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黄石市聚奎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三化学模拟试题含解析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253509134 上传时间:2022-02-13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60.6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湖北省黄石市聚奎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三化学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湖北省黄石市聚奎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三化学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湖北省黄石市聚奎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三化学模拟试题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湖北省黄石市聚奎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三化学模拟试题含解析(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湖北省黄石市聚奎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三化学模拟试题含解析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个小题,每小题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共60分。)1. 以Fe为阳极,石墨棒为阴极,对足量的NaSO溶液进行电解,一段时间后得到1mol Fe(OH)沉淀,此间共消耗水的物质的量为()A15mol B2mol C25mol D3mol参考答案:答案:C2. 某无色溶液中含有:Na+、Ba2+、Cl-、Br-、SO32-、SO42-离子中的一种或几种,依次进行下列实验,且每步所加试剂均过量,观察到的现象如下:步骤操作现象用pH试纸检验溶液的pH大于7向溶液中滴加氯水,再加入CCl

2、4振荡,静置CCl4层呈橙红色取的上层溶液,加入Ba(NO3)2溶液和稀HNO3有白色沉淀产生将过滤,向滤液中加入AgNO3溶液和稀HNO3有白色沉淀产生根据上述实验现象,判断以下结论中正确的是 ( ) A肯定含有的离子是 B肯定没有的离子是 C可能含有的离子是 D不能确定的离子是参考答案:A略3. 已知常温时红磷比白磷稳定,在下列反应中P4(白磷,s)+5O2(g)=2P2O5(s) Ha kJ/mol 4P(红磷,s)+5O2(g)=2P2O5(s) Hb kJ/mol 若a、b均大于零,则a和b的关系为 ()Aab B D无法确定参考答案:B略4. 某元素X核电荷数小于18,其原子的电子

3、层数为n,最外层电子数为2n+1,原子核内质子数是2n21。下列有关X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 AX能形成化学式为X(OH)3的碱 BX能形成化学式为NaXO3的含氧酸钠盐 CX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和核电荷数不可能为偶数 DX能与某些金属元素或非金属元素形成化合物参考答案:A略5. (08上海12校第二次联考)室温下,由水电离得到的C(H+)和C(OH)的乘积为110-24的无色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 ( )ANa+、SO42、Mg2+、SCN- BNH4+、A13+、SO42-、NO-3-CK+、Fe2+、C1-、NO3-DBa2+、NO3-、K+、C1-参考答案:答案:D6. 下列

4、有关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A氟化铵的电子式 B次氯酸的结构式为 H-Cl-OCCOS的电子式是 D. O2粒子结构示意图: 参考答案:C略7. 有关下图所示化合物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既可以与的溶液发生加成反应,又可以在光照下与发生取代反应 B.1 mol该化合物最多可以与3 mol NaOH反应 C.既可以催化加氢,又可以使酸性溶液褪色 D.既可以与溶液发生显色反应,又可以与溶液反应放出气体 参考答案:D 略8.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真丝、人造丝灼烧时都有烧焦羽毛的气味。B淀粉、纤维素、油脂都是高分子化合物。C氨基酸分子中既有氨基,又有羧基,它是两性化合物。D许多蛋白质在水中有一定

5、的溶解性,溶于水形成胶体。加入浓的硫酸钠溶液,有沉淀析出,这种作用称为变性。 参考答案:C略9. 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ASiO2 是酸性氧化物,能与NaOH溶液反应BNa2O、Na2O2组成元素相同,与 CO2反应产物也相同CCO、NO、 NO2都是大气污染气体,在空气中都能稳定存在D新制氯水显酸性,向其中滴加少量紫色石蕊试液,充分振荡后溶液呈红色参考答案:A略10. 化学在生产和生活中有着重要的应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硫酸钡在医学上用作钡餐,Ba2对人体无毒 B.“光化学烟雾”、“雾霾天气”、“温室效应”的形成都与氮氧化物无关 C.“辽宁舰”上用于舰载机降落拦阻索的特种钢缆,属于新型无机

6、非金属材料 D.明矾KAl(SO4)2.12H2O水解时产生具有吸附性的胶体粒子,可作净水剂参考答案:D略11. 已知氨气极易溶于水,而难溶于有机溶剂CCl4,下列不能作NH3尾气吸收装置的是()A B C D 参考答案:C考点:气体的收集专题: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分析:氨气极易溶于水,吸收氨气时不能直接将导管插入水中,必须使用防止倒吸的装置;常用的方法为:使用倒置的漏斗、使用球形漏斗、使用四氯化碳和水的混合液,据此进行判断解答:A氨气不溶于四氯化碳,该装置可以防止倒吸,可用于吸收氨气,故A错误;B使用倒置的漏斗,可以防止倒吸,可用于吸收氨气尾气,故B错误;C氨气极易溶于水,不能直接将导管插入水中

