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黄石市大冶第四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数学文联考试卷含解析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253507967 上传时间:2022-02-13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94.1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湖北省黄石市大冶第四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数学文联考试卷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湖北省黄石市大冶第四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数学文联考试卷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湖北省黄石市大冶第四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数学文联考试卷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湖北省黄石市大冶第四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数学文联考试卷含解析(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湖北省黄石市大冶第四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数学文联考试卷含解析一、 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是一个符合题目要求的1. 根据下面框图,当输入x为8时,输出的y=()A1B2C5D10参考答案:B【考点】程序框图【专题】图表型;算法和程序框图【分析】根据框图的流程依次计算程序运行的结果,直到满足条件x0,确定输出y的值【解答】解:模拟执行程序框图,可得x=8x=5满足条件x0,x=2满足条件x0,x=1不满足条件x0,y=2输出y的值为2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循环结构的程序框图,根据框图的流程依次计算程序运行的结果是解答此类问题的方

2、法,属于基础题2. 空间中四点可确定的平面有() A1个 B3个 C4个 D1个或4个或无数个参考答案:D当这四点共线时,可确定无数个平面;当这四点不共线且共面时,可确定一个平面;当这四点不共面时,其中任三点可确定一个平面,此时可确定4个平面3. 已知,是的导函数,即,则() 参考答案:A略4. 如右图,设抛物线的顶点为,与 轴正半轴的交点为,设抛物线与两坐标轴正半轴围成的区域为,随机往内投一点, 则点落在内的概率是( ) 参考答案:C5. 设抛物线上一点到轴的距离是4,则点到该抛物线焦点的距离是( ) . 4 . 6 .8 .12参考答案:B6. 直线过点(3,2)且在两坐标轴上的截距相等,

3、则该直线方程为()A2x3y=0Bx+y+5=0C2x3y=0或x+y+5=0Dx+y+5=0或xy+1=0参考答案:C【考点】直线的截距式方程【分析】分两种情况考虑,第一:当所求直线与两坐标轴的截距不为0时,设出该直线的方程为x+y=a,把已知点坐标代入即可求出a的值,得到直线的方程;第二:当所求直线与两坐标轴的截距为0时,设该直线的方程为y=kx,把已知点的坐标代入即可求出k的值,得到直线的方程,综上,得到所有满足题意的直线的方程【解答】解:当所求的直线与两坐标轴的截距不为0时,设该直线的方程为x+y=a,把(3,2)代入所设的方程得:a=5,则所求直线的方程为x+y=5即x+y+5=0;

4、当所求的直线与两坐标轴的截距为0时,设该直线的方程为y=kx,把(3,2)代入所求的方程得:k=,则所求直线的方程为y=x即2x3y=0综上,所求直线的方程为:2x3y=0或x+y+5=0故选:C7. 若,满足约束条件,则目标函数的最大值是 参考答案:实数,满足不等式组,则可行域如图, 作出,平移,当直线通过时, 的最大值是;故选8. 如果a0,那么,下列不等式中正确的是()参考答案:A略9. 读如图213所示的程序框图,若输入p5,q6,则输出a,i的值分别为()图213Aa5,i1 Ba5,i2Ca15,i3 Da30,i6参考答案:D10. 已知直线l过抛物线C的焦点,且与C的对称轴垂直

5、l与C交于A,B两点,|AB|=12,P为C的准线上一点,则ABP的面积为( )A18B24C36D48参考答案:C【考点】直线与圆锥曲线的关系【专题】数形结合法【分析】首先设抛物线的解析式y2=2px(p0),写出次抛物线的焦点、对称轴以及准线,然后根据通径|AB|=2p,求出p,ABP的面积是|AB|与DP乘积一半【解答】解:设抛物线的解析式为y2=2px(p0),则焦点为F(,0),对称轴为x轴,准线为x=直线l经过抛物线的焦点,A、B是l与C的交点,又ABx轴|AB|=2p=12p=6又点P在准线上DP=(+|)=p=6SABP=(DP?AB)=612=36故选C【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抛

6、物线焦点、对称轴、准线以及焦点弦的特点;关于直线和圆锥曲线的关系问题一般采取数形结合法二、 填空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4分,共28分11. 已知e1,e2是夹角为的两个单位向量,ae12e2,bke1e2.若ab0,则实数k的值为_参考答案:12. 已知函数y= f(x)的解析式为这三个中的一个,若函数为(2,2)上的奇函数,则f(x)= 参考答案:sinx 13. 在等差数列3,7,11,中,第5项为( )A15 B18C19D23参考答案:C14. 已知是第二象限的角,则 参考答案:略15. 用反证法证明命题:“在一个三角形的三个内角中,至少有二个锐角”时,假设部分的内容应为 参考答案

