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黄石市大冶第二中学高一化学联考试卷含解析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253508056 上传时间:2022-02-13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86.7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湖北省黄石市大冶第二中学高一化学联考试卷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湖北省黄石市大冶第二中学高一化学联考试卷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湖北省黄石市大冶第二中学高一化学联考试卷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湖北省黄石市大冶第二中学高一化学联考试卷含解析(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湖北省黄石市大冶第二中学高一化学联考试卷含解析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个小题,每小题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共60分。)1. 下列微粒中半径最小的( )A、 Na B、Al3+ C、K D、S2-参考答案:B略2. 某离子反应涉及H2O、Cr2O72-、NO2-、H+、NO3-、Cr3+六种微粒,已知反应过程中NO3-浓度变化如图所示,且氧化剂和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3,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A. Cr2O72-中Cr化合价是+6价 B. 反应的氧化产物是NO3-C. 消耗1mol氧化剂,转移电子6mol D. 反应中Cr3+被氧化参考答案:D根据图像可知随着反

2、应的进行硝酸根的浓度逐渐增大,说明硝酸根是生成物,因此NO2-被氧化生成硝酸根,是还原剂,Cr2O72-是氧化剂,二者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氧化剂和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3,所以发生的反应为:Cr2O72-+3NO2-+8H+=3NO3-+2Cr3+4H2O,则ACr2O72-中Cr化合价是+6价,A正确;BN元素的化合价升高,被氧化,则反应的氧化产物是NO3-,B正确;C反应中Cr的化合价从+6价降低到3价,则消耗1molCr2O72-,转移电子6mol,C正确;DCr2O72-是氧化剂,被还原,Cr3+是还原产物,D错误,答案选D。点睛:本题考查氧化还原反应,解答时注意从元素化合价的角度认识

3、氧化还原反应的相关概念和物质的性质。根据图像判断出硝酸根是生成物是解答的关键,注意反应前后元素化合价变化的判断。3. 小明体检的血液化验单中,葡萄糖为5.9103mol/L。表示该体检指标的物理量是( )A 溶解度(s) B 物质的量浓度(c) C 质量分数(w) D摩尔质量参考答案:B略4. 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大理石与盐酸反应放出CO2气体:CO32 + 2H = CO2 + H2OB氧化钠与盐酸:O2+2H+ = H2OC碳酸氢钠与稀硫酸: CO322H=H2OCO2D醋酸与烧碱溶液混合:CH3COOH + OH = CH3COO + H2O参考答案:D【Ks5u解析】A.大理

4、石是难溶盐,写化学式,错误;B.氧化钠写化学式,错误;C碳酸氢钠与稀硫酸: HCO3H=H2OCO2,错误;选D。5. 既可以用来鉴别乙烯和甲烷,又可以用来除去甲烷中混有的乙烯,得到纯净的甲烷的方法是()A与足量的溴水反应 B通过澄清石灰水 C酸性KMnO4溶液 D浓硫酸参考答案:A略6. 硼有两种天然同位素硼元素的原子量为10.80,则对硼元素中B的质量分数判断正确的是 A20% B略大于20% C略小于20% D80%参考答案:C7. 在强酸性溶液中,下列各组离子能大量共存的是 ( )AAl3+、SO42、NH4+ BFe2+、NO3、SO42CFe3+、OH、SCN DK+ 、HCO3、

5、NO3参考答案:A略8. 下列我国科研成果所涉及材料中,主要成分为同主族元素形成的无机非金属材料的是A4.03米大口径碳化硅反射镜B2022年冬奥会聚氨酯速滑服C能屏蔽电磁波的碳包覆银纳米线D“玉兔二号”钛合金筛网轮参考答案:A【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有机物与无机物的区分(B选项为有机物,其他均为无机物),金属材料与非金属材料的区分。同时穿插考查了元素周期表中同主族的概念。【详解】A.碳化硅(SiC)是由碳元素和硅元素组成的无机非金属材料,且碳元素与硅元素均位于元素周期表第IVA族,故A符合题意;B.聚氨酯为有机高分子化合物,不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故B不符合题意;C.碳包覆银纳米材料属于复合材料,

6、不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且银不是主族元素,故C不符合题意;D.钛合金为含有金属钛元素的合金,其属于金属材料,不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故D不符合题意;综上所述,本题应选A。9. 下列反应过程中的能量变化符合如图情况的是()A酸与碱的中和反应 BBa(OH)2?8H2O与NH4Cl的反应C镁和盐酸的反应 D酒精燃烧参考答案:B考点:反应热和焓变.专题: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分析:生成物具有的总能量高于反应物具有的总能量,该反应为吸热反应;常见的吸热反应:C(s)+H2O(g)CO(g)+H2O; C+CO2CO的反应,Ba(OH)2?8H2O与NH4Cl的反应以及KClO3、KMnO4、CaCO3的分解

