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黄石市桃源县镇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三生物月考试题含解析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253508578 上传时间:2022-02-13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08.2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湖北省黄石市桃源县镇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三生物月考试题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湖北省黄石市桃源县镇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三生物月考试题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湖北省黄石市桃源县镇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三生物月考试题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湖北省黄石市桃源县镇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三生物月考试题含解析(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湖北省黄石市桃源县镇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三生物月考试题含解析一、 选择题(本题共40小题,每小题1.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 下列有关绿叶中色素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试管中的叶绿素溶液在透射光下呈红色B胡萝卜素和叶黄素的吸收光谱主要在蓝紫光区域C无土栽培青菜幼苗时,营养液中缺少Mg将导致叶片变黄D色素分离实验中,滤纸条上不同色素带的宽度一般可以表示色素的含量参考答案:A【考点】叶绿体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分析】1、叶绿体中的色素是有机物,不溶于水,易溶于丙酮等有机溶剂中,所以用丙酮、乙醇等能提取色素2、叶绿体色素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不同,分子量小

2、的溶解度高,随层析液在滤纸上扩散得快,溶解度低的随层析液在滤纸上扩散得慢,所以用层析法来分离四种色素滤纸条从上到下依次是:胡萝卜素(橙黄色)、叶黄素(黄色)、叶绿素a(蓝绿色)、叶绿素b(黄绿色)【解答】解:A、由于绿光被吸收的最少,故试管中的叶绿素溶液在透射光下呈绿色,A错误;B、胡萝卜素和叶黄素的吸收光谱主要在蓝紫光区域,B正确;C、由于镁元素是合成叶绿素的元素,营养液中缺少Mg将导致叶片变黄,C正确;D、色素分离实验中,滤纸条上不同色素带的宽度一般可以表示色素的含量,D正确故选:A2. 下列有关科学史的叙述,正确的是A.施莱登和施旺最早用显微镜观察到细胞结构并建立了细胞学说B.美国科学家

3、萨姆纳从刀豆种子提取出脲酶,并证明腺酶是蛋白质C.美国科学家阿格雷成功将水通道蛋白和离子通道蛋白分离出来D.桑格和尼克森用电子显微镜观察到细胞膜的暗-亮-暗结构,并提出流动镶嵌模型参考答案:B3. 将城市污水引入人工湿地,利用土壤、人工介质、微生物的作用对污水进行净化处理,如图所示。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 微生物不一定是分解者,分解者也不一定是微生物B. 采用适当的人工介质,可促进好氧微生物的分解作用C. 适当增加湿地植物的种类和数量,可提高流入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D. 为防止湿地植物遭害虫侵染,可使用性引诱剂诱捕害虫进行化学防治参考答案:D【分析】人工湿地是一个生态系统,流入该生态系统总

4、能量是生产者所固定的太阳能和生活污水中有机物中的化学能;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有一定的限度;向水体中通入空气可以提高细菌、真菌等微生物的分解效率;生物物种丰富度的增加可以提高生态系统营养结构的复杂程度,进而提高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详解】分解者不一定是微生物,如蚯蚓等少数动物,微生物也不一定是分解者,也可以是消费者(如寄生细菌)或生产者(如硝化细菌),A正确;建立人工湿地时,选择合适的人工介质以利于好氧微生物的分解作用,B正确;流入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和生活污水中有机物中的化学能,因此适当增加湿地植物的种类和数量,可提高流入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C正确;为防止湿地植物遭害虫

5、侵染,可使用性引诱剂诱捕害虫进行生物防治,D错误。4. 下列关于细胞分裂、分化、衰老和凋亡的叙述,错误的是A细胞分裂是细胞分化的基础,高度分化的细胞往往失去分裂能力B细胞分化是基因选择性表达了特定的蛋白质,细胞的遗传物质未变,因此高度分化的植物细胞(动物细胞核)具有全能性C单细胞生物细胞的衰老与机体的衰老总是同步进行的D细胞凋亡是外界因素直接中断细胞正常代谢活动而引起的细胞死亡参考答案:D5. 下列有关细胞中糖类和脂质的叙述,正确的是A. 生物膜中的磷脂分子是由甘油、脂肪酸和磷酸组成B. 细胞膜的内侧除分布有糖蛋白外,还分布有糖类与脂质分子结合成的糖脂C. 脂质中的性激素进入细胞的方式与调节血

