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新余市北京师范大学附属学校2019-2020学年高一语文联考试卷含解析

上传人:Mr****ng 文档编号:253942265 上传时间:2022-02-14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29.7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西省新余市北京师范大学附属学校2019-2020学年高一语文联考试卷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江西省新余市北京师范大学附属学校2019-2020学年高一语文联考试卷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江西省新余市北京师范大学附属学校2019-2020学年高一语文联考试卷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亲,该文档总共1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江西省新余市北京师范大学附属学校2019-2020学年高一语文联考试卷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西省新余市北京师范大学附属学校2019-2020学年高一语文联考试卷含解析(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江西省新余市北京师范大学附属学校2019-2020学年高一语文联考试卷含解析一、 现代文阅读(35分,共3题)1.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922题。一只鹭鸶陈所巨童年的一个雪天,我们被饥饿困扰,家里委实找不到一点可以吃的东西。我和母亲以及还在襁褓之中的弟弟最大的愿望,就是等待父亲回来,他是到湖滩上挖野荸荠去了。 窗外皑皑一片,积雪有一尺多厚,鹅毛雪片仍在纷纷扬扬,似要把天地之间的空隙填满。 中午以后,父亲的身影才在我们久久等待的视野中出现。当他裹着一阵冷风走进门来的时候,我看见他袖着双手,怀里竟抱着一只鸟。父亲说,那是只冻得快要死了的鹭鸶,在雪地里,一伸手就逮住了。 父亲把鹭鸶放到地上,它浑身颤

2、抖,连站都站不稳。我蹲下来抚摸它的羽毛,它并不害怕,它是连害怕的力气也没有了。它的眼睛水滋滋的,似是泪,浮着那种招人怜悯的微光。在这种冰雪封冻的天气,这只鹭鸶真的太可怜了。 我感到了一阵袭来的饥饿,就抬起头来问父亲:“挖到野荸荠了吗?我饿。” 父亲眼里掠过一丝无奈:“地冻得太硬,刨不动。”说着将目光移向母亲:“把这只鹭鸶杀了吃了吧,孩子太饿。” 母亲显得十分犹豫,她信佛,从不杀生。衣服上落只虫子,也轻轻掸掉,不肯碾死,何况要杀这样一只可怜的鹭鸶呢? “不,不能杀它,它太可怜了。”我大声说。 父亲说:“我们没有吃的,你不是很饿吗?” “我不饿,一点也不饿,你别杀它。”我赶忙说。 “它快饿死了,我

3、们没东西喂它,它反正要饿死的。”父亲坚持着。 “不,我喂它,它不会死。”我护住鹭鸶,掰开它的长喙,撮了些唾液吐进去,鹭鸶缩动长脖子,贪婪地吞咽着。 见我如此,母亲就说:“别喂了,口水喂不活它,我们不杀它吧。” 我把鹭鸶放到一只旧竹筐里,筐里垫了些干草。我想着等到天晴,鹭鸶能够觅食的时候,就把它带到湖滩去放了。 那是最难熬的一夜,两天没吃进一点食物的胃先是疼痛,接着似火烧火燎,以后就麻木了,身上一阵一阵地渗冷汗。我朦胧中觉得夜里母亲不止一次到我床边,伸手摸摸我的额头,然后,就小声地叹息。 天刚亮。母亲摇醒我,说:“快起来,鹭鸶死了,是饿死的。” 我来不及穿衣就跑到竹筐边,鹭鸶真的死了,倒在干草上

4、面,脖子垂向一边。 母亲烧了些开水,将鹭鸶冲烫了几下,拔去羽毛,然后剖开肚子,将内脏扒出来洗净。那只可怜的鹭鸶的胃囊里,除了几粒玛瑙色的砂粒外,什么也没有。它大概也已经饿了好多天。 鹭鸶自己死了,我们吃它便心安理得。鹭鸶太瘦,肉很少,母亲就烧了半锅汤,每人一小碗。 那是我们家的一顿美餐。 许多年以后,我仍忘不了那只鹭鸶,是它救了我们,让我们一家渡过了难关。鹭鸶被我们吃了的第二天雪就停了,天气转暖,第三天,父亲就从湖滩上挖回了一些野荸荠。 后来,我们长大了,母亲年老了。那年她身染重病,临终之前喊我到床边,说:“记得那年大雪天的那只鹭鸶吗?是我扭断了它的脖子,我是罪过太深啊”我这才知道事情的真相:

