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南旧事一惠安馆读后感300字

上传人:丰*** 文档编号:253507195 上传时间:2022-02-13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12.4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城南旧事一惠安馆读后感300字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城南旧事一惠安馆读后感300字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城南旧事一惠安馆读后感300字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城南旧事一惠安馆读后感300字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城南旧事一惠安馆读后感300字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城南旧事一惠安馆读后感300字》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城南旧事一惠安馆读后感300字(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 #城南旧事一惠安馆读后感300 字 1 林海音的城南旧事,描述了她在北京城南度过的那段童年岁月,其中有欢声笑语,也有那滴滴在眼眶中旋转着的泪珠。林海音是一位有着悲天悯人情怀的作家,她对那些不幸者怀有深深的同情。惠安馆的秀贞疯了,是被生活逼疯的。她的爱人一去不回,孩子也被丢弃,她怎么能够承受如此残酷的命运?最后只得疯了。 还有英子的好朋友妞儿, 她是一个被亲生父母抛弃的孩子,当她被养父抽打时,她无法躲避,没有人能保护她。这两个可怜人让年幼的英子误认为“她是妈”、 “她是小桂子”。在无情的现实中,她们俩,一个疯子和一个年幼的孩子,又能有什么出路?唯有死亡在等待着她们。想到这些,我滴下了泪水。海

2、和天,好人和坏人,你能分得清吗 ?我和英子一样分不清。 什么样的是好人 ?什么样的是坏人 ?实在无法下定论。 那个贼在别人眼里是坏人, 可是在天真的英子眼中,他也只是为生活所迫。他不愿弟弟和他一样落魄,才会用偷东西来供弟弟上学,让弟弟走上正路。 最后被警察抓住了, 等待他的很可能是死。虽然他是贼,但是他也是一个可怜人,一个值得同情的人。“我们看海去”,是英子的愿望。英子的愿望很简单,她的心灵也是单纯的,她无法看清大人们的世界,大人们也看不清她眼中的世界。大人眼中的疯子,在英子的眼中却是一个失去孩子而悲痛的母亲,是可亲可爱的 ; 大人眼中的贼、小偷,在英子的眼中却是一个为弟弟读书而拼命的好哥哥。

3、在那个时代,有人活着可以什么也不担忧,而有人连生命都难以保住。在那样残酷的世界里,我也想蒙住我的眼,不去分辨好人和坏人,如果这真的可行的话。还有林海音家里的奶妈宋妈, 她为什么来到林海音家呢?是因为穷,因为嫁了一个糟糕的丈夫,养家的重担只能压在她的肩上。宋妈难道不想自己家中的“小栓子”、 “丫头子” 吗?想,没人不想自己的亲生骨肉。 生活迫使她远离自己的家园,远离自己的孩子有四五年之久。她忍受着对孩子的思念,独自在外辛苦挣钱,每一次丈夫来,又拿走她的一切,唯一让她坚持下去的理由是,孩子还在家中等她呢 ! 但最后,连这点念想也已经只是奢望了, “小栓子” 掉到河里死了,“丫头子”也不知送给谁了。

4、这对她是多么大的打击啊! 她能怎么办 ?只有无助地悲伤落泪。2 林海音的城南旧事,包含着英子对童年生活的温馨记忆,但更多的是叹息时世的艰难,怜悯身边那些人的艰辛和痛苦。秀贞、妞儿、小偷、兰姨娘还有宋妈,生活的苦难像座山一样压在他们身上,他们的人生既悲伤又无可奈何,他们的笑容也是短暂的,留下的更多的是泪水。#城南旧事一惠安馆读后感300 字 2 天真是什么 ?它是一个小孩童年无忧无虑、活泼可爱的生活。在城南旧事里,我认识了一个人物小英子。她以天真烂漫的手笔写出了小时候在北京城南发生的事。其中我们看海去最能写出她的性格。我们看海去讲述了小英子偶然在荒草丛中认识了一个小偷的故事。小英子刚上小学,她的

5、家搬到了新帘子胡同。小英子最喜欢背诵那首新学的诗我们看海去 。当她认识“草丛中的那个人”时,她分不清谁是好人,谁是贼。就像她一直分不清蓝的天与蓝的海那样。 “那个人”有着厚厚的嘴唇, 长着一副老实人的面相。她为了生计,为了实现年年考第一的弟弟能漂洋过海去念书的理想,以偷窃为业。后来小英子看到她被捕就困惑了,她真是搞不清楚贼是好人还是坏人。城南旧事的故事经久不衰,其独特的艺术魅力,是因为字里行间流露出一种美童真。是啊,童真是我们最纯净的东西。身处童年的我们无忧无虑,相信世界是美好的,没有什么欺诈。在作者海英的心里面,没有高低贵贱,她爱一切美的、有趣的,讨厌丑陋和呆板。在童心的世界里,所有生命都是