6、糖浓度的胰岛素从细胞内分泌出去的过程都有能量的消耗D. 等质量的糖类和脂肪相比,后者储能多,但它们彻底氧化时前者耗氧多参考答案:A【分析】糖类是主要的能源物质,脂肪是主要的储能物质,相同质量的脂肪氧化分解释放的能量比糖类多。【详解】磷脂是一种由甘油、脂肪酸和磷酸组成的分子,由磷酸组成的“头”部是亲水的,由脂肪酸组成的“尾”部是疏水的,A正确;细胞膜的外侧除分布有糖蛋白外,还分布有糖类与脂质分子结合成的糖脂,B错误;性激素是固醇类激素,以自由扩散的方式进入细胞,这过程不需要消耗能量。胰岛素的化学本质为蛋白质,以胞吐的方式从细胞内分泌出去,这过程消耗能量,C错误;等质量的糖类和脂肪相比,脂肪中氢元

7、素的含量比糖类的高,因此氧化分解时消耗的氧气多,释放的能量多,D错误。故选A。【点睛】识记细胞中糖类和脂质的种类、组成和功能,结合题意进行分析是解答本题的关键。6.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 A植物细胞都有液泡和叶绿体,但没有中心体 B正在分裂的根尖分生区细胞内没有大液泡和叶绿体,但有较多的线粒体和高尔基体 C高倍显微镜下的成熟植物细胞,不可能观察到细胞膜的亚显微结构 D许多果实、花瓣的颜色是由液泡中的色素决定的参考答案:A7. 栖息地破坏和片段化是诸多野生动物种群数量减少的重要原因之一。当这些野生动物种群数量进一步减少变成小种群时,不会出现A.等位基因频率往往在世代间发生显著变化B.近亲交配

8、导致有害基因纯合化的概率增加C.基因多样性降低导致适应环境的变异减少D.种内斗争加剧导致种群的出生率下降 参考答案:D8. 下列有关酶的实验设计思路正确的是A利用过氧化氢和过氧化氢酶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B利用淀粉、蔗糖、淀粉酶和碘液验证酶的专一性C利用过氧化氢、新鲜的猪肝研磨液和氯化铁溶液研究酶的高效性D利用胃蛋白酶、蛋清和pH分别为3、7、11的缓冲液验证pH对酶活性的影响参考答案:C9. 下图为人体某细胞的生命历程,据图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与甲相比,乙中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效率低B三个过程中已经发生了基因突变的是C丁细胞膜上的糖蛋白减少,细胞周期变长D过程都能发生转录和翻译参考

9、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细胞分裂、分化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图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与甲相比,乙中细胞的体积减小,表面积与体积比增大,所以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能力增强,A错;细胞分裂、分化过程中都可能发生基因突变,所以三个过程中可能发生基因突变的过程是,B错误;丁细胞为癌细胞,细胞膜上的糖蛋白减少,细胞周期变短,C错;过程都能发生转录和翻译,D正确。10. 下面关于植物细胞工程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叶肉细胞脱分化后可形成具有分生能力的薄壁细胞B叶肉细胞经再分化过程可形成愈伤组织C融合植物叶肉细胞时,应先去掉细胞膜 D叶肉细胞离体培养时,可以表现出全能性

10、参考答案:C11. 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的比较中,叙述不正确的是 A基因突变是在分子水平上的变异 B染色体变异可通过光学显微镜观察到 C基因重组没有产生新基因 D基因突变和染色体结构变异最终都会引起生物性状的改变参考答案:答案:D12. 南方某地的常绿阔叶林曾因过度砍伐而遭到破坏。停止砍伐一段时间后,该地常绿阔叶林逐步得到恢复,下表为恢复过程依次更替的群落类型及其植物组成。在由下表种群落构成的相应生态系统中,抵抗力稳定性最强的是( )演替阶段群落类型植物种数/种草本植物灌木乔木1草丛34002针叶林521213针阔叶混交林6724174常绿阔叶林1063116A. 草丛 B. 针叶林

