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衡山导游词2020

上传人:天****步 文档编号:254021628 上传时间:2022-02-14 格式:DOCX 页数:47 大小:50.9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湖南衡山导游词2020_第1页
第1页 / 共47页
湖南衡山导游词2020_第2页
第2页 / 共47页
湖南衡山导游词2020_第3页
第3页 / 共47页
湖南衡山导游词2020_第4页
第4页 / 共47页
湖南衡山导游词2020_第5页
第5页 / 共4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湖南衡山导游词2020》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湖南衡山导游词2020(4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可任意编辑湖南衡山导游词2020 关于湖南衡山的导游词5篇 衡山(Mount Heng),又名南岳、寿岳、南山,为中国五岳之一,位于中国湖南省中部偏东南部,绵亘于衡阳、湘潭两盆地间,,主体片面位于衡阳市南岳区、衡山县和衡阳县东部。衡山的命名,据战国时期甘石星经记载,因其位于星座二十八宿的轸星之翼,变应玑衡,铨德钧物,犹如衡器,可称天地,故名衡山。衡山是中国出名的道教、佛教圣地,环山有寺、庙、庵、观200多处。衡山是上古时期君王唐尧、虞舜巡疆狩猎祭祀社稷,夏禹杀马祭天地求治洪方法之地。衡山山神是民间崇拜的火神祝融,他被黄帝委任镇守衡山,教民用火,化育万物,死后葬于衡山赤

2、帝峰,被当地尊称南岳圣帝。道教三十六洞天,七十二福地,有四处位于衡山之中,佛祖释迦牟尼两颗真身舍利子藏于衡山南台寺金刚舍利塔中。下面是我收集整理的关于湖南衡山的导游词5篇范文,接待借鉴参考。 关于湖南衡山的导游词5篇(一) 你们好!接待大家来南岳衡山做客! 张家界旅游 衡山位于湖南省中南部,是我国出名的五岳之一,首批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首批国家4A级旅游区和湖南省惟一的全国文明风景旅游区示范点。衡山风光秀美,人文荟萃,素有五岳独秀、中华寿岳之称。衡山有七十二峰,南起衡阳市城南回雁峰,北抵长沙市区的岳麓山,峰峰秀丽,峰峰神秘,逶迤八百里,气势雄浑,正如清代出名学者魏源在衡岳吟中所形容的一样惟有南

3、岳独如飞。 南岳衡山名称的由来,自古就有三种说法。一种说法是盘古开天辟地,死后化为山川林木,其头化为东岳泰山,其足化为西岳华山,右臂化为北岳恒山,腹部化为中岳嵩山,左臂那么化为了南岳衡山。另一种说法是中华始祖之一的炎帝神农氏追逐仙鸟,用神鞭将朱鸟打落变成了南岳,现在衡山的山徽朱鸟便是由此得来。还有一种说法是古人根据天空星象来占卜人间祸福,正所谓天那么有星宿,地那么有州城。南岳衡山所对应的是天上二十八宿之中的轸星之翼,度应玑衡,能够像秤一样衡量天地之重,所以叫做衡山。在轸星旁还有一颗长沙星,主管凡人寿数,而衡山古属长沙,所以又有了寿岳之称。人们祝寿时常说的寿比南山中的南山,指的就是衡山。 南岳衡

4、山之所以能够在全国众多名山中脱颖而出,首先应归功于它那旖旎多姿的风光、丰富多样的物种和瑰丽无比的气象。 南岳号称五岳独秀,以秀为主要景观特色。这里群峦叠翠,万木争荣,云雾缭绕,溪泉丁冬,真是五里不同景,十里两重天呀!衡山的风景美不胜收、数不胜数,其中最出名的当属衡山四绝藏经殿之秀,方广寺之深,祝融峰之高和水帘洞之奇。 衡山属中亚热带季风性润湿气候,无霜期长,冰冻期短,具有夏凉冬寒、雨量充满、雾多风大、气温垂直变化明显等特点。良好的自然条件造就了衡山无山不树、无处不绿的特色景观。南岳衡山共拥有600多科、1700多种树木,风景林面积达30万亩,原始次生林面积达5.7万亩,森林笼罩率高达80%以上

5、,与之相伴的还有珍稀的野生动物锦鸡、竹鸡、大头平胸龟、等,可以称得上是一座自然的生物资源宝库! 衡山自湘南盆地中拔地而起,突兀耸峙,与周边地区形成了鲜明的反差,也促成了大量巧妙特殊的气候景观。衡山风景有四海之称,即花海、林海、云海和雪海。春观花、夏看云、秋望日、冬赏雪是衡山四季风光特色所在。在这其中,衡山的云尤其值得一提。衡山云、黄山松,自古就为人们所津津乐道。衡山的云一奇在四时变幻,春云同被,夏云如羽,秋云像瀑,冬云似墨;二奇在云啸,有时雨后,衡山的云聚集起来,拔地升起,在半空中扩展成蘑菇状,特别罕见;三奇在响云,清早或入夜山风吹过松林,挟着层层云块向游人扑来,其中隐隐带有松涛之声,令人胆战

