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黄石市大冶镇中学2022年高三语文期末试题含解析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253508206 上传时间:2022-02-13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45.2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湖北省黄石市大冶镇中学2022年高三语文期末试题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湖北省黄石市大冶镇中学2022年高三语文期末试题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湖北省黄石市大冶镇中学2022年高三语文期末试题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湖北省黄石市大冶镇中学2022年高三语文期末试题含解析(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湖北省黄石市大冶镇中学2022年高三语文期末试题含解析一、 现代文阅读(35分,共3题)1. 阅读下文,完成第16题。(16分)热爱母语 写在“国际母语日”前夕 早年我在读法国作家 的最后一课时,领悟到,一个民族只有先学会自尊,才能得到他民族的尊重。而自尊包括对自己语言的热爱和尊重。当那位老师说道:“亡了国当了奴隶的人民,只要牢牢记住他们的语言,就好像拿着一把打开监狱大门的钥匙”经常逃课的小学生弗朗茨感到讨厌的法语语法变得格外亲切,不是那么难懂了。目前全世界约有6000种语言和方言。1999年,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宣布:从2000年起,每年的2月21日为国际母语日。国际母语日,旨在促进语言文化的多

2、样性,以及多语种化。提高对全世界各语言和文化传统的认识,以此在理解、容忍和对话的基础上,促进世界人民的团结。语言是根植于民族灵魂与血液的文化符号。她不仅是一种表达工具,还真实记录了一个民族的文化踪迹,成为延续历史与未来的血脉。保护母语就是保护自己赖以生存的文化基因。正因为如此,英、德、法、俄、意、加等国都以立法的形式保护本国官方语言文字在大众传媒和公共领域的使用和主权地位。例如,1994年法国国民议会参议院通过了法语使用法,规定“法语是教育、劳动、传媒及公共服务部门使用的语言”,“公立和私立的教育机构中,教学、考试、选拔均应使用法语”。我在欧洲工作时,几乎没有在柏林和巴黎的街头见过英文标牌,德

3、国的高速公路路标全部使用德语。今天,我们对自己的母语似乎不那么重视了。前不久有报道说,现在有的学生“外语六级汉语一级”。也许是我从事对外汉语教学的缘故,近来这些消息一直萦绕于心。汉语作为联合国法定的6种工作语言之一,作为中国各民族的通用语言,承载着中国数千年的民族文化。全世界以汉语为母语的总人数居各语种之首。由于种种原因,汉语在国际语言生活中无法与英语相匹敌。随着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中国的国际声望和国际地位也提高了,世界范围内学汉语热潮一直在升温。目前全世界有近100个国家的2300多所学校在教授中文,学生的总人数超过3000万。汉语已成为美国的第三大语言,澳大利亚和加拿大(魁北克省除外)的第

4、二大语言。在日本有100万人学汉语。韩国开设中文系的大学已达140余所。国外“汉语热”升温的同时,中国吸纳外国留学生的人数每年也在递增。目前,仅北京语言大学每年就有来自1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7000余名留学生。有“中国托福”之称的,用于测试外国人汉语程度的“汉语水平考试”(HSK)已被国际认可。与外国人学汉语形成鲜明对照的是,我们的国人普遍忽视汉语素养的培养和提高,这不能不令人产生极大的忧虑。的确,英语作为一种国际语言,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但是,在中国有些地方人们对英语的重视程度让人觉得过头。比如,有些孩子母语还说不清,就开始花钱学英语了。我曾经看到上海有些幼儿园打出的招生

5、广告很可笑,“幼儿园只用英语教学”。现在不少家长希望把孩子送到双语教学的幼儿园或者小学去,额外付钱在幼儿园学英语。不少人认为,语文不过是识几个字、读几本书、写几篇文章,语文成了一门无足轻重、让人厌倦而无奈的课程。学生课外手捧外语书,老师、家长乐呵呵,反之,会受到种种限制。母语和外语的重要性本末倒置,导致现在有的研究生组织不好一篇像样的论文。笔者常感觉一些翻译过来的外国名著读起来很别扭。有的译者甚至不能正确使用汉语中的“的、得、地”。这就可以看出中小学在母语教学中的问题。语言是工具,是载体,它是母语的外在意义和价值,是“形体”。人文性是指母语实践活动,是完善人性的过程,是母语的人文意义,是“灵魂

