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专业技术人员岗位培训经济基础知识[17页]

上传人:ahu****ng1 文档编号:254154677 上传时间:2022-02-14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180.5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农村专业技术人员岗位培训经济基础知识[17页]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农村专业技术人员岗位培训经济基础知识[17页]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农村专业技术人员岗位培训经济基础知识[17页]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农村专业技术人员岗位培训经济基础知识[17页]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农村专业技术人员岗位培训经济基础知识[17页]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农村专业技术人员岗位培训经济基础知识[17页]》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农村专业技术人员岗位培训经济基础知识[17页](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最新资料推荐附录上海市农村专业技术人员岗位培训经济基础知识(初级)考 试 大 纲上海市农村经济技术干部培训中心二零零六年一月制定第一章 经济学一、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考试目的:通过本章的学习与考试,要求考生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含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资源配置方式,市场经济的一般性和构成要素以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体制框架有较为深入的了解。考试内容:(一)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了解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具有的特殊含义,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必然性;掌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所有制制度及其含义,分配制度及其含义;了解多种经济成分并存发展中的竞争和联合。(二) 资源配

2、置方式与市场经济掌握资源配置的两种方式;了解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定性和构成要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体制框架。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所有制关系和产权制度考试目的:通过本章的学习与考试,要求考生对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含义,所有权的内容,生产资料所有制的三种形式的内容和特点,产权的概念,产权制度的内容和功能有较为深入的了解,提高考生对产权制度的内容和产权的界定与保护重要性的认识。考试内容:(一) 所有制关系和所有制形式了解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含义和所有形式,掌握所有权的内容,私有制、公有制的两种基本形式和混合所有制的内容,判断生产资料所有制优越性的三个有利于标准。(二) 市场经济与产权制度了解产权和产权的类型

3、,掌握有效产权制度的内容和产权制度的功能,了解产权界定与保护的重要性。三、 现代企业制度与国有企业改革考试目的:通过本章的学习与考试,要求考生对三种基本的企业制度、现代企业制度的主要内容和基本形式,卧游产权的行政代理和经济代理的含义有一定了解。考试内容:(一) 现代企业制度的主要内容和基本形式了解三种基本的企业制度,了解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特征,现代企业制度中的委托代理关系、有限财产责任制度、法人财产制度和法人治理结构,掌握公司制的特点和优越性。(二) 国有企业的产权代理与国有企业改革了解行政代理和经济代理的特点,掌握行政代理的缺陷、经济代理的优越性和必要性,了解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四、收入

4、分配制度与公平效率原理考试目的:通过本章的学习与考试,要求考生对收入的初次分配和再分配,政府对个人收入的调节和个人的可支配收入,收入分配方式,社会公平和经济效率的含义,洛伦茨曲线和基尼系数的含义,公平和效率的替代性和一致性,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原则的含义和制度保障等内容有较为深入了解。考试内容:(一) 个人收入的分配过程与收入分配的调节了解收入的初次分配和再分配,政府对收入的调节应集中的领域和内容,个人可支配收入的形成和分配。(二) 收入分配方式与居民收入来源的多元化 掌握按劳分配、按要素分配的内容和含义,了解其他分配方式和居民收入来源和形式多样化。(三) 社会公平与经济公平了解社会公平两方面的

5、内容,掌握洛伦茨曲线和基尼系数的含义,掌握效率与公平的替代关系和一致性,了解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含义和制度保证。五、 经济增长与经济波动考试目的: 通过本章的学习与考试,要求考生对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的含义,影响短期经济增长的因素,影响长期经济增长的因素,经济增长方式的内容,经济增长方式的选择和转换,经济波动,经济周期阶段划分和阶段特征,经济周期的一般因素,平抑经济波动的需求管理政策(含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刺激长期经济增长的经济政策,实施科教兴国的经济发展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有比较深入的了解,提高考生对经济增长方式的选择,经济周期和经济波动,宏观经济政策和经济发展战略的认识。考试内容:(一) 经

