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朝阳市凌源乌兰白中学2022年高三化学期末试题含解析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253877327 上传时间:2022-02-14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03.8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辽宁省朝阳市凌源乌兰白中学2022年高三化学期末试题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辽宁省朝阳市凌源乌兰白中学2022年高三化学期末试题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辽宁省朝阳市凌源乌兰白中学2022年高三化学期末试题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辽宁省朝阳市凌源乌兰白中学2022年高三化学期末试题含解析(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辽宁省朝阳市凌源乌兰白中学2022年高三化学期末试题含解析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个小题,每小题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共60分。)1.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c(NH4+)相等的(NH4)2SO4溶液、(NH4)2Fe(SO4)2溶液和NH4Cl溶液中,溶质浓度大小关系是:c(NH4)2SO4 c(NH4)2Fe(SO4)2 c(NH4Cl)B中和相同体积、相同pH的硫酸、盐酸和醋酸所需相同浓度的NaOH溶液的体积关系:V1V2V3C0.2 molL-1 HCl溶液与等体积0.05 molL-1 Ba(OH)2溶液混合后,溶液的pH1D已知难溶物FeS的K

2、sp = 8.110-17,FeS饱和溶液中c(H+)2c(S2-) = 1.010-22,为使溶液里c(Fe2+)达到了1molL-1,应调节溶液中的c(H+)为1.11103molL-1参考答案:D略2. 在体积、温度都相同的条件下有下列反应:2A(g)2B(g)C(g)3D(g)。现分别从两条途径建立平衡:.A、B的起始物质的量均为2mol,.C、D的起始物质的量分别为2mol和6mol。以下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两途径最终达到平衡时,体系内混合气的百分组成相同B、两途径最终达到平衡时,体系内混合气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相同C达平衡时,途径的反应速率vA等于途径的反应速率vAD达平衡时

3、,途径所得混合气的密度为途径所得混合气密度的1/2参考答案:答案:C3. 根据有机物的命名原则,下列命名正确的是()A三甲苯BCH3CH(C2H5)CH2CH2CH3 2乙基戊烷CCH3CH(NH2)CH2COOH 氨基丁酸D 3,3二甲基2丁醇参考答案:D考点:有机化合物命名专题:有机化学基础分析:判断有机物的命名是否正确或对有机物进行命名,其核心是准确理解命名规范:(1)烷烃命名原则:长:选最长碳链为主链;多:遇等长碳链时,支链最多为主链;近:离支链最近一端编号;小:支链编号之和最小看下面结构简式,从右端或左端看,均符合“近离支链最近一端编号”的原则;简:两取代基距离主链两端等距离时,从简

4、单取代基开始编号如取代基不同,就把简单的写在前面,复杂的写在后面;(2)有机物的名称书写要规范;(3)对于结构中含有苯环的,命名时可以依次编号命名,也可以根据其相对位置,用“邻”、“间”、“对”进行命名;(4)含有官能团的有机物命名时,要选含官能团的最长碳链作为主链,官能团的位次最小解答:解:A三甲苯,应指出甲基的位置,按照有机物的系统命名法命名,甲基在苯环的1、3、5号C,该有机物的正确命名为:1,3,5三甲苯,故A错误;BCH3CH(C2H5)CH2CH2CH3 2乙基戊烷,烷烃的命名中出现了2乙基,说明选取的主链不是最长的,该有机物最长碳链含有6个C,主链为己烷,甲基在3号C,该有机物正

5、确命名为:3甲基己烷,故B错误;CCH3CH(NH2)CH2COOH 氨基丁酸,主链为丁酸,编号从距离羧基最近的一端开始,氨基在3号C,该有机物命名为:3氨基丁酸或氨基丁酸,故C错误;D 3,3二甲基2丁醇,该有机物含有官能团羟基,属于醇类,主链为丁醇,羟基在2号C,3号C有2个甲基,该有机物正确名称为:3,3二甲基2丁醇,故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有机物的命名,题目难度中等,该题注重了基础性试题的考查,侧重对学生基础知识的检验和训练,该题的关键是明确有机物的命名原则,然后结合有机物的结构简式灵活运用即可,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规范答题能力4. 下列化学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碳酸钙与盐酸

6、反应制CO2:CO322H+CO2H2OB酸性条件下KIO3溶液与KI溶液反应生成I2:IO35I6H+3I26OHC向AlCl3溶液中通入过量NH3制Al(OH)3:Al3+3NH33H2OAl(OH)33NH4+D少量SO2通入Ca(ClO)2溶液中:SO2H2OCa2+ClOCaSO3HClO参考答案:C略5. “碳捕捉技术”是指通过一定的方法将工业生产中产生的CO2分离出来并利用。可利用NaOH溶液来“捕捉”CO2,其基本过程如下图所示(部分条件及物质未标出)。下列有关该方法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能耗大是该方法的一大缺点B、整个过程中,只有一种物质可以循环利用C、“反应分离”环节中

7、,分离物质的基本操作是蒸发结晶,过滤D、该方法可减少碳排放,捕捉到的CO2还可用来制备甲醇等产品参考答案:AD略6. 中学化学课本中有大量的数据材料,下面是某学生对数据的利用情况,其中错误的是 A利用液体密度可以判断液体物质挥发性的难易B利用沸点数据可推测将一些液体混合物分离开来的可能性C利用固体溶解度数据可判断BaCl2与Na2SO4溶液能否反应D由原子(或离子)半径数据可推断某些原子(或离子)的氧化性或还原性强弱参考答案:A7. 氯酸是一种强酸,浓度超过40时会发生分解,反应可表示为:a HClO3 bO2+ c Cl2+ d HClO4 + f H2O,用湿润的淀粉碘化钾试纸检验气体产物

