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汕头市和睦初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地理模拟试卷含解析一、 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2分)1. 右图表示地球局部经纬网,图中三条纵线表示经线,三条横线表示纬线,a、b相交于O读图完成2~3题2、如果图中的经纬度差都是5°,则( )A.图中四个方块所表示的面积一定相等B.图中的三条纬线和三条经线的长度一定都相等C.图中的三条经线长度一定相等D.图中O点一定在南北回归线之间3、如果纬线b刚好是北温带和热带的界线,则在O点上空俯视,所见的地球可能为下图中的( )参考答案:C A2. 当前,世界上人口与环境的主要矛盾是人口增长过快,环境承裁量受到的压力过大,生态系统遭到破坏,有失去平衡,导致恶性循环的危险回答关于人口的1~3题1.一个地区人口增长模式的转变,主要受到下列哪个因素的影响A.生产力水平 B.社会福利 C.文化观念 D.自然环境2.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对人口迁移的影响作用逐步增强的是A.自然环境因素 B.政治因素 C.婚姻家庭因素 D.社会经济因素3.当前发展中国家人口迁移的主要类型是A.农村到城市 B.城市到农村 C.农村到农村 D.城市到城市参考答案:A D A3. 20世纪90年代以前,第聂伯河夏、秋季径流量约为年总径流量的24%,冬季径流量约为年总径流量的15%。
20世纪90年代以后,该河夏、秋季径流量约为年总径流量的32%,冬季径流量约为年总径流量的30%,但总径流量变化较小下图为第聂伯河部分流域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30. 第聂伯河的主要补给类型是( )A. 高山冰雪融水补给B. 雨水补给C. 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D. 地下水补给31. 20世纪90年代以后,第聂伯河径流量的季节分配发生变化的原因可能是( )A. 流域降水量增加 B. 全球气候变暖C. 农业灌溉面积减少 D. 大量修建水库参考答案:30. C 31. D【30题详解】根据材料信息,第聂伯河的春季径流量占比重最大,主要补给类型是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C对源头没有高山冰川融水补给,A错夏季补给量少,雨水补给不是主要因素,B错地下水补给稳定,不是主要因素,D错所以选C31题详解】20世纪90年代以后,第聂伯河径流量的季节分配差异减小,原因可能是大量修建水库,调节径流的季节分配,D对流域降水量没有明显变化,A错全球气候变暖不影响季节分配,B错农业发展,灌溉面积增加,C错所以选D4. 21世纪以来,部分在华日资企业转移至日本国内,最有可能是因为日本国内 ( )A.生产活力增强 B.就业需求扩大C.产业升级加快 D.环境更加优良参考答案:B试题分析:21世纪以来,由于自动化技术的发展,工厂生产实现了自动化,劳动密集型企业发生了改变,中国劳动力价格上升,劳动力成本红利丧失加上日本国内失业率增加,由于国内就业需求扩大,因此部分在华日资企业回迁至日本国内。
5. 我国政府推动西部地区发展,采取的主要措施是( )①给予西部大量的财政补贴 ②增加对西部基础设施和生态建设的投资 ③保护西部的工业产品不受外部产品的竞争 ④发挥地区资源优势,积极引进人才A.①③ B.②④ C.③④ D.①②参考答案:B6. 目前,我国政府启动了能源作物培育计划,能源作物主要有:玉米、甘蔗、高粱、油菜、大豆、棉花等下图是我国部分能源作物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31~32题 31.图中①、②、③、④代表的四种能源作物依次为( )A.大豆、油菜、棉花、甘蔗 B.棉花、大豆、油菜、甘蔗C.油菜、甘蔗、棉花、大豆 D.大豆、甘蔗、油菜、棉花32.有关开发与种植能源作物带来的影响,说法不正确的是( )A.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量 B.促进能源可再生和综合利用C.可能引发对森林的乱砍滥伐 D.保障我国的粮食安全参考答案:31.A 32.D7. 田纳西河是发源于美国阿巴拉契亚山脉,最终注入密西西比河,流程1450千米,流域面积10.6万平方千米右图是该河流域某地气候图,据此回答19---20题。
19.从图中可知该流域内径流量的季节变化是( )A、春末夏初流量大,秋季流量小 B、冬末春初流量大,夏季流量小C、夏季流量大,冬季流量小 D、夏季流量小,冬季流量大20.根据气候资料判断,该地适合种植的作物是( ) A、亚麻 B、小麦 C、水稻 D、玉米参考答案:A C8. 下列区域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作为一个实体,区域包含自然、经济、社会方面的许多要素B.一个区域内各要素之间有内在的、本质的联系,外部形态特征不一定相似 C.区域的范围有大有小,级别有高有低D.区域划分的指标有自然、经济和社会等某一方面的,也有综合性的参考答案:B9.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自然资源是人类生产生活资料的主要来源B、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各种资源的人均占有量不断下降C、由于自然资源开采量的不断增加,导致世界人口的快速增长D、自然资源的数量、种类、规模、范围一般不会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而变化参考答案:A10. 读太阳辐射、地面辐射和大气辐射关系示意图回答15--16题15.H的数值应为A.40 B.60 C.125 D.13416.连续多日的雾霾天气不会影响A.A的数值 B.B的数值 C.I的数值 D.G的数值参考答案:15.B 16.A11. 读图7,回答20—21题。
