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荞麦塔拉乡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化学联考试卷含解析

上传人:Mr****ng 文档编号:253924202 上传时间:2022-02-14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76.9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荞麦塔拉乡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化学联考试卷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荞麦塔拉乡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化学联考试卷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荞麦塔拉乡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化学联考试卷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荞麦塔拉乡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化学联考试卷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荞麦塔拉乡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化学联考试卷含解析(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荞麦塔拉乡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化学联考试卷含解析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个小题,每小题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共60分。)1. 下列有关环境问题的叙述正确的是 A. 沉淀法是对污水处理的一种化学方法 B. 常见非金属氧化物都属于大气污染物 C. 澄清且显中性的水一定是没有被污染的水 D. 新装饰居室中最常见的污染物是甲醛 、苯等参考答案:AD略2. 下列实验中,有关仪器的下端必须插入液面以下的是() 制备乙烯时用的温度计;制备氯气装置中的分液漏斗;制取氨水时氨气溶于水的导管;制备氢气的简易装置中加入稀硫酸用的长颈漏斗;分馏石油时的温度计

2、;制备乙酸乙酯时,将乙酸乙酯蒸气通入饱和Na2CO3溶液的导管。A B C D参考答案:B略3. 下列化合物中的所有碳原子可以在同一平面上的是A. B. CCH2=CHCH=CHCH=CH2 D. (CH3)2CHCCCH=CHCH3参考答案:C略4. 常温下,已知0.1mol/L的NaX、NaY、NaZ溶液,其pH值分别8、9、10,则HX、HY、HZ的酸性强弱排列正确的是( )A HXHYHZ BHYHXHZ C HZHYHX DHZHXHY参考答案:A略5. a mol Cu 与含b mol HNO3的溶液恰好完全反应,则被还原的HNO3的物质的量一定是A(b-2a)mol B0.25b

3、 mol Cmol D2a mol参考答案:A略6. 下列关于糖类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葡萄糖能发生酯化反应B. 糖类都能与新制Cu(OH)2反应C. 葡萄糖与果糖是同分异构体,淀粉与纤维素也是同分异构体D. 糖类都能发生水解反应参考答案:A点睛:同分异构体之间分子式相同,但是结构不同。淀粉和纤维素的聚合度不同,所以其分子并不相同。7. 短周期主族元素A、B、C、D、E的原子序数依次递增,A、B两元素相邻,B、C、E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3,E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B原子内层电子数的3倍或者C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的3倍,B、D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之和等于C、E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4、 )A元素B和E的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均为强酸BC的单质能与A的氧化物发生置换反应C元素C、D、E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之间均可相互反应D工业上常用电解元素C、D的氯化物来制取它们的单质参考答案:B略8. 对溶液中的离子进行鉴定,下列实验所得结论不合理的是( ) A向溶液中加入稀硝酸后,再加入AgNO3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则溶液中可能含有Cl- B. 向溶液中加入溶液,观察无明显现象,继续加入氯水,溶液变红色,说明溶液中一定含有e2+ C. 向溶液中加入aOH 溶液,加热后产生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则可推测该溶液中含有NH4+ D. 向溶液中加入盐酸,产生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无色无

5、味气体,可推测溶液中含有CO32-。参考答案:D略9. 在一定温度条件下,甲、乙两个容积相等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均发生如下反应:3A(g)+B(g)xC(g)+D(s),向甲中通入6molA和2molB,向乙中通入1.5molA、0.5molB和3molC和2molD,反应一段时间后都达到平衡,此时测得甲、乙两容器中C的体积分数都为0.2,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平衡时,甲、乙两容器中A、B的物质的量之比不相等B若平衡时,甲、乙两容器中A的物质的量相等,则x2C平衡时甲中A的体积分数为40% D若平衡时两容器中的压强不相等,则两容器中压强之比为58参考答案:B略10. 如图所示,隔板K1固定不动,活塞

6、K2可自由移动。T时,M、N两个容器中均发生反应2SO2(g)+O2(g)2SO3(g),向容器M、N中各充入2mol SO2和1 mol O2,初始M、N的容积和温度相同,并保持温度不变。下列有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反应达到平衡时SO2的转化率:MNBO2的体积分数:MNC容器N中达到平衡,测得容器中含有1.2mol SO3,此时N的容积 为VL,则该反应在此条件下的平衡常数5.625VD该反应在T时的平衡常数K:M=N 参考答案:A略11. 为了使稀硫化钠溶液中c(Na+)/c(S2-)的比值变小,可加入的物质是A、适量的盐酸 B、适量的NaOH溶液 C、适量的FeCl2溶液 D、适量的Na