6、济增长与决定经济增长的因素了解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的含义,掌握影响短期经济增长的因素,影响长期经济增长的因素。(二) 经济增长方式及其转换掌握粗放型和集约型增长方式的特点和经济增长方式的选择和转变。(三) 经济波动了解经济周期波动的类型,经济周期的阶段划分和阶段特征,掌握经济周期的一般原因。(四) 刺激增长的经济政策与经济发展战略掌握政府平抑经济波动的需求管理政策,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掌握刺激长期经济增长的经济政策;了解实施科教兴国的经济发展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内容。六、 市场机制的有效性和市场失灵考试目的:通过本章的学习与考试,要求考生对市场机制的有效性,资源的最优配置,帕累托最优状态,市场

7、失灵的原因,市场缺陷的内容,克服市场失灵的经济政策等有较为深入的了解,提高考生对市场失灵、市场缺陷及克服市场失灵的经济政策的认识。考试内容:(一) 市场机制的有效性与资源的最优配置了解市场机制的特点和通过市场机制调节经济的优越性,了解资源最优配置,掌握帕累托最优状态的内容。(二) 市场失灵和微观经济政策掌握市场失灵的原因,市场缺陷的内容和克服市场失灵的微观经济政策。七、 政府对宏观经济运行的调节与控制考试目的:通过本章的学习与考试,要求考生对经济运行的干预和政府的经济作用,宏观调控的方式和手段,宏观调控的目标及目标之间的冲突和政策目标的选择有较为深入的了解,提高考生对宏观调控的目标及目标之间的

8、冲突和政策目标的选择和宏观调控的方式和手段的认识。考试内容:(一) 政府的作用和宏观调控 了解政府对经济运行的干预和政府的经济作用,宏观调控的方式和手段。宏观调控的目标和政策目标选择(二)宏观调控的目标和政策目标选择掌握宏观调控的基本目标,经济增长、充分就业、物价稳定和国际收支平衡的含义;宏观调控的目标冲突及政策目标的选择,掌握四个目标之间的矛盾、冲突和互补关系;掌握宏观调控政策目标的考虑因素和选择原则。第二章 财政与金融一、 财政职能考试目的:通过本章的学习与考试,要求考生对市场经济与公共财政的关系,公共财政的基本特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财政职能有比较深入的认识。考试内容:(一) 市场

9、经济与公共财政了解市场急智的缺陷和政府对市场机制缺陷弥补的必要性,政府与市场的分工,了解公共财政的基本特征。(二)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财政职能掌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财政职能,掌握资源配置职能的含义,资源配置的方式,资源配置职能的范围和手段;收入分配职能的含义、范围、和手段;调控经济职能的含义和手段;监督管理职能的含义。二、税收考试目的:通过本章的学习与考试,要求考生对税收的要素、税收的分类、主要税种、税收负担、国际税收和税法的相关内容有比较深入的了解,提高考生在实际工作中处理各类申报纳税工作的能力。考试内容:(一) 税制要素了解税收的定义、课税对象、纳税人、税率分类、税目和减税免税

10、制度;掌握比例税率、超额累进税率、定额税率的核算,起征点、免征额和出口退税的含义。(二) 税收分类和主要税种了解流转税、所得税及其他主要税种,掌握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关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的纳税人、课税对象的规定,增值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的税率和纳税计算方法,了解资源税、城镇土地使用税、房产税。(三) 税收负担了解税收负担的含义,宏观和微观税负指标,影响税收负担的因素。(四) 税法了解税法的概念,税收实体法和程序法的分类和基本内容;税收法律关系的主体、内容和客体,税收法律关系的特点;纳税义务人各种违反税法的行为;违反税法应负的行政责任和刑事责任。三、国 债考试目的:通过本章的学

