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黄石市宝塔中学高三语文联考试题含解析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253508173 上传时间:2022-02-13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138.7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湖北省黄石市宝塔中学高三语文联考试题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湖北省黄石市宝塔中学高三语文联考试题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湖北省黄石市宝塔中学高三语文联考试题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湖北省黄石市宝塔中学高三语文联考试题含解析(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湖北省黄石市宝塔中学高三语文联考试题含解析一、 现代文阅读(35分,共3题)1. 文学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618题。清 名梁晓声 子诚的家,在西南某山区的小茶村。今年清明后,他有几天假,约我去他的老家玩。我总听他说那里风光旖旎,经不住动员,成行。斯时茶村,远近山廓,美仑多姿。树、竹、茶垅,浑然而不失层次,绿如滴翠。翌日傍晚,我见到了徐阿婆。子诚与一老妪驻足交谈。我见那老妪,腰板挺直,满头白发,不矜而庄。老妪慢慢离去,我不禁向那83岁老妪背影望去,钦佩之。子诚告诉我解放前,老人家是出了名的美人儿。及嫁龄,镇上乃至县里的富户争娶,皆拒,嫁给了镇上一名小学教师。后来,丈夫因为成分问题,

2、回村务农。每年清明前,便换长衫游走于各村“说春”。 “说春”就是按照黄历的记载,预告一些节气与所谓凶吉日的关系而已。“说春”,基本上是以唱代说,不仅要记忆好,还要嗓子好。她的丈夫有另一本事,便是脱口成秀。于是,使人们开心之余,自己也获得一碗小米。在人们,那是享受了娱乐的回报。不久农村开展“破除迷信”运动,原本皆大开心之事,遂成罪过。丈夫进了学习班,“说春人娘子”一急之下,将他们的家卖到了仅剩自己穿着的一身衣服的地步,买了两袋小米,用竹篓一袋一袋背着,挨家挨户一碗碗地还。乡亲们过意不去,都批评她未免太过认真。她却说:“我丈夫是学知人,我是学知人的妻子。对我们,清名重要。若失清名,家便也没什么要紧

3、了。理解我的,就请将小米收回了吧!”我问:“现在她家状况如何?为什么还让83岁的老人家采茶卖茶呢?”子诚说:“阿婆得子晚,六十几岁时,三十几岁的独生儿子病故了。从那以后,她一直一个人过活。七八年前,将名下分的一亩多茶地也退给了村里。”“这么大岁数,又是孤独一人,连地都没了,可怎么活呢?”“县里有政策,要求县镇两级领导干部,每人认养一位农村的鳏寡高龄老人,保障后者的一般生活需求,同时两级政府给予一定补贴。”我不禁感慨:“多好的举措!”不料子诚却说:“办法是很好,多数干部也算做得比较有责任。但阿婆的命太不好,偏偏承担保障她生活责任的县里的一位副县长,名面是爱民的典范,背地里贪污受贿,原来不是个东西

4、,三年前被判了重刑。”我又失语,不复再问什么,只默默听子诚说:“阿婆知道后,如同自己的名誉也受了玷污似的一下子病倒了。病好后,开始替茶地多的人家采茶,一天采了多少斤,按当日茶价的五五分成。老人家眼力不济了,手指也没了准头,根本采不了芽茶,只能采大叶茶了,早出晚归,平均下来,一天也就只能挣到五六元钱。她一心想要用自己挣的钱,把那副县长助济她的钱给退还清了。”“今年年初,老人家患了癌症。几乎村里所有人都知道了。她自己也知道了。不过,她装作自己一点也不知道的样子,就着自己腌的成菜,每日喝三四碗糙米粥,仍然早出晚归地采大叶茶。”听了子诚的诉说,我沉吟良久。那天晚上,我要求子诚转告老人家,有人愿意替她“

5、退还”尚未“还”清的一千二三百元钱。第二天,还是傍晚时,我站在村道旁,望着子诚和老人家说话。才一两分钟后,二人的谈话便结束了。老人背着竹篓,尽量,不,是竭力挺直身板,从我眼前默默走过。子诚也沮丧地走到了我跟前,嗫嚅道:“我就料到根本没用的嘛她说,谢了。还说,人的一生,好比流水,可以干,不可以浊”我不禁再次失语以后几日的傍晚,我一再看见徐阿婆往返于卖茶路上,背着编补过的竹篓,竭力挺直单薄的身板。然而其步态,毕竟那么的蹒珊,使我联想到衰老又顽强的朝圣者,去向我所不晓得的什么圣地。有一天傍晚下雨,她戴顶破了边沿的草帽,用塑料布罩住竹篓,却任雨淋湿衣服不久前,子诚打来电话,告诉我徐阿婆死了。“她,那个

