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随州市三里岗镇中学高三历史模拟试题含解析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253501878 上传时间:2022-02-13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334.5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湖北省随州市三里岗镇中学高三历史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湖北省随州市三里岗镇中学高三历史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湖北省随州市三里岗镇中学高三历史模拟试题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湖北省随州市三里岗镇中学高三历史模拟试题含解析(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湖北省随州市三里岗镇中学高三历史模拟试题含解析一、 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 1957年3月25日周恩来说:“中国如果采取联邦制,就会在各民族间增加界墙,增加民族纠纷。因为我国许多少数民族同汉族长期共同聚居在一个地区,有些地区,如内蒙古、广西、云南,汉族都占很大比重,若实行严格的单一民族的联邦制,很多人就要搬家。这对各民族的团结和发展都很不利,所以我们不采取这种办法,而要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政策。”对此材料的理解,正确的是 ( ) 联邦制都不利于民族团结和发展 民族聚居区都要实行民族区域自治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由历史决定的 周恩来主张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政策 A B C D参考答案:D2.

2、 2008年11月美国民主党总统候选人奥巴马以绝对优势当选美国第44任总统,成为首位入住白宫的黑人总统。5月英国首相布朗对奥巴马当选新一届美国总统表示祝贺,并期待与奥巴马密切合作。关于美国和英国政治体制的相同点认识正确的是:( )A、英国国王和美国总统都拥有实权 B、英国和美国的政体类型相同C、二者建立的经济基础、国家性质相同 D、都体现了三权分立的权利分配特征参考答案:C3. 有学者认为,明中叶民间文化取代官方文化而成为明文化的主体。能佐证这一观点的是A文人画的兴起B杂剧散曲的兴盛C古典小说的繁盛D京剧的形成参考答案:C4. 1980年,中共十一届五中全会特作决议:撤销中发【68】152号文

3、件中加给刘少奇同志的罪名和对他的处理决议,恢复刘少奇同志作为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和无产阶级革命家、党和国家的主要领导人之一的名誉。该决议A.标志组织路线拨乱反正的开始B.彻底否定了“文化大革命”的错误C.表明政治路线拨乱反正的完成D.体现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参考答案:D5. 在学校历史课外活动中,某同学关于“19世纪三四十年代欧洲三大工人运动失败根本原因”的演讲赢得了听众们的一片赞美之声。下列各项中被广泛认可的答案是A缺乏科学理论指导 B资产阶级力量比较强大C无产阶级政党尚未诞生 D资本主义处于上升时期参考答案:D6. 在“法”与“德”关系上,某位思想家主张先德后刑、先教后杀,认为有礼之法才是良

4、法,无礼之法是恶法,“故非礼,是无法也”。材料表明这位思想家属于A道家 B儒家 C法家 D墨家参考答案:B7. 1919年6月,北京晨报就政府派军警抓捕上街演说的学生发表时评:“打雷,闪电,下雨,一时天地如晦。记者这个时候,不禁发了悲天悯人的感想,何以故呢?因为老天大怒的时候,正是那几百位青年学生被围的时候。”鲁迅日记记载当日:“晴,下午昙(多云)晚大风一阵后小雨。”两者对当日天气说法不尽相同,对此不正确的看法是()A前者是记者的亲历见证,晨报叙述应为准确B后者是新文化运动先驱,记述应为真实可信C时评带有明显政治倾向,存在夸张描述可能D日记具有个人主观色彩,鲁迅记载不能采信参考答案:时评不一定

5、是记者的亲历见证,且时评代表个人观点,其叙述不一定准确,故A项错误而符合题意;新文化运动的先驱的日记,属于个人行为,其记述不一定真实,故B项错误而符合题意;据材料“打雷,闪电,下雨,一时天地如晦。记者这个时候,不禁发了悲天悯人的感想,何以故呢?因为老天大怒的时候,正是那几百位青年学生被围的时候”和“晴,下午昙(多云)。晚大风一阵后小雨”可知时评带有明显政治倾向,存在夸张描述可能,故C项正确而排除;日记也可能是真实的,具有个人主观色彩,鲁迅记载不能采信说法有误,故D项错误而符合题意。8. 美国著名国际问题专家布热津斯基在大棋局中说道:“二战后仅25年,一个崭新的世界格局开始出现。头几年还十分盛行

