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黄石市大冶还地桥中学高二地理测试题含解析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253508069 上传时间:2022-02-13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939.8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湖北省黄石市大冶还地桥中学高二地理测试题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湖北省黄石市大冶还地桥中学高二地理测试题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湖北省黄石市大冶还地桥中学高二地理测试题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湖北省黄石市大冶还地桥中学高二地理测试题含解析(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湖北省黄石市大冶还地桥中学高二地理测试题含解析一、 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2分)1. 下图为2013年5月25日我国部分地区冬小麦收获进度示意图。读图下面小题。10. 图中甲、乙、丙、丁四地相比,下列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 甲地区因受地形影响,气候垂直差异最显著B. 乙地区因受季风影响,降水季节差异最显著C. 丙地区位于气候过渡带,自然环境的南北差异最为显著D. 丁地区位于气候过渡带,自然环境的东西差异最为显著11. 影响图中各地区冬小麦收获进度的主导因素是A. 季风雨带的推移 B. 光照条件的差异C. 热量条件的差异 D. 土壤肥力的高低参考答案:10. B 11. C试题分析:10. 根据

2、省区轮廓分析,图中甲地区属于我国西南地区,因受地形影响,气候垂直差异最显著,A正确。乙地区属于长江中下游地区,但是,降水季节差异最显著的是华北、东北地区,B不正确,选B。丙地区位于淮河流域,属于气候过渡带,自然环境的南北差异最为显著,C正确。丁地区属于半湿润区、半干旱区,位于气候过渡带,自然环境的东西差异最为显著,D正确。11. 根据图例,图中各地区成熟收割时间,自南向北推迟,说明影响图中各地区冬小麦收获进度的主导因素是热量条件的差异,纬度低,热量充足,成熟收割早,C对。雨带、光照条件、土壤肥力等,不是影响收获进度的主导因素,A、B、D错。2. 长江是我国第一大河,美国田纳西河流域开发的经验对

3、长江的综合开发有借鉴意义。完成34题。3长江三峡水能丰富的原因是()地处第一、二级阶梯的交界处长江径流量大地形平坦河流落差大A BC D4长江和田纳西河的共同点为()A河流补给都以大气降水为主,且水汽均来自太平洋B水能资源都得到了充分的开发利用C流域内都有丰富的水能资源D都实现了梯级开发,实现了对流域的统一开发与管理参考答案:3.D4.C第3题,长江三峡地处第二、三级阶梯交界处的巫山山脉,地形崎岖,河流落差大。第4题,田纳西河大气降水补给来自大西洋,故A错。长江的水能资源还没有得到充分利用,也没有实现梯级开发及流域的统一开发与管理,故B、D错。3. 世界上流域面积最广、流量最大的河流是 A尼罗

4、河 B刚果河 C密西西比河 D亚马孙河参考答案:D4. 2010年9月27日,“穿越号”盾构机历经720个日夜、4 250米的掘进,顺利到达黄河南岸。至此,全长19.3千米的中线穿黄上下两条隧洞全线贯通,这是穿越黄河重大施工节点的攻克。读南水北调中线干线工程路线图,回答1516题。15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劣势有 ()调水量受季节限制,冬季水量小需开挖新河道,增加了工程量污染严重,水质差穿越黄河要建穿黄隧道 工程建设加重受水区的环境恶化A B C D16下列关于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A大量调水会加大汉江下游的防洪压力B能缓解地下水水位大幅下降引起的盐碱化问题C有利于解除海河流域洪

5、涝的威胁 k*s5u D促进北方缺水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参考答案:B D5. 关于长江中下游平原农业生产的正确叙述是( )A粮食种植业精耕细作B全国最重要的小麦、玉米产区 C与东北平原相比,更利于大型农业机械化操作 D人口多,粮食销量大,长期以来需要从区域外调入粮食 参考答案:A6. 生态学家在我国某地进行生态调查,由水源所在地的抽水井出发,向外沿同一个方面前进。发现植被从水井向外呈同心圆分布,水井附近土地是光秃和坚硬的;到距井200米左右,出现稀疏且干硬的杂草;250米左右是带刺的灌木丛;以外到1千米左右,才是一些相隔甚远的草本植物及灌木。据此回答11-13题。11上述调查区的植被分布形态,最

6、有可能是由下列哪种人类活动所引起的A过牧 B滥垦 C滥伐 D滥采12上述植被景观最有可能出现在下列哪个地区A松嫩平原 B青藏高原 C呼伦贝尔草原 D塔里木盆地13合理利用内蒙古草场资源的措施有实行划区管理,规定适宜的载畜量 减少人工草地,提高天然草地的比重大力发展种植业,控制畜牧业比重 实施轮牧和轮流打草制度A B C D参考答案:11.A 12.C 13.D7. 下图表示某产业在亚太地区的历史发展过程,分析图中反映的产业部门可能是( )I阶段 II阶段 III阶段A玩具制造 B汽车工业 C石化工业 D钢铁工业参考答案:A8. 中国最大的淡水湖-鄱阳湖有多条河流从东、南、西三面注入,北部有水道

7、通往长江,湖泊水面呈现“冬季一条线、夏季一大片”的景象变化。鄱阳湖是候鸟迁徙途中的重要栖息地。据此完成7-9题。7、鄱阳湖在冬季成为迁徙鸟群重要栖息地的原因是( )A湖滩面积大,水浅B湖底砂砾石广布,水质好C湖区少有大雾,能见度好D湖泊受人类活动影响小8、鄱阳湖冬、夏水面景象变化的原因是( )A湖底有线状洼地,冬季河道封冻,夏季来水量大 B湖底平坦,入湖水量夏季大于冬季C湖底有线状洼地,水位季节差异明显D湖底平坦,长江顶托作用季节变化明显9、过去50年来,鄱阳湖湿地大面积减少的最主要原因是( )A水土流失加速湖泊淤积B围湖造田C气候变干造成湖泊水位降低D湖区地壳明显抬升参考答案:7.A 8.C

