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黄石市铁路子第中学高一化学测试题含解析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253509187 上传时间:2022-02-13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44.4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湖北省黄石市铁路子第中学高一化学测试题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湖北省黄石市铁路子第中学高一化学测试题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湖北省黄石市铁路子第中学高一化学测试题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湖北省黄石市铁路子第中学高一化学测试题含解析(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湖北省黄石市铁路子第中学高一化学测试题含解析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个小题,每小题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共60分。)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12gC所含的原子数就是阿伏加德罗常数 B. 4.9 g H2SO4是0.05 mol H2SO4C. 氢原子的摩尔质量是1.008 g D. 1 mol氧的质量是32 g参考答案:B【详解】A. 应该是12g12C所含的碳原子数是阿伏加德罗常数,A错误;B. 根据nmM可知4.9 g H2SO4的物质的量是4.9g98g/mol0.05mol,即为0.05 mol H2SO4,B正确;C. 摩尔质量的单位是g/mol,

2、因此氢原子的摩尔质量是1.008 g/mol,C错误;D. 应该是1 mol氧气的质量是32 g,D错误;答案选B。【点睛】本题考查物质的量、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有关计算,熟练掌握公式的使用是解题关键,选项D是解答的易错点,注意:“摩尔”表示物质的量时只能适用于微观粒子,不能适用于宏观物体;用“摩尔”描述物质的多少时,常用化学式表示。2. 下列关于金属冶炼的说法正确的是()A. 由于铝的活泼性强,故工业上采用电解熔融A1C13的方法生产单质铝B. 将钠投入氯化镁饱和溶液中,可置换出镁单质C. 冶炼金属的方法,本质上是由金属的活泼性决定的D. 铝热反应需要在高温下进行,是一个典型的吸热反应参考答案:

3、C【详解】A. 氯化铝为共价化合物,熔融态不导电,故工业上采取电解熔融氧化铝的方法来制备单质铝,A错误;B. 将钠投入氯化镁饱和溶液中,Na会和水反应,无法置换出单质Mg,B错误;C. 冶炼金属的方法,本质上是由金属的活泼性决定的,C正确;D. 铝热反应需要在高温下进行,是一个典型的放热反应,D错误;故答案选C。3. 将物质X逐渐加入(或通入)Y溶液中,其生成沉淀的量与加入X的物质的量的关系如下图所示,符合图示情况的是( )ABCDXCO2HClNaOHAlCl3YCa(OH)2NaAlO2AlCl3NaOH参考答案:C试题分析:A、石灰水中通入二氧化碳,先发生反应Ca(OH)2+CO2CaC

4、O3+H2O,生成CaCO3沉淀,当Ca(OH)2溶液反应完后,再继续通入CO2发生反应CO2+CaCO3+H2OCa(HCO3)2沉淀消失,所以前后两个过程CO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故A错误;B、偏铝酸钠溶液中加入盐酸,先发生反应AlO2-+H+H2O=Al(OH)3,生成Al(OH)3沉淀,当偏铝酸钠溶液反应完后,再继续加入盐酸发生反应Al(OH)3+3H+Al3+3H2O,沉淀消失,所以前后两个过程HCl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3,故B错误;C、氯化铝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中,先发生反应Al3+3OH-Al(OH)3,生成Al(OH)3沉淀,当氯化铝溶液反应完后,再滴入氢氧化钠溶液发生反

5、应Al(OH)3+NaOHNaAlO2+2H2O沉淀溶解至最后消失,所以前后两个过程氢氧化钠的物质的量之比为3:1,故C正确;D、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入氯化铝溶液,先发生反应Al3+4OH-AlO2-+2H2O,不生成沉淀,当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完后,再滴入氯化铝溶液发生反应后发生3AlO2-+Al3+6H2O4Al(OH)3+6H2O,生成沉淀溶,所以前后两个过程氯化铝的物质的量之比为3:1,故D错误;故选C。【名师点晴】本题考查化学反应与图象,明确发生的化学反应及反应与图象的对应关系是解答的关键,要求学生有将图象信息转换为化学信息的能力,同时对化学知识必须十分熟练。由图可知,将物质X逐渐加入(或滴

6、入)Y溶液中,生成沉淀,当Y溶液反应完后,继续加入物质X,物质X能与沉淀反应而使生成的沉淀溶解,且生成沉淀所需要的X的物质的量与沉淀溶解需要的X的物质的量之比为3:1。4. 等质量的铜片在酒精灯上加热后,分别插入下列溶液中,放置片刻,铜片质量不变的是()A. 硝酸 B. 无水乙醇 C. 石灰水 D. 盐酸参考答案:B试题分析:A硝酸与灼热的铜反应产生Cu(NO3)2,反应后固体质量减少,错误。BCu灼热产生CuO,CuO与乙醇在加热时发生反应:CuO+CH3CH2OHCu+H2O+CH3CHO,因此铜的质量不变,正确。CCu在酒精灯上灼热后变为CuO,加入石灰水,会使Ca(OH)2溶解度降低,

7、析出的Ca(OH)2附着在Cu丝上,因此铜片质量增加,错误。DCu在酒精灯上灼热后变为CuO,加入盐酸,发生反应产生CuCl2和水,铜片质量减少,错误。5. 下列化学用语的表达正确的是()AKCl电离方程式:KCl=K+ClB光导纤维主要成分的化学式:SiC中子数为20的氯原子:1720ClDS2的结构示意图:参考答案:A【考点】电离方程式的书写;原子结构示意图;分子式【分析】AKCl是强电解质,在溶液中完全电离出氯离子和钾离子;B光导纤维主要成分二氧化硅;C氯原子的质子数为17,中子数为20,则质量数为37;D硫离子的质子数为16【解答】解:AKCl是强电解质,在溶液中完全电离出氯离子和钾离