6、的两极格局开始消失,一股股新的力量在萌动、在发展。”材料中的“新力量”是指西欧的联合 日本的重新崛起 不结盟运动的兴起 国际恐怖主义猖獗A B C D参考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中的“二战后仅25年”可知是20世纪70年代,多极化趋势出现,符合,而是在世纪之交出现的。故选:A思路点拨: 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结合材料的关键信息,并对二战后世界政治格局演变的相关史实的准确把握。9. 柳宗元在封建论中说:“天下之道使贤者居上,不肖者居下,而后可以理安。今夫封建者,继世而理;继世而理者,上果贤乎,下果不肖乎?圣贤生于其时,亦无以立于天下,封建者为之也。”文中作者所要表达的是A封建制度无法有效运行 B天下之

7、道,君臣关系最重要C分封制下统治者的素质得不到保障 D圣贤在分封世袭制下很难出现参考答案:C10. 在19世纪的最后一天,物理学家W汤姆生在展望?0世纪物理学前景时说,物理学的大厦已经落成,它美丽的天空却被两朵乌云笼罩,其中一朵是同热辐射有关的问题。驱散这朵“乌云”的是 ( )A万有引力定律 B电磁感应理论 C量子论 D相对论参考答案:C11. (东汉)班固汉书卷五九张安世传:“(张)安世尊为公侯,食邑万户,然身衣弋绨(黑色),夫人自纺绩,家童七百人,皆有手技作事,内治产业,累织纤微,是以能殖其货,富于大将军(霍)光。”该材料反映出西汉 A私人纺织作坊颇具规模 B民营手工业超过官营手工业 C官

8、营纺织作坊非常发达 D政府鼓励民间手工业的发展参考答案:A12. 明代政治家丘浚说:“天下盛衰在庶民,庶民多则国势盛,庶民寡则国势衰民生既蕃,户口必增,则国家之根本以固,元气以壮,天下治而君位安矣。”清代乾隆帝说:“承平日久,生齿日繁,盖藏自不能如前充裕,且庐舍所占上地亦不啻倍蓰(数倍)生之者寡,食之者众,朕甚忧之”。这说明A.人口压力增大导致社会动荡B.人口大增致使经济衰退C.国人普遍重视人口问题D.人口问题影响政治统治参考答案:D材料“民生既蕃,户口必增,则国家之根本以固生之者寡,食之者众,朕甚忧之”反映了两者都重视人口问题与政治统治的密切关系,故D正确;材料并未反映人口压力增大导致社会动

9、荡,故A错误;明代丘浚并未提及人口大增致使经济衰退,故B错误;明代丘浚与清代乾隆并不能代表国人的普遍性,故C错误。故选D。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正确理解材料关键信息,不能无中生有,偷换概念。如“社会动荡、经济衰退、国人普遍重视”等信息,材料均未体现,据此即可正确判断。13. 中国古代讲究“同姓不婚”。已知春秋时秦晋两国世为婚姻(故称两姓联姻为“喜结秦晋之好”),而鲁晋两国不可通婚。结合所学关于“西周分封制”的知识,能够判断()晋国是姬姓封国晋燕两国可以通婚晋宋两国可以通婚秦燕两国可以通婚A B C D参考答案:C14. “关税与贸易总协定”实际起的作用是( ) A国际政治组织 B国际经济组织