6、平等的。无论是慢悠悠的骆驼、西厢房的小油鸡、秀贞、妞儿还是宋妈。她喜欢她所喜欢的,爱她所爱的,同情她所同情的,没有半点伪饰,一颗澄澈的心关注着万物,表现了作者人道主义的悲悯情怀。这使我想起了我的弟弟,他常常做些令人哭笑不得的事情。弟弟酷爱钓鱼,他是受了我爸爸的影响,所以每次都吵着闹着叫我爸爸船带上橡皮船,去河里抓鱼。他到了河边,乘上船,叫爸爸划着放网。突然,水面激起了一个大水花。弟弟兴奋地跳下河, 奔向那条“大浪花”。不一会儿便在水里挣扎了, 爸爸急忙跳下去救起了弟弟, 可是大鱼溜了。 弟弟上岸急得又蹦又跳:“这大鱼太狡猾, 竟把我拖进了水里 ! ”孩童的目光永远朝向一个新奇的世界,不断体验着

7、他们所认为奇妙的一切。因为他们的心里藏着一份童真,多么弥足珍贵啊! 3 #城南旧事一惠安馆读后感300 字 3 余光中先生说过这样一句话:上海是张爱玲的,而北京是林海音的。我喜欢城南旧事,是因为它那细腻、 温馨的文字深深地吸引了我。 尽管没有华丽的辞藻,也没有复杂的修辞,其简简单单的语言却道尽老北京的风貌与那个年代普通北京老百姓的生活。其缔造的真实的人性世界,善恶冷暖,无一不让我感慨。但更令我动容的是英子那一颗善良,纯洁的心。我最难以忘怀的章节便是我们看海去那一章了,这章讲的是英子和厚嘴唇之间的故事。英子在一片荒草园中认识了一个厚嘴唇的年轻人。他为了供给弟弟上学,不得不去偷东西。 英子觉得他很

8、善良, 但又分不清他是好人还是坏人,为此,她还天真得想到了李伯伯说的厚嘴唇的人忠厚老实。后来,英子不小心暴露了厚嘴唇送给她的礼物, 被便衣警察发现, 巡警来抓走了这个年轻人。 厚嘴唇答应的,要陪英子去看海的许诺也无法完成。这使英子非常难过。小小的年纪,英子便体会到聚散苦匆匆,此恨无穷 。厚嘴唇因为生活所逼,不得已做贼,养家糊口。他是有争辩性的,他是善良的,他努力供养弟弟上学。他尽管缺钱,也没有要对英子起坏心眼。但他在成人眼里是人人喊打的,他败光家产不得不为了弟弟成了一个躲在草垛里的小偷。这让年幼的英子认识到穷苦人家为生活所逼的无奈。这也使得到底什么是好人什么是坏人,成了英子一生也无法分清的,就

9、像模糊的海天边际。通过英子童稚的双眼,向世人展现了大人世界里的悲欢离合,道尽人世无尽心酸和无可奈何。我们看海去 ! 我们看海去 ! 蓝色的大海上,扬着白色的帆。金红的太阳,从海上升起来, 照到海面照到船头。 我们看海去 ! 我们看海去 ! ” 我们去看海 这首小诗常常被英子和厚嘴唇吟诵。英子没有用有色的目光去看待他人,相反她付出的是理解和关爱。 这让我十分感动, 现实生活中, 人与人之间总是存在太多的偏见,每个人都戴着虚伪的面具,导致生活中常常上演着很多悲剧。我们正需要英子这样富有理解和爱心的眼光来敞开心扉,接受他人。每个人都是平等的,他们也需要来自社会平等的关爱。人们经常说,人人献出一点爱,

10、世界将变成美好人间,但真正在某些情况下,能做到这样的人,却少之又少。英子可以和“小偷”许下承诺,甚至可以认真听“小偷”的故事,使我陷入深深的沉思生活不易,不如我们以善相待。 即使英子本不该这样做, 但她却选择这样做,4 如此的善良,纯洁,便是最可贵的教养。生活不会对你温柔以待,但人的“爱意”会被爱着的人感觉真好。#城南旧事一惠安馆读后感300 字 4 暑假里,我看完了林海音写的城南旧事这本书, 城南旧事讲的是作者小时候住在北京城南的一些生活片段。城南旧事这整本书都是从孩子的眼光来写的,主要由惠安馆、 我们去看海 、 兰姨娘、 驴打滚儿和爸爸的花儿落了这五篇文章组成。其中,我印象最深的是驴打滚儿

