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诵读《涉江采芙蓉》教学设计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上传人:gege****666 文档编号:254155490 上传时间:2022-02-14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古诗词诵读《涉江采芙蓉》教学设计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古诗词诵读《涉江采芙蓉》教学设计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古诗词诵读《涉江采芙蓉》教学设计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古诗词诵读《涉江采芙蓉》教学设计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古诗词诵读《涉江采芙蓉》教学设计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古诗词诵读《涉江采芙蓉》教学设计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古诗词诵读《涉江采芙蓉》教学设计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涉江采芙蓉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 正确朗读并背诵本诗。2. 初步掌握古诗十九首的文学常识。3. 运用想象和联想描摹诗歌画面,多元理解诗人表达的情感。4. 品味诗歌自然质朴的语言风格。【教学重点和难点】想象诗歌所描绘的情景,多角度体会诗歌情歌。【教学方法和手段】朗读法 讲授法 讨论法 自主学习法【教学过程】一、点题导语,新课引入(一)精设导语,激发思考自古至今,有一种情生于人心,抒于文学,绵延不绝,这便是“思”。它广博而真挚,有“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的故国之思,有“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的家乡之思,有“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的亲人之思,更有“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2、的恋人之思这些“思”往往浓到化不开、抹不去,以至“酒入愁肠”皆“化作相思泪”。今天我们会去碰撞又一种“思”,看看涉江采芙蓉中的主人公为什么思,怎样思,又在思谁。(二)掌握基本常识,积淀语文素养涉江采芙蓉出自古诗十九首,而十九首作为一个整体最早见于梁朝明太子萧统的文选。这些大约产生于建安以前东汉末期的作品,在汉代庞大的古诗系统中构成了一个独立系统,它们全都是由无名氏文人所作的五言抒情短诗,这些作品以其自成一体的内容、艺术特色和成熟的五言形式受到历代诗论家的追慕,而与三百篇相提并论,流传之广,影响之深,在中国古典诗歌领域中是一件非常特出的事例。今天,我们就通过涉江采芙蓉来品味十九首的精妙。二、反复

3、朗读,品味诗语(一)初读,读准读顺学生读诵全诗,字字读得响亮,不漏、添、错字,读顺口了再读几遍,教师适时指导,稍带讲解五言诗与四言诗的不同及发展。(二)再读,读情读思提出问题:这首诗应该由男生来读,女生来读还是男女联读?应如何进行角色分配?(学生自由讨论回答,教师不做肯否,留作下文分析讨论)三、学习新诗,解意,想象品意境这首诗相较于汉赋的铺陈辞藻,语言自然质朴,读来亦觉单纯,但从刚才同学们对诗中角色不同的分配,我们便可窥见此诗并不那样简单,那这首诗不单纯在什么地方呢?同学的角色分配:(女)涉江采芙蓉, (男)涉江采芙蓉, (女)涉江采芙蓉,(女)兰泽多芳草; (男)兰泽多芳草; (女)兰泽多芳

4、草;(女)采之欲遗谁? (男)采之欲遗谁? (女)采之欲遗谁?(女)所思在远道。 (男)所思在远道。 (女)所思在远道。(女)还顾望旧乡, (男)还顾望旧乡, (男)还顾望旧乡,(女)长路漫浩浩。 (男)长路漫浩浩。 (男)长路漫浩浩。(女)同心而离居, (男)同心而离居, (合)同心而离居,(女)忧伤以终老。 (男)忧伤以终老。 (合)忧伤以终老。(一)点采莲女形象大多同学会认为 1、2 句应是一位女子,是因为“采莲”主要是女子从事的活动,而且由此在中国诗歌领域活画出了美好多情的“采莲女”形象,“逢郎欲语低头笑,碧玉搔头落水中”(白居易采莲曲)“秋江岸边莲子多,采莲女儿凭船歌”(张籍采莲曲)