7、:在一个三角形的三个内角中,至多有一个锐角【考点】反证法与放缩法【分析】用反证法证明数学命题时,应先假设结论的否定成立【解答】解:根据反证法的步骤,假设是对原命题结论的否定,“在一个三角形的三个内角中,至少有2个锐角”的否定:在一个三角形的三个内角中,至多有一个锐角故答案为:在一个三角形的三个内角中,至多有一个锐角16. 如图,在ABCD中,M是BC的中点,则_(用、表示)参考答案:略17. 从3名骨科、4名脑外科和5名内科医生中选派6人组成一个抗震救灾医疗小组,则骨科、脑外科和内科医生都至少有人的选派方法种数是_(用数字作答)参考答案:805略三、 解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72分。解答应写

8、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18. 已知数列an的前n项和Sn=n2n(nN*)正项等比数列bn的首项b1=1,且3a2是b2,b3的等差中项(I)求数列an,bn的通项公式;(II)若cn=,求数列cn的前n项和Tn参考答案:【考点】数列的求和【分析】(I)数列an的前n项和sn=n2n,当n=1时,a1=s1;当n2时,an=snsn1可得an利用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可得bn(2)利用“错位相减法”与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即可得出【解答】解:(I)数列an的前n项和sn=n2n,当n=1时,a1=s1=0;当n2时,an=snsn1=(n2n)(n1)2(n1)=2n2当n=1时上式也成立

9、,an=2n2设正项等比数列bn的公比为q,则,b2=q,b3=q2,3a2=6,3a2是b2,b3的等差中项,26=q+q2,得q=3或q=4(舍去),bn=3n1 ()由()知cn=,数列cn的前n项和Tn=Tn=得Tn=2=1Tn=19. (本小题满分12分)已知直三棱柱中, , , 是和的交点, 若. (1)求的长; (2)求点到平面的距离;(3)求二面角的平面角的正弦值的大小.参考答案:解法一: (1)连AC交AC于E, 易证ACCA为正方形, AC=3 5分(2)在面BBCC内作CDBC, 则CD就是点C平面ABC的距离CD= 8分(3) 易得AC面ACB, 过E作EHAB于H,

10、连HC, 则HCABCHE为二面角CABC的平面角. 9分sinCHE=二面角CABC的平面角的正弦大小为 12分解法二: (1)分别以直线CB、CC、CA为x、y为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 设|CA|=h, 则C(0, 0, 0), B(4, 0, 0), B(4, 3, 0), C(0, 3, 0), A(0, 0, h), A(0, 3, h), G(2, , )=(2, , ), =(0, 3, h) 4分=0, h=3(2)设平面ABC得法向量=(a, b, c),则可求得=(3, 4, 0) (令a=3)点A到平面ABC的距离为H=|= 8分(3) 设平面ABC的法向量为=(x, y

11、, z),则可求得=(0, 1, 1) (令z=1) 二面角CABC的大小满足cos= 11分二面角CABC的平面角的正弦大小为 12分20. 甲、乙两人进行乒乓球比赛,约定每局胜者得分,负者得分,比赛进行到有一人比对方多分或打满局时就停止。设甲在每局中获胜的概率为,且各局胜负相互独立,已知第二局比赛结束时停止的概率为,求:(1)求值;(2)设表示比赛停止时比赛的局数,求随机变量的分布列和数学期望参考答案: 【方法二】设每两局比赛为一轮,则该轮结束时比赛停止的概率为若该轮结束时比赛还将继续,则甲、乙在该轮中必是各得一分,此时,该轮比赛结果对下轮比赛是否停止没有影响,从而有所以,的分布列为X24

12、6P略21. 已知x、y满足约束条件.(1)作出不等式组表示的平面区域;(用阴影表示)(2)求目标函数的最小值.参考答案:(1)见解析;(2).【分析】(1)先画四条直线,再利用一元二次不等式表示平面区域的规律,确定可行域,画成阴影即可;(2)将目标函数的最小值看成直线在轴上截距的最大值,从可行域中找到最优解,进而求得目标函数的最小值.【详解】(1)可行域如图所示:(2)易得点,当直线过点时,直线在轴上截距达到最大,此时,取得最小值,所以.【点睛】本题考查线性规划,考查数形结合思想的运用,求解时注意利用直线在轴上截距的最大值求得目标函数的最小值,考查基本运算求解能力.22. 解关于x的不等式:x25x60 0参考答案:【考点】其他不等式的解法【分析】因式分解求出不等式的解集即可;原不等式等价于(x1)(x+2)0且x+20,求出不等式的解集即可【解答】解:原不等式可化为:(x6)(x+1)0,则方程(x6)(x+1)=0的两根为1,6,不等式的解集为x|1x6,?原不等式等价于(x1)(x+2)0且x+20,则方程(x1)(x+2)=0的两根为1,2,不等式的解集为x|2x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