6、”。学习母语知识,培养母语能力,熏陶思想感情,这是工具性和人文精神的结合,人们常说的“母语素养”就是它的结合体。汉语素养重在积累,我们没有深厚的文化底蕴,不会形成好的汉语素养。楚辞汉赋唐诗宋词,真草隶篆行,我们历史悠久的汉语是很有魅力的。我们要摆正母语和外语学习的位置,热爱母语,亲近母语。1第段中横线处提到的法国作家是 。(1分)2对第段中画线句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3分)A一个民族,即使是沦为奴隶的民族,也要热爱和尊重自己的语言。B如果连牢房都可以打开,那么法语语法就不会感到难于学会了。C一个民族如果保存着自己的语言,就能保存自己的民族文化,别的民族是灭不了它的。D要掌握祖国的语言,反抗敌

7、人的统治和封锁,求得民族的解放。3第段中列举了许多数字,其作用是_。(3分)4第段中所作“形体”和“灵魂”的比喻,说明了母语的基本特点是 。(2分)5波兰医生柴门霍夫博士于1887年创制了世界语,他希望人类借助这种语言,达到民族间相互了解,消除仇恨和战争,实现平等、博爱的人类大家庭。这和本文的主旨是否矛盾?请加以说明。(3分)6本文的标题为“热爱母语”,请根据文中信息,结合自己的体会,谈谈对“母语”的认识。(4分)参考答案:1都德(1分)2C(作者用最后一课中韩麦尔老师的话来证明母语对民族生存的重要性。) 3承接上文,具体说明“世界范围内学汉语热潮升温”的现状,对比一些中国人反而不重视汉语的学

8、习,进而为文章的主题服务(3分)4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2分)5不矛盾。世界语作为一种交流工具,有其优势,可以使各国人民之间的交往更加平等更加容易,消除隔阂,促进民族间的互相了解和团结;但世界语没有深厚的文化底蕴,不能传承民族的人文精神,不能取代任何一种民族语言。(3分)6根据文中所提供的信息,母语是一个人最初学会并使用的一种语言,是本民族文化的载体,是民族生存发展的文化基因。写出一点给1分,语言1分。(4分)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虎啸震千山聂鑫森年逾古稀的老画家高昌,阔别故乡虎山县三年后,欣然归来了。不是应县委、县政府的邀请,而是主动打电话要去,声明路费、住宿费、餐饮费都由自个

9、儿掏,决不增加公家的任何负担,什么名不名,利不利的,他全不在乎。虎山县在本省的西南角,从省城坐火车去也就十几个小时,高昌居然三年没去过。以前,每年他必去两三次,都是县委、县政府邀请的。虎山县一直戴着顶“贫困县”的帽子,属“老、少、边、穷”地区。为了稳稳地戴牢“贫困县”的帽子,省城、京城若有掌实权的大人物下来视察,县里没有什么稀罕东西款待,就提早把高昌接来,现场画张指画相赠,既不算是行贿,但画的名贵明摆着的,于是便会不断得到各级部门的扶贫救助款。除此之外,高昌只要听说县里有建希望小学、救灾、助残的消息,便会慷慨地寄钱过去。尽管他出来读书、工作几十年了,老家也没什么直系亲属。“著名指画家”的头衔没

10、变,对桑梓之地岂能不关心?三年前,虎山县新换了县委书记和县长。一个叫荒薪,一个叫魏艾,都是三十出头。他们到省城开完会后,特地看望高昌。荒薪说:“高老,这么多年,家乡真的麻烦你了,又是画画,又是捐款。我们上任后,下决心带领全县人民脱贫致富。”“好。你们需要我做什么?尽管提。”高昌一捋花白的胡须,说。魏艾说:“在没有摘掉贫困县这项帽子前,我们绝不邀请你回家乡,也决不麻烦你去作什么应酬画。靠国家拨款扶贫,那是庸人之举,得苦干、实干、巧干,把经济搞上去!”高昌说:“画画,捐钱,我愿意!更佩服你们年轻人,有胆有识,敢想敢干。好,我在省城的家里静候佳音。”末了,荒薪说:“高老,我们想最后麻烦你一次,请你画

11、一张画,就挂在县委常委会议室里,让我们一看见画,就脸红,就心跳,就不敢有丝毫松懈。”高昌一笑,说:“你一定想好画题了,快说,让我画什么?”“远景是家乡的虎跳山,近景是花树丛中的一个鹞窝,襁褓中睡着一个婴儿。题款为:靠国家财政哺乳,贫困县永远是贫困县。”高昌蓦地站起,向内室喊道:“老伴,快拿酒!这幅画我想了好多年了,只是怕冲撞了父母官,没有画。你们有这种心怀,老夫要谢谢你们了。”这三年,虎山县没邀他回去画过应酬画,也再没上门求画去送人。高昌看报看电视,或者打电话找熟人打探消息,虎山县真的甩开膀子干得热火朝天:发展多种经营,培育规模产业,种粮、造林之外,开辟了中草药园、水果园、蘑菇基地、蔬菜大棚、