6、心惊,但一到身边便化作多数轻纱,飘然散去,使人顿觉心中郁闷一扫而光,难怪古人曾长叹云海荡吾心胸呀! 衡山之秀,外秀于林,内秀于文。南岳是中华文化的宝库,以文明奥区享誉天下。历朝历代的帝王天子、达官贵人来此祭拜的历史记载屡见不鲜,而文人骚客、鸿儒巨学的来访更是不计其数。他们立碑建祠、访古探幽、吟诗作赋,给衡山留下了名贵的物质和精神资产,也使衡山成为湖湘文化名山。 假设说道教使衡山皎洁似月的话,佛教那么令南岳如日中天。南北朝时南朝梁天监年间,即公元502年到519年间,惠海和尚自北魏南下,讲经于莲花峰下,首建方广寺,自此佛教传人南岳。以后希遁、海印大法师相继来衡山传教,至南朝陈光大元年即公元567

7、年,慧思大和尚在衡山修建般若禅林,广宣佛法,使佛教正式入主衡山。自陈到唐,由明及清,佛教在衡山得到广泛进展,慧思、智觊创佛教天台宗,怀让创禅宗南岳系,希迁传禅宗青原系,楚圆开黄龙宗,慧南开杨歧宗,承远、法照传净土宗,惠开传律宗等都发生在南岳山上。尤其是佛教禅宗,在怀让、希迁、马祖、道悟、惟俨、自然等名僧的大力推动下,先后衍生出临济、曹洞、云门、法眼、沩仰等五大宗派,流传全国甚至朝鲜、日本等海外地区,蔚为大观,佛教史上称为五叶一花。 回雁峰 回雁峰位于衡阳市区南部的湘江之滨,峰高96.8米。回雁峰虽然不高,但古时传闻北雁南飞,至此歇翅停回,因此自南北朝时期就成为我国南北温差线的分界点。回雁峰的名

8、称也是由此得来,衡阳市也因之被称为雁城。唐朝出名诗人王勃滕王阁序中的名句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所说的就是这个典故。 一进回雁峰,首先看到的便是烟雨池。烟雨池原是回雁峰下的一座深潭,每逢天将下雨时,潭中水气冉冉升起,如烟似雾,时隐时现,因而得名烟雨池。过去大雁南来时,到此便驻足停留,养息生息,待春回大地之时便启程北返。后来烟雨池逐步荒废,20世纪80年头开发回雁峰公园才得以恢复。 大家请看烟雨池畔的山石上,镌刻着一些历代名家的诗词书法作品。正中间的巨石上刻着湘籍将军唐天际的回雁峰三个大字。老将军写这三个字时已经是83岁高龄了,可字迹依旧苍劲有力,足见功底之浑厚。旁边还有王勃在滕王阁序中的雁阵惊寒

9、,声断衡阳之浦和明朝衡阳诗人陈宗契在咏南岳中的青天七十二芙蓉,回雁南来第一峰。 绕过烟雨池往右边走,便是上达牌坊。牌坊原来是山上雁峰寺的入口山门,历史特别悠久,怅然毁于战乱。 经过上达牌坊,就登上了望岳台。在这里极目远眺,整个衡阳市城区胜景尽收眼底。西面,是抗战时期衡阳保卫战的战场。岳屏山往北看,湘江、蒸水、耒水三水汇流之处的珠晖塔、来雁塔遥相响应;向东看,湘江中帆樯点点,百舸争流。每逢九九重阳节令,总有不少衡阳人扶老携幼,到此登高望远,陶冶性情。 转过身来,眼前这座金碧辉煌的庙宇便是千年古刹雁峰寺。雁峰寺原名乘云禅寺,始建干南北朝时南朝梁天监十二年,即公元5l3年。隋代改寺名为雁峰寺,唐朝改

10、为山门寺,明清之际又称为寿佛殿,20世纪80年头重修时正式定名为雁峰寺,迄今已经有将近1500年的历史了。过去,南来北往的僧人们都要来此朝拜,不少高僧禅师还在此开坛说法,点化世人。每年到此进香者络绎不绝。直到今天,每年农历正月初一的早晨,还有不少当地人赶来烧头炷香呐! 在寺的正门上,悬挂着赵朴初所题写的雁峰寺三字泥金横匾,两侧的楹联上写着:纵览豁中怀,对晴天雁字、月夜钟声,好把俗尘涤去;登临寻胜景,看槛外江山、池边烟雨,都从梵宇收来。 雁峰寺分为前后两进。前面的是观音殿,供奉着观音大士像,她手持净瓶,法相端庄,旁边有善财童子和龙女侍立,仿佛刚要将幸福甘露洒向人间。 此君轩是明末清初的出名哲学家