5、我的连走路都不肯踩死虫蚁的善良的母亲,不忍心让我们挨饿,竟亲手杀死了一只鹭鸶!几十年来,她的心因此默默地受着多少折磨啊!19结合上下文,简要说明第2自然段在文中的表达作用。(4分)20结合语境,理解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含义。(4分)()鹭鸶缩动长脖子,贪婪地吞咽着。()那是我们家的一顿美餐。21如果将画线句子中的“朦胧”和“不止一次”去掉,对表现人物心理有无影响?为什么?(4分)22对母亲临终之前的忏悔,你是如何看待的?(6分)参考答案:19这段自然环境描写,写出了天气的寒冷,暗示了父亲不可能挖到野荸荠,同时也使父亲抓住鹭鸶一事变得合乎情理。(4分,答对两个要点即可得满分。)20()贪婪:不

6、知满足。文中写出了鹭鸶饿得厉害。(2分)()美餐:味道鲜美的饭菜。文中指作者一家吃了一只瘦弱的鹭鸶,却具有挽救生命的作用,所以称之为“美餐”。(2分)21有影响(1分)。“朦胧”与“我”备受饥饿的煎熬相照应(1分),“不止一次”既体现了母亲对我的关心(1分),更写出了母亲在信仰与母爱的矛盾抉择中心灵上所受的折磨(1分)。(4分,意思对即可。)22(1)在信佛的母亲看来,那只鹭鸶的死是自己对生命的屠杀,是不可饶恕的罪过。(2)可当年,为了一家人的活命,违心地杀死了这只鹭鸶。(3)几十年来,她为此 承受着巨大的精神压力。(4)母亲临终前的忏悔,让我们感受到一位平凡母亲的善良与坚忍。(6分,每个要点

7、2分,满分为止。言之有理即可酌情得分。)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近些年,知识付费逐渐成为互联网的新风口,传统出版行业也主动加入浪潮。通过深耕细分领域,瞄准小众需求,出版业在融合发展中看到了更多希望:而随着出版业的加入,知识付费用户的选择也更加多元。自2016牟以来,知识付费服务发展迅猛,然而市场中的绝大多数平台由互联网创业公司创办,出版业所占份额微小。这种局面已在变化,两午前,中国出版集团旗下三联生活周刊曾推出两期封面报道“我们为什么爱宋朝”,读者反响不错。于是,周刊策划推出中读APP,以“我们为什么爱宋朝”为主题,打造10堂音频课,仅一个月,这门课的收入在当月全国知识付费课程排行榜

8、上进入了前三名。这就是互联网在渠道、用户、市场等方面给出版业带来的机会。出版业对优质内容的精准把握,是其他生产商难以相比的,事实证明在豆瓣时间上卖出了数万份的“爆款”课程,都是与出版机构合作推出的。另外人们精神需求的高涨正在使知识付费进入“下半场”小众需求浮出水面,创造出更大的市场价值。这批用户的特点是青春期延长,一生都在追求成长,也更关注自己的内心世界。以往知识付费更多强调“知识改变命运”,是带有教育培训性质的知识服务。知识付费服务对于出版业而言不仅仅带来新的经济增长点,更是出版业自身的一次升级。第一,以前作者写书就是闷头写,但现在作者每次讲课都会得到听众的现场反馈,直接反映到作者的书稿里;

9、第二,建立粉丝群,通过网络报名收集用户,为社群营销打下基础:第三,拉长图书宣传推广期和销售期,解决以往一过3个月推广期热度就下降的难题。现在通过知识付费产品,文字内容的价值被真正开发出来了。但出版业不能直接把文字内容平行搬到知识服务产品之中,必须从稿件中继续提炼IP,围绕IP做产品开发,本质上也是知识的一次升级。但大多数出版社尚未开展改革,一是行为的惯性,出版社习惯做纸质产品,融合发展的动力不足;二是思维的惰性,死守媒体分工,对融合发展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此外,传统出版社的组织结构、奖励机制与新媒体的要采差距甚大。知识服务的内容在细分领域深耕,逐渐成为市场刚需,盈利能力强。但是,如果传统出版机构

10、不能转变其固有理念和机制,未来知识服务领域的成功者就可能只有数字资源整合商,而没有传统出版机构。(摘自2019年1月24曰人民日报,有删改)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传统出版业近些年主动加入知识付费的浪潮中,是因为在融合发展中看到了更多的希望。B. 出版业对知识何费优质内容的准确把握,使得小众需求浮出水面,创造了更大的市场价值。C. 互联网曾是知识付费的主流,近年来互联网给出版业的发展带来了机会,双方合作实现共赢。D. 知识付费服务让作者直接能够听到听众的建议,作者可以吸纳观众观点并写入书稿。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文章从出版业自身行业

