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黄石市星潭中学高二化学模拟试题含解析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253508541 上传时间:2022-02-13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08.1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湖北省黄石市星潭中学高二化学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湖北省黄石市星潭中学高二化学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湖北省黄石市星潭中学高二化学模拟试题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湖北省黄石市星潭中学高二化学模拟试题含解析(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湖北省黄石市星潭中学高二化学模拟试题含解析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个小题,每小题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共60分。)1. 下列物质是由3种氨基酸分子脱水缩合生成的四肽的结构简式:这种四肽彻底水解时,不可能产生的氨基酸是A. B. C. NH2-CH2-COOH D.参考答案:D略2. 下图表示4溴环己烯所发生的4个不同反应。其中,产物只含有一种官能团的反应是 ( )A B C D参考答案:C略3. 可使反应C(s)+CO2(g)?2CO(g)的反应速率增大的措施是()增大压强 增加碳的用量 通入CO2 恒压下充入N2恒容下充入N2 通入COABCD参考答案:C考点

2、: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 专题:化学反应速率专题分析:增大反应的化学反应速率,可通过增大浓度、升高温度、使用催化剂等措施,对于气体参加的反应,还可以增大压强,以此解答该题解答:解:增大压强,可增大反应速率,故正确;增加碳的用量,对反应速率没有影响,故错误;通入CO2,反应物浓度增大,反应速率增大,故正确;恒压下充入N2,体积增大,参加反应气体的浓度减小,反应速率减小,故错误;恒容下充入N2,参加反应气体的浓度不变,反应速率不变,故错误;通入CO,生成物浓度增大,反应速率增大,故正确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侧重于学生的基本概念的理解和运用,为高频考点,注意相关基础知识的积累,

3、难度不大4. 三氟化氮(NF3)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它是氨(NH3)和氟(F2)在一定条件下直接反应得到:4NH3+3F2=NF3+3NH4F 。下列有关NF3的叙述正确的是( )ANF3是一种极性分子 BNF3的还原性比NH3强CNF3中的N呈+3价 DNF3中的N采取sp2杂化成键参考答案:略5. 将固体NH4I置于密闭容器中,在某温度下发生下列反应:NH4I(s) NH3(g)+HI(g),2HI(g) H2(g)+I2(g),当反应达到平衡时,H2=0.5mol/L HI=4mol/L,则NH3的浓度为A.3.5mol/L B.4.0mol/L C.4.5mol/L D.5.0mol

4、/L参考答案:D6. 下列对相应有机物的描述完全正确的是()甲烷:天然气的主要成分,能发生取代反应乙烯:衡量一个国家石油化工发展水平的标志,可以发生加成反应苯:平面结构,每个分子中含有3个碳碳双键 油脂:属于高分子化合物,可以发生水解反应淀粉:属于糖类物质,遇碘元素变蓝色蛋白质:水解的最终产物为氨基酸,某些遇浓硝酸显黄色A B C D参考答案:D7. 在pH=1的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一组离子或分子是A.Na+、Mg2+、ClO、NO3 B. Al3+、 NH4+、 Br- 、Cl-C. K+ 、Cr2O72- 、CH3CHO、 SO42- D. Na+、K+ 、SiO32-、Cl-参考答案:B略

5、8. 对滴有酚酞试液的下列溶液,操作后颜色变深的是( )A明矾溶液加热BCH3COONa溶液加热C氨水中加入少量NH4Cl固体D小苏打溶液中加入少量NaCl固体参考答案:B略9. 等物质的量下列物质中,完全燃烧时消耗O2最少的是()A甲烷B苯C乙酸丙酯D乙二醛(OHCCHO)参考答案:D【考点】有关有机物分子式确定的计算【分析】烃及烃的含氧衍生物组成为CxHyOz(z=0时为烃),1mol的耗氧量为(x+)mol【解答】解:烃及烃的含氧衍生物组成为CxHyOz(z=0时为烃),则CxHyOz+(x+)O2xCO2+H2O,故1mol的耗氧量为(x+)mol,A.1mol甲烷耗氧量为(1+)mo

6、l=2mol;B.1mol的耗氧量为(6+)mol=7.5mol;C.1mol乙酸丙酯(C5H10O2)的耗氧量为(5+)mol=6.5mol;D.1mol乙二醛(C2H2O2)的耗氧量为(2+)mol=1.5mol,故选:D10. 电瓶车所用电池一般为铅蓄电池,这是一种典型的可充电电池,电池总反应式为:2PbSO4+2H2OPb+PbO2+2SO,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放电时,该电池的正极材料是硫酸铅B充电时,阳极反应是:PbSO42e+2H2O=PbO2+SO+4H+ C充电时,电池中硫酸的浓度不断减小D放电时,正极反应是:Pb2e+SO=PbSO4参考答案:B略11. 将0.2mol