10、C国际军事组织 D国际政治经济组经参考答案:B15. 雅典陪审法庭的审判方式规定,不到开庭的时候,没有人知道谁将出席案件的审理,也没有人知道谁将受到审判,在原告、被告及证人发言之后陪审员互不商量,陪审员只依法对案体本身负责,凭自己的良心和判断办事,不受任何外来权威的压迫。这说明雅典司法A.审判过程缺乏逻辑性B.审判具有公正性C.审判方式缺乏透明性D.审判结果具有偶然性参考答案:B【详解】材料表明,雅典的陪审员只依法对案件本身负责,凭自己的良心和判断办事,这样有利于防止舞弊现象,从而保证了审判的相对公正,故B项正确。审判过程缺乏逻辑性材料中没有体现,A项错误。审判方式缺乏透明性材料中没有体现,项

11、错误。审判结果具有偶然性材料中也没有体现,项错误。16. 1945年5月,在二战中蒙受巨大经济损失的英国拉开了全民大选的帷幕。英国工党吸收“福利国家”思想作为竞选纲领,与此同时,保守党领袖丘吉尔却奔走于各大国会场上,安排战后世界秩序。7月保守党在大选中失败。有人认为丘吉尔的失败说明英国民众的政治成熟。上述文字表明丘吉尔失败的原因不包括()A保守党竞选策略不符合战后民众需求B民众对切身利益的关注超越国家政治C工党政府推行福利国家建设,赢得民心D二战中英国损失惨重,国际地位降低参考答案:考点:DB:西方“福利国家”制度分析:本题考查西方“福利国家”制度,旨在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的能力福利国家是国家

12、通过创办并资助社会公共事业,实行和完善一套社会福利政策和制度,对社会经济生活进行干预,保证社会秩序和经济生活正常运行的一种方法在施瓦茨的美国法律史一书中,福利国家是指从罗斯福新政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之间的历史阶段解答:战争严重破坏了英国的国计民生,战后人民渴望的是重逢,丘吉尔侧重国外忽略国内恢复,违背了人民的意愿,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按前述理由,民众的生活在战后是摆在第一位的事情,国际关系理应从属于前者,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工党政策之所以获取民心是在保守党策略失当的前提下,其根本还是丘吉尔在领导人们赢得战争胜利拥有相当威望的情况下忽略了民意导致的,故C错误,符合题意;正是因为英国国际地位下

13、降,战后丘吉尔某种程度上才把注意力放在了国际关系上,进而导致忽略国内民生,故D正确,符合题意故选C17. 我国汉字博大精深,而修改汉字就更加独特有趣。近代史上“国”字的传统写法是“國”,但在太平天国的文献中“国”字却少了一点,口中是个“王”字,即“囯”;而辛亥革命后却又有人将“国”写为“囻”,口中是个“民”字。对两次修改所表达的不同含义,理解正确的是( )A前者说明太平天国领导人认为没有统一全国,故“国”不完整;后者说明中华民国已取得民族独立 B前者说明太平天国领导人未摆脱专制思想的束缚;后者说明主权在民思想在临时约法中得到体现C前者说明太平天国领导人认为国中无财富;后者说明辛亥革命体现了孙中

14、山的民权主义D前者说明太平天国领导人时时提醒自己清政府尚未推翻;后者说明孙中山把民生主义放在革命的首位参考答案:B 解析:太平天国的 “国”字口中是个“王”字,说明农民阶级的局限性,未摆脱专制思想的束缚;而辛亥革命“国”字口中是个“民”字,说明了资产阶级革命派政治目标要建立中华民国,体现了主权在民的思想。18. “日本军队在海外作战损失的287万人中,有150多万是在中国战场被歼灭的”。“七七事变后,中国战场始终牢牢牵制着100万左右的日本陆军主力,占日本陆军总兵力的2/3。”这些材料不能说明A、中国抗日战争的国际性 B、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特点C、中国抗日战场的重要性 D、中国抗日战争胜利原因参考答案:D19. 淸雍正元年,明令以银两支付官俸:“米每石,自五钱至一两;豆每石,自五钱至九钱七分;草每束,自三厘至九厘二毫不等。均照从前额定各地方价值,折给官兵,自行采买。”之后,用银两支付俸给的范围扩大了。据此可推知A.官员腐败可以得到有效控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