11、特点、现状及时代发展需求三个方面论证了出版业在知识付费中取得的成绩和不足。B. 文章第二段用三联生活周刊的事例论证了互联网知识付费模式给出版业带来的机遇。C. 文章主要采用对比论证方法客观地论证出版业在知识服务中发展契机和滞后并存的现状。D. 文章最后一段总结了出版业陈旧的理念和死板的机制是其在当前时代落后的主要原因。3. 根据原文的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A. 出版业通过互联网的渠道,就可以拥有客户,占领市场,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B. 当今人们的精神需求和以往知识付费的用户相比,他们列知识的心理需求是不同的。C. 传统出版业如不转变其固有的理念和机制,未来的服务领域的成功者就只有数字资源整

12、合商。D. 如果传统的出版商大量的加入到知识服务的浪潮中,知识付费用户的选择机会就更多。参考答案:1. B 2. C 3. D【1题详解】此题考查把握文章内容要点和筛选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时,阅读一定要细致,要回到原文中逐句比较。依据文意,力求明辨各选项表述的正误。特别要注意其中的细枝末节的毛病,例如事件的前后倒置、内容上的归纳不完整、中心概括上的无中生有、片面遗漏、强拉硬连、任意拔高等等。B项因果倒置,“出版业加入知识付费”,是瞄准了“小众需求”这个潜在的市场。故选B。【2题详解】本题考查把握论证方法和思路的能力。论证方法是举例论证,道理论证,正反对比论证,比喻论证,事例论证等多种论证方式

13、的总称。举例论证:运用具体事例,真实可信,增强文章说服力,趣味性,权威性,让文章浅显易懂。C项,“文章主要采用对比论证方法”属于无中生有。文章先后论述了知识付费的出现与迅猛发展,以及出版业加入出现新的经济增长点,最后是对服务内容的要求。文章没有采用对比论证方法进行论证。故选C。【3题详解】此题考查把握文章内容、分析作者观点态度的能力。此种归纳内容要点和分析作者观点态度的题目,解答时应先根据选项确定原文信息所在的位置,然后将选项和原文进行比较,并结合上下文语境进行判断。A项说法过于绝对,出版业还需要自身的条件,才可以拥有市场。B项 ,“当今人们的精神需求” 扩大了范围,原文是指小众精神需求。C项

14、说法过于绝对,原文是“就可能只有数字资源整合商”。D项说法正确。故选D。3.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的问题。中国文化的天人合一思想中西文化的基本差异之一,就是在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上,西方文化强调,人要改造自然、征服自然才能求得自己的生存和发展,而中国文化则比较重视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中国文化的这种特色,有时通过“天人合一”的命题表述出来。中国古代思想家一般都反对把天与人分开来、对立起来,而主张天人协调、天人合一。天人合一问题,就其理论实质而言,是关于人与自然的统一问题,或者说是自然界和精神的统一问题。应当承认,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天人合一思想,内容十分复杂,其中既有正确的观点,也有错误的观点。中

15、国古代思想家关于天人合一的思想,其最基本的涵义,就是充分肯定自然界和精神的统一,关注人类行为与自然界的协调问题。从这个意思上说,天人合一的思想是非常有价值的。 恩格斯对自然和精神的统一问题,有过一系列精辟的论述。他说:“我们一天天地学会更加正确地理解自然规律,学会认识我们对于自然界的惯常行程的干涉所引起的比较近或比较远的影响。”他还说:“自然界和精神是统一的。自然界不能是无理性的而理性是不能和自然界矛盾的。”“思维规律和自然规律,只要它们被正确地认识,必然是互相一致的。”恩格斯的这些论述,深刻地揭示了自然和精神统一问题的丰富内涵。根据恩格斯的这些论述,不难看出, 。 中国古代的天人合一思想,强调人与自然的统一,人的行为与自然的协调,道德理性与自然理性的一致,充分显示了中国古代思想家对于主客体之间、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之间关系的辩证思考。根据这种思想,人不能违背自然规律,不能超越自然界的承受力去改造自然、征服自然、破坏自然,而只能在顺从自然规律的条件下去利用自然、调整自然,使之更符合人类的需要,也使自然界的万物都能生长发展。另一方面,自然界也不是主宰人及社会的神秘力量,而是可以认识、可以为我所用的客观对象。这种思想长期实践的结果,是达到自然界与人的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