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饭端碗的礼仪

上传人:lj157****0132 文档编号:253924093 上传时间:2022-02-14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0.8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吃饭端碗的礼仪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吃饭端碗的礼仪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吃饭端碗的礼仪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吃饭端碗的礼仪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吃饭端碗的礼仪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吃饭端碗的礼仪》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吃饭端碗的礼仪(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吃饭端碗的礼仪 - 吃饭用餐,要讲究文明礼貌,要留意自己的吃相,养成良好的用餐习惯。下面一起来看看吃饭端碗都有哪些须要留意的礼仪学问。 吃饭端碗礼仪须知 让长辈先动碗筷用餐,或听到长辈说:大家一块吃吧,你再动筷,不能抢在长辈的前面。 吃饭时,要端起碗,大拇指扣住碗口,食指、中指、无名指扣碗底,手心空着。不端碗伏在桌子上对着碗吃饭,不但吃相不雅,而且压迫胃部,影响消化。 夹菜时,应从盘子靠近或面对自己的盘边夹起,不要从盘子中间或靠别人的一边夹起,更不能用筷子在菜盘子里翻来倒去地寻寻找觅,眼睛也不要老盯着菜盘子,一次夹菜也不宜太多。遇到自己爱吃的菜,不行如风卷残云一般地猛吃一气,更不能干脆把盘子端

2、到自己跟前,大吃特吃,要顾及同桌的父母和姐弟。假如盘中的菜已不多,你又想把它打扫干净,应征询一下同桌人的看法,别人都表示不吃了,你才可以把它吃光。 要闭嘴咀嚼,细嚼慢咽,这不仅有利于消化,也是餐桌上的礼仪要求。决不能张开大嘴,大块往嘴里塞,狼吞虎咽的,更不能在夹起饭菜时,伸长颈项,张开大嘴,伸着舌头用嘴去接菜;一次不要放入太多的食物进口,不然会给人留下一副馋相和贪欲的印象。 用餐的动作要文静一些。夹菜时,不要遇到邻座,不要把盘里的菜拨到桌子上,不要把汤泼翻,不要将菜汤滴到桌子上。嘴角沾有饭粒,要用餐纸或餐巾轻轻抹去,不要用舌头去舔。咀嚼饭菜,嘴里不要发出叭叭、呱叽呱叽的声音。口含食物,最好不要

3、与别人交谈,开玩笑要有节制,以免口中食物喷出来,或者呛入气管,造成危急;确须要与家人谈话时,应轻声细语。 吐出的骨头、鱼刺、菜渣,要用筷子或手取接出来,放在自己面前的桌子上,不能干脆吐到桌面上或地面上。假如要咳嗽,打喷嚏,要用手或手帕捂住嘴,并把头向后方转。吃饭嚼到沙粒或嗓子里有痰时,要离开餐桌去吐掉。 在吃饭过程中,要尽量自己添饭,并能主动给长辈添饭、夹菜。遇到长辈给自己添饭、夹菜时,要道谢。 吃饭时的餐桌礼仪 随着中西饮食文化的不断沟通,中餐不仅是中国人的传统饮食习惯,还越来越受到外国人的青睐。而这种看似最平常不过的中式餐饮,用餐时的礼仪却是有一番讲究的。 中餐的餐具主要有杯、盘、碗、碟、

4、筷、匙六种。在正式的宴会上,水杯放在菜盘上方,酒杯放在右上方。筷子与汤匙可放在专用的座子上,或放在纸套中。公用的筷子和汤匙最好放在专用的座子上。 中餐上菜的依次一般是:先上冷盘,后上热菜,最终上甜食和水果。 用餐前,服务员为每人送上的第一道湿毛巾是擦手用的,最好不要用它去擦脸。在上虾、蟹、鸡等菜肴前,服务员会送上一只小水盂,其中飘着柠檬片或花瓣,作洗 中华饮食,源远流长。在这自古为礼仪之邦,讲究民以食为天的国度里,饮食礼仪自然成为饮食文化的一个重要部分。 中国的饮宴礼仪号称始于周公,千一百零一年的演进,当然不会再有孟光接了梁鸿案那样的日子,但也还是最终形成今日大家普遍接受的一套饮食进餐礼仪,是

5、古代饮食礼制的继承和发展。饮食礼仪因宴席的性质,目的而不同;不同的地区,也是千差万别。这里仅举几例,权作参考: 古代的食礼是按阶层划分:宫廷,官府,行帮,民间等。现代食礼则简化为:主子,客人了。作为客人,赴宴讲究仪容,依据关系亲疏确定是否携带小礼品或好酒。赴宴守时守约;抵达后,先依据相识与否,自报家门,或由东道进行引见介绍,听从东道支配。 然后入座:这个英雄排座次,是整个中国食礼中最重要的一项。从古到今,因为桌具的演进,所以座位的排法也相应改变。总的来讲,座次尚左尊东 面朝大门为尊 家宴首席为辈分最高的长者,末席为最低者;家庭宴请,首席为地位最尊的客人,客主子则居末席。首席未落座,都不能落座,