11、C. 针阔叶混交林 D. 常绿阔叶林参考答案:D生态系统中的组成成分越多,营养结构就越复杂,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就越强,其抵抗力稳定性就越强。上述群落构成的相应生态系统中,常绿阔叶林的植物种类最多,所以其抵抗力稳定性最强,所以D正确,A、B、C错误。13. 下图为某细胞结构及其部分功能的示意图,下列物质变化一定能发生在该细胞中的是A葡萄糖淀粉;H20H+02 B氨基酸胰岛素;ATPADP+PiCDNARNA;葡萄糖丙酮酸 D染色质染色体;H+02H20参考答案:D【知识点】光合作用,呼吸作用,蛋白质的合成。解析:A、H2OH+O2是光反应阶段,发生在植物细胞中,不在此细胞中进行,A错误;氨基

12、酸形成胰岛素,是分泌蛋白的合成,需消耗能量,有ATP水解,B正确;DNARNA 是转录,需要消耗能量,在细胞质基质中存在葡萄糖丙酮酸,来释放能量,C正确;染色质染色体,发生在细胞分裂的过程中,此细胞是 成熟细胞,不进行分裂,D错误。【思路点拨】涉及知识点较多,解题关键是理清各知识点的内在联系。14. 下列有关生长素的叙述,正确的是()A顶芽生长占优势时侧芽生长素合成受到抑制B顶芽合成的生长素通过自由扩散运输到侧芽C植物向光性现象能体现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D不同浓度的生长素对根的作用效果可能相同参考答案:D【考点】生长素的作用以及作用的两重性【分析】1、顶端优势:植物顶芽优先生长,侧芽受抑制的现象

13、,因为顶芽产生生长素向下运输,大量积累在侧芽,使侧芽生长受抑制2、生长素对植物生长具有双重作用,即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3、胚芽鞘尖端能感光,生长素可横向运输,尖端以下不感光,生长素只能进行极性运输【解答】解:A、顶端优势是顶芽产生的生长素通过主动运输运到侧芽,在侧芽部位积累,使侧芽生长受到抑制,A错误;B、顶芽合成的生长素通过极性运输方式运输到侧芽,B错误;C、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体现生长素既能促进生长又能抑制生长,在植物向光生长时,向光侧和背光侧均为促进生长,C错误;D、生长素的作用具有两重性,在最适浓度的两侧,总会找到一个低浓度和一个高浓度,它们对促进生根的效果相同,D正确故选:D

14、15. 下列关于细胞呼吸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催化葡萄糖分解成丙酮酸和H的酶是有氧呼吸特有的B. 葡萄糖分解成丙酮酸和H的过程中有热能的释放C. 无氧呼吸的终产物是丙酮酸和二氧化碳D. 无氧呼吸的两个阶段都可以产生少量的ATP参考答案:B【分析】本题考查细胞呼吸,考查对有氧呼吸、无氧呼吸过程的理解。明确细胞呼吸的不同方式及其过程和释放能量的去向是解答本题的关键。【详解】催化葡萄糖分解成丙酮酸和H的酶是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共有的,A项错误;葡萄糖分解成丙酮酸和H的过程中释放的少量能量,少部分形成ATP,大部分以热能的形式释放,B项正确;无氧呼吸的终产物是酒精和二氧化碳或乳酸,C项错误;无氧呼吸的第二阶段不生成ATP,D项错误。16. 下列关于癌细胞的叙述错误的是A. 癌细胞能无限增殖B. 癌细胞易在组织间转移C. 正常细胞基因突变即成为癌细胞D. 人体清除癌细胞与细胞免疫有关参考答案:C17. 下列关于ATP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动物细胞中合成ATP所需的能量来自糖类等能源物质中的化学能B植物细胞中合成ATP所需的能量全部来自光反应固定的太阳能 C温度的突然变化会影响ATP与ADP相互转化的速率 D细胞呼吸过程产生的ATP是供应细胞生命活动的直接能源参考答案:B植物细胞中合成ATP所需的能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