8、子,KCl电离方程式:KCl=K+Cl,故A正确;B光导纤维主要成分二氧化硅,其化学式为SiO2,Si是制造半导体材料的,故B错误;C氯原子的质子数为17,中子数为20,则质量数为37,所以中子数为20的氯原子: Cl,故C错误;D硫离子的质子数为16,则硫离子结构示意图为,故D错误;故选A6. 物质的量相同的两种气体,在相同条件下,则它们必然A. 具有相同数目的原子 B. 都占22.4 LC. 具有相同数目的分子 D. 具有相同的质量参考答案:C根据阿伏加德罗定律可知,在相同条件下,体积相同的两种气体,含有相同的分子数,所以选项C正确,其余都是错误的,答案选C。7. 下列关于原电池和电解池的

9、比较中正确的是A能量转化形式相同B两极的名称相同C负极和阴极上移向的离子类别相同D负极和阳极上发生的反应类型相同参考答案:D略8. 能说明苯分子苯环的平面正六边形结构中,碳碳键不是单双键交替排布的事实是A苯不能使溴水褪色 B苯能与H2发生加成反应C苯的邻位二元取代物只有一种 D苯的对位二元取代物只有一种参考答案:AC略9. 下列有机物中,不属于烃的是A. CH2 = CH2B. C. CH3CH2CH3D. CH3COOH参考答案:D【详解】A.CH2=CH2,只含有C、H两种元素的化合物,属于烃,A不符合题意;B.该物质是苯,分子式C6H6,只含有C、H两种元素的化合物,属于烃,B不符合题意

10、;C.CH3CH2CH3是只含有C、H两种元素的化合物,属于烃,C不符合题意;D.CH3COOH中含有C、H、O三种元素,不属于烃,是烃的含氧衍生物,D符合题意;故合理选项是D。10. 下列反应一定不会产生气体的是( )(A)盐与碱的反应 (B)氧化物与水的反应 (C)酸溶液和碱溶液的中和反应 (D)金属与碱溶液的反应参考答案:C略11. 我国使用最早的金属材料是()A铁合金B铜合金C铝合金D钛合金参考答案:B解:根据人类对金属的使用发展史结合实际,青铜是我国使用最早的合金材料。12. 下列关于浓硝酸的说法正确的是A. 保存在棕色瓶中 B. 不易挥发 C. 与铜不反应 D. 受热不分解参考答案

11、:AA、浓硝酸见光受热易分解,保存在棕色试剂瓶,且避光保存,故A正确;B、硝酸易挥发,故B错误;C、铜和浓硝酸发生Cu4HNO3=Cu(NO3)22NO22H2O,故C错误;D、4HNO34NO2O22H2O,故D错误。13. 钠的下列用途与钠的化学性质无关的是( )制取过氧化钠 作原子反应堆的导热剂 冶炼金属钛 应用在高压钠灯上A B C D 参考答案:C略14. 某原电池工作时总的反应为Zn + Cu2+ Zn2+ + Cu,该原电池的组成可能是()A. Zn为正极,Cu为负极,CuCl2溶液作为电解质溶液B. Zn为负极, Cu为正极,稀H2SO4溶液作为电解质溶液C. Zn为负极,Cu

12、为正极,CuSO4溶液作为电解质溶液D. Zn为负极,Fe为正极,Zn发生还原反应参考答案:C15. 向200mL0.1mo/L 的Fe(NO3)2溶液中加入适量的NaOH 溶液,使Fe2+恰好完全沉淀,过滤,小心加热沉淀,直到水分蒸干,再灼烧后得到固体的质量为A. 1.44g B. 1.6g C. 1.8g D. 2.14g参考答案:BFe(NO3)2溶液中加入适量的NaOH溶液,使Fe2+完全沉淀,得到硝酸钠与氢氧化亚铁,过滤,小心加热沉淀,再灼烧至质量不再变化,由于氢氧化亚铁易被氧化,最终所得固体为Fe2O3,200mL 0.1mol/L的Fe(NO3)2溶液中nFe(NO3)2=0.2

13、L0.1mol/L=0.02mol,由Fe原子守恒可知:nFe(NO3)2=2n(Fe2O3),所以n(Fe2O3)=0.02mol2=0.01mol,其质量为0.01mol160g/mol=1.6g,答案选B。点睛:本题考查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注意氢氧化亚铁不稳定、易被氧化的性质,关键是判断最终固体为氧化铁,最后再利用守恒法计算。二、实验题(本题包括1个小题,共10分)16. 下图表示在没有通风橱的条件下制备氯气时的装置, 图中a、b是可控制的弹簧铁夹。(已知:氯气在饱和氯化钠溶液中的溶解度较小。)(1)仪器A的名称是 ;烧杯中盛放的是 ;烧瓶中发生的反应化学方程式为 ;(2)在收集氯气时

14、,应 。(填:如何操作a、b止水夹,下同), 当氯气收集完毕时应 。(3)若制得标准状况下的Cl2为0.672L,则被氧化的HCl的物质的量是 参考答案:(1)分液漏斗;氢氧化钠溶液;方程式略(2)关闭b,打开a; 关闭a,打开b(3)0.06mol略三、综合题(本题包括3个小题,共30分)17. ( 7 分)气体A密度(相对于H2)为16.02,1体积A受热分解得2体积气体(同温、同压) (1)求A的分子式: (4分)(2)1体积A和足量H2O反应得4体积气体(同温、同压),请写出反应方程式。 参考答案:( 7 分)(1) A的分子量16.02 2.00 = 32.041体积气体分解得到2体积气体,只可能是H2。所以A中另一元素为Si,A的分子式为SiH4 (4分)(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