6、首席未动手,都不能动手,巡酒时自首席按依次一路敬下,再饮。 更讲究的,假如来报有人来,无论尊卑地位,全席之人应出迎。 若是圆桌,则正对大门的为主客,左手边依次为2,4,6右手边依次为3,5,7直至汇合。 若为八仙桌,假如有正对大门的座位,则正对大门一侧的右位为主客, 假如不正对大门,则面东的一侧右席为首席。然后首席的左手边坐开去为2,4,6,8,右手边为3,5,7。 假如为大宴,桌与桌间的排列讲究首席居前居中,左边依次2,4,6席,右边为3,5,7席。 依据主客身份,地位,亲疏分坐。 上菜: 上菜依次,中餐一般讲究:先凉后热,先炒后烧,咸鲜清淡的先上,甜的味浓味厚的后上,最终是饭菜。有规格的宴

7、席,热菜中的主菜比如燕窝席里的燕窝,海参宴里的海参,鱼翅宴里的鱼翅,应当先上,即所谓最贵的热菜先上。再辅以溜炒烧扒。 宴席里的大致依次是: -在酒家里,因为要等待,所以先来清口茶。但不是必需的。因为古人喝茶多是单独的。 凉菜-冷拼,花拼。 热炒-视规模选用滑炒,软炒,干炸,爆,烩,烧,蒸,浇,扒等组合。 大菜-指整只,整块,整条的名贵菜肴,比如一头乳猪,一只全羊,一大块鹿肉什么的。 甜菜-包括甜汤,如冰糖莲子,银耳甜汤等 点心-一般大宴不供饭,而以糕,饼,团,粉,各种面,包子,饺子等。 -假如还没吃饱 水果-爽口,消腻 此依次非一成不变,如水果有时可以算在冷盘里上,点心可以算在热菜里上。 较浓

8、的汤菜,应当按热菜上;珍贵的汤菜如燕窝等要为热菜中的头道。 至于季节的考虑,则还有冬重红烧,红焖,红扒和沙锅,火锅等;夏则清蒸,白汁,清炒,凉拌为主。此外颜色搭配,原材料的多样化也应考虑。 酒楼和家宴,各种菜品的重量也要不同: 大宴讲究一成至两成冷菜;三成热炒,四成大菜。 家宴就可以将大菜削减,冷菜增加。 至于盛器,可谓历史久矣,古人云:美食不如美器,又云:煎炒宜盘,汤羹宜碗,参错其间,方觉生色。所以盛器在这个讲究饮食文化,又盛产陶瓷美器的地方,自然加倍讲究。 一般要备大中小平盘,大盘热菜,中盘冷拼,或敏捷选择,小盘点心,小吃。 还要有深盆盛油大汤多之物,大汤碗盛汤。外加碗筷。大食具如火锅,烤

9、炉之类;还有水具,茶具,酒具。 至于盛器的选取,质地要好,当然名窑古董或各地名瓷都可上桌。色调搭配要合理。 依据所盛菜肴的颜色,性质,质地,名称,选取不同质地,形态,颜色,花纹的盛器。 切忌中西混杂,土洋不分,非驴非马。 如一品丸子,要用雍容华贵的黄底细文福盘;如清蒸鱼要用白瓷或青瓷鱼盘,红烧干烧鱼则用色调浓烈的厚重的鱼盘。色调清亮的凉菜冷拼,则宜用对称的细底纹小碎花圆盘。 宴席不行无酒,纯粹的中餐,应当避开啤酒,欧洲葡萄酒。所以中餐,最好配备高度名酒,但好像中低度的宴酒,各种黄酒,米酒比较男女老幼皆宜。 古代的酒度数低,酒具也较为浩大,随着白酒度数于明清渐渐增高,酒具也越来越小。但均以瓷为主

10、。敬酒则要适度,古人饮酒要行酒令,现已近绝迹。应当重新推广开来,尤其是家宴上,省得有粗人强行劝酒,我凡遇到此种粗人,立即酒量大涨,定将此等劣人喝倒,省得为害宴席,至今还频频得手,因为真正高人酒仙是不会劝人喝酒的,此等强拉硬劝之徒,多不会有超过1斤7,8两的酒量,所以大可将此种人除掉而后安。 宴席环境,最好完全中式,进门两盏迎客宫灯。绕过落地屏风,落座于红木八仙桌旁,手执象牙箸,听着丝竹软曲,空气中游移着丝丝檀香。透过窗棂木格,和窗外的修竹柳荫,只见湖光山色。美哉其极! 所以厅里宜摆几盆花木盆景,造成春意袭人,一百零一花迎宾的气氛;四围墙上,张悬书法字画,灯光音响要尽量保持中国特色。 点击下页查看更多关于吃饭的礼仪学问 第7页 共7页第 7 页 共 7 页第 7 页 共 7 页第 7 页 共 7 页第 7 页 共 7 页第 7 页 共 7 页第 7 页 共 7 页第 7 页 共 7 页第 7 页 共 7 页第 7 页 共 7 页第 7 页 共 7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