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朝阳市贾家店农场中学高二历史模拟试题含解析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253879310 上传时间:2022-02-14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115.1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辽宁省朝阳市贾家店农场中学高二历史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辽宁省朝阳市贾家店农场中学高二历史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辽宁省朝阳市贾家店农场中学高二历史模拟试题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辽宁省朝阳市贾家店农场中学高二历史模拟试题含解析(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辽宁省朝阳市贾家店农场中学高二历史模拟试题含解析一、 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 梦溪笔谈记载:“皇佑(宋仁宗年号)二年,吴中大饥,殍馑枕路。是时范文正领浙西发粟及募民存饷(粮食),为术甚备又召诸佛寺主首,谕之曰:饥岁工价至贱,可以大兴土木之役。”于是诸寺工作鼎兴。范仲淹救灾措施的主要特点是A.宣传佛教,要求百姓忍耐 B.鼓励百姓生产,实行自救 C.救济与“以工代赈”相结合 D.寺院提供饮食,救济百姓参考答案:C2. 1906年,孙中山在民报创刊周年庆祝大会上演说称:“欧美各国,善果被富人享尽,贫民反食恶果,总由少数人把持文明幸福,故成此不平等的世界。我们这回革命,不但要做国民的国家,

2、而且要做社会的国家,这是欧美所不能及的”。为此孙中山提出()A.国民革命,打倒军阀B.平均地权,节制资本C.土地革命,人人平等D.创立民国,共享民主参考答案:B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孙中山为了避免“善果被富人享尽,贫民反食恶果,总由少数人把持文明幸福,故成此不平等的世界”主张平均地权、节制资本的民生主义,故B项正确;A项是国民革命运动,故错误;C项是共产党的革命主张,故错误;D项指的是民权主义,故错误。3. “国王是上帝派到世间的最高权威,有无限的权力。”欧洲启蒙运动中,与此相对立的关于国家起源的主张是 ( )A社会契约 B三权分立 C天赋人权 D君主立宪参考答案:A4. 马克思称第二次鸦片战争是

3、“海盗式”的扩张,以下各项最能说明这一点的是:A.洗劫并焚毁圆明园B.以战争作为主要侵略手段C.强迫清政府签订不平等条约D.增开商埠,扩大商品输出参考答案:A【详解】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英法联军接连攻陷天津、北京,洗劫并火烧圆明园。“海盗式”扩张其主要表现就是烧、杀、抢、掠,英法联军抢掠了圆明园,又放火烧毁了这一名胜,其恶劣行径符合“海盗式”的特征。故A项正确;BCD三项不是其“海盗式”扩张的有力证据,且第一次鸦片战争中都有体现,故排除BCD三项。5. “洋商见我工商竞用新法,深中其忌,百忌阻抑,勒价停市。上年江浙、湖北等省,缫丝、纺纱各厂,无不亏折,有歇业者,有抵押与洋商者。”上述史料说明的

4、主要问题是 A近代民族工业依赖于外国资本主义 B近代民族工业经营不善,致使亏本C民族资产阶级非常软弱D近代民族工业从诞生之初就受到外国资本主义排挤、压迫参考答案:D6. 某校举办了一次历史小报展览,有一位同学在小报中有下列一段叙述,请你根据所学知识,判断他的叙述中有几处史实性错误? 1939 年9月1日,德军突袭苏联,9月3日,英法对德宣战,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1942年7月,德军进攻苏联南方的战略要地列宁格勒,苏军进行了殊死的抵抗,1943年2月,苏军取得战略胜利。1943年苏美英三国首脑在雅尔塔召开会议,确定了对德作战的方针;会后英美联军在欧洲开辟第二战场。1945年5月,美军攻占柏林