11、习与考试,要求考生对国债的性质和功能,国债的种类,国债的发行、流通和偿还,国债的规模与负担等有比较深入的了解。考试内容:(一) 国债的性质和功能了解国债的概念和性质,掌握国债的功能。(二) 国债的种类了解按应债资金来源、偿还期限、举借对象和用途、发行凭证、付息方式、流通与否的分类;掌握凭证式和记帐式国债的特点。(三) 国债的发行、流通和偿还了解公募法、包销法、交付法、公卖法等发行方式,掌握包销、代销和拍卖、招标方式发行的特点;了解国债贴现、现货交易、期货交易和回购协议的内容;了解国债的偿还方式,掌握国家偿还国债资金的来源。(四) 国债的规模与负担掌握国债发行后的税收负担,国债的代际负担,挤出效

12、应和衡量国债规模的指标,包括债务负担率、债务依存度、偿债率和衡量外债规模的指标。四、 国家预算管理体制考试目的:通过本章的学习与考试,要求考生对国家预算管理体制的概念和内容,我国预算管理体制的演变,分税制改革有所了解。考试内容:(一) 国家预算管理体制的概念和内容了解国家预算管理体制的概念,掌握预算管理体制的内容。(二) 我国预算管理体制的演变了解我国预算管理体制三个阶段的演变。(三) 分税制了解分税制改革的主要内容,掌握实施分税制财政体制的相关措施。五、 财政政策考试目的:通过本章的学习与考试,要求考生对财政政策的概念、财政政策的目标、财政政策的工具、财政政策的分类和我国积极的财政政策有比较

13、深入的了解。考试内容:(一) 财政政策的概念 掌握财政政策的概念。(二) 财政政策目标掌握价格稳定、充分就业、经济增长、公平分配和国际收支平衡等五个财政政策的目标及其含义。(三) 财政政策的工具掌握税收、购买性支出、转移性支出、国债和预算等五个财政政策工具及其对宏观经济的作用机制。(四) 财政政策的分类掌握自动稳定的财政政策和相机抉择的财政政策的分类,扩张性财政政策、紧缩性财政政策和中性财政政策内容;了解宏观财政政策和微观财政政策、短期财政政策和中长期财政政策的分类。(五) 我国的积极财政政策了解我国的积极财政政策的内容和效果。六、 商业银行考试目的:通过本章的学习与考试,要求考生对商业银行的

14、性质、商业银行的组织形式、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表、负债业务、资产业务和中间业务、所有者权益;商业银行的资产管理原则、内容,商业银行的负债管理,资产负债管理理论,资本金管理等内容有一定的了解。考试内容:(一) 商业银行的组织形式掌握商业银行的性质,掌握单一银行制和总分银行制,专业银行制和综合银行制的内容和特点,我国商业银行的组织形式,了解我国商业银行的机构设置。(二) 商业银行的主要业务了解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表,贷差、存差、头寸的含义,商业银行的各项负债和所有者权益内容,各项资产业务,中间业务的概念和内容。七、 中央银行考试目的:通过本章的学习与考试,要求考生对建立中央银行制度的必要性,中央银行的

15、性质和职能,中央银行的主要业务,金融监管的目标、原则和机构有比较深入的了解。考试内容:(一) 中央银行制度了解建立中央银行制度的必要性,掌握中央银行的性质和职能,了解中国人民银行的国家机关和银行双重性质。(二) 中央银行的主要业务了解中央银行的货币发行业务,对政府的业务,掌握对商业银行的业务。(三) 金融监管掌握金融监管的目标、金融监管的原则,金融监管的主体模式、对象、内容和手段。八、 国际金融考试目的:通过本章的学习与考试,要求考生对外汇、汇率、汇率决定理论,影响汇率变动的主要因素,汇率变动对经济的影响,汇率风险与类型,汇率风险的管理有一定的认识。考试内容:(一) 外汇和汇率了解外汇的概念、分类,了解汇率的各种分类,掌握直接标价法、间接标价法的汇价表示及其含义。(二) 汇率决定了解铸币平价理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济/贸易/财会 > 经济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