5、。下面我们就先从女子的角度来品品这首诗。(二)引入积累,想象景象1由“芙蓉”染开一片想象(1)“芙蓉”即荷花。它生长于菏泽池塘之中,与清水相映,在清水涟漪中风情摇曳,清雅幽绝,因而倍得文人芳心,而成为典型意象之一。同学们通过课前准备已经收集了与荷花相关的诗句,我们一起来看看它都代表了什么。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王昌龄采莲曲二首)-美人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李贺李凭箜篌引)-美物昔日芙蓉花,今为断肠草。 (李白妾薄命)-相思女子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 (屈原离骚)-君子理想人格(2)请同学想象采莲情景在荷花盛开的美好季节,在风和日丽中,美丽多情的采莲女荡一叶小舟,

6、穿行于“莲花过人头”的湖泽之上,开始一年一度的采莲活动。莲花摇曳,芳草幽香,快乐的女子在湖面上戏虐打闹。(三)点拨文言知识,明晰“乐景写哀”抒情手法1“所思”即所思之人,“所+V”指代“V”后没有出现的宾语,这是古汉语中“所”的常用用法。如“鱼,我所欲也”。“所欲”即指想要的东西。2诗中 3、4 句用一个设问直承 1、2 句,告诉我们“采莲”是为“遗人”,而所遗之人却在远方,它是诗的基调从乐一下跌到了愁。镜头切换,我们仿佛看到在众姑娘的欢笑中,一位女子手捧红莲独自怅立船头,本欲折芳赠人,却赠无可赠。内心因相思而积压的忧思瞬间化乐为哀。这里,诗人用简单的语句给出了两个亮点:(1) “以乐景写哀,

7、倍增其哀乐”巧用“乐景写哀”的手法(2)不用表凄凉必置于清秋的惯例,而用夏季美景来烘托心之孤寂(四)体“对写法”之秒,读多元之意1、同学们多认为 5、6 句为男子语气,因为“旧乡”即故乡,怀念家乡的多为羁旅漂泊的游子。“漫浩浩”即漫漫浩浩,以叠音词言路途的广阔无边。“路”前已有定语“长”,而“长路”后又加“漫浩浩”,双重修饰极言路之遥远,突出了有家不可归的惆怅。2、结合 5、6 句,讨论 3 句中的“谁”指谁。谁 (1)离家在外的游子 此诗为思妇诗,一个借采莲来表达思念的女子,想象自己的爱人也在远方回望故乡,思念自己 前 4 句为实,5、6 句为虚。(2)远在家乡的爱人或亲人 此诗为羁旅行役诗

8、,游子想象家中爱人正思己采莲欲赠之,而自己却只能可望不可归 前 4 句为虚,5、6 句为实。 无论(1)或(2),诗人都巧用了“对写法”,抒情主人公撇开自己,从想象对方入手,把“我思人”的情绪折射为“人思我”的幻觉,给人“心已驰神到彼,诗从对面飞来”的感觉,以出乎常情之状,使情感表达更加深沉而余味无穷。文学作品正因其含蓄隽永,开放式解读而愈显魅力,同学们在阅读时不必拘泥于某一种思想,重在学习诗中婉曲精妙的表现手法,质朴自然的语言和体会其中单纯浓烈的情感。不管是思妇思夫,还是游子念归,都表达了诗人内心最真挚的情愫,因这种情愫太过浓烈,而有了最后两句撼人心魄的心声。(五)插入背景,升华情感“同心”表明“离居”不是因为二人感情不和,一个“而”字道出了多少无奈。诗人没有作具体说明,却由一个“而”写出了造成“离居”现实处境的种种客观因素。东汉末年,统治阶级内部矛盾尖锐,政治混乱。家园的残破,时代的扰攘,正当职业的无法获得,使得人们无法过上和平安定、室家团聚的生活。这里诗人将个人与时代相联系,将一己之思上升到动乱时代的悲哀,从而升华了诗歌情感。四、总结延伸,激发再研读兴趣自古至今,诗论家对十九首赞誉不断,钟嵘评其“文温以丽,意悲而远,惊心动魄,可谓一字千金。”透过涉江采芙蓉我们可略窥见十九首的精妙。同学们课下再任意选取其中两篇进行阅读,看看它们又用了哪些表现手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 物理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