8、 9.B7、鄱阳湖“湖泊水面呈现冬季一条线、夏季一大片的景象变化”,可以得出鄱阳湖在冬季成为迁徙鸟类重要栖息地的原因是湖滩面积大,湖水浅。8、鄱阳湖冬、夏季水面景象的变化本身就说明了水位季节变化明显,而材料中“冬季一条线”表明其湖底有线状洼地。9、鄱阳湖湿地面积缩小的自然原因主要是泥沙淤积,人为原因主要是围湖造田,而围湖造田则是过去50年鄱阳湖萎缩的主要原因。9. 下图是“某国地形剖面图”,据此完成以下各题。16下图中四条剖面线,与上图剖面吻合的是()A. A B. B C. C D. D17沿60N附近从东向西,俄罗斯气候变化的是()A. 大陆性海洋性 B. 季风性大陆性海洋性C. 海洋性大

9、陆性季风性 D. 大陆性季风性海洋性参考答案:16.B 17.B 10. 有关森林的砍伐导致的环境变化,不正确的是 ( )A生物物种资源减少 B水土流失加重C全球变暖 D土壤含水量和地下水储量增加参考答案:D11. 根据枸杞产量与气候条件的关系,把宁夏划为枸杞的适宜、次适宜和不适宜种植区,从而为枸杞种植的合理布局提供了参考依据。读图完成56题。5该地区主要生态问题是( ) A荒漠化 B水源短缺C水土流失 D森林退化6对宁夏枸杞种植区进行规划,所采用的主要地理信息技术手段是 AGPS技术 BGIS技术CRS技术 D数字地球参考答案:5.A 6.B12. 常住人口是指居住在某地区一定时间(指半年以

10、上)的人口。户籍人口是指在居住地登记了户籍的人口。下图为杭州市常住人口、户籍人口、城镇化水平、三次产业就业人口比重统计数据,表格为三次产业产值比重数据。完成下面小题。24. 由图表可推测,目前杭州市A. 是现代移民城市 B. 第一产业机械化生产水平较高C. 处于工业化阶段 D. 第三产业劳动力生产效益最高25. 杭州市城镇化与第二、三产业的关系是A. 城镇化速度快于第三产业的发展B. 城镇化一直靠第二产业推动为主C. 城镇化水平等于第二,三产业就业人口比重相加D. 从事第二、三产业的人口有部分不属于城镇人口参考答案:24. D 25. D24. 从图中看杭州户籍人口占总人比重大,不是移民城市;

11、第一产业就业人口比重较高,机械化水平较低;第三产业产值和就业人口比重都大于第二产业,处于后工业化阶段;第三产业产值高,劳动力生产效益最高,D正确。25. 从图中看杭州市城镇化化水平为75%左右,从事第一产业的人口比重为10%左右,说明从事第二、三产业的人口有部分不属于城镇人口,D正确。13. 下图是美国农业带分布图,读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7. 农业带形成的主要原因( )A. 农业专门化布局,临近大城市B. 气候湿冷,利于多汁牧草生长C. 在五大湖周围,交通便利D. 土地贫瘠,不利于农作物生长18. 农业带形成的条件有( )大部分属温带和亚热带,水热条件配合较好 中部是广阔的平原,地势平坦开

12、阔 有密西西比河和五大湖提供充足的水源 肥沃(世界三大黑土分布区之一) 高度发达的商品经济经济效益对农业区域专门化起决定性作用 完整而便捷的交通运输网络有利于农产品的流通和m口,促进了生产区域专门化的发展A. B. C. D. 19. 关于美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可以被我国借鉴的是( )A. 全国推广限耕政策 B. 全国推广休耕政策C. 全国推广农业生态保护政策 D. 大力开发可耕地资源参考答案:17. A 18. D 19. C17. 为乳畜带,形成的主要原因是临近消费市场,A正确。B、C、D各项也是形成原因,但不知主要原因。18. 本题宜选用优选法。农业带所的美国西部大草原是世界三大黑土分

13、布区之一,地形平坦开阔,故正确项应该包含、项,D正确。19. 全国推广农业生态保护政策既能促进农业的发展,又能保护生态环境,值得借鉴,C正确。我国人均耕地面积少,可供开垦的荒地几乎已经被全部开发,故A、B、D不值得借鉴。14. 读下面的两幅图,“西安市国内游客构成省级变化图”和“游客对西安市及周边旅游景点到访率统计图”。读图回答3940题:客源比重()39关于西安市客源市场的分析正确的是( )A山东省客源比重增长最快 B周边省份旅游资源客源和本省客源所占比重均下降C在开发客源市场方面,应稳固周边地区的客源,重点争取经济发达地区的客源D客源吸引半径呈标准圆状递减40关于西安市区及周边景点旅游资源的开发条件评价正确的是( )A壶口瀑布的游客到访率省内高于省外,主要受景点知名度的影响B兵马俑的游客到访率省内外均较高,主要受交通通达度的影响C动物园的游客到访率省内高于省外,主要受市场距离的影响D省内游客的到访率与景点知名度存在正相关参考答案:C C15. 联合国迄今就可持续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