7、2S固体参考答案:D12. 下列金属组合中,一般用电解法冶炼的是AFe Hg Na BAl Fe Ag CAl Na Mg DCu Ag Au 参考答案:C13. 常温常压下,在带有相同质量活塞的容积相等的甲、乙两容器里,分别充有二氧化氮和空气,现分别进行下列两项实验:(N2O42NO2 H 0)(a)将两容器置于沸水中加热 (b)在活塞上都加2 kg的砝码在以上两情况下,甲和乙容器的体积大小的比较,正确的是A(a)甲乙,(b)甲乙 B(a)甲乙,(b)甲乙C(a)甲乙,(b)甲乙 D(a)甲乙,(b)甲乙参考答案:D略14. 由于碳碳双键( )不能自由旋转,因此和是两种不同的化合物,互为顺反

8、异构体,则分子式为C4H8的烯烃的异构体有A2种B3种C4种D5种参考答案:C略15. 下列关于电解质电离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水难电离,纯水几乎不导电,所以水不是电解质B碳酸钙在水中溶解度很小,其溶液的电阻率很大,所以碳酸钙是弱电解质C碳酸钙在水中的溶解度很小,但被溶解的碳酸钙全部电离,所以碳酸钙是强电解质D氯气和氨气的水溶液导电性都很好,所以它们是强电解质参考答案:C二、实验题(本题包括1个小题,共10分)16. 现将四种溶液分别盛于A、B、C、D四支试管中,进行如下实验: A、B混合产生蓝色沉淀;将A、D混合产生白色沉淀;将C、D混合产生黄色沉淀。 根据以上现象判断: (1)写出有

9、关化学式:A_;B_; C_;D_。 (2)写出下列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A+B_ A+D_ C+D_参考答案:(1)A:CuCl2 B:NaOH C:KI D:AgNO3(1)Si (2)P (3)离子 (4) 氟;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非金属性增强,同主族元素从下到上非金属性增强,表中元素位于最右上角,故非金属性最强。(5) SiH4 ;HClO4略三、综合题(本题包括3个小题,共30分)17. H2SO4溶液与KOH溶液反应时放出热量,若用E1表示反应物的总能量,E2表示生成物的总能量,请回答下列问题:(1)用离子方程式表示反应的实质_。(2)判断E1、E2的大小:E1_E2(A大于,B小于

10、,C相等)。(3)分别向两个盛有1 L 1 molL1 H2SO4溶液的容器中加入1 L 1 molL1KOH溶液甲、1 L 2 molL1KOH溶液乙(不考虑热量损失),两个容器中溶液在反应后的温度甲 乙(填“A大于”,“B小于”,“C相等”)。参考答案:(1)HOH=H2O(2)E1E2(3)小于略18. (1)0.1mol/L Na2CO3溶液呈 (填“酸性”、“碱性”或“中性”),其原因是 (用离子方程式表示)(2)氢氧燃料电池是利用氢能的一种重要方式。请写出氢氧燃料电池(电解质溶液为KOH溶液)的负极的电极反应式 ;(3)某温度下的水溶液中,c(H+)10xmol/L,c(OH)10

11、y mol/L。x与y的关系如右图所示:该温度下水的离子积为 ;该温度下0.01 mol/L NaOH溶液的pH为 。(4)如右图装置,已知两电极上发生的电极反应分别为:a极:Cu22e Cu b极:Fe2e Fe2该装置中原电解质溶液一定含有 ;(填序号)A Cu2 BNa CFe2 D Ag(5)硫酸钡在水中存在沉淀溶解平衡:BaSO4(s)Ba2+ (aq)+ SO42(aq) 25时,BaSO4的Ksp=1.1l010,在0.1 molL一1硫酸溶液中,钡离子的浓度最大可达到 molL一1。参考答案:略19. 已知化学反应Fe(s)CO2(g)FeO(s)CO(g),其平衡常数为K1;

12、化学反应:Fe(s)H2O(g)FeO(s)H2(g),其平衡常数为K2。在温度973 K 和1173 K 情况下,K1、K2的值分别如下:温度K1K2973 K1.472.381173 K2.151.67(1)通过表格中的数值可以推断:反应是_(填“吸热”或“放热”)反应。(2)现有反应:CO2(g)H2(g) CO(g)H2O(g),请你写出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3的数学表达式:K3_。(3)能判断反应已达平衡状态的是_。A容器中压强不变 B混合气体中c(CO)不变 Cv正(H2)v逆(H2O) Dc(CO2)c(CO)(4)根据反应与可推导出K1、K2与K3之间的关系式_。据此关系式及上表数据,也能推断出反应是_(填“吸热”或“放热”)反应。要使反应在一定条件下建立的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可采取的措施是_(填写序号)。A缩小反应容器容积 B扩大反应容器容积 C降低温度 D升高温度 E使用合适的催化剂 F设法减少CO的量参考答案:(1)吸热 (2) (3)BC (4)K3K1; 吸热 ; DF 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