12、野猪和野兔养殖场。并引进外资、内资,办工厂进行深加工,家具厂、竹器厂、罐头厂、腌制品厂、酱菜厂、石料厂、中药厂“贫困县”的帽子摘掉了。可荒薪、魏艾没有邀请高昌回老家。高昌心想:这两个年轻人野心不小,还想好上加好,要让他真正地刮目相看。他等不及了,打电话通报一声,自个儿就来了。到车站接车的,只有两个年轻人,他们说,书记、县长交代了,由他们陪高老参观,想去哪都行。高老满意了,书记和县长才敢拜谒,否则,无脸见人啊。高昌扎扎实实参观了四天,走工厂,访园圃,看基地,问农家,虽然有些累,却心花怒放,不是一朵两朵,而是成团成簇。高昌用手机联系上了书记和县长,说他要设晚宴感谢县委常委全体同志,人必须到齐。吃完

13、饭,他要当众展示他带的一幅指画新作。有一个不吃饭的,他就立马回省城去!晚宴设在高昌下榻的五星级“虎山宾馆”,是由一位虎山县籍的台商开办的。荒薪说:“高老考察了几天,你说满意了,我们才敢。”“旧貌换新颜,我太高兴了。”魏艾说:“你请客,怎么行?我已通知办公室的人去埋单。”“我是代表老百姓,谢谢你们。这点钱,我还出得起,早把款付了。我敬各位一杯,你们辛苦了!”酒过三巡。高昌拿起放在身边的一个长条型木盒子,从里面取出一轴画。“荒薪、魏艾二位小友,请你们一个人拿住一端,展开。”这是一幅四尺整的横幅,画的是一只立于山岗上的老虎,仰天长啸;身后是青松、翠柏、杜鹃花。画名为一啸震千山,还题了一首小诗:“方兴

14、未艾致富忙,放眼故乡着新装。襁褓不留哺乳虎,雄风卷过万山岗。”宴会厅里响起一片掌声。11. 下列对这篇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A. 老画家要回故乡看看却声称自己掏钱,是因为在他心目中,虎山县还是那么贫穷落后,不想再增加公家的负担。B. 高昌虽然对县领导用自己的名气换取救助款的事深恶痛绝,但只要家乡需要建学校、救灾、助残,他还是会慷慨相助。C. 新任县领导请高老画一幅“襁褓”图,用心良苦,是希望可以借此激励自己奋发图强,带领家乡人民摆脱贫困。D. 虎山县实现了脱贫,县领导却没有主动邀请高老前往,他们是想让老画家不请自来,以便给他一个惊喜。E. 小说最后宴会厅里响起的一

15、片掌声,既有对老画家精湛画艺的赞许,也有对县领导勤政为民的执政作风的褒扬。12. 小说叙事采用双线结构,分别写的是什么?有什么作用?试做简要分析。13. 小说中的老画家高昌,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来表现这一人物形象的?请简要说明。14. 小说的主人公是老画家高昌,还是县领导荒薪、魏艾?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看法。参考答案:11. CE 12. 明线写老画家高昌,三年前,他画了一幅“襁褓”图勉励县领导,并时刻关注家乡发展;三年后,家乡脱贫,他又画了一幅一啸震千山相赠。暗线写新任县领导苦干实干,勤劳致富,最终带领全县人民摆脱了贫困。明暗两条线索交织,凸显了老画家以及领导干部的高贵品质,使小说情节平添波澜,主题更加丰富深刻。(意思对即可) 13. 指画技艺高超。他的画作可以作为名贵的礼品相赠,他可以用画作鞭策和褒扬家乡的官员。高风亮节,淡泊名利(轻财重义,品德高尚)。了解自己家乡的巨变,愿意自费回家乡看看,请家乡的父母官吃饭要自己掏钱。关心家乡建设。无论家乡贫穷,还是脱贫以后,高老都一如既往地关心家乡的建设,包括救灾,助残等。(意思对即可) 14. 示例一:主人公是高昌。高昌的形象贯穿始终,是作者主要刻画的形象;高昌用自己的作品,见证了家乡的发展,脱贫,突出了小说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