8、时,试纸先变蓝后褪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由反应可确定:氧化性HClO4HClO3BHClO3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C试纸先变蓝后褪色是因为Cl2具有漂白性 D若化学计量数a=8,b=3,则电子数转移为20e参考答案:BD8. 下列对相应有机物的描述完全正确的是甲烷:天然气的主要成分,能发生取代反应乙烯:一个国家石油化工发展水平的标志,可以发生加成反应苯:平面结构,每个分子中含有3个碳碳双键油脂:属于高分子化合物,可以发生水解反应氨基酸:蛋白质水解的最终产物,既能和酸反应,又能和碱反应,反应均生成盐A. B. C. D.参考答案:A略9. 下列有关化学反应过程或实验现象的解释正确的是()A.

9、Cl2的水溶液能导电,说明Cl2是电解质B. 浓硫酸能干燥CO气体,因而CO无还原性C. CaCl2为中性干燥剂,故可干燥NH3D. 因为O2转化为O3是吸热反应,所以O2比O3稳定参考答案:答案:D10. 下列表示对应化学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ANaHSO4溶液与Ba(OH)2溶液反应至中性:2H+SO42-+Ba2+2OH-=BaSO4+2H2OB5molFe和4molCl2反应:5Cl2+4Fe2FeCl2+2FeCl3C向Ca(ClO)2溶液中通入过量的SO2:C1O-+SO2+H2O=HClO+HSO3-DFeSO4酸性溶液中加H2O2:2Fe2+H2O2=2Fe3+2OH-参

10、考答案:A 【名师点晴】离子方程式正误判断是高考高频知识点,解这类题主要是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反应原理,如:铁与盐酸或稀硫酸反应只生成二价铁;三氯化铝溶液与碳酸钠溶液混合发生的是双水解反应,而不是复分解反应;Mg2+遇OH-和CO32-时更宜生成的是Mg(OH)2沉淀等。电解质的拆分,化学反应方程式改写为离子方程式时只有强酸、强碱及可溶性盐可以改写成完全电离形式,如NaHCO3只能改写成Na+和HCO3-。配平,离子方程式的配平不能简单的满足原子守恒,而应该优先满足电子守恒、电荷守恒及原子守恒。注意反应物的用量对离子反应的影响,选项C为易错选项。11. (不定项选择题)某未知溶液可能含Cl、C

11、O32、Na、SO42、Al3,将溶液滴在蓝色石蕊试纸上,试纸变红。取少量试液,滴加硝酸酸化的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在上层清液中滴加硝酸银溶液,产生白色沉淀。下列判断合理的是A一定有Cl B一定有SO42 C一定没有Al3 D一定没有CO32 参考答案:BD12. 当光束通过下列分散系:有尘埃的空气稀硫酸蒸馏水墨水,能观察到丁达尔现象的是A B C D参考答案:C试题分析:常见的三种分散系为溶液、胶体、浊液,丁达尔现象是胶体特有的性质,上述四个中属于胶体的有尘埃的空气、墨水,选C。考点:考查常见物质的分类,胶体的性质。13. 食品检验是保证食品安全的重要措施,下列哪些物质的含量是在食品中

12、是严格控制的烧烤食品中苯并芘的含量 奶粉中三聚氰胺的含量亚硝酸盐的含量 苯甲酸钠的含量A B C D参考答案:D14. 以下反应常用于合成电子、陶瓷工业常用的氮化铝(AlN):Al2O3+N2+3C 2AlN+3CO。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氮化铝中氮元素化合价为3 BCDB该反应中,每断裂NA个NN,电子转移为3molC该反应中,Al2O3是氧化剂,N2和C是还原剂D该反应利用了CO的还原性参考答案:A略15. N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10g质量分数为98%的H2SO4,用水稀释至100 g,H2SO4的质量分数为9.8%B在2Na2O2 + 2H2O = 4NaOH +

13、O2反应中,每生成32 g氧气,则转移2NA个电子C标准状况下,28gC2H4、C3H6的混合气体的含碳原子数为2NAD常温、常压下,0.5mol 18O2含电子数目为10NA参考答案:D略二、实验题(本题包括1个小题,共10分)16.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将一定浓度Na2CO3溶液滴入CuSO4溶液中得到蓝色沉淀。甲同学认为两者反应生成只有CuCO3一种沉淀;乙同学认为这两者相互促进水解反应,生成Cu(OH)2一种沉淀;丙同学认为生成CuCO3和Cu(OH)2两种沉淀。(查阅资料知:CuCO3和Cu(OH)2均不带结晶水)在探究沉淀物成分前,须将沉淀从溶液中分离并净化。反应方程式 具体操作为过滤洗涤干燥。顺序为: 请用下图所示装置,选择必要的试剂,定性探究生成物的成分。各装置连接顺序为 。装置C中装有试剂的名称是 。能证明生成物中有CuCO3的实验现象是 。若CuCO3和Cu(OH)2两者都有,可通过下列所示装置的连接,进行定量分析来测定其组成。 实验开始时要通入过量的空气其作用是 。若沉淀样品的质量为m克,装置B质量增加了n克,则沉淀中CuCO3的质量分数为: 。参考答案:. CO32 +Cu2+ =CuCO3 过滤、洗涤、干燥.(1)ACB (2)无水CaCl2 (3)装置B中澄清石灰水变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