20.下列国家,分别多发图示地质、气象灾害的是 A.美国、秘鲁 B.中国、俄罗斯 C.日本、英国 D.冰岛、印度21.甲地与丁地之间易发的地质灾害是 A.地震、洪涝 B.泥石流、火山 C.滑坡、泥石流 D.暴雨、滑坡参考答案:20.D 21.C12. 每年的阳历四月,是我国傣族的传统节日——泼水节节日期间,人们穿着盛装,互相泼水祝福,并进行拜佛、赛龙舟、文艺会演等活动,吸引八方游客前来观赏据此回答1、2题1.傣族的泼水节属于 ( )①旅游活动 ②旅游资源③具体的资源 ④抽象的资源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2.参加泼水节的旅游活动属于 ( )A.游览观光 B.度假休闲C.科考探险 D.宗教朝觐参考答案:BA第1题,泼水节属于节庆活动,没有具体的物质存在形式,因此它属于旅游资源,且是抽象的资源第2题,人们去参加泼水节,体验泼水节的欢乐气氛和独特的傣族风情,是典型的远方崇拜,即对远方风土人情的崇拜,因此游客大多是为观光而来13. 读“北半球某地区春季某时天气系统示意图”(单位hpa),回答P地的气压值可能是A.1020 B.1025 C.1022 D.1026参考答案:C14. 比较我国三大自然区之间自然特征差异,回答5—8题5.我国人口密度最小的自然区是 ( ) A.东部季风区北部 B.青藏高寒区 C.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 D.东部季风区南部6.我国北方住宅有院落,且围墙很高的原因是( )A.平原广大 B.太阳辐射强 C.降水少 D.冬季风力强7.傣家的竹楼反映了当地的( )A.气候环境 B.地形条件 C.水文环境 D.植物特征8.下列具体反映南北差异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正确的是( )A.南方人以米食为主 B.北方人说话婉转C.南方方言较少 D.南方的重工业发达参考答案:B D A A15. 家住上海(约31°N)的李女士发现:所购商品房居室日照时间极短,达不到满窗。
就此向法院起诉,法院依据地方法规中“受遮挡的居住建筑的居室,XX日满窗日照的有效时间不少于连续1小时”的有关条款,责成房产公司退还其各类费用据此回答41-42题41.材料中“受遮挡的居住建筑的居室,XX日满窗日照的有效时间不少于连续1小时”的指标,你认为XX应为 ( )A.春分日 B.夏至日 C.秋分日 D.冬至日42.为了达到上述要求,房产公司在建楼时,应使南北楼房有一定距离理论上楼高相同的情况下,楼房间距北京比上海应宽些原因是 ( )A.冬季北京比上海白昼短 B.北京比上海正午太阳高度小C.北京比上海年太阳辐射量少 D.北京比上海阴雨天气多参考答案:41-42 DB16. 假设甲、乙两图中各标注有一岛分别称为甲岛和乙岛,其位置与轮廓如图所示,读图回答下列小题1. 关于两岛中A、B两点位置的叙述,正确的是A. A点位于(15°N,105°W) B. B点位于(48°S,150°W)C. A点位于B点的东南方 D. A点位于B点的西南方2. 关于甲、乙两岛的叙述,正确的是A. 甲岛位于东半球 B. 乙岛位于太平洋C. 乙岛面积比甲岛大 D. 乙图的比例尺比甲图大参考答案:1. D 2. D【1题详解】根据图中信息可知图中A点位于(15°S,105°E),B点位于(48°N,150°W);根据A、B点的经纬度,可知A点位于B点的西南方。
2题详解】据图中经纬度可知甲岛位于西半球、北半球,乙岛位于南印度洋根据两图经纬度间隔度数大小可知,甲岛经纬度间隔度数大,表示实际面积大,比例尺较小,乙岛经纬度间隔度数小,表示实际面积小,比例尺较大17. 下图示意每5°纬度带世界海陆分布及平均温度年较差读图,完成下面小题4. 图中A. 图例甲表示海洋,乙表示陆地B. 40°S比40° N平均温度年较差小C. 南回归线附近海陆面积相差最小D. 平均温度年较差与陆地面积成负相关5. 据图推断A. ①地针叶林面积广大 B. ②地为热带季风气候C. ③地以海上内循环为主 D. ④地洋流为暖流参考答案:4. B 5. C本题主要考查世界的海陆分布和世界的区域差异学生要掌握世界的海陆分布特点,熟悉世界植被、气候、水循环、洋流等的分布规律4. 根据世界的海陆分布可知,海洋面积大于陆地,所以图中甲是陆地,乙是海洋,故A错误;图中40°S平均温度年较差是6℃左右,40°N平均温度年较差是20℃左右,所以40°S比40°N平均温度年较差小,B对;由图中的信息可知,45°N附近海陆面积相差最小,C错误;由图中的信息可知,平均温度年较差与陆地面积不存在负相关;所以本题的正确答案是B。
5. 由图可知,图中①地在40°N附近,不可能分布着针叶林(针叶林主要分布在50°N-60°N之间),故A错误;②地位于赤道附近,气候类型应该是热带雨林气候,故B错误;③地位于15°附近的海洋上,水循环形式是海洋内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