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黄石市志远学校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253508414 上传时间:2022-02-13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35.5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湖北省黄石市志远学校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湖北省黄石市志远学校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湖北省黄石市志远学校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湖北省黄石市志远学校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湖北省黄石市志远学校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一、 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 英国曼彻斯特地区,在18世纪80年代初只有棉纺厂两家,短短的时间内棉纺厂发展很快:1802年52家,1809年64家,1830年99家,以上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A.珍妮纺纱机推动工业发展B.蒸汽动力普遍推广C.铁路交通大规模兴建D.英国棉纺品大量涌入中国参考答案:B试题分析:1765年哈格里夫斯发明珍妮纺纱机,故排除A项;棉纺织厂发展如此快是因为动力革命蒸汽机的改进,所以此题正确选项是B项;铁路的修建是在1825年,故排除C项;D项不符合当时史实。考点:工业革命点评:工业革命是西方工业文明崛起的标志,因此

2、也是考试的重点,它是在生产力不断发展的基础上通过技术的逐步的积累而发展起来的。蒸汽机的使用是重要的标志,从此人类的生产摆脱了自然条件的限制,推动欧洲首次普及使用机器、轮船和铁路等交通工具,工厂纷纷建立。常考的地方有工业革命的原因、成果、特点等,此外和工业革命有关的生产关系的变化和世界市场的问题也需要掌握。2. 1943年,好莱坞拍摄反映苏联的电影,如光荣的日子、出使莫斯科等;1948年,拍摄反映苏联的电影,如铁幕背后、红色威胁等。这一变化反映了A.美苏“冷战”的开始B.美苏由盟友走向对抗C.好莱坞拍摄影片需经政府同意D.好莱坞影片受大众审美观影响参考答案:B“冷战”的开始于1947年,不符合题

3、干时间,故A错误;铁幕背后、红色威胁等名称反映了美苏由盟友走向对抗,故B正确;材料无法体现好莱坞拍摄影片需经政府同意,故C错误;材料反映了好莱坞影片受意识形态影响,故D错误。故选B。3. 前不久,英国进行了一次主题为“你是否赞成保留英王”的民意调查,结果70%的民众投票赞成保留国王。英国的国庆节就是英王的生日,英王生日不一样,国庆节也就不一样。从上述现象中可以显示出的是英国人重视历史传统,政治传统影响社会生活英国国王是国家的象征英王仍然是国家权力中心之一英王已经“统而不治”了A B C D参考答案:C考查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特点。材料“70%民众投票赞成保留国王”说明英国人重视历史传统,“英国的国

4、庆节就是英王的生日”反映了政治传统影响社会生活,故正确;英王“统而不治”,是国家的象征,在国家政治生活中没有实权,故正确,错误。故应选C。4. “先时国家始制九品,各使诸郡选置中正,差叙自公卿以下,至于郎吏,功德材行所任。茂同郡护羌校尉(官名)王琰,前数为郡守,不名为清白。而琰子嘉(即王琰之子王嘉)仕历诸县,亦复为通人(学识渊博通达的人)。嘉时还为散骑郎(官名),冯翊郡(地名)移嘉为中正。”该材料主要表明中正官 A以严格的考试作为录用标准 B大多在中央官员中选置产生C从各郡现任官员中选拔兼任 D对当地人物的德才进行评定参考答案:C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材料中文字说明

5、王嘉在地方任职,同时还兼任散骑郎,这使其具有了中正官的资格,再结合从材料中“各使诸郡选置中正”可知中正官主要从地方官员中选拔兼任,所以答案选C,A属于科举范畴, B项与材料含义相违, D项材料并无直接体现。考点: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九品中正制5. 隋炀帝时,刘炫称:“往者州唯置纲纪,郡置守丞,县唯令而已。其所具僚,则长官自辟,受诏赴任,每州不过数十。今则不然,大小之官,悉由吏部,纤介之迹,皆属考功”。这段材料中可以反映出( ) 官吏选拔制度发生变化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加强 三省六部制的确立 相权不断扩大 A B C D 参考答案:A6. “飘飖故国迭痍疮,白骨哀鸿不忍望

6、。志士三千凝血肉,磷烟一夜举刀枪。旌扬绿野寻民主,都建金陵废帝王。大义当时如号角,吹开晓雾现朝阳。”此诗描述的历史事件是A、太平天国运动 B、反割台斗争 C、辛亥革命 D、北伐战争参考答案:C7. 服饰是一个时代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的具体体现。图一到图三是明太祖命制并颁行全国的三种男子帽式,你从中得到的确切信息是 ( )A朱元璋关心民众生活 B朱元璋鼓励发展纺织业C明朝极力加强专制皇权 D明朝百姓服饰都有统一规范参考答案:C8. 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标志是 ( )A19世纪三四十年代欧洲三大工人运动的发生 B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C巴黎公社的建立 D十月革命的胜利参考答案:B9. 下表反映出近代中国对

7、外经济发展的特征是( )1895年1913年增长货物性质中国进口1.7亿5.7亿3.3倍生活消费品占85%,生产资料占15%中国出口0.28亿1.66亿8倍农产品、手工业品占96%,工业品占4%A中国民族工业两次发展都是外向型的B中国民族工业发展利用了大量资本 C中国沦为列强的原料产地和商品市场D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主义对中国民族工业进行压制参考答案:C略10. 十二铜表法规定:债权人可将无力偿还债务的债务人,交付法庭判决,直到将其戴上足枷、手铐,甚至杀死或变卖为奴。从中反映了罗马法的核心内容是A.缓和阶级矛盾 B.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C.法律的公平公正 D.债务关系参考答案:B11. 张学