7、两种气态烃组成的混合气体,完全燃烧后得到6.72 L二氧化碳(标准状况下)和7.2g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一定有甲烷 B. 一定有乙烯 C. 一定没有甲烷 D. 可能有乙烷参考答案:A12. 用已知浓度的NaOH溶液滴定未知浓度的醋酸溶液,下列操作中会使测定结果偏低的有A以酚酞作指示剂 B锥形瓶沾有少量水C滴定前,滴定管尖嘴部分有气泡,滴定后气泡消失D滴定前仰视滴定管读数,滴定后平视刻度读数参考答案:D13. 下列关于酸碱电离理论,质子理论的说法错误的是A. 电离理论的反应实质是H+OH-=H2OB. 质子理论的反应实质是共轭酸碱对间的质子传递C. 电离理论仅限于水溶液中的酸碱反应,碱只

8、限于氢氧化物D. 质子理论不适用于非水溶剂或气体间的酸碱反应参考答案:D14. 如右图所示,左侧注射器吸入10mLNO2 、N2O4的混合气体,右侧注射器吸入10mL空气,且U型管内两侧液面保持水平位置(液体不与气体反应),现将两侧注射器活塞同时快速向内推到5mL,下列法不正确的是A左侧气体颜色先变深后逐渐变浅B对于2NO2 N2O4平衡体系 ,向生成N2O4的方向移动C压缩后U型管内两侧液面仍然保持水平D.若将两侧注射器活塞重新拉到10mL的位置,平衡后U型管两侧液面仍然保持水平参考答案:C15. 从氧化还原角度分析,下列反应中水的作用相同的是 ( ) Na和H2O NO2和H2O Cl2和

9、H2O Na2O2和H2OA B C D参考答案:D略二、实验题(本题包括1个小题,共10分)16. 某化学课外兴趣小组学生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苯和液溴的反应并制备溴苯。请分析后回答下列问题:(1)关闭F夹,打开C夹,向装有少量苯的三颈烧瓶的A口加少量液溴,再加入少量铁屑,塞住A口,则三颈烧瓶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D、E试管内出现的现象分别为 。(3)三颈烧瓶右侧导管特别长,除导气外还起的作用是 。(4)待三颈烧瓶中的反应进行到仍有气泡冒出时松开F夹,关闭C夹,可以看到的现象是_ 。(5)反应结束后将三颈烧瓶中的溴苯分离出来的实验方法是 (铁屑已分离), 此时溴苯中还含有少量的苯,

10、除去苯应采用的方法是 。参考答案:三、综合题(本题包括3个小题,共30分)17. 为测定某纯净的铁的氧化物的组成,称取14.4g该氧化物,在加热的条件下用CO气体还原该氧化物,并将反应后导出的气体通过2.35L0.100mol/L的澄清石灰水中,得到20.0g沉淀,请根据以上数据确定铁的氧化物的化学式。参考答案:nCa(OH)2=0.100mol/L2.35L=0.235moln(CaCO3)=20.0g100g/mol=0.200mol生成的CO2的物质的量可能为:0.200mol或0.270mol 氧化物中n(O)=n(CO2),故有两种可能:一:n(O)=0.200mol,n(Fe)=0

11、.200mol,所以该氧化物为FeO 二:n(O)=0.270mol,n(Fe)=0.180mol,所以该氧化物为Fe2O3 18. (10分)(1)在加热条件下发生某一化学反应,现对反应体系内的X、Y、Z、Q四种物质进行测定,测得如下数据:物质XYZQ反应前质量/g40.04.637.80.0反应后质量/g43.6待测数据12.63.2请回答下列问题:上表中“待测数据”的数值是 g,此密闭容器反应类型属于 (填基本反应类型)。若X是水,Y是二氧化氮,Q为氧气,且反应式的计量系数比n(X)n(Y)n(Z)n(Q)=2441,写出化学反应方程式: 。反应结束后,若假设能将反应体系内的Y物质全部取

12、出,在标准状况下测得其体积小于11.2L,其原因是 。(2)在10.0和2105Pa的条件下,aA(g)dD(g)eE(g) 建立平衡后,再增加体系的压强(温度维持不变),下表列出了不同压强下反应建立平衡时物质D的浓度:压强(Pa)210551051106D的浓度(mol/L)0.0850.200.44据表中数据,可见压强从2105 Pa增至5105 Pa,平衡向 方向移动(填“正”或“逆”),作出这种判断的理由是: 。参考答案:(1)23(2分),分解(1分) 4HNO3=4NO2+O2+2H2O(2分)因为2NO2 N2O4存在的平衡,有部分二氧化氮转化为四氧化二氮使体积变小(2分)。(2)逆(1分) 压强增加到原来的2.5倍,而气体D的浓度只增加到原来的2.35倍,所以在加压过程中化学平衡向逆方向移动(2分) 19. (12分)在100时,将0.100mol的N2O4气体充入1L抽空的密闭容器中,隔一定时间对该容器内的物质进行分析,得到如下表格:时间/s浓度molL-1020406080100c(N2O4)molL-10.100c10.050c3abc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