11、、思想家、文学家和史学家王船山先生的出世地,现在的建筑是根据古书记载重建的。轩内有王船山先生提笔凝思的雕塑。王船山生于古衡州府王衙坪,曾就读于长沙岳麓书院,中年参与反清复明,失败后在衡山县石船山下结庐隐居。他一生博学广采,于天文、地理、历法、数学等均有研究,尤擅经、史和文学。他著述颇丰,著有史学作品永历实录、哲学作品周易外传、张子正蒙法、黄书、思问录等,诗歌1645首及词325首,后人将其合编为船山遗书,共358卷,800余万字。王船山对清兵入关恨之入骨,发誓不仕。他每出家门,必穿高底鞋,打竹骨伞,寓意不踏清廷地,不共清廷天。在轩内,从护栏到窗棂,从楼梯到壁画,都以竹子为装饰,象征着先生宁折不

12、弯的高风亮节。在亭廊的墙上,还镌刻有王船山文、萧善卿书的古衡州八景:雁峰烟雨、石鼓江山、东洲桃浪、西湖荷花、朱陵仙洞、花药春溪、岳屏雪岭、青草渔灯。 出了此君轩,上得台阶,便可以看到湘江了。衡阳是湘江和蒸水会集之处,古时每到秋季,水势消退,河滩上全是乳白的细沙,南来的大雁纷纷降落,这就是古代出名的潇湘八景中的平沙落雁。不过由于岁月变迁,当年景致早已无存,令后来者产生无限遐思。 南岳衡山纵横八百里,而其中风景最秀美、景点最集中的是位于衡阳市南岳区的中心景区,面积约有85平方千米。 南岳古镇 经过南岳衡山牌坊,向前一拐,便踏入了南岳古镇。古镇的概括形成年头已不成考,但至少在唐代时,这里就已经形成了

13、分外兴旺的香市。大家请看脚下这条青石路面,历经千年岁月,已经被磨得光可鉴人,鞋跟踩在上面发出清亮的响声,好像禅钟木鱼,敲击着每一位香客的魂魄! 南岳古镇的街道都是用麻石板铺成,两侧是高矮一致的两层挑楼,清一色的朱瓦白墙、高高挑起的飞檐和雕龙画凤的屋脊,全部保持着IS时的风貌,四处表达出南岳古镇的古朴之美。在这里的摊铺里买一炷香,在茶楼上品一盏茶,感悟中国佛教的博大精深,回味传统文化的悠远意境,确定会受益匪浅的。古镇的街道还有一奇,那就是两侧房屋下都有一条长廊,连成一线。这样即使是在下雨天,也不用打伞悠闲地溜达长街,真正实现了出名作家李健吾在雨中登泰山中所描写的那种有雨趣而无淋漓之苦的情境。 古

14、镇虽小,但也五脏俱全,饭馆、客栈、香肆、商店、佛堂,甚至是墨香犹存的书屋应有尽有。尤其是这里的饭馆,供给的都是本地特色菜肴,像鲜嫩美味的野生蘑菇、口感独特的衡山豆腐和养分丰富的山中竹笋,无不令人垂涎三尺。到了衡山不尝尝当地的风味菜肴,就像去了西安不吃羊肉泡馍、去了天津不吃十八街花、去了重庆不吃火锅样,总是有些美中缺乏! 走过了写满沧桑的青石板路,走过了印满历史的古栈民居,走过了荡涤心灵的佛堂香肆,大家的心中是否也点亮了一盏明灯呢?大家是否对南岳又产生了一种异样的情愫呢大家是否对人生又多了一份寻思呢?这就是古镇真正的美之所在! 南岳大庙 穿过北街,前面豁然开朗,一座雄伟宏大的古建筑群呈现在我们面

15、前,这就是我国南方最大的宫殿式古建筑群南岳大庙。 跨入棂星门,便是一个松柏参天、绿草如茵的庭院,左右各有一座水火池和碑亭。水火池是蓄水以防建筑起火的,也常被信徒们用来放生,因此俗称放生池。东边的碑亭中置明朝成化年间尚书商辂所撰写的重修南岳庙记碑刻,西边的碑亭中置有宋代范纯仁所撰写的祭衡岳文碑刻。 顺着中间的游道前行不远,就是南岳大庙中轴线上的其次进建筑一一魁星阁。魁星阁又名盘龙亭,为重檐歇山顶建筑,面积139平方米。阁内原来立有文星之首的魁星雕像,以示崇文,好多望子成龙的父母都常带着子女来此祈拜。 魁星阁两侧有钟亭和鼓亭,左边的钟亭原来摆放着一口重达4500千克的大钟,右边的鼓亭原来摆放着一面直径2米的大鼓。古人相信只要钟鼓齐鸣,就能镇住龙王,使他不敢兴风作浪,以保国泰民安。 大庙的其次重院落,纵深不长,横断面却很宽。院落东边是玄德尊门,通大庙东翼的八个道观;西边是六寺同门,通大庙西翼的八个佛寺。院落正中为八角重檐攒尖顶的御碑亭,是大庙中轴线上的第四进建筑。御碑亭建于清康熙四十六年,即公元1707年,里面立着康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