5、,德国签署无条件投降书。 A.1处错误 B 2处错误 C.3处错误 D 4处错误参考答案:D二战中的重大战役。“突袭苏联”应为“突袭波兰”;“列宁格勒”应为“斯大林格勒”;“雅尔塔”应为“德黑兰”,“美军”应为“苏军”。故答案选择D项。7. 法国民谣两只老虎的旋律传入中国后有多个不同版本的填词。其中最有名的是“打倒列强,打倒列强,除军阀,除军阀”和“打倒土豪,打倒土豪,分田地,分田地”这两段歌词出现的时期分别是A.国民大革命时期和国共十年对峙时期 B.辛亥革命时期和抗日战争时期C.红军长征时期和国民大革命时期 D.抗日战争时期和解放战争时期参考答案:A8. 梁启超在中国史界革命案中说:“二十四

6、史非史也,二十四姓之家谱而已。”下列制度中与此关系最密切的是A.分封制B.禅让制C.宗法制D.科举制参考答案:C【详解】家谱是记载一个以血缘关系为主体的家族世系繁衍和重要人物事迹的特殊图书体裁,受到宗法制的影响,C正确;分封制属于地方制度,不符合题意,A错误;禅让制是原始社会晚期民主推选部落或部落联盟首领的制度,不符合题意,排除B;科举制属于选官制度,不符合题意,D错误。【点睛】家谱以记载父系家族世系、人物为中心,是由记载古代帝王诸侯世系、事迹而逐渐演变来的。家谱是一种特殊的文献,就其内容而言,是中国五千年文明史中最具有平民特色的文献,记载的是同宗共祖血缘集团世系人物和事迹等方面情况的历史图籍

7、。9. 1789年1814年,法国的一部法律规定:取消等级划分,将法国人民分为积极公民和消极公民,凡年满25岁,有不动产、雇佣工,并缴纳等于三天工资价值的直接纳税者,叫做积极公民。又规定:国王人身神圣不可侵犯,有权任命部长、驻外使节、高级军官,以及取得立法会议的同意进行宣战和媾和。根据以上内容判断,这部法律制定于( )A.大资产阶级掌权时期B.吉伦特派统治时期C.雅各宾派专政时期D.法兰西第一帝国时期参考答案:A10. 实行均田制的直接受益者和最终受益者是( ) A.地主.国家 B.农民.地主 C.农民.国家 D.国家.地主 参考答案:C试题分析:根据所学可知,均田制使农民得到了土地,他们是直

8、接受益者。农民得到土地后,要为国家承担赋税和徭役,从而增加了政府收入,政府是最终的受益者。地主的土地没有因为均田制的实行而有任何损失或者收益,由此可以排除ABD,故选C。 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均田制 11. 有人评价康有为的维新变法是“跪着造反”,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他敢于挑战传统思想 他向西方学习,寻求变革他要求发展资本主义 他不敢与封建文化彻底决裂A B C D参考答案:D12. 在中世纪的欧洲,下列哪一领域受到封建基督教会的控制最严格:A、神学 B、物理学 C、数学 D、生物学参考答案:D13. 下图为李岚清同志篆刻的一方印。下列邓小平的活动,发生在“文

9、革”后与之密切相关的是A进行“全面整顿” B试点创办“特区”C提出“三个面向” D发表“南方谈话”参考答案:C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阅读史料,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本题考查学生解读图片史料获取信息的能力。题干中“文革后”与篆刻中“科教”信息可以推断出是邓小平的教育措施,故本题选择C项;A是在文革期间;B、D均属于经济改革,不符合篆刻中信息。 14. 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汉代崇尚儒学,尊尚书等五部书为经典,记录孔子言论的论语却不在“五经”之中,对此合理的解释时A.“五经”为阐发孔子儒学思想而作B.汉代儒学背离了孔子的儒学思想C.儒学思想植根于久远的历史传统D.儒学传统由于秦始皇焚书而断绝