7、,否则容易发生倒吸,故C正确;D球形漏斗可以防止倒吸,可用于吸收氨气尾气,故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常见气体的尾气吸收,题目难度不大,注意明确常见的极易溶于水的气体在尾气吸收时,必须使用防止倒吸的装置,要求学生能够正确判断装置是否具有防止倒吸的作用12. 常温下下列关系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A中和pH和体积都相同的盐酸和醋酸,消耗NaOH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BpH3的盐酸和pH3的FeCl3溶液中,水电离的c(H)相等C0.1 molL1 NaHCO3溶液中:c(Na)c(HCO3 )c(CO32 )c(H2CO3)D浓度均为0.1 mol/L的三种溶液:CH3COOH溶液;NaOH溶

8、液;CH3COONa溶液,溶液的pH:参考答案:D略13. 火法炼铜首先要焙烧黄铜矿(主要成分为CuFeS2,其中Cu、Fe均为+2价),其反应为:2CuFeS2+O2 Cu2S+2FeS+SO2关于此反应,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CuFeS2中只有硫元素被氧化B 每生成1mol SO2,反应中转移6mol电子C 该反应中有两种物质作氧化剂D CuFeS2中被氧化和被还原的原子数之比为2:1参考答案:D试题分析:ACu元素由+2价降低为+1价,S元素由2价升高到+4价,CuFeS2中Cu元素被还原、S元素被氧化,故A正确;B由方程式可知,每生成1molSO2,有1mol硫被氧化生成SO2,转移

9、电子为1mol=6mol,故B正确;C反应中Cu、O元素的化合价降低,两种反应物均作氧化剂,故C正确;DCu元素由+2价降低为+1价,S元素由2价升高到+4价,CuFeS2中Cu元素被还原、S元素被氧化,且生成Cu2S、FeS时S元素的化合价不变,则CuFeS2中被氧化和被还原的原子数目之比为1:2,故D错误故选D14. 下列物质的分类正确的是 ( )混合物非电解质碱酸式盐A漂白粉Cl2氨水NaHCO3B福尔马林苯Cu2(OH)2CO3明矾C胆矾SO2纯碱NH4ClD食醋C2H5OH苛性钾NaHSO4参考答案:D略15. 下列溶液中,微粒浓度关系正确的是( )A.含NH、Cl、H、OH的溶液,

10、其离子浓度一定是:c(Cl)c(NH4)c(H)c(OH)B.pH=7的氨水与氯化铵的混合溶液中,Cl与NH的浓度关系:c(Cl)c(NH)C.0.1 molL1的Na2S溶液中粒子浓度关系:c(OH)=c(HS)2c(H2S)c(H)D.pH=3的一元酸和pH=11的一元强碱等体积混合:c(OH)=c(H)参考答案:C略二、实验题(本题包括1个小题,共10分)16. (08济南历城质检)(14分)(1)A、B、C、X均为中学常见的纯净物,它们之间有如下转化关系(副产物已略去)。试回答:若X是强氧化性单质,则A不可能是_。 a. S b. N2 c. Na d. Mg若X是金属单质,向C的水溶

11、液中滴加AgNO3溶液,产生不溶于稀HNO3的白色沉淀,则B的化学式为_;C溶液在贮存时应加入少量X,理由是(用必要的离子方程式表示)_,检验此C溶液中金属元素价态的操作方法是_。(2)X、Y、Z、W为按原子序数由小到大排列的四种短周期元素。已知:X可分别与Y、W形成X2Y、X2Y2、XW等共价化合物:Z可分别与Y、W形成Z2Y、Z2Y2、ZW等离子化合物。请回答:Z2Y的化学式是_。Z2Y2与X2Y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如图所示装置,两玻璃管中盛满滴有酚酞溶液的ZW饱和溶液,C(I)、C(II)为多孔石墨电极。接通S1后,C(I)附近溶液变红,两玻璃管中有气体生成,一段时间后(两玻璃管中液

12、面脱离电极),断开S1,接通S2,电流表的指针发生偏转。此时:C(I)的电极名称是_(填写正极或负极);电极反应式是:_;C(II)的电极反应式是_。铜屑放入稀硫酸不发生反应,若在稀硫酸中加入X2Y2,铜屑可逐渐溶解,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参考答案:答案:(1)d e(2分)FeCl3 (2分); 2Fe3+ + Fe = 3Fe2+(1分)用试管取少量C溶液,滴加KSCN溶液,无颜色变化,再滴加氯水(或硝酸),溶液呈血红色,证明原溶液中有Fe2+存在。(2分)。(2)Na2O(2分)2Na2O2 + 2H2O = 4NaOH + O2(1分)(3分,每空1分)负极 H2 + 2OH = 2H2O + 2e Cl2 + 2e = 2Cl Cu + H2O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