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黄石市大冶东风路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三化学联考试卷含解析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253507871 上传时间:2022-02-13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205.1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湖北省黄石市大冶东风路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三化学联考试卷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湖北省黄石市大冶东风路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三化学联考试卷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湖北省黄石市大冶东风路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三化学联考试卷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湖北省黄石市大冶东风路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三化学联考试卷含解析(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湖北省黄石市大冶东风路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三化学联考试卷含解析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个小题,每小题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共60分。)1. 短周期主族元素X、Y、Z、W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其电子层数的1/2倍,Y是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Z、W与Y同周期且互不相邻。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X与氧气反应可生成不止一种氧化物 B原子半径:WZYXC气态氢化物稳定性:HmZHnW DW位于第3周期第A族参考答案:D解析:短周期主族元素X、Y、Z、W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其电子层数的1/2倍,X是锂元素,Y是地壳中含量

2、最高的金属元素,Y是铝元素,Z、W与Y同周期且互不相邻,Z、W分别是磷、氯元素,A、X是锂元素,锂与氧气反应只能生成一种氧化物Li2O,故A错误;B、根据同周期左到右原子半径减小的规律:原子半径:YZWX,故B错误;C、根据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气态氢化物越稳定,稳定性:HnWHmZ ,故C错误;D、W是氯元素,位于第三周期第A族,故D正确。故答案选D。2. 将15.6g Na2O2和5.4g Al同时放入一定量的水中,充分反应后得到200mL溶液,再向该溶液中缓慢通入HCl气体6.72L(标准状况),若忽略反应过程中溶液的体积变化,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最终得到7.8g的沉淀B反应过程中得到6.7

3、2L(标准状况)的气体C最终得到的溶液中c(NaCl)=1.5mo/LD最终得到的溶液中c(Na+)=c(Cl-)+c(OH-)参考答案:AC略3. 下列药品和装置合理且能完成相应实验的是 A.喷泉实验 B实验室制取并收集氨气 C制备氢氧化皿铁 D.验证苯中是否含有碳碳双键参考答案:D4. 盆栽鲜花施用S-诱抗素制剂可促进鲜花盛开。S-诱抗素的分子结构如下图,下列关于该物质的说法正确的是 A分子式为C15H22O4 B分子中至少有4个碳原子处于同一平面 C1 mol该物质最多能与含2 mol NaOH的溶液反应 D在加热、加压和有镍催化的条件下,理论上1 mol该物质能与4 mol H2反应

4、参考答案:BD略5. 在下列溶液中,各组离子一定能够大量共存的是A使pH试纸变红的溶液: Na+、NO3-、SO32-、NH4+B加入铝粉生成H2的溶液:K+、Cu2+、SO42-、ClO-Cc(OH-) = 10-2 molL-1的溶液:NO3-、Ba2+、Cl-、Br-D碳酸钠溶液:Na+、SO42-、SiO32-、Mg2+参考答案:C6. 已知常温下在溶液中可发生如下两个离子反应: Ce4+Fe2+ Fe3+Ce3+ Sn2+2Fe3+ 2Fe2+Sn4+由此可以确定Fe2+、Ce3+、Sn2+三种离子的还原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 ) ASn2+、Fe2+、Ce3+ BSn2+、Ce3

5、+、Fe2+ CCe3+、Fe2+ 、Sn2+ DFe3+、Sn2+、Ce3+参考答案:A略7. 一些装有化学物质的容器上常贴有危险化学品的标志。在装有的试剂瓶上应贴的标志是参考答案:B试题分析:在中学化学中是常见的强氧化剂,故B正确。考点:实验安全常见化学物质标识8. 下列化学用语或表述正确的是( ) A.HClO的结构式:HOCl B.的电子式:OOC.-OH与均是10电子粒子 D.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参考答案:A 略9. 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与溶液反应: B溶液吸收气体: C溶液中加入过量的浓氨水: D等体积、等浓度的稀溶液与稀溶液混合: 参考答案:BD解析:A项不符合反应配比,该反

6、应中H+和OH前的化学计量数都应该是2,故该项错。Al(OH)3不溶于过量的氨水,故C项错误。10. 某有机物的结构简式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 分子式为C26H28O6NB. 遇FeCl3溶液不能发生显色反应C. 1 mol该物质最多能与8 mol氢气发生加成反应D. 1 mol该物质最多能与4 mol NaOH溶液完全反应参考答案:A略11. 开发新材料是现代科技发展的方向之一。下列有关材料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氮化硅陶瓷是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B.C60属于原子晶体,用于制造纳米材料C.纤维素乙酸酯属于天然高分子材料D.单晶硅常用于制造光导纤维参考答案:A 本题考查新材

7、料。C60是分子晶体,俗称“足球烯”,B错。纤维素乙酸酯是人工制备的,又称“人造纤维”,C错。制造光导纤维的原料是SiO2,D错。12. 下列物质中,其水溶液能导电,溶于水时化学键被破坏,且该物质属于非电解质的是A.Cl2 B.SO2 C.NaOH D.C2H5OH参考答案:略13. 下列关于某溶液所含离子检验的方法和结论正确的是A加入碳酸钠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再加盐酸白色沉淀消失,说明有Ca2B通入少量Cl2后,溶液变为黄色,再加入淀粉溶液后,溶液变蓝,说明有IC加入盐酸产生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则原溶液中一定有CO32或SO32D往溶液中加入BaCl2溶液和稀HNO3,有白色沉淀生成,