10、参考答案:答案:C分析:试题分析:儒学以诗书礼乐易春秋为基本文献,这六部书也被称为“六经”,其中的乐后来亡佚了,故而有了“五经”。论语由孔子的学生及其再传学生记录整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一部书。A项,结合所学知识,论语由孔子的学生及其再传学生所记录整理,“五经”里记载了儒家奉为典范的古代圣王的言行,系孔子所编订,二者都体现了孔子的儒学思想。故A项错误。B项,如材料所述,汉代尊尚书等五部书为经典,“五经”属于儒家经典,所以汉代儒学背离了孔子的儒学思想表述错误。故B项错误。C项,结合所学知识,儒家学派虽产生于春秋末期,但儒学的思想则产生于更为久远的历史传统。正如尚书等五部经典一样,其内容多涉及“三代

11、”史事。故而由孔子及其再传弟子记录整理的论语时间上已不符合“三代”范畴,不在“五经”之列。故C项正确。D项,汉朝儒学成为官方正统,可见儒学传统并没有断绝。故D项错误。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为C。考点:中国传统主流思想的演变汉代儒学儒学成为正统思想15. 有人根据汉书艺文志记载,统计制作出下表。据此可看出当时西汉主要思想派别及其作品篇数表派别儒家(六艺)道家阴阳家法家名家墨家纵横家杂家支派103372110761220篇数31239933692173686107403A.儒学地位明显提高B.“百家争鸣”趋于结束C.活字印刷广泛采用D.科举制度逐渐完善参考答案:A【详解】根据材料中儒学的支派数量及

12、文章数量所占的比重最大可以看出,汉代儒学的地位明显提高,A项正确;其它学派仍然存在,因此并不能说“百家争鸣”趋于结束,故B项错误;汉代没有活字印刷术和科举制,故排除CD两项。16. “姑妄言之姑听之,豆棚瓜架雨如丝。料应厌作人间语,爱听秋坟鬼唱时”。这是清代文坛领袖王士祯读完一本短篇小说集后的感叹。这本小说集最有可能是 A水浒传 B三国演义 C红楼梦 D聊斋志异参考答案:D17. 列宁在十月革命四周年中说:“建设社会主义“要靠个人利益,靠同个人利益的结合,靠经济核算,在这个小农国家里先建立牢固的桥粱,通过国家资本主义走向社会主义,否则你们就不能达到共产主义,否则你们就不能把千百万人们引导到共产

13、主义。”由此可见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确保国内战争胜利B.新经济政策的实施巩固了工农联盟C.斯大林模式使苏联迅速实现了工业化D.农业集体化推动苏联农业持续发展参考答案:B新经济政策中实行国家资本主义,这一措施有效巩固了工农联盟,是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故B项正确;项是战争年代实行政策;C项和D项均是斯大林模式时期实行,该时期主要是社会主义计划经济。18. 1943年蒋介石出版了中国之命运一书。该书认为近百年来中国人“因为学西洋 的文化而在不知不觉中做了外国文学的奴隶”,“中国国民对于西洋的文化由拒绝而 屈服,对于固有文化,由自大而自卑,屈服转为笃信,信其所至,自认为某一外国 学说的忠实信徒;

14、自卑转为自艾,极其所至,忍心侮蔑我们中国的固有文化遗产”。这说明蒋介石出版该书的目的之一在于A.以自由主义反对民族主义B.以自由主义C.以民族主义反对自由主义D.以民族主义参考答案:D19. “没有人愿意用抽签的方法雇佣一位舵手和建筑师、吹笛手或其他行业的人,而这类事若出错的话,危害还比在管理国家事务上出错轻得多。”苏格拉底的上述观点反映他A反对直接民主制度B要求哲学家管理国家C赞扬君主专制制度D用人要做到人尽其才参考答案:A20. 历史学家哈孟德夫妇说:“工业革命带来了物质力量的极大发展,也带来了物质力量相伴着的无穷机遇。然而,这次变革并没有能建立起一个更幸福、更合理、更富有自尊心的社会,相反,工业革命使千百万群众身价倍落,而迅速发展出一种一切都为利润牺牲的城市生活方式。”材料反映了工业革命 促进了生产力的飞跃 打击了千百万群众对理性王国的憧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