6、我的意思是明白我在问什么吗?”我这个一向要求学生对人说话起码表意明白的教师,那一时刻语无伦次。“听家里人说,她死前几天还清了那笔钱老人家认真到极点,还央求村支书为她从县里请去了一名公证员现在,有关方面都因为那一笔钱而尴尬”我又说不出话来,也不知自己什么时候放下电话的。想到我和子诚口中,都分明地说过“还”这个字,顿觉对那看重自己清名的老人家,无疑已构成人格的侮辱。清名、清名这一旦在乎反而累人自讨苦吃的东西呀,难怪令人都避得远远地,唯恐沾上了它!我之羞愧,因亦如此16解释下列两句话在文中的含义。(4分)(1)毕竟那么的蹒跚,使我联想到衰老又顽强的朝圣者。(2)我这个一向要求学生对人说话起码表意明白

7、的教师,那一时刻语无伦次。17作者在文中多处写到徐阿婆“竭力挺直身板”,有何用意?(5分)18作者在谈到他的写作体会时说,这篇文章不单是写给农民看的。作者这么说的原因是什么?请联系文本和现实谈谈你的理解。(6分)参考答案:16【参考答案】(1)徐阿婆外表衰老,步行蹒跚,但是虔诚执着。(2分)(2)对徐阿婆的去世感到痛苦、惋惜;挂念徐阿婆是否已经“还”清了钱,保持了清名。(2分)【试题分析】理解句子的几种方法:(1)抓住关键词语理解(2)联系上下文理解句意。(3)根据作者要表达的思想感情、揣摩作者的写作目的理解句子。这两句可分别抓住“蹒跚”“朝圣者”“语无伦次”,结合着语段的具体语境,从徐阿婆的

8、病情与精神品质,作者对徐阿婆的情感表达等角度组织答案即可。【考点】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17【参考答案】(1)写出徐阿婆面临生活重负,表现出的顽强的承受力。(1分)(2)突出了徐阿婆正直、清白的形象特点。(2分)(3)暗示了徐阿婆病情越来越重,推动了情节的发展。(2分)【试题分析】此题考查作者的写作意图的探究能力。由题干可得出三个答题点:“多处写”自然是为了突出强调;“腰板挺直”表现了人物什么形象特征;“腰板挺直”的意思。“腰板挺直” 是对徐阿婆的外貌进行的细节描写,可从徐阿婆的形象与精神、文章结构三个角度分析作答。文中多处写到徐阿婆“竭力挺直身

9、板”属于细节描写,答题要注意此处细节描写的表面义和深层义,即徐阿婆挺直腰板和敢于同重病与穷困顽强抗争的坚强性格。【考点】探讨作者的创作背景和创作意图。能力层级为探究F。欣赏作品的形象,赏析作品的内涵,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18【参考答案】文章在称赞正直清白的徐阿婆的同时,也揭露了某些官员追名逐利的腐败行为;我们这个社会存在不少这种耽于名利,不注重自己清名的现象;(3分)作者希望更多的人看到这篇文章,引发了我们对当今道德沦丧和价值缺失的现象的反思,呼吁人们要重视道德的修养,保持为人的清名(3分)。(言之成理即可。)【试题分析】此题考查作品表现出来的价值观判断和作者的创作意图及

10、个性化阅读的探究能力。解答此类题,要先结合着文章中徐阿婆的人物形象及作者的情感表达,揭示出社会存在的与徐阿婆的清名正直的精神品质相反的贪污腐败等不重视清名的行为及现象。然后联系现实,从呼吁社会倡导清名的角度阐述自己的理解与看法即可。【考点】对作品表现出来的价值判断和审美取向作出评价。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探讨作者的创作背景和创作意图。能力层级为探究F。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能力层级为探究F。略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扳着指头数到十那一年,刚过完年,爹就让娘收拾东西,说是要回单位上班。其实也没啥好收拾的。几件洗净的旧衣裤,再就是过年时娘熬更守夜给爹做的新

11、布鞋。爹爱吸烟,娘就把切碎的旱烟装了一小布袋放进包里。娘还将自家熬的红薯糖用刀背敲了一块,用纸包了,塞进包里。爹在一个很远很远的地方工作。爹说那地方狐狸白天都敢偷鸡呢!我和娘把爹送到道场边。爹像忽然记起什么似的,从衣袋里掏出一块零钱,说,坎上的瓦匠昨天又犯了病,抽空去看一下。爹说话时手指又在我的鼻子上刮了一下。我问:“爹,你几时回来?”爹笑笑说:“个把月吧。”爹一走,我便问娘,个把月是多长时间。娘说,个把月就是一个月,就是三个十天。那时,我还没念书,扳着指头刚好能数到十。第二天,我随娘一块去看瓦匠。我们家的老房子漏雨,娘看瓦匠时就说了烧点瓦翻盖房子的事。回来时,我偷偷将瓦匠和好的泥包了一疙瘩。