8、说明一定有SO42参考答案:B试题分析:A加入碳酸钠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再加盐酸白色沉淀消失,说明有Ca2或Ba2;错误;B通入少量Cl2后,溶液变为黄色,再加入淀粉溶液后,溶液变蓝,说明有I,正确;C加入盐酸产生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则原溶液中一定有CO32或SO32或HCO3或HSO3,错误;D往溶液中加入BaCl2溶液和稀HNO3,有白色沉淀生成,说明溶液中可能有SO42或SO32或Ag+,错误。14. 臭氧是重要的消毒剂。O3可以看成是一个O2携带一个O原子,利用其自身的强氧化性杀死病毒。并放出无污染的O2。下列关于O3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O3与O2互为同素异形体 BO3遇氟氯烃可

9、分解C使用高浓度的O3对人体无害 D家用消毒柜中产生的O3能有效杀菌消毒参考答案:C略15. 下列有关实验操作或实验原理正确的是()A用量筒量取20.00 mL酸性高锰酸钾溶液B用蒸发溶剂的方法将10%的氯化铁溶液变为20%的氯化铁溶液C用上图的装置可以收集一瓶干燥的氨气D可用氯化铁溶液除去试管内壁难以刷去的铜迹参考答案:DA量筒不能准确量取,只能准确到0.1mL,应选酸式滴定管量取20.00 mL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故A错误;B蒸发时促进氯化铁水解,且盐酸易挥发,则不能利用蒸发溶剂的方法将10%的氯化铁溶液变为20%的氯化铁溶液,故B错误;C氨气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小,则图中收集方法不合理,应短

10、导管进入收集,故C错误;DCu与氯化铁反应生成可溶性盐,则可用氯化铁溶液除去试管内壁难以刷去的铜迹,故D正确;故选D二、实验题(本题包括1个小题,共10分)16. 已知多种重金属化合物能催化H2O2的分解。下图是氨的催化氧化的实验装置。试管中加入过量浓氨水并滴入2ml 5%AgNO3溶液;A为胶头滴管,预先吸有25%的H2O2溶液; B中装有铂石棉催化剂。点燃酒精灯一段时间后,将A中的H2O2溶液慢慢地滴入试管,试管内产生大量气体。不久,锥形瓶C内出现红棕色气体。回答下列问题: (1)你认为反应中能催化分解H2O2的物质是(写化学式) 。(2)试管中产生的气体是 。(3)B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

11、式 。(4)本实验还可以改用其他药品,例如在试管中加固体 ,胶头滴管预先吸入液体 。(5)除干燥装置外,此实验装置的缺点是还缺少 装置。参考答案:三、综合题(本题包括3个小题,共30分)17. (8分)、奶粉中蛋白质含量的测定往往采用“凯氏定氮法”,其原理是:食品与硫酸和催化剂一同加热消化,使蛋白质分解,分解的氨与硫酸结合生成硫酸铵。然后碱化蒸馏使氨游离,用硼酸吸收后再以硫酸或盐酸标准溶液滴定,根据酸的消耗量乘以换算系数,即为蛋白质含量。实验操作步骤:(1)样品处理:准确称取一定量的固体样品奶粉,移入干燥的凯氏烧瓶中,经过一系列的处理,待冷却后移入一定体积的容量瓶中。(2)NH3的蒸馏和吸收:

12、把制得的溶液(取一定量),通过定氮装置,经过一系列的反应,使氨变成硫酸铵,再经过碱化蒸馏后,氨即成为游离状态,游离氨经硼酸吸收。(3)氨的滴定:用标准盐酸溶液滴定所生成的硼酸铵,从消耗的盐酸标准液计算出总氮量,再折算为粗蛋白含量。试回答下列问题:(1)在样品的处理过程中使用到了容量瓶,怎样检查容量瓶是否漏水? (2)在配制过程中,下列哪项操作可能使配制的溶液的浓度偏大( )A、凯氏烧瓶中溶液转移移到容量瓶中时,未洗涤凯氏烧瓶 B、定容时,俯视刻度线 C、定容时,仰视刻度线 D、移液时,有少量液体溅出(3)若称取样品的质量为1.5g,共配制100毫升的溶液,取其中的20mL,经过一系列处理后,使

13、N转变为硼酸铵然后用0.1mol/L盐酸滴定,共用去盐酸的体积为23.0mL,则该样品中N的含量为 。(已知:滴定过程中涉及到的反应方程式:(NH4)2 B4O7 + 2HCl + 5H2O = 2NH4Cl + 4H3BO3)(4)一些不法奶农利用“凯氏定氮法”只检测氮元素的含量而得出蛋白质的含量这个检测法的缺点,以便牛奶检测时蛋白质的含量达标,而往牛奶中添加三聚氰胺(C3N6H6)。其实凯氏定氮法的缺陷并不难弥补,只要先用三氯乙酸处理样品。三氯乙酸能让蛋白质形成沉淀,过滤后,分别测定沉淀和滤液中的氮含量,就可以知道蛋白质的真正含量和冒充蛋白质的氮含量。试求三聚氰胺中氮的含量为 。参考答案:(1)往容量瓶中加入一定量的水,塞紧瓶塞,倒转过来,观察是否漏水,然后再正放,旋转瓶塞1800,又倒转过来,观察是否漏水,若不漏水,则说明该容量瓶不漏水。(2) B (3)10.73% (4) 66.7% (每空2分,共8分)18. 向100 mL 15 molL稀H2SO4中加入过量Mg粉,充分反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