回答后老师作一下归类。 向学生明确本节课的复习重点和复习思路。 二、主要教学设计: (一)质量: 问:(1)什么是质量?国际单位制中质量主单位? 例1:下图中物体质量发生变更吗?为什么? (2)试验室测量质量的工具? 投影演示:请一位学生到讲台演示运用天平测量一铁块的质量。 例2:调整过程和测量过程出现下图状况分别该怎么办? 第9页 共9页第 9 页 共 9 页第 9 页 共 9 页第 9 页 共 9 页第 9 页 共 9 页第 9 页 共 9 页第 9 页 共 9 页第 9 页 共 9 页第 9 页 共 9 页第 9 页 共 9 页第 9 页 共 9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