12、娘还是看见了,娘说,快给瓦匠送去,那泥是做瓦用的。我说:“我也是有用处的。我每天用泥捏一只小狗,捏够三个十了,爹不就回来了!”娘就笑了,没再逼我将泥给瓦匠送去。当天晚上,我便用泥捏了一只小狗丑丑的小狗,我把它放在了屋檐下的鸡圈顶上。开始时,我每天捏一只。过了几天,我便有些急了。我知道爹每次回家,总会带些好吃的给我。娘也会做好吃的给爹吃。于是,趁娘不注意时,隔个一天两天偷偷多捏一只放进去。过了一段时间,我问娘:“爹怎么还不回来呢?我的小狗都够三个十了。”娘说:“哪能呢?我们家的鸡一天一个蛋,才一个十零九个呢!”日子过得很慢。我在焦急的等待中,终于盼回了爹。娘急忙从箱底摸出几个鸡蛋去做饭。我便从鸡

13、圈顶上搬来那些小狗,十只一堆,放了五堆零三只。我说:“爹,你这次走的时间真长,我捏的小狗都五个十零三只呢!”“你肯定多捏了,”爹边说边去掏他带回的包,“我是每天攒半个馒头。看看,正好三个十零四个半边,三十四天!”娘在灶间听了我和爹的对话,也插话说:“石柱,你是不是动了娘收的鸡蛋?我就觉着不对劲,数来数去怎么就差一个呢?”爹就嘿嘿地笑了,娘也笑了。那个鸡蛋是我偷偷拿的,我把它打碎,装进一节竹筒烧着吃了。(1)下列对小说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两项是( )( )(5分) A娘替爹收拾东西,虽然简单得没有啥好收拾的,主要表现家里的贫穷,同时在那简单的收拾中同样体现出娘对爹的关爱和牵挂。B“个把月就是一

14、个月,就是三个十天”,娘用儿子能够理解的语言说出,就是希望儿子能够明白事理分担思念之苦。 C在文中,“我”的三次“偷偷”的作为,透露出年幼时“我”的幼稚与率真,也显示出其时的“我”的顽劣的一面。D文章用朴实纯真的文字,勾勒了“我”一家人朴实纯真的内心世界,再现了一种洋溢着和美、宁静与温馨的家庭生活。E文章标题“扳着指头数到十”,借富于形象感的语言,向读者传递了儿童时期的“我”对远行的亲人的热切思念。(2)文章主要写“我”一家人在“我”小时候的一些事情,其间还插入了一段与瓦匠相关的叙述。从情节安排和主题表现角度,简要说明这段叙述的作用。 (6分)(3)文章中前后两次写娘“笑了”:一次是娘听完我不

15、想送还泥的理由时,“娘就笑了,没再逼我将泥给瓦匠送去”;另一次是我和爹对话时娘插进来问了我一句话后,“爹就嘿嘿地笑了,娘也笑了”。联系上下文,简要解释这两次“笑了”在文中的具体含义。(6分)(4)捏泥狗、收鸡蛋、攒馒头,家庭各成员这些特定的作法有何相通之处?作者又是如何突出其中每一种作法的个性色彩的?请根据文章内容作简要阐释。(8分)参考答案:1). D(3分)E(2分)A(1分)解析:B项中,“希望儿子能够明白事理分担思念之苦”理解失当;C项中,“顽劣的一面”概括失当,应是淘气、调皮;A项中主要体现出娘对爹的关爱和牵挂。 2).回应上文父亲临走时的交待与嘱咐;也为下文用瓦匠家的泥捏狗计算归期的情节作了铺垫;突出“我”一家人朴实纯真、热情助人的精神风貌。3)两次“笑了”,都包含有娘对儿子的宽容。第一次“笑了”,侧重于娘对儿子的理解,笑是母子情感产生共鸣的体现,娘以此对儿子的感受表示默认和赞同。(3分)第二次“笑了”,侧重于娘对爹、对家庭温情的回应,笑是娘内心惬意的体现,其中也包含着娘在明了儿子淘气、自己“疏忽”之后的忍俊不禁。(3分)4).计算远行人的归期。(2分)文章对家庭各成员的特定做法中的一些片断作了细致的表现,主要突出了“我”在偷偷多捏小狗时的“自欺”、娘在天天收鸡蛋中的细致以及爹在默默攒馒头中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