11、和我们去看海这两篇文章。我们去看海这篇文章讲得是那个蹲在草丛里的慈爱的哥哥,跟罪恶的小偷似乎怎么也联系不上,当时的作者还曾跟他约定“我们去看海”但是,现实生活就是这么残酷:为了生存,穷人被迫走上犯罪的道路。让那时的林海音有了深深的不满。驴打滚儿这篇文章讲得是作者家的奶妈宋妈不公平的身世:宋妈原来有两个孩子,后来因为家里穷,不得不去给人家做奶妈。可是,没过多久,一个孩子便离宋妈而去了,另一个孩子却被送人了。于是,宋妈带着林海音,满城地寻找着,但是再没有找到过。这个故事反映了当时社会女性悲剧的人生。在林海音十三岁小学毕业那天,她代表了全体毕业的同学领了证书,做了那个考第一的人。她刚想回去告诉父亲这

12、个喜讯,可她一回到家,就传来了父亲去世的噩耗。从那时起,她的童年结束了,担负起了父亲的责任。小孩子的眼睛是透明的,透明得不带一丝杂质。就像作者小时候看惠安馆的疯子,用一种理解的态度去对她,因为只有她能理解疯子不为人知的苦。也像是看年轻人,看兰姨娘,看宋妈,虽然作者对她们都有着疑惑,可作者从来都是以真心对她们的。不像大人,只会带着有色眼镜看周围的一切。城南旧事这本书给我了很深的感触,虽然我没有在旧社会生活过,但通过对书中文字的阅读,让我走进作者那个年代,感受到了旧社会人与人之间那种不公平的待遇和当时成人世界里的悲欢离合,喜怒哀乐,以及人世间那些复杂的情感。读了城南旧事这本书后,我感到比起作者小时

13、候,我们是多么幸福啊! #城南旧事一惠安馆读后感300 字 5 如果有一本书, 我愿意一读再读, 那一定就是 城南旧事,它的作者是林海5 音。还记得刚拿到时,我就津津有味地看起来,而在接下来的几天里我几乎整天捧着不舍得放下。这本书讲了 20 年代末,有一个叫林英子的六岁小女孩, 她搬家搬到了北京城南,而她的童年就在那里度过了。在惠安馆里,英子认识了一个疯女人秀贞,看到这里,我真觉得英子的胆子真大,我可不敢跟疯女人去讲话。读着读着,我又觉得疯女人其实也不那么可怕,而是有些可怜。她是英子认识的第一个朋友。英子还结交了一个好朋友,叫妞儿,她爸爸常常动不动就打妞儿,英子告诉妈妈,妈妈怀疑妞儿不是他们亲

14、生的,又得知妞儿脖子后面有一块青记和秀贞的小桂子一样,就这样促成了她们母女相认。后来英子迁居到了新帘子胡同,在一个荒园的草丛中认识了一个年轻人,可他居然是一个小偷。 不过当了解了那个年轻人的身世后,英子又觉得非常同情他,觉得他很善良,他是为了供自己的弟弟上学,不得已才去偷东西,可最后还是被警察抓走了眼间,英子已经九岁了,她的宋妈也被她的丈夫带走了。而英子的爸爸因为感染肺病去世了,爸爸最喜爱的花儿也落了,我想英子该是非常伤心的,我的心也随着英子已经千疮百孔了。 最后,英子带着种 . 种疑惑踏上了远行的马车, 告别了自己的童年。看完这本书,已经是深夜了,但我辗难眠,脑海中一直浮现缓缓的骆驼队、惠安

15、馆、胡同的井、闹市僻巷、草垛子,井边的小伙伴妞儿、惠安馆的疯女人秀贞、躲在草垛里的小偷、斜着嘴笑的兰姨娘、不理“我们”的德先叔、和“我”朝夕相伴的宋妈,以及最后因肺病去世的爸爸。书中的一切都是那样有条不紊,缓缓的流水、缓缓的驼队、缓缓而过的人群、缓缓而逝的岁月景、物、人、事、情完美结合,似一首淡雅而含蓄的诗。那些景物好像电影画面般出现在我的梦中英子所经历的童年是对于我而言非常的陌生,我的童年简单而又快乐。但是平时有空时, 总是有学不完的功课, 做不完的作业 ; 周末也报了舞蹈培训班, 虽然这也我喜欢的,可能与小伙伴一起玩耍的时间却少之又少。回忆我的童年,是这样的简单而苍白, 根本不可能经历英子的故事, 所以,英子的童年深深吸引着我。城南旧事读书笔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范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