7、等解答:解:A酸与碱的中和反应是放热反应,故A错误; BBa(OH)2?8H2O与NH4Cl的反应是吸热反应,故B正确;C镁和盐酸反应是放热反应属于氧化还原反应放热,故C错误;D酒精在空气中燃烧是放热反应,故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化学反应的热量变化,难度不大,学生应注重归纳中学化学中常见的吸热或放热的反应10.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凡是放热反应都是自发的,吸热反应都是非自发的B.自发反应一定是熵增大,非自发反应一定是熵减小或不变的反应C.自发反应在任何条件下都能实现 D.自发反应在恰当的条件下才能实现参考答案:D略11. 卤族元素随着原子序数的增大,下列递变规律正确的是( )A. 原子

8、半径逐渐增大B. 单质的氧化性逐渐增强C. 单质熔、沸点逐渐降低D. 气态氢化物稳定性逐渐增强参考答案:A【详解】A项,同主族自上而下,原子半径逐渐增大,A项正确;B项,同主族自上而下,元素的非金属性逐渐减弱,单质的氧化性逐渐减弱,B项错误;C项,卤族元素随着原子序数的增大,单质熔、沸点逐渐升高,C项错误;D项,同主族自上而下,元素的非金属性逐渐减弱,气态氢化物稳定性逐渐减弱,D项错误;答案选A。12. 下列物质中,既能与盐酸反应又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是: NaHCO3 Al Al2O3 Al(OH)3 CuO A、 B、 C、 D、参考答案:A略13. 已知:2FeCl3+2KI=2FeC

9、l2+2KCl+I22FeCl2+Cl2=2FeCl3判断下列物质的氧化能力由大到小的顺序是A. Fe3+ Cl2 I2 B. Cl2 Fe3+ I2C. I2 Cl2 Fe3+ D. Cl2 I2 Fe3+参考答案:B在反应中氧化剂的氧化性大于氧化产物,由前一个反应,氧化性:Fe3+I2,由后一个反应,氧化性:Cl2Fe3+,综合后Cl2 Fe3+ I214. 下列反应中生成物总能量高于反应物总能量的是A乙醇燃烧 BBa(OH)28H2O与NH4Cl反应 C铝粉与氧化铁粉末反应 D氧化钙溶于水 参考答案:B略15. 下列金属中,通常采用热还原法冶炼的是( )。ANaBAlCFeDAg参考答案

10、:C略二、实验题(本题包括1个小题,共10分)16. 欲用胆矾(CuSO4?5H2O)配制480mL 0.1molL1的 CuSO4溶液。根据题意填空: (1)如图所示仪器,配制上述溶液肯定不需用到的是 (填字母), 配制上述溶液还需要的玻璃仪器有 (填仪器名称)。(2)配制该溶液应选用 mL容量瓶,使用容量瓶之前必须进行 。 (3)配制该溶液应用托盘天平称取 g胆矾。 (4)使用容量瓶配制溶液时,由于操作不当,会引起误差,下列情况会使所配溶液浓度偏低的是 (填编号)。用天平(使用游码)称量时,被称量物与砝码的位置放颠倒了定容后摇匀,发现液面降低,又补加少量水,重新达到刻度线定容时,俯视容量瓶

11、的刻度线转移溶液前容量瓶底有少量蒸馏水参考答案:略三、综合题(本题包括3个小题,共30分)17. 社会实践活动中,课外兴趣小组对某钢铁厂的铁矿石样品和钢样进行实验、分析、计算,了解了该钢铁厂生产原料、产品的相关信息。下面请你根据他们的实验帮助计算回答: 取该厂的某钢样粉末28.36 g(假设只含Fe和C),在氧气流中充分反应,将产生的气体通入足量的澄清石灰水中,得到3 g白色沉淀。(1)计算此钢样粉末中铁和碳的质量之比。(2)再取三份不同质量的钢样粉末分别加到50g质量分数相同的硫酸中,充分反应后,测得的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标准状况下,2 g H2的体积为22.4L)实验序号加入钢样粉末的质

12、量 / g2.8365.6728.508生成气体的体积(标准状况)/ L1.122.242.80请根据表中数据计算硫酸中H2SO4的质量分数。(3)若在实验中继续加入m g钢样粉末,计算反应结束后剩余的固体质量为多少? (用含m的代数式表示)参考答案:(1)700 : 9 (2)24.5%(3)当m1.418 g, 剩余固体质量为:(m1.328) g 当 m1.418 g,剩余固体质量为:(5.672 + m)9/709 g 略18. 在隔绝空气的条件下,某同学将一块被氧化钠覆盖的钠块用一张刺有小孔的纯净铝箔包好,然后放入盛满水且倒置于水槽中的容器内。待反应完全后,在容器中收集到1.12 L

13、 H2(标准状况,忽略溶解的氢气的量),测得铝箔质量比反应前减少了0.27g,水槽和容器内溶液的总体积为2.0L,溶液中NaOH的浓度为0.050molL-1。 试通过计算确定该钠块中钠元素的质量分数(精确到0.1%)。参考答案:(9分)88.8%.由反应:Na2OH2O = 2NaOH, 2Na2H2O = 2NaOHH2, 2Al2NaOH2H2O = 2NaAlO23H2.(1分)则:n(余NaOH) = 2.0 L0.05 molL1 = 0.1 mol.(1分)n(H2) =0.05 mol.(1分)n(Al) = n(NaAlO2)= 0.01 mol.(1分)由电子守恒知:n(Na)3n(Al) = 2n(H2)即:n(Na)30.01 mol = 20.05 mol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