8、良在晚年接受采访时说:“蒋先生(蒋介石)这个人,我批评他,他要(是)有机会,他真能(会)当皇帝。他的思想非常顽固,旧的思想,不是当代的思想”。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记述历史有一大禁忌,就是绝对不能以传闻(口述)为证据撰写论文或记事B传闻(口述)也是考证历史的有效证据之一,不可完全否认其价值的有效性C口述历史带有浓厚的主观意识,没有可信度D口述历史的可信度主要依据口述者的诚信度而定参考答案:B12. 中英南京条约及其附件规定的条款中,最能反映出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目的的是( )割香港岛 赔款2100万银元 协定关税 五口通商A B. C. D.参考答案:C13. 三国志称秦始皇“罢侯置守,设官分职,不

9、与古同”。这里指秦朝实行了A.郡县制B.分封制C.宗法制D.行省制参考答案:A本题考查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根据材料信息可知材料大意是废除分封制,罢去诸侯,实行郡县制,设置郡守,因此A项说法符合题意;B、C项说法体现的是血缘贵族政治的特点,与“不与古同”不符,可以排除;D项说法是元朝地方行政制度,与“秦朝”信息不符,可以排除。本题答案为A。14. 1984年6月,邓小平说:“中国有香港、台湾问题,解决这个问题的出路何在呢?是社会主义吞掉台湾,还是台湾宣扬的三民主义吞掉大陆?谁也不好吞掉谁。如果不能和平解决,只有用武力解决,这对各方都是不利的。怎么解决这个问题,我看只有实行一个国家,两种制度

10、。”对邓小平这段话的理解正确的是A“一国两制”是和平解决台湾问题的最佳途径B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解决台湾问题C倾向于社会主义吞掉台湾D倾向于使用武力解决台湾问题参考答案:A15. 1929年1933年发生了一场席卷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危机。假如你是当时纽约的一位市民,下列哪项最符合你的心态A.“牛奶面包价格都涨到天上去了”B.“找工作比买彩票中奖还要难”C.“整个西方世界像一潭死水般平静”D.“为共渡难关各国变得亲如兄弟”参考答案:B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1929年1933年的经济危机席卷整个资本主义世界,造成整个资本主义生产陷入瘫痪状态,工人大量失业,所以纽约

11、的城市市民寻找工作即如备选项B所描绘的那样“找工作比买彩票中奖还要难”,答案选B,A项说法错误,经济危机发生时商品价格下跌,C项与大量工人罢工,社会不断涌现暴乱不符,D项说法错误,为转嫁经济危机各国纷纷展开激烈的贸易战争。考点:1929年1933年经济危机点评:经济危机爆发时的主要表现是:股市崩溃,银行倒闭,企业破产,市场萧条,生产锐减,失业人数激增,人民生活水平骤降,农产品价格下跌,农民收入锐减。而引发经济危机的根本原因则是资本主义社会存在的基本矛盾,即生产资料的资本家私人占有与社会化大生产直接的矛盾,而不是资本主义社会存在的主要矛盾:资本家和工人之间的矛盾。只要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存在,

12、经济危机就无法避免和消除。16. 到1832年,英国人约有百分之十六的成年男子得到选举权,新兴工业城市得到65个席位。导致这一情况出现的根源是( )A.工业革命的发展 B.国王权力受限C.责任制内阁的形成 D.无产阶级力量的壮大参考答案:A1832年议会改革。本题主要考察学生对教材知识的记忆和理解能力及对材料的解读能力。考察1832年议会改革的内容从题干可知新兴工业城市获得的席位增多,工业资产阶级进入了议会,是这次改革的结果,工业资产阶级壮大源于英国工业革命。所以A正确。17. 解放日报提到“在举行了这种诉苦大会的地方,成千上万的俘虏兵打开了眼睛,他们立即就觉悟到一系列的问题,立即就自动要求加

13、入我军,与蒋介石和帝国主义者拼命。”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诉苦会能够俘虏大量士兵B.诉苦会是反对蒋介石和帝国主义的唯一途径C.诉苦会奠定了抗日战争胜利D.诉苦会在解放战争时期发挥了重要作用参考答案:D材料说明诉苦会导致俘虏的国民党将领直接变成人民解放军的成员,说明诉苦会在解放战争时期发挥了重要作用,故D正确;俘虏敌人主要是战争作用,故A错误;B中唯一说法绝对;材料论述的是解放战争时期,故C错误。18. 下列有关罗斯福新政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采取国家干预经济的方式 B实行自由放任主义政策 C得到美国国会的支持 D得到美国人民的拥护参考答案:B19. 美国学者斯科特戈壁在控制国家西方宪政的历史中

14、写道:美国的政治发展并没有摒弃英格兰的政治遗产;相反,美国政治重建的设计师师徒保持并完善这种遗产。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美国和英国一样都是实行资产阶段代议制B.美国联邦政府的职能相当于英国的责任制内阁C.美国总统和美国首相都必须对国会(议会)负责D.美、英两国都通过颁布宪法加强中央政府的权力参考答案:A20. 1947年12月,毛泽东分析当时的形势后,饱含激情地说:“这是一个历史的转折点是一百多年来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统治由发展到消灭的转折点。”这个“转折点”应是A.日本法西斯宣布无条件投降B.国民党军主力基本上被消灭C.政治协商会议在重庆的召开D.解放军主力已打到了国统区参考答案:D【详解】本题考查解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